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21 07:1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月考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物品不属于易燃、易爆物的是
A.汽油 B.蔗糖 C.酒精 D.鞭炮
2、糖类、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最多来自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3、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NO2、CO(NH2)2
B.混合物:KNO3、纯净的空气
C.纯净物:矿泉水、大理石
D.有机物:C2H4、CH4
4、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B.在馒头中加入铬酸铅等物质使它“染色”
C.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 D.凉拌黄瓜加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
5、人体缺钙易引发的病症是
A.食欲不振 B.夜盲症 C.骨质疏松 D.甲状腺肿大
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
B.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入适量硫酸进行中和
C.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D.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
7、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谷物酿酒了,酒的主要成分就是酒精(学名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将2.3 g酒精和4.0 g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纯净物)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2.3 4.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2.2 2.7 待测
分析数据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反应后X的质量为1.4g
C.X中可能含有氢元素
D.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且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8、柳州螺蛳粉风靡全国,成为柳州的一张名片。螺蛳粉的成分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粉 B.酸笋 C.腐竹 D.青菜
9、小明午餐吃了红烧肉、馒头,从营养均衡角度考感还应补充下列哪种食物
A.米饭 B.凉拌黄瓜 C.家常豆腐 D.糖醋鯉鱼
10、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先淘洗,经高温蒸煮后即可食用
B.室内发生火灾,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医疗上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D.老年人应补充钙、铁等微量元素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化学与健康息息相关。
(1)墨鱼骨粉(主要成分是CaCO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2)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可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主要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它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请回答:如何食用黄瓜才能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C?_______。
(3)烧烤时,食物易产生致癌物苯并芘(C20H12)。苯并芘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4)食物中含有的微量硒能减少癌症的发生。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你能从中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
(5)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危害,日常生活中可用_____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性。
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5个铜原子_______;
②4个铵根离子_______;
③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_______;
④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与空气中含量居第二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2)用所给的元素Na、C、O、H、S、Ca组成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
①常用于除去铁锈的酸_______;
②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
③用于做糕点的“泡打粉’’的主要成分纯碱_______;
④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
(3)临近中考,妈妈给小明的膳食搭配中有:清炖鸡、回锅肉、米饭、牛奶,你认为还需给小明补充的营养素是_______;
(4)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钻木取火”使木柴燃烧起来,这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有:可燃物,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和_______。
3、用化学用语填空。
(1)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
(3)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硝酸______。
4、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氩原子_______ 。
(2)甲烷______ 。
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1)市场上有“加铁酱油”、“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铁、钙、碘应理解为(填序号)。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
(2)某地盛产“矮晚柚”果形美观、种子少、肉质脆嫩,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_。
(3)氟化钠常用作牙膏的添加剂,能有效地预防龋齿。如图是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___(填“失去”或“得到”)电子。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葡萄糖不能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____)
2、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____)
3、多吃烧烤食物对成长有利(_____)
4、为防止体重超标,不要食用油脂类食物(____)
5、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CH3COOH(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90g葡萄糖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2、定量研究:酒精是乙醇的俗称,可用于医疗消毒,也常作燃料。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的生成物为二氧化碳和水,现将一定质量的乙醇和氧气放在密闭容器中,它们恰好完全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请答题:
物质质量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反应前/g 4.6 a 0 0
反应后/g 0 0 8.8 5.4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__________;
(2)乙醇中氧元素质量为多少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3、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于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下图。
(1)帕拉米韦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2)帕拉米韦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4)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______支。
4、某化学试剂乙酰丙酮(化学式: C5H8O2)的试剂标签如图:
(1)乙酰丙酮属于 。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乙酰丙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3) g乙醚丙酮中含有碳元素12g。
(4)现有5%的乙酰丙酮酒精溶液120g,要配成3%的稀溶液,需要加酒精的质量为 。
5、同学们在这漫长的假期中一定看过同心战“疫”了,你一定了解了关于消毒剂的很多知识,其中最常用的醇类消毒剂主要有两种,分别是浓度为95%的酒精溶液和浓度为75%的酒精溶液,它们的溶质都是酒精,俗称乙醇,这两种醇类消毒剂中,75%浓度的酒精溶液杀菌能力最强,也是杀灭新冠肺炎病毒的主要消毒剂。请结合你已学过的知识填写下列空白:
(1)酒精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酒精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最简整数比);
