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基础·自主学习]
1.实验原理
20%马铃薯蔗糖培养基的配方:去皮马铃薯丝(或小块)20 g,蔗糖2 g,琼脂1.5~2 g,水100 mL(自然pH)。
2.方法步骤
(1)计算:根据配方计算出配制培养基所需的马铃薯、蔗糖和琼脂的用量。
(2)配制20%马铃薯浸汁:取马铃薯去皮,称取所需量,切成丝或小块,加水至所需量。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0 min后,用纱布过滤到500 mL三角瓶中,按所需量加入蔗糖,待其溶化后补足水至所需体积,摇匀。
(3)制备斜面、固体和液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将部分上述马铃薯浸汁分装到2个50 mL三角瓶中,每瓶约20 mL,封口。
斜面培养基:按需要量称取琼脂,将其加入上述500 mL的三角瓶中,加热溶化后,用玻璃漏斗将培养基分装到2支18 mm×180 mm的试管中,每支5~8 mL。
固体培养基:将用于制备斜面培养基后剩余的培养基分装到250 mL三角瓶中,封口。
将上述固体、液体和斜面培养基放入高压灭菌锅,在1 kg/cm2、121 ℃条件下灭菌20 min,灭菌后将斜面培养基摆成斜面。
(4)制作棉塞
用棉花制作试管棉塞时,要先确定棉塞的长度和粗细。棉塞长度要保证既塞住瓶口(进入瓶口约3~4 cm),在瓶口外又要留有一定的长度(约2 cm),方便在接种时用无名指、小拇指取下来;棉塞粗细也要适当,以不易脱落为度。
[实验关键·探究学习]
1.制备斜面培养基操作提示:①注意控制好温度,防止培养基提前凝固。②不要让培养基粘在试管口。③试管中的液体量约为试管长度的1/4。试管加棉塞后,用牛皮纸包好。
2.制作棉塞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脱脂棉吸水后容易引起污染,所以制作棉塞应该使用普通棉花,而不能使用医用的脱脂棉。
[实验应用·对点练习]
将马铃薯去皮切块,加水煮沸至马铃薯软烂,过滤得到马铃薯浸出液。在马铃薯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葡萄糖和琼脂,用蒸馏水定容后灭菌,得到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回答下列问题。
(1)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中的马铃薯浸出液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了多种营养物质,营养物质类型除氮源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氮源进入细胞后,可参与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2)分离培养酵母菌通常使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该培养基在进行接种前要进行________。将酵母菌菌种划线接种在平板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菌落,菌落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培养基按物理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培养基,若要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此培养基中不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___。
[解析] (1)马铃薯浸出液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质、无机盐、水等多种物质,因此,除氮源外其中还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无机盐等营养要素。进入细胞的氮源可参与合成蛋白质、核酸(DNA、RNA)等含氮的生物大分子。(2)培养基在使用前常用高压蒸汽灭菌;菌落概念见答案。(3)该培养基中有凝固剂,属于固体培养基,若要对酵母菌进行扩大培养,此培养基中不应加入凝固剂。
[答案] (1)碳源、无机盐 蛋白质、核酸
(2)(高压蒸汽)灭菌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体
(3)固体 凝固剂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