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综合练习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综合练习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16 18:4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综合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物品不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汽油 B.蔗糖 C.酒精 D.鞭炮
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A.酒精 C2H5OH B.汞 Ag C.干冰 D.大理石 CaO
3、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食欲不振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因为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因为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消毒
D.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5、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先淘洗,经高温蒸煮后即可食用
B.室内发生火灾,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医疗上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D.老年人应补充钙、铁等微量元素
6、每年的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的烟气中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是
A.焦油 B.尼古丁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7、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 B.蛋白质进入人体后不能分解
C.加铁酱油可预防缺铁性贫血 D.粽子中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
8、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下列地理标志产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澧县大米 B.石门柑橘 C.汉寿甲鱼 D.鼎城茶油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硫粉 B.铁丝 C.木炭 D.酒精
1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属于有机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
①CH3COOH②Ca3(PO4)2③C6H12O6④活性炭⑤熟石灰⑥维生素A⑦大理石⑧CH4
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1)农业上常用作磷肥的是___________;
(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_;
(3)可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_;
(4)常用于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_;
(5)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
(6)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
(7)人体缺乏后能导致夜盲症的是___________;
(8)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___。
2、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小明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除此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
(2)往菠菜中加入一种液体溶剂进行研磨后,经__________得到汁液。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漏斗、__________。该汁液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将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如图甲)。3~5 min后可观察到液体沿滤纸上升,并分成明显的色带(如图乙),其原因是__________(请从微观粒子特征解释)。
3、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请从化学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
(2)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生活中常用________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__________等物质作用的结果。请你写出生活中任意一种铁制品及其防锈的措施(如:在自行车链条上涂防锈油)_________。
(4)用久的热水壶底部容易形成水垢。水垢的成分主要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可以用厨房中的一种调味品来清除,这种调味品是___________。
(5)端午节吃粽子是一项传统民俗。制作粽子的原料有:糯米、瘦肉、食盐等。瘦肉能提供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有________(填一种)。
4、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钠离子______。
(2)标出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______。
5、化学与人类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口罩的种类很多,纯棉的口罩戴起来比较舒适,它属于______有机高分子材料(填“天然”或“合成”),活性炭口罩中的活性炭具有______作用,可以有效隔离病毒,满足防疫工作者的需要。
(2)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以有效增强自身免疫力,抵抗病毒,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______。
A. B.
C. D.
(3)今年秋天由于天气原因,很多水稻都出现了倒伏现象,施下列哪种肥料可以使水稻叶色浓绿,抗倒伏______。
A.CO(NH)2 B.KNO3 C.Ca3(PO4)2
(4)长期喝硬水,对人体的危害非常大,所以我们生活可以采用______方法将硬水软化。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油脂的组成、结构、性质与淀粉相同(____)
2、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____)
3、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
4、为防止体重超标,不要食用油脂类食物(____)
5、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50%-70%(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1kg人体脂肪可储存约32200kJ的能量,一般人每行走1km,大约要消耗170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脂肪,如果有人每天步行5km,此人1年(以365天计)中因此而消耗的脂肪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2、花青素(化学式)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
(1)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复方冬青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A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1)A物质属于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
(3)A物质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比)。
(4)A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4、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α﹣丙氨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基础物质之一,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注“﹣”表示原子之间相互连接),试计算:
(1)α﹣丙氨酸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 。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17.8g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g。
