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同步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
B.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入适量硫酸进行中和
C.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D.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
2、下列物质的俗称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
A.纯碱一Na2CO3 B.干冰一CO2 C.消石灰一CaO D.酒精一C2H5OH
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碱、盐、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60、氨水、硫酸钡、过磷酸钙、盐酸
B.Mg、苛性钠、纯碱、胆矾、AgNO3溶液
C.N2、碱石灰、CuSO4、葡萄糖、自来水
D.生铁、CH3OH、石灰石、NaCl、波尔多液
4、小明午餐吃了红烧肉、馒头,从营养均衡角度考感还应补充下列哪种食物
A.米饭 B.凉拌黄瓜 C.家常豆腐 D.糖醋鯉鱼
5、石榴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糖类、脂肪,以及钙、磷、钾等矿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石榴中钙、磷、钾是指元素
B.维生素C有助于保护视力
C.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D.糖类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
6、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不一致的是
A.木炭有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B.石墨有导电性—用作电极
C.酒精具有可燃性—用作消毒剂 D.金刚石硬度大—用于裁玻璃
7、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
B.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
C.冬天生炉子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D.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
8、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下列地理标志产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澧县大米 B.石门柑橘 C.汉寿甲鱼 D.鼎城茶油
9、开展实验学习的前提是安全,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适合贴在盛放酒精的试剂柜上的是
A. B.
C. D.
10、如图是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
B.乙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氧分子:______;
(2)3 个亚铁离子:______;
(3)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______;
(4)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并根据文章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a.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易挥发;c.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d.酒精易燃烧,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e.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1)保存酒精时需要密封是因为___________(填字母编号,下同)。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
(3)文中描述酒精用途的是___________。
3、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院士毕生最大的追求。
(1)大米富含六大营养素中的______。
(2)水稻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里生长。小丽同学用玻璃棒蘸取某块农田土壤待测液滴在______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得出pH=4。如果要种植水稻,可用______来中和改良该土壤。
(3)水稻的种植常施用化肥,为了增强水稻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需要施加的化肥种类是______肥。
(4)为防止污染空气,稻草不能就地焚烧。若不慎有稻草燃烧起来可以用水扑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
4、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并将字母序号写在横线上。
A.干冰 B.氧气 C.酒精 D.金刚石 E.一氧化碳
(1)可用于切割大理石的是______;
(2)可用于提供动植物呼吸的是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
(4)煤气中含有主要成分的是______;
(5)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______。
5、酒精在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生活中可用作燃料,利用的是其___________性质(“物 理”或“化学”),保持该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2)经查阅资料,乙醇(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可以用________检验,水可用干冷的玻璃片检验,请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
(3)乙醇(C2H5OH)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4)计算 92g 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剧烈运动后,可以大量饮用碳酸饮料(_____)
2、粽子中糯米的主要成分淀粉属于糖类(____)
3、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____)
4、鉴别葡萄糖和蛋白质溶液:取样,加入碘水,观察是否变蓝(____)
5、葡萄糖属于有机化合物(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科学家发现,中草药成分中提取的“汉防己碱”能有效避免病毒进入细胞,有助于预防埃博拉感染,其分子式为C38H42N2O6.请回答:
(1)汉防己碱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汉防己碱由_____种元素组成,1244gC38H42N2O6中含氮_____g;
(3)汉防己碱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化成最简比)。
2、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证明,很多同学爱吃的某些小包装零食中,含一定量的有毒、有害、致病的化学物质。某些油炸食品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丙烯酰胺的化学式为C3H5ONx。回答下列问题:
(1)丙烯酰胺属于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则x的数值为______。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知识。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宇的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这份午餐搭配中还缺少的营养素是________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D.维生素
(2)人体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在医疗上可用碳酸氢钠中和胃酸过多症,是因为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时,医生建议患有胃贵疡的患者不宜过多服用。
(3)生活中,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茶氨酸(C7H14O3N2)具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神经细胞,减肥等功效。请计算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4、某温度下,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一定量的甲醇(CH3OH)和甲烷的混合气体与10.4 g氧气点燃发生反应(燃烧不充分),其产物经测定含有2.8 g CO、5.5 g CO2、8.1 gH2O(反应物无剩余)。求:
(1)若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还需多少克氧气?
(2)原混合气体含有甲醇多少克?
5、我国民间有端午挂艾草的习俗。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化学式为C15H10O2),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请回答:
(1)黄酮素属于______(选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2)黄酮素含有____种元素,黄酮素分子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填最简比)。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结果精确到0.1%)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在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其中碘元素是以含碘钾盐形式加入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一)含碘钾盐主要有KI、KIO3
(作出猜想)
猜想一∶KI;猜想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猜想三∶KI与KI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二)
①KIO3与KI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变蓝色
②KI与AgNO3溶液可以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AgI沉淀
③I2.有毒,不能服用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根据资料进行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_____(填"一"、"二"或"三")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验证其它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试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猜想二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得知,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是KIO3
(实验拓展)小红按上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究时,只准备了AgNO3溶液和KI溶液,请从下列生活用品中找出其它两种药品的替代物___________
A.白糖 B.米汤 C.白酒 D.小苏打 E.白醋
2、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后,举国上下齐心合力抗击病毒。84消毒液因具有漂白、杀菌、消毒等功效,再次被关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瓶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的成分产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下面的探究。
(提出问题)该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中溶质有哪些?
