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练习试卷(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练习试卷(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21 14:5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铜导电性好,所以常用来制作导线 B.因为石墨能导电,所以常用作电池的电极
C.因为氮气不支持呼吸,所以用于制氮肥 D.因为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
2、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发酵粉蒸馒头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剂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选项 性质 用途
A 二氧化碳不燃烧,不助燃 用于灭火
B 乙醇能够燃烧放出热量 用作燃料
C 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 用于金属除锈
D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用于加工坚硬的物件
A.A B.B C.C D.D
4、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液氮冷冻机 B.酒精可以做燃料
C.氧气用于航空航天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5、如图是乙醇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
B.乙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
D.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
6、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碱、盐、纯净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C60、氨水、硫酸钡、过磷酸钙、盐酸
B.Mg、苛性钠、纯碱、胆矾、AgNO3溶液
C.N2、碱石灰、CuSO4、葡萄糖、自来水
D.生铁、CH3OH、石灰石、NaCl、波尔多液
7、花青素(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有关花青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
B.花青素是由三种元素构成的
C.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花青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8、鮮奶、蛋类和豆类中含有较多的钙,婴幼儿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
A.佝偻病 B.贫血症
C.坏血症 D.夜盲症
9、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共同颁给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他们发现脯氨酸(C5H9NO2)等小分子能实现不对称有机催化。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脯氨酸是氧化物 B.一个脯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脯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脯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10、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俗称、分类不一致的是
A.NaOH 烧碱 碱 B.CaO 生石灰 氧化物
C.Na2CO3 纯碱 碱 D.C2H5OH 酒精 有机物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用化学用语填空。
(1)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________。
(2)最简单的有机物____________。
(3)两个亚铁离子________。
(4)硝酸______。
2、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铝元素____________。
(2)两个氢原子____________。
(3)碳酸根离子____________。
(4)S2-____________。
(5)甲烷____________。
3、用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填写下表:
名称 水 _____ 硝酸锌 ____ 氢氧化铜
化学式 ____ NH4Cl _____ C2H5OH _____
4、浸泡大豆是豆浆制备最重要的预处理环节之一。研究小组通过下列实验研究浸泡时间对豆浆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称取150g大豆,用450mL0.5%NaHCO3溶液于25℃下浸泡,测得豆浆中蛋白质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由图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5、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
(2)氢气爆炸______ 。
(3)酒精(C2H5OH)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 。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____)
2、乙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质量比为12:3:8(____)
3、葡萄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____)
4、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CH3COOH(____)
5、C18属于有机物(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2015年4月6日,福建漳州古雷腾龙芳烃PX项目联合装置区发生爆炸,造成严重污染,PX 是对二甲苯(p-xylene)的简写,其结构式如图,分子式为C6H4(CH3)2,它是一种透明液体,不溶于水,具有芳香气味,有毒,蒸汽可以和水蒸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请根据所学回答如下问题:
(1)对二甲苯属于 。(填“无机物” 或“有机物”)。
(2)对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准确至0.1%),
(3)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 (最简比)
(4) g对二甲苯与3.2g甲烷含等质量的碳元素。
2、腌制的肉串会产生一种叫做二甲基亚硝胺(C2H6N2O)的强致癌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___;
(3)该物质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答最简整数比);
(4)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___________。
3、下图是某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包装标签上的钙含量是指 (填“单质钙”“碳酸钙”或“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 。
