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类推成立的是
A.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元素
B.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所以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碱溶液的pH>7,所以pH>7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2、开展实验学习的前提是安全,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适合贴在盛放酒精的试剂柜上的是
A. B.
C. D.
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不一致的是
A.木炭有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 B.石墨有导电性—用作电极
C.酒精具有可燃性—用作消毒剂 D.金刚石硬度大—用于裁玻璃
4、学习化学,树立健康生活新观念。下列观念或行为不正确的是
A.毒品对肝、肾和脑会造成永久性损害,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
C.维生素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
D.人体所摄入必需元素越多越有利于健康
5、化学与社会各个方面的联系紧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境
①冬天用木炭烤火,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 ②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 ①为治理雾霾,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 ②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农业
①洗涤剂去除衣物上的油污,利用乳化原理 ②吃皮蛋涩口,可以蘸食醋,中和过多的碱 ①可以用铁桶配制、存放农药波尔多液 ②利用化学技术,研制高效化肥和农药
A.A B.B C.C D.D
6、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都是有机化合物
D.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有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
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因为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因为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消毒
D.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8、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霉变的大米先淘洗,经高温蒸煮后即可食用
B.室内发生火灾,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C.医疗上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
D.老年人应补充钙、铁等微量元素
9、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相关成果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在线发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淀粉都属于氧化物
B.淀粉中C、H、O的质量比为6:10:5
C.淀粉的一个分子含21个原子
D.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酸雨pH小于7, 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B.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所以盐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C.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
D.葡萄糖属于糖类,而纤维素不属于糖类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水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
(2)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三种物质中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_________。
A.硝酸钾 B.植物油 C.面粉
(3)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4)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比),在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
③现有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蕴藏着许多化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食物中,能提供大量维生素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蔬菜 B.牛奶 C.大米
(2)加钙牛奶中的“钙”是指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分子”),身体一旦缺钙,可能患有的疾病是_______。(填“骨质疏松”或“贫血”)
(3)生活用水分为硬水和软水,我们常用_____________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4)在厨房中能用来除去水壶中水垢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食醋”、“食盐水”)。
(5)新型冠状肺炎蔓延期间,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出行时都佩戴了口罩,它的种类有活性炭、N95、外科医用口罩等,其中活性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
3、可随身携带或随时喷洒的小剂量皮肤消毒液为医用酒精,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喷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有______。不能通过饮用或注射消毒液来预防新冠肺炎。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______。
4、请在A-G七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石墨 B.氧化钙 C.氧气 D.酒精 E.二氧化碳 F.钢 G.金刚石
(1)能供给人体呼吸的是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_。
(3)生石灰的成分是___________。
(4)属于合金的是___________。
(5)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__________。
5、小明利用周未去郊外的外婆家做客。
(1)中午,外婆做了一顿别致的午餐,有:①红米煮的饭,②水煮稻花鱼,③竹笋炒腊肉,④凉拌醋黄瓜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做饭菜用的水就是从水井中打的井水。你认为小明可以通过加入_________来判断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做菜的炊具是铁锅,铁锅能用于做菜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____)
2、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____)
3、乙醇可以燃烧,可用作燃料(______)
4、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所以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毫无意义(____)
5、葡萄糖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酒后驾驶分两种:酒精(乙醇的俗称,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饮酒会使人的判断能力下降,容易引发交通事故。某人饮酒后驾车,被交警发现,经测定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属于____驾驶。
(2)计算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填最简整数比)。
(3)92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_____。
(4)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结果精确到0.1%)