(查阅资料)(1)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和氯化钠。NaClO为有效成分,有腐蚀性;
(2)次氯酸钠能与CO2反应(化学方程式:2NaClO+CO2+H2O═2HClO+Na2CO3),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3)NaClO溶液、HClO(次氯酸)都具有漂白(如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杀菌、消毒功效;
(4)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分析讨论)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该84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同时对可能还有的物质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一:有Na2CO3;猜想二:有NaClO、HClO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过程)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适量试样,加入盛有红色布条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 红色布条颜色无明显变化 猜想二不正确
2 另取适量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_____ 猜想一正确
(综合结论)该84消毒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
(交流与思考)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因次氯酸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失去有效成分,溶质中有碳酸钠但没有次氯酸的原因是_____,所以合理存放84消毒液的方法是_____。
(拓展与延伸)
(1)生活中,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_____。
(2)生活中84消毒液_____(填“能”或“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使铝容易被腐蚀,错误;
B、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入适量硫酸进行中和,正确;
C、亚硝酸钠有剧毒,不可以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错误;
D、用涂油脂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涂油漆不合适,错误。
故选B。
2、C
【详解】
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不符合题意;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不符合题意;
C、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符合题意;
D、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C2H5OH,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B
【详解】
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氨水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过磷酸钙由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镁是由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胆矾是由五水硫酸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硝酸银溶液是由硝酸银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碱石灰是由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葡萄糖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氢氧化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分析】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详解】
A、米饭富含糖类,故A错;
B、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故B正确;
C、家常豆腐富含蛋白质,故C错;
D、糖醋鯉鱼富含蛋白质,故D错。
故选B。
5、B
【详解】
A、石榴中钙、磷、钾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A有助于保护视力,不是维生素C,符合题意;
C、蛋白质遇到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糖类与脂肪的组成元素相同,均是由C、H、O元素组成,但分子结构不同,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C
【详解】
A、木炭有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对应一致,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有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对应一致,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对应不一致,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对应一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7、A
【详解】
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做法不合理;
B、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做法合理;
C、煤、碳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会生成有毒的一氧化碳,冬天生炉子取暖时要注意通风,避免一氧化碳中毒,做法合理;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逃生时应底下身子,做法合理。
故选A。
【点睛】
8、D
【详解】
A、澧县大米中富含糖类,选项错误;
B、石门柑橘中富含维生素,选项错误;
C、汉寿甲鱼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
D、鼎城茶油中富含油脂,选项正确,故选D。
9、A
【详解】
乙醇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10、C
【详解】
A. 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 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 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符合题意;
D. 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1)2O2
(2)3Fe2+
(3)
(4)CH4
【解析】
(1)
几个某某分子,直接在化学式前加几,所以2个氧分子:2O2;
(2)
几个某某离子,直接在离子符号前加几,所以3 个亚铁离子:3Fe2+;
(3)
元素的化合价,直接标在对应元素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中铜元素显+2价:;
(4)
最简单的有机物为甲烷,故填:CH4。
2、
(1)b
(2)d
(3)e
【解析】
(1)
酒精有挥发性,易挥发,所以保存酒精时要密封保存,故选b;
(2)
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酒精易燃烧是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酒精易燃烧,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故选d;
(3)
酒精有可燃性,燃烧能放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酒精是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故选e。
3、
(1)糖类
(2) pH试纸 熟石灰[或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3)钾(或K、含钾元素的复合肥)
(4)使温度降到稻草的着火点以下
【解析】
(1)
大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大米富含六大营养素中的糖类,故填:糖类。
(2)
用pH试纸测pH值。如果要种植水稻,可用熟石灰来中和改良该土壤,故填:pH试纸;熟石灰[或消石灰、氢氧化钙、Ca(OH)2]。
(3)
水稻的种植常施用化肥,为了增强水稻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需要施加钾肥,故填:钾(或K、含钾元素的复合肥)。
(4)
用水灭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使温度降到稻草的着火点以下,故填:使温度降到稻草的着火点以下。
4、
(1)D
(2)B
(3)A
(4)E
(5)C
【解析】