(3)为了测定此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 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011 m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4、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90g葡萄糖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5、安吉白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绿茶,因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而得名。茶叶中富含茶多酚(化学式为C17H19N3O),它具有抗癌、防治心血管疾病等药理作用。
(1)茶多酚是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1个茶多酚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
(3)茶多酚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_____。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 “红绿灯”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实验:氢氧化钠、葡萄糖和靛蓝胭脂红(C16H8N2Na2O8S2)的混合液静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出现由绿色→红色→黄色的逐渐转变;充分振荡黄色溶液,溶液又会出现由黄色→红色→绿色的逐渐转变。颜色随静置和振荡多次交替变化,过程如图 1 所示。
(查阅资料)靛蓝胭脂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在含有一定氢氧化钠的溶液中呈绿色,静置时与葡萄糖逐步反应(氢氧化钠不参与反应,仅起调节 pH 值的作用)而发生颜色变化。
(1)混合液中靛蓝胭脂红属于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实验振荡过程中颜色变化的原因进行如下探究:
(猜想)Ⅰ、振荡时溶液与 CO2反应;Ⅱ、振荡时溶液与 O2反应;Ⅲ、振荡时溶液与______反应。
(实验设计)
①小红同学利用图 2 装置,从 A 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振荡,观察到混合液颜色的变化为:黄色→红色→绿色,由此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出猜想Ⅰ正确,原因是______。
②为探究猜想Ⅱ,利用图 2 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从 A 端通入氧气,振荡,若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黄色→______色→______色,说明猜想Ⅱ正确。
(3)兴趣小组同学在静置混合液时,发现不同组的变色时间各不相同,他们又对影响混合液变色时间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在大试管中分别加入下表中试剂(所用溶液密度差异忽略不计),充分混合后,溶液为绿色。静置,观察并记录:
实验序号 0.1%靛蓝胭脂红溶液体积/mL 2%氢氧化钠溶液体积/mL 18%葡萄糖溶液体积/mL 水体积/mL 温度/℃ 变色时间/s
绿→红 红→黄 合计
a 10 70 10 10 20 178 81 259
b 10 70 10 10 40 22 21 43
c 20 70 10 X 40 21 27 48
①a、b两组实验对比,你得出的结论是:其他实验条件不变,______。
②b、c 两组实验是探究靛蓝胭脂红浓度对变色时间的影响,则 x=______。
(4)图 1 所示的实验循环多次后,溶液颜色最终为绿色的原因是______。
2、某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干电池中物质的成分,将电池剥开时闻到异味且发现有黑色物质.
(提出问题)为什么有异味?黑色物质的成分是什么?
(网络搜索)干电池的成分有二氧化锰、铁粉及铵盐等物质.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Ⅰ.小婧取适量黑色物质与__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
实验Ⅱ.小清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粉,他采用的方法是__;
实验Ⅲ.小明将黑色物质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静置后过滤,取滤渣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黑色滤渣装入试管中,再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__ 有气体生成
向上述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木条复燃 该气体是 __
据此小明认为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
(交流讨论)大家对小明的结论提出了质疑.
(1)小莹认为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2)小仪认为除了小莹考虑的因素外,另一个原因是氧化铜等黑色物质对过氧化氢分解也有催化作用.
(结论反思)
(1)干电池中一定含有铵盐,可能含有二氧化锰,一定不含有铁粉.
(2)面对网络信息,我们要去伪存真.下列网络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用大米制作的南昌特色小吃﹣“南昌炒粉”,可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
B某公司找到了“只用水就能变成汽油”的方法,解决了能源危机
C涂抹呈碱性的肥皂水可减轻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造成的皮肤痛痒.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导线,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池的电极,不符合题意;
C、氮气含氮元素,故可用于制氮肥,符合题意;
D、酒精具有可燃性,故可用作燃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B
【详解】
A、用发酵粉蒸馒头,能够使馒头蓬松多孔,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微毒,有致癌作用,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剂不利于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C、用干冰冷藏食物,能够防止食物腐败变质,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3、C
【详解】
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用于灭火,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醇具有可燃性,能够燃烧放出热量,可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正确;
C、金属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金属的氧化物,能与酸反应,金属除锈,利用的是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可用于加工坚硬的物件,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A
【详解】