(2)现有95%的酒精溶液1500g,欲配制成75%的酒精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_______g;其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_______。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鸡蛋清中含有蛋白质,用鸡蛋清做下面的实验,可以从中了解蛋白质的一些特性。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1)取两支试管,试管甲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试管乙加入蒸馏水,再分别滴入鸡蛋清,振荡,观察现象 试管甲:______ ___________
(2)再向上述试管乙中继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试管乙:______
[实验2](3)另取两支试管,试管加入鸡蛋清,试管加入蒸馏水和5滴鸡蛋清,分别滴入3滴浓硝酸,振荡,片刻后观察现象 试管:___________ 试管较长时间仍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
2、红枣是一种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水果,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红枣包装中常使用一种袋装防腐剂,品名为“504双吸剂”,其标签如下图所示.同学们对一包久置的“504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品名:504双吸剂 成分:铁粉、生石灰等
(提出问题)久置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CO3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探究):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____.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
(实验质疑)(1)甲同学认为实验操作(1)中不能得出一定含Ca(OH)2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乙同学认为该实验并不能得出固体中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反思)504双吸剂中铁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汽油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B、蔗糖不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符合题意;
C、酒精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D、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质,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D
【详解】
虽然每克油脂氧化放出的能量比糖类的多,但人类每日摄入的糖类比油脂多得多,糖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能量的60%~70%,油脂只能供给20%~ -25%。答案:D
3、D
【详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
B、KNO3是纯净物,故B错;
C、矿泉水、大理石都是混合物,故C错;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C2H4、CH4都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点睛】
4、D
【详解】
A. 工业酒精含甲醇,甲醇有毒,所以不能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选项说法错误。
B. 铅为重金属有毒,所以不能在馒头中加入铬酸铅,选项说法错误。
C. 亚硝酸钠有毒,所以不能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烹调食物,选项说法错误。
D. 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下比较稳定,所以凉拌黄瓜加食醋有利于维生素C的吸收,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5、C
【详解】
人体缺钙易引发儿童得佝偻病,老年人得骨质疏松,缺锌引起食欲不振,缺维生素A引起夜盲症、缺碘引起甲状腺肿大,故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6、B
【详解】
A、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使铝容易被腐蚀,错误;
B、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入适量硫酸进行中和,正确;
C、亚硝酸钠有剧毒,不可以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错误;
D、用涂油脂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涂油漆不合适,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根据所学知识,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酒精的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并结合表中信息,反应后的生成物总质量应等于反应前反应物的总质量,则反应后X的质量为:,故B正确;
C、计算出2.3g乙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碳:,氢: ,氧:;再计算出2.2g二氧化碳中碳和氧的质量,碳: ,氧:;2.7g水中氢、氧的质量,氢: ,氧:;因此反应物中一共有1.2g碳元素,0.3g氢元素,4.8g氧元素,而生成物中二氧化碳和水中,一共有0.6g碳元素,0.3g氢元素,4.0g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有0.6g碳元素和0.8g氧元素在X中,且X不含氢元素,故C错误;
D、根据C选项的分析结论,X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且有0.6g碳元素和0.8g氧元素在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故D正确;
故选择C
【点睛】
8、C
【详解】
A、米粉中富含淀粉,故A不符合题意;
B、酸笋富含维生素,故B不符合题意;
C、腐竹是豆制品,属于高蛋白质食物,故C符合题意;
D、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9、B
【分析】
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馒头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详解】
A、米饭富含糖类,故A错;
B、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故B正确;
C、家常豆腐富含蛋白质,故C错;
D、糖醋鯉鱼富含蛋白质,故D错。
故选B。
10、C
【详解】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该物质在高温蒸煮后下也难以分解,所以霉变的大米不可再食用,选项错误;
B、室内发生火灾,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导致室外的新鲜空气涌入室内,提高了室内氧气的浓度,易造成火势增大,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周围温度降低,具有制冷效果,所以医疗上可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选项正确;
D、铁是微量元素,钙元素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选项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
(1)
(2)用醋凉拌
(3)有机物
(4)硒的元素符号为Se,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5) 肥皂水 吸附
【分析】
(1)
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维生素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故加醋凉拌黄瓜,可充分利用黄瓜中的维生素C;
(3)
苯并芘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4)
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可获得的信息是:硒的元素符号为Se,硒的原子序数为34,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5)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水的净化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
(1) 5Cu
Al2O3
(2) H2SO4 Ca(OH)2 Na2CO3 CH4
(3)维生素
(4)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解析】
(1)
①表示几个原子即在元素符号前放上相应的数字,5个铜原子表示为:5Cu;
②4个铵根离子即在铵根离子符号前面放上4,表示为:;
③元素的化合价要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表示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要在化学式中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标上相应的化合价,氢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表示为: 。
④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所以该元素为13号元素,为铝元素,其化合价为+3价,空气中含量居第二的元素为氧元素,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2)
①常用除去铁锈的酸有稀盐酸和稀硫酸,根据题中提供的元素,只能是硫酸,其化学式为:H2SO4。
②农业上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Ca(OH)2。
③碳酸钠俗称纯碱,其化学式为:Na2CO3。
④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4。
(3)
六大营养物质为: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从食谱中可以看出,缺少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类,故填维生素。
(4)
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可燃物,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和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
(1)CO
(2)CH4
(3)2Fe2+
(4)HNO3
【解析】
(1)
