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练习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练习试卷(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25 06:5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宁远县正在创建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A.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市民栽花、种草、植树
B.为了控源截污,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综合治理建设
C.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宣传分类回收垃圾
D.为了方便出行,鼓励使用燃油私家车
2、下列图示为“循环利用”标志的是
A. B.
C. D.
3、下列实验中,现象正确且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点燃某液体,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液体为酒精
B 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大拇指 发出尖锐爆鸣声 试管中CH4不纯
C 将CO 通入灼热的CuO 粉末中 黑色粉末变为红色 可利用 CO 的可燃性来炼铜
D 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 质量减少 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A.A B.B C.C D.D
4、空气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带火星的木条一次性鉴别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B.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上的空气中氧气含量小于21%
C.空气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及臭氧
D.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
5、下列用品中,主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尼龙袜 B.纯棉裤 C.不锈钢碗 D.蚕丝被
6、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恢复生态自然”。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禁止烟火 B.循环利用
C.节约用水 D.禁止燃放爆竹
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人工降雨 B.煤的干馏 C.活性炭吸附异味 D.酒精挥发
8、化学为我们解决能源、材料、粮食和环境等重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与材料 B.化学与健康
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 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吸食电子烟对人体有害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农业
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 农业上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A.A B.B C.C D.D
9、柳州是一个山清水秀地干净的城市,下列做法与此不符的是
A.向柳江河直接排放生活废水 B.爱护公园的花草树木
C.不随地乱扔垃圾 D.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10、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B.天然气难溶于水,可用作燃料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使硬水软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冰上场馆将采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_________,能作制冷剂的原因是_________。
2、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CO+H2OСО2+H2 ;CO2+H2O=H2СО3.
(1)“变换塔”中发生的反应_______(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2)“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采用喷雾的形式淋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_______。
(3)能从“洗涤塔”中分离出氢气,说明氢气具有______的性质。
(4)若将32g甲烷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可生成CO2_______g。
3、近年来,我国高铁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高铁列车的部件中,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玻璃车窗 B.镁铝合金车体 C.塑料小桌板 D.涤纶座套
(2)建造高铁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工业炼铁的原理是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车身表面烤漆起到美观和防锈的作用。其防锈的原理是______。
(4)列车上的垃圾也关乎环保的重大问题,垃圾分类具有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其中矿泉水瓶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垃圾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4、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1)白居易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生”的是(填序号)_____
a.氢能 b.石油 c.风能 d.煤炭
(2)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芯片是电脑、智能家庭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晶体硅(Si)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名称),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镁可与上述氧化物反应制得单质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5、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
(1)用炭黑墨汁绘制的字画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
(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天然气。
(3)氧气不充足时,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______等物质,浪费能源且污染空气。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塑料、棉花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____)
2、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____)
3、风能、核能、太阳能——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_____)
4、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常用燃烧法,燃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纤维(____)
5、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如图1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_ (填字母序号)
(2)锂、锰两种金属用途很广。手机电池中存在 LiMnO2,已知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 。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 _________ (填字母):
A 机械能 B 化学能 C 热能
(3)“豌豆黄”如图2是一道传统小吃,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品名 豌豆黄
主要原料 豌豆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糖类、钠、钙、钾、镁等元素
①“豌豆黄”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和 _________ 三类营养素。
②“豌豆黄”中含有钙元素,人体缺钙常会引起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 贫血症 B 侏儒症 C 甲状腺肿大 D 佝偻病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 __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C 不使用含磷洗衣粉 D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5)“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_____
A 节约纸张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
(6)医院输液常用到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 ______ (填序号),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_____ (填“大于”或“小于”)0.9%。若用该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配制500毫升(密度约为1g/ml)生理盐水,需要5%的氯化钠溶液 ____ 克。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
(1)在学习中,我们还知道另外两组药品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两组常见的药品是①______②5%的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
(2)如果从能源、环保角度考虑,实验室用第②组药品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是:①______②_____。
(3)某同学用24.5g氯酸钾和一定量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最多可制取氧气质量为____克?