(1)
可用于切割大理石的是D.金刚石,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
(2)
可用于提供动植物呼吸的是B.氧气;
(3)
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A.干冰,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形成降雨;
(4)
煤气中含有主要成分的是E.一氧化碳。
(5)
司机驾车前喝的饮料中不能含有的是 C.酒精。
5、
(1) 化学 乙醇分子
(2) 澄清石灰水
(3)4:1
(4)92g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
【解析】
(1)
乙醇作燃料利用了乙醇的可燃性,该性质在乙醇燃烧的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故属于化学性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保持乙醇化学性质的微粒是乙醇分子。
(2)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乙醇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
乙醇(C2H5OH)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
(4)
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92g 乙醇(C2H5OH)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碳酸饮料中所含碳酸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大量饮用可能会造成胃胀气。剧烈运动后,可适量引用淡盐水。
故题干说法错误。
2、正确
【详解】
糯米是粽子的主要食材,糯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正确。
3、正确
【详解】
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日常生活食用的白糖、冰糖和红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此判断正确。
【点睛】
4、错误
【详解】
淀粉遇碘单质变蓝,可利用碘水来鉴别淀粉;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可利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鉴别葡萄糖,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可利用浓硝酸来鉴别蛋白质,碘水不能鉴别葡萄糖和蛋白质,故错误。
5、正确
【详解】
葡萄糖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正确。
四、计算题
1、(1)有机物(2)4;56(3)19:4
【详解】
(1)汉防己碱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所以属于有机物;
(2)根据汉防己碱的化学式可知,汉防己碱是由碳氢氮氧 4种元素组成,1244gC38H42N2O6中含氮的质量为 ;
(3)汉防己碱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38):(16×6)=19:4。
2、有机物 9:4 1
【详解】
试题分析:(1)丙烯酰胺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有机物;
(2)丙烯酰胺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12×3:16=9:4;
(3)丙烯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1,那么12×3+5+16+14x=71,x=1
考点: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3、D NaHCO3+HCl=NaCl+H2O+CO2↑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7:4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理饮食,灭火的原理,根据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选D。
(2)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
(3)水汽化吸热,能使可燃物的温度下降。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其灭火原理为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4)茶氨酸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12×7:16×3= 7:4。
4、该混合气体充分燃烧还需1.6 g氧气;原混合气体含有甲醇4.8 g。
【详解】
解:(1)设需要氧气质量为x,
2CO+O2 CO2
56 32
2.8g x
x=1.6g,
答:完全燃烧还要1.6克氧气;
(2)设甲醇质量为y,甲烷质量为z,
因为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8g××100%+5.5g××100%=2.7g,
又因为甲醇和甲烷的混合气体质量为:2.8g+5.5g+8.1g-10.4g=6g,
根据题意有:y+z=6g,y××100%+z××100% =2.7g,
y=4.8g, z=1.2g,
答:原混合气体中甲醇为4.8g。
5、 (1)有机 (2)3,3∶2 (3)81.1%
【详解】
(1)黄酮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6×2=222;
(2)黄酮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1个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则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15:10=3:2;
(3)黄酮素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81.1%。
五、实验探究
1、KIO3 三 碘酸钾和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有毒的碘单质,不能服用 无黄色沉淀生成 适量淀粉溶液 BE
【详解】
【作出猜想】根据猜想一和猜想三可推断,猜想二应只含有碘酸钾。
【讨论交流】资料中给出的信息,若碘酸钾和碘化钾混合,酸性条件下会生成有毒的碘单质,而实验探究内容为食盐中的碘元素,故不可能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猜想三不正确。原因即为二者酸性条件下生成有毒的碘单质。
【实验验证】因为猜想一不成立,即不含有碘化钾,则加入硝酸银溶液无黄色的碘化银沉淀生成,故现象为无黄色沉淀生成。
若猜想二成立,即只含有碘酸钾,酸性条件下碘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的检验采用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符合表格中给出的现象,故滴加的药品为适量淀粉溶液。
【实验拓展】由于小红只准备了硝酸钾和碘化钾,还缺少酸和淀粉溶液。米汤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白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故选BE。
【点睛】
2、氯化钠 产生白色沉淀 氯化钠、碳酸钠 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 避光、低温、密封保存 NaClO有腐蚀性 不能
【详解】
分析讨论:
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氯化钠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因此该84消毒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钠。
实验过程:
1、取适量试样,加入盛有红色布条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观察,红色布条颜色无明显变化,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次氯酸钠、次氯酸,猜想二不正确;
2、另取适量试样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振荡,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说明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猜想一正确。
综合结论:
该84消毒液中含有的溶质为氯化钠、碳酸钠。
交流与思考:
敞口久置的84消毒液,因次氯酸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失去有效成分,溶质中有碳酸钠但没有次氯酸的原因是HClO不稳定,受热或光照会发生分解,所以合理存放84消毒液的方法是避光、低温、密封保存。
拓展与延伸:
(1)生活中,一般不用84消毒液对蔬菜、水果进行消毒,其原因可能是NaClO有腐蚀性。
(2)生活中84消毒液不能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盐酸)混合使用,是因为次氯酸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有毒的氯气。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