5、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食醋、食盐和纯碱都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质。食醋中通常含有3%~5%的乙酸,乙酸俗称醋酸(化学式为CH3COOH),是一种无色液体。食盐和纯碱都是白色固体。
(1)醋酸和纯碱中属于无机物的是________(写化学式)。
(2)醋酸中,C、O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维生素C(Vc)是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某兴趣小组对Vc开展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淀粉溶液遇到碘水变为蓝色。
② Vc 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的化合物,能与碘水发生化学反应。
(进行实验)用相同浓度的碘水和相同浓度的淀粉溶液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一:探究Vc的热稳定性
取2片Vc溶于水,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加热至沸腾,红色消失。
实验二:测定不同果汁中的Vc含量
在20℃时,用4支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下列4支试管中逐滴滴加碘水至刚好变为无色,记录滴加碘水的滴数。
实验序号 2-1 2-2 2-3 2-4
实 验 操 作 蒸馏水 标准 Vc溶液(0.1%) 鲜橙汁 苹果汁
滴加碘水的滴数 1 8 15 18
实验三:探究放置时间对Vc溶液中Vc含量的影响
在20℃时,配制一定浓度的 Vc溶液,放置不同的时间后,进行下图所示实验,当碘水与Vc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记录滴加Vc溶液的滴数。
实验序号 3-1 3-2 3-3 3-4
实验操作
滴加Vc 溶液的滴数 10 12 18 41
(解释与结论)
(1)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 。
(2)实验二测定的两种果汁中, ___________ 的Vc含量较高。
(3)实验二中,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 __________ (填实验序号)。
(4)实验三中,当观察到 ______________ 现象时,说明碘水与Vc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5)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影响食品中Vc含量的因素有 ________ 。
(反思与评价)
(6)实验二中,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是 ________ 。
A.果汁的颜色 B.被测样品的体积
C.试管的大小 D.胶头滴管的规格
(7)实验三中,淀粉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 。
2、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用鸡蛋清做下面的实验,可以从中了解蛋白质的一些特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1)取两支试管,试管甲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试管乙加入蒸馏水,再分别滴入鸡蛋清,振荡,观察现象 试管甲:______ ___________
(2)再向上述试管乙中继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试管乙:______
[实验2](3)另取两支试管,试管加入鸡蛋清,试管加入蒸馏水和5滴鸡蛋清,分别滴入3滴浓硝酸,振荡,片刻后观察现象 试管:___________ 试管较长时间仍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蔗糖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符合题意;
C、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D、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A
【详解】
A、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2H5OH,正确。
B、汞俗称水银,其元素符号为Hg,错误。
C、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错误。
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人体缺钙易引发儿童得佝偻病,老年人得骨质疏松,缺锌引起食欲不振,缺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4、C
【详解】
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电光源,如:制作霓虹灯等,选项A正确;
B、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选项B正确;
C、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选项C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5、C
【详解】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该物质在高温蒸煮后下也难以分解,所以霉变的大米不可再食用,选项错误;
B、室内发生火灾,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导致室外的新鲜空气涌入室内,提高了室内氧气的浓度,易造成火势增大,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周围温度降低,具有制冷效果,所以医疗上可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选项正确;
D、铁是微量元素,钙元素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选项错误;
故选C。
6、C
【详解】
A、焦油中含有致癌物,对人体有害,但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不符合题意;
B、尼古丁(烟碱)对人体有害,但不易与血红蛋白结合,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使人中毒,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本身没有毒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详解】
A、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正确;
B、蛋白质进入人体后被分解为氨基酸,然后被人体吸收,错误;
C、加铁酱油中含有铁元素,可预防缺铁性贫血,正确;
D、粽子中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正确。
故选B。
8、D
【详解】
A、澧县大米中富含糖类,选项错误;
B、石门柑橘中富含维生素,选项错误;
C、汉寿甲鱼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
D、鼎城茶油中富含油脂,选项正确,故选D。
9、B
【详解】
A、硫粉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此选项不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此选项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选项不正确;
D、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固体生成,此选项不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丙为甲醇,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
(1)②
(2)③
(3)①
(4)⑤
(5)⑤⑦
(6)⑧
(7)⑥
(8)④
【解析】
(1)
磷酸钙中含有磷元素,常用作磷肥,故填②。
(2)
葡萄糖与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可供人体使用,故填③。
(3)
醋酸具有酸味,常用作厨房调味品,故填①。
(4)
常用于制波尔多液的是硫酸铜和熟石灰,故填⑤。
(5)
上述几种物质中,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熟石灰和大理石,故填⑤⑦。
(6)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甲烷,故填⑧。
(7)
人体缺乏后能导致夜盲症的是维生素A,故填⑥。
(8)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异味,常用于冰箱除味,故填④。
2、
(1) 元素 维生素
(2) 过滤 玻璃棒 混合物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析】
(1)
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除此之外菠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
往菠菜中加入一种液体溶剂进行研磨后,经过滤得到汁液。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漏斗、玻璃棒,该汁液属于溶液,为混合物;