A、氮气的沸点较低,液化氮气的生成成本较高,不适合作大型冷冻机的冷冻剂,选项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能够作燃料,选项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料燃烧为航天器提供能量,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在通电后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能够制成霓虹灯,选项正确。故选A。
5、C
【详解】
A. 乙醇由乙醇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B. 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乙醇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不符合题意;
C. 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6:1,符合题意;
D. 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A、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氨水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硫酸钡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过磷酸钙由磷酸二氢钙和硫酸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盐酸是由氯化氢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镁是由镁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胆矾是由五水硫酸铜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硝酸银溶液是由硝酸银和水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碱石灰是由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葡萄糖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自来水是由水、可溶性矿物质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生铁是由铁、碳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含有其它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钠是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氢氧化钙等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B
【详解】
A、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分子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原子,选项正确;
B、由化学式可知,花青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花青素是由花青素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花青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5):(1×11):(16×6)=180:11:96,则花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符合有机物的组成特点,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故选B。
8、A
【详解】
A、婴幼儿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可以预防佝偻病,符合题意;
B、补充铁元素,可以预防贫血,不符合题意;
C、多吃含维生素C的食物,可以预防坏血病,不符合题意;
D、多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可以预防夜盲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D
【详解】
A: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一是氧元素。脯氨酸由三种元素组成。A错。
B:一个脯氨酸分子含有2个氧原子。B错。
C:脯氨酸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4:(16×2)=7:16。C错。
D:脯氨酸由脯氨酸分子构成,脯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点睛】
10、C
【详解】
A、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是由Ca、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题意;
D、乙醇俗称酒精,乙醇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
1、
(1)CO
(2)CH4
(3)2Fe2+
(4)HNO3
【解析】
(1)
常见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一氧化碳,其一个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构成,故其化学式写为CO。
(2)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1个甲烷分子由1个碳原子与4个氧原子构成,故甲烷的化学式写为CH4。
(3)
书写离子符号时,先在相应的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出离子所带电荷的数目,再写出电荷的电性,则亚铁离子的符号写为Fe2+,表示多个离子时,在相应的离子符号前面写出离子数目即可,故2个亚铁离子的符号写为2Fe2+。
(4)
硝酸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硝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硝酸的化学式写为HNO3,故填HNO3。
2、
(1)Al
(2)2H
(3)
(4)硫离子
(5)CH4
【分析】
(1)
铝元素的元素符号是Al。
(2)
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一个原子,元素符号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多个原子。两个氢原子表示为2H。
(3)
碳酸根离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表示为。
(4)
元素符号右上角加数字和符号表示离子。S2-是硫离子。
(5)
甲烷的化学式CH4。
【点睛】
3、氯化铵 乙醇 H2O Zn(NO3)2 Cu(OH)2
【详解】
NH4Cl是氯化铵的化学式。C2H5OH是乙醇的化学式。水的化学式是H2O。在化合物中锌是+2价,硝酸根离子是-1价,所以硝酸锌的化学式为Zn(NO3)2。在化合物中铜是+2价,氢氧根离子是-1价,所以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Cu(OH)2。故填:氯化铵;乙醇;H2O;Zn(NO3)2;Cu(OH)2。
4、用450 mL 0.5%的NaHCO3溶液于25℃下浸泡(其他条件相同时),大豆在0-12h的浸泡时间内(在实验范围内),0-10h内随着时间增加蛋白质含量先升高,10-12h内随着时间增加蛋白质含量再降低,且在10h时蛋白质含量最高。
【详解】
根据图像,用450 mL0.5%NaHCO3溶液于25℃下浸泡(其他条件相同时),大豆在0-12h的浸泡时间内(在实验范围内),0-10h内随着时间增加蛋白质含量先升高,10-12h内随着时间增加蛋白质含量再降低,且在10h时蛋白质含量最高。