常见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一氧化碳,其一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故其化学式写为CO。
(2)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
(3)
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则亚铁离子的符号写为Fe2+,表示多个离子时,在相应的离子符号前面写出离子数目即可,故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写为2Fe2+。
(4)
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硝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硝酸的化学式写为HNO3,故填HNO3。
4、
(1)2Ar
(2)CH4
【分析】
(1)
氩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氩原子,所以2个氩原子可表示为:2Ar。
(2)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可表示为:CH4。
5、
(1)A
(2)维生素
(3)得到
【解析】
(1)
“加铁酱油”、“高钙牛奶”、“加碘食盐”等商品,这里的铁、钙、碘应理解为在描述物质的粗略组成情况,所以指的是元素。
故选:A
(2)
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维生素。
(3)
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变成8电子稳定结构。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糖和脂肪,脂肪和糖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果一次性吃饭过多或者吃糖过多,食物内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如果短时间内消耗不完的话,是要转化成为脂肪来储存在体内。错误。
2、正确
【详解】
葡萄糖溶液中富含糖类物质,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供给能量,葡萄糖溶液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故正确。
3、错误
【详解】
烧烤类食物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长期食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故题干说法错误。
4、错误
【详解】
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正常情况下,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所以,“为防止体重超标,不要食用油脂类食物”这个判断是错误的。
【点睛】
5、错误
【详解】
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点睛】
四、计算题
1、(1)油脂;(2)6:1:8;(3)40%;(4)48
【详解】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故填:油脂;
(2)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12):(16×6)=6:1:8;故填:6:1:8;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填:40%;
(4)90g葡萄糖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90g×=48g。故填:48。
2、
(1)9.6
(2)4.6g乙醇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解析】
(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故a=8.8+5.4-4.6=9.6。
(2)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乙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g乙醇中含有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3、4 7:1 有机物 19.5% 6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和,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相应原子个数的乘积比,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了碳酸盐、碳酸氢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氰化物等等,就是有机物。
【详解】
(1)帕拉米韦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帕拉米韦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4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 。
(2)帕拉米韦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4)由题意,成人禽流感患者,用量为75mg/次,2次/日,25mg/支,则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75mg/次×2÷25mg/支=6支。
4、(1)有机物(2)100(3)20(4)80g
【分析】
化合物中某元素质量=该物质的质量×物质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详解】
(1)乙酰丙酮是含碳的化合物,故属于有机物。
(2)乙酰丙酮的化学式为 C5H8O2,乙酰丙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设xg乙醚丙酮中含有碳元素12g
故20 g乙醚丙酮中含有碳元素12g。
(4)设需要加酒精的质量为y
故需要加酒精的质量为80g。
【点睛】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5、 (1)46 4:1 (2) 400 混匀
【分析】
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比乘积的比值。
【详解】
(1)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相对分子质量是;酒精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2)设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x
故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400g,
配制步骤为计算、量取、混匀。
【点睛】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五、实验探究
1、出现白色絮状凝固物 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 无明显现象 逐渐有黄色物质凝固 硝酸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
【解析】
【详解】
(1)取两支试管,试管甲中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试管乙加入3mL蒸馏水,再分别滴入鸡蛋清,振荡,观察现象,试管甲中出现出现白色絮状凝固物,试管乙无明显现象;
(2)向上述试管乙中继续加入3mL饱和硫酸铵溶液,振荡,观察现象:仍无明显现象.说明硫酸铵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溶解性;
(3)试管A 加入3mL 鸡蛋清,试管B加入3mL蒸馏水和5滴鸡蛋清,分别滴入3滴浓硝酸,振荡,片刻后观察现象。试管A中逐渐有黄色物质凝固,试管B较长时间仍无明显现象,说明硝酸溶液的浓度会影响蛋白质的化学性质和生理功能。
2、维生素 CO2+Ca(OH)2=CaCO3↓+H2O CaO HCl(或稀H2SO4) Fe CaCO3 CO2+Ca(OH)2=CaCO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Fe+2FeCl3=3FeCl2 吸收氧气和水
【分析】
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 2和CaCO3,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
【详解】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红枣是一种含丰富营养物质的水果,对人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其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 2和CaCO3.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CaCO3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
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实 验 操 作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1)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加足量蒸馏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固体溶解时试管外壁发烫,试管底部有不容物,溶液变红. 固体中一定含有CaO
(2)另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HCl(或稀H2SO4) 固体逐渐消失,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 固体中一定含有Fe
(3)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固体中一定含有
[实验质疑](1)甲同学认为实验操作(1)中不能得出一定含的结论,理由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乙同学认为该实验并不能得出固体中一定不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铁和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504双吸剂中铁粉能和氧气和水生成氧化铁,故作用是吸收氧气和水。
【点睛】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则固体中可能含有碳酸钙,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热,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碱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铁粉能和氧气和水生成氧化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