(3)
将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3~5 min后可观察到液体沿滤纸上升,并分成明显的色带,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
(1)使燃着的油与氧气隔绝
(2)煮沸
(3) 氧气、水 在铁栏杆上涂油漆
(4)食醋
(5)蛋白质
【解析】
(1)
灭火原理有三个:隔绝氧气,撤离可燃物,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隔绝氧气。
(2)
降低水的硬度有两种方法,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常用蒸馏方法。
(3)
铁生锈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则防锈就是需要隔绝空气,生活中有很多防锈的方法:在铁栏杆上涂油漆就是其中一种;
(4)
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分别属于碳酸盐和碱,能同时和碳酸盐和碱反应的是酸这类物质,厨房中属于酸的物质是食醋。
(5)
瘦肉属于营养物质里的蛋白质。
4、
(1)2Na+
(2)
(3)CH4
【解析】
(1)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省略不写,若表示多个离子,则在该离子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离子表示为;故填:。
(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正上方用“+n”或“-n”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当n为1时,1不能省略,故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故填:。
(3)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故填:CH4。
5、
(1) 天然 吸附
(2)D
(3)B
(4)煮沸
【解析】
(1)
棉花、羊毛、蚕丝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故答案为:天然;
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强吸附性,具有吸附作用,故填:吸附;
(2)
AB、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C、米面、馒头中富含糖类;
D、鱼、肉、奶、蛋中富含蛋白质。
故选:D。
(3)
使叶色浓绿需要施加氮肥,抗倒伏需要施加钾肥,KNO3中含有氮、钾元素,符合题意;故选:B。
(4)
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除去,生活中常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故填:煮沸。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油脂和淀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物质,因此,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不会相同。所以,此判断错误。
【点睛】
2、正确
【详解】
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所以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判断正确。
【点睛】
3、正确
【详解】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
4、错误
【详解】
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正常情况下,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所以,“为防止体重超标,不要食用油脂类食物”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点睛】
5、错误
【详解】
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能提供人体日需能量的10%-20%,糖类才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故填:错误。
四、计算题
1、解:一个人一年行走的路程为:
则一个人一年消耗的能量为:
此人1年消耗的脂肪的质量大约是:
答:此人1年消耗的脂肪的质量大约是9.6Kg。
【详解】
求出一个人以每天行走5km的标准,在一年内行走的总路程,然后求出一年内消耗的总能量,再用消耗的总能量除以1kg人体脂肪可储存的能量,得到一个人通过此运动方式在一年内消耗脂肪的质量,详解见答案。
2、180:11:96 287 33.4%
【详解】
(1)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1×1):(16×6)=180:11:96;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对应的原子个数再求和,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11×1+16×6=287;
(3)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3.4%。
3、(1)有机
(2)C8H8O3
(3)1:1
(4)63.2%
【详解】
(1)有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
(2)通过模型可知,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3。故答案为:C8H8O3;
(3)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8:8=1:1。故答案为:1:1;
(4)该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63.2%。
4、油脂;(1)89;(2)36:7:32;(3)2.8
【详解】
维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由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图可知,一个α﹣丙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1个氮原子,其化学式为:C3H7O2N。
(1)α﹣丙氨酸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12×3+1×7+16×2+14×1=89。
(2)α﹣丙氨酸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7):(16×2)=36:7:32。
(3)17.8g α﹣丙氨酸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17.8g××100%=2.8g。
5、 (1)Na2CO3;(2)3:4
【详解】
(1)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以外;醋酸属于有机物,碳酸钠俗名纯碱,化学式Na2CO3,属于无机物;
(2)醋酸中,C、O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2 ):(162)=3:4。
五、实验探究
1、Vc的热稳定性差 苹果汁 2-1 溶液蓝色刚好消失 温度和放置时间 ABD 确定Vc溶液是否与碘水恰好完全反应
【详解】
(1)实验一取2片Vc溶于水,向其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加热至沸腾,红色消失,说明加热至沸腾后维生素C反应了,得出的结论是Vc的热稳定性差;
(2)实验二测定的两种果汁中,分别向蒸馏水、标准 Vc溶液(0.1%)、鲜橙汁、苹果汁中滴加碘水时,滴加至碘水变色,需要滴加碘水最多的是苹果汁,所以苹果汁的Vc含量较高;
(3)实验二中,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是蒸馏水的试管,即实验2-1;
(4)实验三中,当观察到溶液蓝色刚好消失现象时,说明碘水与Vc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5)由实验一可知,温度会影响Vc含量;由实验二可知,食物的种类会影响Vc含量,由实验三可知,放置时间的长短会影响Vc含量,影响某食品中Vc含量的因素有温度和放置时间;
(6)实验二中,果汁的颜色能影响到是否能观察到变色、被测样品的体积影响到所需要滴加碘水的量、胶头滴管的规格影响到滴加碘水的量,会影响测定结果;
(7)淀粉溶液遇到碘水变为蓝色,碘水没有完全反应溶液会显蓝色,碘水完全反应后蓝色消失,实验三中,淀粉溶液的作用是确定Vc溶液是否与碘水恰好完全反应。
2、出现白色絮状凝固物 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 无明显现象 逐渐有黄色物质凝固 硝酸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
【解析】
【详解】
(1)取两支试管,试管甲中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试管乙加入3mL蒸馏水,再分别滴入鸡蛋清,振荡,观察现象,试管甲中出现出现白色絮状凝固物,试管乙无明显现象;
(2)向上述试管乙中继续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振荡,观察现象:仍无明显现象.说明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
(3)试管A 加入3mL 鸡蛋清,试管B加入3mL蒸馏水和5滴鸡蛋清,分别滴入3滴浓硝酸,振荡,片刻后观察现象。试管A中逐渐有黄色物质凝固,试管B较长时间仍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