5、
(1)
(2)
(3)
【解析】
(1)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2)
氢气爆炸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3)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三、判断题
1、正确
【详解】
葡萄糖溶液中富含糖类物质,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供给能量,葡萄糖溶液能被人体直接吸收。故正确。
2、正确
【详解】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由化学式可知,乙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6:16=12:3:8,正确。
3、错误
【详解】
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1:8,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4、错误
【详解】
乙醇俗名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点睛】
5、错误
【详解】
有机物属于化合物,C18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有机物,故错误。
【点睛】
四、计算题
1、(1)有机物 (2)90.5% (3)4:5 (4)2.65
【解析】
试题分析:(1)对二甲苯C6H4(CH3)2,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根据元素质量分数计算的表达式,对二甲苯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0.5%
(3)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中所含的原子个数,故碳、氢原子个数之比是4:5 (4)根据元素质量=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故可设对二甲苯的质量为x,对二甲苯C6H4(CH3)2的相对分子质量=106,列式为:
x×96/106×100%=3.2g×12/16×100% x=2.65g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2、
(1)有机物
(2)74
(3)6:7
(4)3.7g该物质中氮元素的质量为3.7g××100%=1.4g。
【解析】
(1)
二甲基亚硝胺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
二甲基亚硝胺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1×6+14×2+16=74;
(3)
二甲基亚硝胺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4×2)=6:7;
(4)
见答案。
3、 (1)钙元素 (2)食醋 (3)0.0001%
【详解】
(1)由标签信息知,包装标签中的钙是指钙元素而不是碳酸钙或单质钙,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CaCO3,实质是检验是否含CO32-,可加入食醋,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设10 g该盐中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011mg
100∶44=x∶0.011 mg
x="0.025" mg
则钙元素的质量为0.025 mg××100%="0.01" mg
加钙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1)油脂;(2)6:1:8;(3)40%;(4)48
【详解】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故填:油脂;
(2)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12):(16×6)=6:1:8;故填:6:1:8;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填:40%;
(4)90g葡萄糖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90g×=48g。故填:48。
5、(1)有机物。(2)40。(3)34:7。
【详解】
(1)茶多酚(化学式为C17H19N3O)是含碳化合物,属于 机物。
(2)1个茶多酚(化学式为C17H19N3O)分子中有 17+19+3+1=40原子。
(3)茶多酚(化学式为C17H19N3O)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 (12×17):(14×3)=34:7。
五、实验探究
1、有机物 N2 不能 呼出气体中除了二氧化碳,还含有氮气和氧气 红 绿 温度越高,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的反应速率越快 0 多次循环,葡萄糖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剩下靛蓝胭脂红和氢氧化钠
【详解】
(1)混合液中靛蓝胭脂红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猜想:振荡过程中,可能是溶液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了反应,空气中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故Ⅰ、振荡时溶液与 CO2 反应;Ⅱ、振荡时溶液与 O2 反应;Ⅲ、振荡时溶液与N2反应;
实验设计:
①从 A 端吹入呼出的气体,振荡,观察到混合液颜色的变化为:黄色→红色→绿色,不能得出猜想Ⅰ正确,因为呼出气体中除了含二氧化碳,还含氮气、氧气;
②猜想Ⅱ正确,则是氧气与溶液反应,引起了颜色变化,故溶液颜色变化情况为黄色→红色→绿色;
(3)①a、b两组实验,除了温度,其它因素都相同,温度越高,变色时间越短,说明其他实验条件不变,温度越高,靛蓝胭脂红与葡萄糖的反应速率越快;
②b、c 两组实验是探究靛蓝胭脂红浓度对变色时间的影响,除了靛蓝胭脂红浓度不同,其它因素都应相同,故X=10+70+10+10-20-70-10=0;
(4)图 1 所示的实验循环多次后,溶液颜色最终为绿色的原因是:多次循环,葡萄糖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剩下靛蓝胭脂红和氢氧化钠。
2、熟石灰 用磁铁吸引 有气泡冒出 该气体是氧气 化学性质 B
【详解】
[实验探究]实验Ⅰ:铵盐与碱混合会放出氨气,所以取适量黑色物质与熟石灰混合置于研钵内研磨,嗅到氨味,再用湿润的石蕊试纸检测,试纸变蓝,证明黑色物质中含有铵盐,故填熟石灰。
实验Ⅱ:铁能被磁铁吸引,所以用一种物理方法发现黑色物质中不含铁扮.采用的方法是用磁铁吸引,故填用磁铁吸引。
实验Ⅲ:气体在液体中生成时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故填有气泡冒出;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故填该气体是氧气。
[交流讨论](1)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所以若要证明黑色物质中一定含有二氧化锰,必须验证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故填化学性质。
[结论反思]A、大米为人体提供的营养素主要糖类,选项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只用水就能变成汽油”的说法错误,因为水的组成元素为氢、氧元素,不含有碳元素,不能变成汽油,选项错误;
C、根据中和反应可知:涂抹呈碱性的肥皂水可与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反应,能够减轻蚊虫叮咬分泌的蚁酸造成的皮肤痛痒,选项正确,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