2、食醋是厨房中常用的調味品,其中含有醋酸。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请回答:
(1)醋酸属于_____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
(3)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
(4) _____g醋酸中含6. 4g氧元素。
3、龙安柚是我市特产,其果肉含丰富的营养物质。下表列出的是每100g龙安柚可食用部分主要营养成分数据。
营养成分 水分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钙、磷、铁 维生素 ……
质量 84.8g 10.3g 0.7g 0.6g 84.9mg 41.5mg ……
(1)表中列出的营养成分“钙、磷、铁”是指_____
A 分子 B 元素 C 单质 D 原子
(2)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均属于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3)“抗坏血酸”又称维生素C,人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
A 坏血病 B 氟骨病 C 甲状腺肿大 D 食欲不振
(4)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和发育不良。缺钙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葡萄糖酸钙溶液来补钙。下图为某品牌“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的部分说明。
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Calcium Gluconate Oral Solution (成分)本品每毫升含葡萄糖酸钙()100mg(相当于钙9.3mg)。 (包装)每支装10ml,每盒12支。
葡萄糖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30,请计算:
①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②如果小明每天需摄入钙的量为1000mg,他通过食物的钙摄入量为721mg,你建议他每天应该服用该品牌口服液_____支来补充钙摄入量的不足。
4、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让很多人措手不及,后来专家说75%酒精能有效的预防病毒,但是消灭不了病毒,医学上酒精消毒是让细菌的胞膜脱水死亡,消灭的是细菌,而病毒是没有胞膜的,蛋白质变性需要理化干预,比如说高温可以把鸡蛋煮熟就是最简单的变性
(1)请写出酒精的化学式
(2)既然酒精消灭不了病毒,那聪明的你有什么办法消灭病毒吗,并写出他说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某人有500g质量分数为99%的酒精,现在需要把它配成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需要加多少水。
5、济南地铁R1线于2019年元旦试运行通车,结束了省会城市没有地铁轻轨的历史,R1线济南地铁首列车为B2型车,车厢内采用密胺泡沫作为隔音隔热材料,它的隔音降热效果出众。密胺泡沫是由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与甲醛(化学式HCHO)添加碱性助剂混合搅拌,通过交联反应制得的不熔的热固性树脂在高温环境下进行高速搅拌乳化后,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固化得到的多孔结构的海绵体。试回答:
①三聚氰胺属于_____(填“有机物”“无机物”“氧化物”之一)。
②三聚氰胺由_____种元素组成。
③一个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④甲醛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⑤在三聚氰胺和甲醛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前者_____后者(填“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化学小组对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并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中含有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
甲:CO2、H2O
乙:CO、H2O
丙:NH3、CO2、H2O
丁:CO2、CO、H2O
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装置中物质均足量)。
(1)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A中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反思与交流)为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CO气体而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
2、在食盐中加碘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俗称大脖子病),其中碘元素是以含碘钾盐形式加入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一)含碘钾盐主要有KI、KIO3
(作出猜想)
猜想一∶KI;猜想二∶___________(填化学式);猜想三∶KI与KIO3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二)
①KIO3与KI在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碘(I2),淀粉溶液遇I2变蓝色
②KI与AgNO3溶液可以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黄色AgI沉淀
③I2.有毒,不能服用
(讨论交流)
小组同学根据资料进行讨论后,认为猜想___________(填"一"、"二"或"三")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
(实验验证)为验证其它猜想,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填写表格中空白处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向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 ___________ 猜想一不成立
实验二 另取少量加碘食盐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先向试管中滴加稀硫酸酸化的KI溶液,再向试管中滴加___________。 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猜想二成立
(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得知,加碘食盐中含碘钾盐是KIO3
(实验拓展)小红按上述实验方法进行探究时,只准备了AgNO3溶液和KI溶液,请从下列生活用品中找出其它两种药品的替代物___________
A.白糖 B.米汤 C.白酒 D.小苏打 E.白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
A、某化合物在纯氧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H、O,故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元素,氧元素可能来自于氧气,符合题意;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都有水生成,但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不符合题意;
C、碱溶液的pH>7,但是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pH>7,但是属于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D、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中含碳元素,但是属于无机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A
【详解】
乙醇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意;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C、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标志,不符合题意;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固体标志,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3、C
【详解】
A、木炭有还原性,用于冶金工业,对应一致,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有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对应一致,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酒精具有可燃性,常用作燃料,对应不一致,故选项C符合题意;
