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中化学同步授课课件:第2章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最新版高中化学同步授课课件:第2章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2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3-05 10:54:38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3节 化学反应的利用
第1课时 利用化学反应制备物质 11、知道人们主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备新物质。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原理和尾气处理的方法,了解氯气的制备装置和收集方法。
3、总结常见气体的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1从基本反应类型分:
从有无电子转移的角度分:
从能量变化的角度分:
从有无离子参加的角度分:
从反应的限度分: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离子反应、分子反应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常见化学反应的分类小结1化 学 反 应物 质 变 化能 量 变 化制 备 新 物 质提 供 能 量化学反应的重要应用1化学科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工作是什么?制备新物质,为人类造福。本节重点:利用化学反应制取新物质 。以实验室制取氯气为例。1制备一种新物质的一般思路是什么?1、寻找可能制备此物质的方法;
2、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可操作性;
3、根据反应条件、原料特点,选取制取装置。
4、根据产物特点设计产物的分离提纯,污染物的处理方法。1工业制单质钠氯碱工业实验室制取氯气“地康法”制氯气思考:下列哪个原理最适合实验室制氯气?1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药品: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氧化剂离子方程式:反应原理:还原剂浓盐酸和二氧化锰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四个环节及其装置:1、气体发生装置2、气化净化装置3、气体收集装置4、尾气吸收装置1仪器组装的一般顺序:先零后整、先主后次、从下到上、从左到右。先塞后定:
先放后加:
先验后点:先塞好塞子,再确定仪器位置。先放固体试剂,再放液体试剂。可燃性气体先验纯,再点燃。1结合反应原理讨论:
A、B瓶中是什么试剂,除哪种杂质?
D瓶作用是什么?应放什么试剂?发生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1浓硫酸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除去HCl 除去H2O尾气处理 1固体—加热制气例:制H2、CO2等液体—加热制气常见的气体发生装置例:制O2等固液—常温制气例:制Cl2等归纳整理1图示装置有哪些用途?11. A口进气,B口排出瓶内气,
可收集比空气密度大的气体,例如O2、Cl2 。2. B口进气,A口排出瓶内气,可收集比空
气密度小的气体,例如H2、NH3 。3. 从A口进气,B口出气,可作气体净化装置(又叫洗气瓶)
瓶内加入浓硫酸时,可作气体干燥装置。4. 在瓶内充满水,B口进气,A口出水,可作排水集气装置。1化学前沿:
为什么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你的化学梦想是什么?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 化学创造了第二个自然界!
人工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500万种。 1一、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MnO2 + 4HCl(浓)==== MnCl2 +Cl2 + 2H2O浓硫酸饱和食盐水NaOH溶液1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中( )
A.加热NaHCO3固体制CO2
B.用Cu和稀HNO3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
D.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SO2B12.室验室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除去氯化氢气体
最好采用的物质是( )
A.水 B.NaOH溶液 C.饱和食盐水 D.氨水
3、实验室用下列两种方法制氯气:
①用含146g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
②用87gMnO2与足量浓盐酸反应。
所得的氯气( )
A. ①比②多 B. ②比①多
C. 一样多 D. 无法比较CB14、实验室里可按下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
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 )
A.NO2 B.HCl C.CH4 D.NH3D15、已知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可产生氯气Ca(ClO)2+
4HCl====CaCl2+2Cl2↑+2H2O某同学试图测定氯气的体积
并验证干燥纯净的氯气无漂白性,现有如下装置,请回答:1(1)请用字母填写装置的连接顺序:
a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洗气瓶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在制氯气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
(4)某同学实验时,如果气密性良好,发现量筒中未收集到
液体,则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d e b c g h e d f 第一个装饱和食盐水,第二个装水检验气密性漂白粉变质16、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它是H2O2的水溶液。在盛有少
量MnO2的容器中,加入含H2O230%的双氧水,常温下即
可迅速分解成氧气:2H2O2====2H2O+O2实验室可用此方
法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1)反应的发生装置应选用实验室制取_____的装置。(填CO2或NH3)
(2)欲分离反应后混合物中的MnO2,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3)实验室还可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漏斗、玻璃棒、烧杯1不能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凡是美的确实都是合理的。1课件27张PPT。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11、知道人们能利用化学反应来提供能量。
2、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1、“即热饭盒”的原理是什么?
2、“铝热反应”为何能焊接钢轨?
能量转化:化学能→热能释放大量热能,生成液态铁,焊接钢轨。1 如何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1锌片上
产生气泡铜片上
无气泡铜与稀硫
酸不反应铜片上有气泡?锌与稀硫酸反应
Zn+2H+====
Zn2++H2↑Cu稀H2SO41一、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1、定义:Zn + 2H+ ==== Zn2+ + H2↑总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反应 )( 还原反应 )2、电极反应把电子流出的一极称为负极把电子流入的一极称为正极Zn片:Cu片:1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从活泼金属沿外电路流向不活泼的金属。电子流向:电流流向:1条件一: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负极:较活泼的金属。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条件二:电极需插进电解质溶液中。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条件三:必须形成闭合回路。二、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作电极。
石墨或某些氧化物也可作电极。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形成闭合电路 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干电池(一次电池):日常用的锌锰电池 。蓄电池(二次电池):手机用镍氢电池、锂电池。 燃料电池:多用于航天、军事领域。生活中的电池就是利用原电池原理工作的。1  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用锂作为电池的负极,跟用相同质量的其他金属作负极相比较,使用寿命将大大延长。生活中的电池:锂电池1 燃料电池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在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将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生活中的电池:新型燃料电池11、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13、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和工作原理较活泼的金属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电子从活泼金属流向不活泼的金属。电子流向:电流流向:负极:Zn-2e- ==== Zn2+正极:2H++2e- ====H2↑11、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正极附近的SO42—离子浓度逐渐增大
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
C.正极有O2逸出
D.铜片上有H2逸出D12.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形成电流的是( )C13、如图盛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一根绝缘细
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硫酸铜溶液,片刻后
可观察到悬吊的金属圈( )
A.铁圈与银圈左右摇摆不定
B.保持平衡状态不变
C.铁圈向下倾斜
D.银圈向下倾斜D14.人造地球卫星用到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
它放电时的电极反应为:
Zn+2OH––2e– ==== ZnO+H2O,
Ag2O+H2O+2e– ====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负极,并被氧化 B.正极,并被还原
C.负极,并被还原 D.正极,并被氧化B15. 如图装置中,a金属的活泼性在氢以前,b为碳棒。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 碳棒上有气体逸出
C. 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从a到b
D. 反应后a极质量减少C16. X、Y、Z都是金属,把X和Z浸入到硝酸溶液中,Z的表
面有H2析出,X与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X、Y、
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X>Z>Y
C.Y>X>Z D.Y>Z>XC17.某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Zn+2H+====Zn2+ +H2↑,
该反应的原电池正确组合的是( )BD18、在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当导线中有1mol
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 锌片溶解了32.5g ② 锌片增重了32.5g
③ 铜片上析出1g H2 ④ 铜片上析出1molH2
A. ① ③ B. ① ④
C. ② ③ D. ② ④ A1不能忍受批评,就无法尝试新事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