D、金刚石硬度大,可用来切割玻璃,对应一致,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4、D
【详解】
A、毒品对肝、肾和脑会造成永久性损害,我们应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不符合题意;
B、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青少年一定不要吸烟,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在人体内需要量很小,但可以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人体所摄入必需元素摄入过多或摄入不足均不利于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详解】
A、①冬天用木炭烤火,注意防范一氧化碳中毒,正确;②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不能食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为治理雾霾,应合理使用化石燃料,正确;②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洗涤剂去除衣物上的油污,利用乳化原理,正确;②吃皮蛋涩口,可以蘸食醋,中和过多的碱,正确,不符合题意。
D、①不可以用铁桶配制、存放农药波尔多液,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错误;②利用化学技术,研制高效化肥和农药,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6、D
【详解】
A、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也生成盐和水,错误。
B、离子是带电的粒子,但是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如电子,错误。
C、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含有碳元素的不都是有机化合物,如二氧化碳,金刚石,错误。
D、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只有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是单质,正确。
故选:D。
7、C
【详解】
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电光源,如:制作霓虹灯等,选项A正确;
B、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选项B正确;
C、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选项C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8、C
【详解】
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霉菌毒素,该物质在高温蒸煮后下也难以分解,所以霉变的大米不可再食用,选项错误;
B、室内发生火灾,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会导致室外的新鲜空气涌入室内,提高了室内氧气的浓度,易造成火势增大,选项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周围温度降低,具有制冷效果,所以医疗上可用硝酸铵自制冰袋,给发烧病人降温,选项正确;
D、铁是微量元素,钙元素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选项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氧化物中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淀粉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A错误;
B、淀粉中C、H、O的质量比=(12×6):(1×10):(16×5)=36:5:40,B错误;
C、根据淀粉的化学式可知淀粉的一个分了中含有21n个原子,C错误;
D、淀粉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因此淀粉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A、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 所以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错误。
B、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盐,但是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如铵盐,错误。
C、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正确。
D、葡萄糖属于糖类,纤维素也属于糖类,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
(1)属于
(2) A BC
(3)B
(4) 相等 1:2 丙>乙>甲 C
【解析】
(1)
六大基本营养素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无机盐,故填:属于。
(2)
硝酸钾溶于水,能形成溶液;植物油和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A;植物油属于脂肪类,面粉中含有糖类,二者都能提供能量,故选BC。
(3)
A、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均一、稳定,但水不是混合物,所以水不是溶液,故A选项错误;
B、溶液的基本特征是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且是混合物,故B选项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的;溶剂也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的溶剂是酒精,故C选项错误,
故选B。
(4)
①t1℃时,甲乙两条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温度下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在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所以此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在该温度下,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制成饱和溶液时,溶解度小的物质需要的水多,得到的溶液也多,所以得到饱和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③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由于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都变为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没有改变,而在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中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丙的溶解度小于甲乙的溶解度,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要比溶解度小的浓,即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乙饱和溶液的,故选C。
2、
(1)A
(2) 元素 骨质疏松
(3)肥皂水
(4)食醋
(5)吸附作用
【分析】
(1)
A、蔬菜富含维生素,符合题意;
B、牛奶富含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C、大米富含糖类,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加钙牛奶中的“钙”不是以分子、原子、离子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
故填:元素;骨质疏松;
(3)
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填:肥皂水;
(4)
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碳酸钙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能与醋酸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故可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故填:食醋;
(5)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有害物质,故填:吸附作用。
3、乙醇2H5OH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加热或蒸煮(合理即可)
【详解】
医用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化学式为C2H5OH,喷酒该消毒液进行消毒的过程中酒精挥发属于物理变化,杀菌消毒使细菌蛋白质变性,属于化学变化,厨房中,我们对食品通常采用的消毒方法是加热或蒸煮。
4、
(1)C
(2)A
(3)B
(4)F
(5)D
【分析】
(1)
氧气能供给人体呼吸,故填:C;
(2)
石墨质黑、质软,易于在纸上留下痕迹,用于制铅笔芯,故填:A;
(3)
生石灰的成分是氧化钙,故填:B;
(4)
钢属于铁和碳的合金,故填:F;
(5)
酒精具有可燃性,是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故填:D。
5、
(1)①
(2)肥皂水
(3)导热
【分析】
(1)
①红米煮的饭富含糖类;
②水煮稻花鱼富含蛋白质;
③竹笋炒腊肉富含油脂和维生素;
④凉拌醋黄瓜富含维生素。
故其中富含糖类的是①。
(2)
肥皂水遇到硬水出现较多浮渣,遇到软水出现较多泡沫,所以肥皂水可以判断山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3)
做菜的炊具是铁锅,铁锅能用于做菜是利用了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
三、判断题
1、正确
【详解】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油脂是人体能量的备用来源,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填:正确。
2、正确
【详解】
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是有机物,其中维生素有20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所以糖类、蛋白质、脂肪是人体内基本的有机物,正确。
【点睛】
3、正确
【详解】
乙醇具有可燃性,能够燃烧,可用作燃料,叙述正确,故填正确。
4、错误
【详解】
纤维素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食物中的纤维素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故填:错误。
5、错误
【详解】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错误
四、计算题
1、
(1)醉酒
(2)4:1
(3)32g
(4)52.2%
【分析】
(1)
酒精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20mg/100mL,但不足80mg/100mL,属于饮酒驾驶;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经测定其每100mL血液中酒精含量为98mg,大于80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故填:醉酒。
(2)
乙醇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4:1,故填:4:1;
(3)
92g酒精中含氧元素的质量是,故填:32g。
(4)
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故填:52.2%。
2、(1)有机;(2) 60 ;(3)6:1 ;(4)12
【详解】
(1)根据醋酸的化学式为CH3COOH分析解答;(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3)一个醋酸CH3COOH分子中含有2个C,4个H,求出相对质量比即为醋酸中C、H元素的质量比;(4) 根据氧元素的质量除以醋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1)醋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1×3+12+16+16+1=60;(3)醋酸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4) 6. 4g÷[×100%]=12g。
3、B 有机物 A 9.3% 3
【详解】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表中列出的营养成分“钙、磷、铁”通常指的是元素;
(2)我们把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一些碳酸盐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因此把它们归为无机物研究。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均属于有机物;
(3)缺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氟骨病多由于长期饮食含氟量高的水或食物而引起的慢性骨骼氟中毒所致;缺碘或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故选A;
(4)①葡萄糖酸钙中钙的质量分数= ;
②每天需要从该品牌口服液中摄取的钙的质量=1000mg-721mg=279mg;需要该口服液的支数为:279mg÷(9.3mg/100mL×10mL/支)=3支。
4、(1)C2H5OH;(2)高温消灭病毒,物理变化;(3)160g
【详解】
(1)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5OH。
(2)可以通过高温的方式,使病毒的蛋白质变性。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3)解:设需加水的质量为,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500g×99%=(500g+)×75%,解得=160g。
答:需要加入水160g。
5、①有机物;②3;③15;④40%;⑤小于
【详解】
①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是含碳化合物且具有有机物的性质,属于 有机物。
②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由 碳氢氮3种元素组成。
③一个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分子中含有3+6+6=15个原子。
④甲醛(化学式HCH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40%。
⑤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28.6%,甲醛(化学式HCH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在三聚氰胺(化学式C3H6N6)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和甲醛(化学式HCHO)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前者小于后者。
五、实验探究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所以不会有氨气产生;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干扰实验现象; 丁 Ca(OH)2+CO2=CaCO3↓+H2O 有充足的氧气
【详解】
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甲烷和氧气中都不含氮元素,所以不会生成氨气,故答案填: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会产生氨气;
实验探究:
(1)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澄清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而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干扰甲烷燃烧产物中是否有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故答案填: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会干扰实验现象;
(2)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水蒸气存在,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存在;由于甲烷燃烧产物中的二氧化碳被B中澄清石灰水吸收,D中澄清石灰又变浑浊,说明C中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氧化铁被还原,证明有甲烷燃烧产物中有一氧化碳存在,故丁同学的猜想正确;
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反思与交流:
含碳物质在氧气充足时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氧气不充足时燃烧产生一氧化碳,故答案填:有充足的氧气。
2、KIO3 三 碘酸钾和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生成有毒的碘单质,不能服用 无黄色沉淀生成 适量淀粉溶液 BE
【详解】
【作出猜想】根据猜想一和猜想三可推断,猜想二应只含有碘酸钾。
【讨论交流】资料中给出的信息,若碘酸钾和碘化钾混合,酸性条件下会生成有毒的碘单质,而实验探究内容为食盐中的碘元素,故不可能生成有毒物质,因此猜想三不正确。原因即为二者酸性条件下生成有毒的碘单质。
【实验验证】因为猜想一不成立,即不含有碘化钾,则加入硝酸银溶液无黄色的碘化银沉淀生成,故现象为无黄色沉淀生成。
若猜想二成立,即只含有碘酸钾,酸性条件下碘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的检验采用淀粉溶液,观察是否变蓝,符合表格中给出的现象,故滴加的药品为适量淀粉溶液。
【实验拓展】由于小红只准备了硝酸钾和碘化钾,还缺少酸和淀粉溶液。米汤的主要成分为淀粉,白醋的主要成分为醋酸。故选BE。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