3、资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天然气、煤和______称为化石燃料,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_____。
(3)医院输液常用到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或“小于”)5%
4、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和环境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煤、石油和_______通常成为化石燃料,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__________。
(2)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能源,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CO2、SO2、NO2、CO等气体和粉尘,其中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是________,能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_(只写出一种)。
(3)氢能是一种既高效又干净的新能源。根据化学方程式,试计算4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5、硫酸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酸,其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消耗量最多。历史上曾将硫酸的产量或消耗量作为一个国家化工生产发达程度的标志。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的腐蚀性主要是由它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引起的。稀硫酸有强酸性,稀硫酸的腐蚀性则主要是由酸性及水分蒸发后变浓而产生的。
硫酸的用途极广,常用于生产化肥、冶炼金属、农药、制药等。
工业制硫酸的流程为:
(1)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已有知识,请回答:
①工业制H2SO4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②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是
A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 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2)某工厂化验室用9.8%的稀硫酸洗涤一定量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当消耗稀硫酸100g时,反应为:H2SO4+ Ba(OH)2=BaSO4↓+2H2O,沉淀不再产生时(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中Ba(OH)2的质量。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已知: 。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I.设计如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1)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氧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
(3)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__________,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II.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变化情况。
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0g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Cu2O的质量(m),结果如图。
(4)由图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
(5)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III.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原因。
为解释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经历 、 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假设2.经历 、、 三个反应。
(6)结合探究II结果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7)若要确认“假设2”是否合理,在探究II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硫和硫的化合物的相关知识进行了以下研究。
(实验回顾)图甲所示为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请写出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
A 盛有燃着的硫的仪器叫做药匙
B 硫在氧气里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硫在氧气里燃烧,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集气瓶预先放入一些水,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查阅资料)
(1)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该事实说明 _____ 溶质在 __________ 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
(2)硫的熔点是112.8℃,沸点是444.6℃。
(3)《天工开物》中,较具体地记载了以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2)为原料制取硫的技术(如图乙)。先用煤饼包裹矿石并堆垒起来,外面用泥土夯实并建造熔炉。反应到一定程度,熔炉内就会有金黄色的硫蒸气冒出。将硫蒸气引入冷却管道,最终凝结变成固体硫。
①熔炉内发生的主要反应为3FeS2+12C+8O26S+ ________ +12CO。
②熔炉内的温度不低于 ________ ℃。
(拓展延伸)工业煅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Fe2O3+8SO2。生成的氧化铁可用于冶炼铁,二氧化硫可用于制备硫酸,若不考虑元素损失,理论上得到的Fe与H2SO4的质量比为 _________ (填最简整数比)。
(交流反思)请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说明二氧化硫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正面 __________ ;反面 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倡导市民栽花、种草、植树,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选项A正确;
B、为了控源截污,全面实施雨污分流综合治理建设,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选项B正确;
C、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宣传分类回收垃圾,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选项C正确;
D、为了方便出行,鼓励使用燃油私家车,会增加污染性气体,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选项D错误。
故选:D。
2、D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节能标识,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节约用水标识,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禁止烟火标识,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循环利用标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3、B
【详解】
A、点燃某液体,在火焰上罩一个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说明该液体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含有碳元素并且具有可燃性的液体可以是石油、汽油等,不一定是酒精,故不正确;
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CH4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爆鸣声,说明甲烷中含有空气,即甲烷不纯,故正确;
C、将CO 通入灼热的CuO 粉末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氧化铜还原成铜,故不正确;
D、称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增加,生成氧化镁的质量等于参与反应的镁和氧气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不正确。
故选B。
【点睛】
4、D
【详解】
A、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二氧化碳中均不能复燃,二者现象相同,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B、不管是平原还是高原,空气的组成成分基本是恒定的,氧气都占21%左右,只不过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人在同样呼吸情况下,吸入的氧气总量减少导致高原反应,但不是氧气含量小于21%,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护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A
【分析】
合成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的简称。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
A:尼龙袜是由尼龙制成,尼龙是合成纤维的一种。A正确。
B:纯棉是天然纤维。B错。
C:不锈钢是合金,是金属材料。C错。
D:蚕丝是天然纤维。D错。
综上所述:选择A。
6、A
【详解】
A、禁止烟火可以防止爆炸等意外发生,不是恢复生态自然的内容,符合题意;
B、循环利用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不符合题意;
C、节约用水利于水资源保护,不符合题意;
D、禁止燃放爆竹利于保护大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详解】
A、干冰人工降雨,是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水蒸气凝结,是二氧化碳与水的三态变化,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生成焦炭(或半焦)、煤焦油、粗苯、煤气等产物的过程,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活性炭吸附异味过程中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酒精挥发是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无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8、D
【详解】
A、钢筋混凝土是由水泥、钢筋、石子等做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正确;
B、电子烟中含有尼古丁,尼古丁有害人体健康,吸食电子烟对人体有害,正确;
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放盆水不能防止CO中毒,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故选D。
9、A
【详解】
A、向柳江河直接排放生活废水,会污染柳江河水质,不符合环保要求,故A正确;
B、爱护公园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故B错误;
C、不随地乱扔垃圾,保护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故C错误;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环保要求,故D错误;
故选择A
【点睛】
10、A
【详解】
A、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
B、天然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C、氢氧化钠具有碱性,碱性较强,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颜色、气味和部分可溶性杂质,煮沸或蒸馏可使硬水软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
答案:A。
二、填空题
1、 干冰 干冰升华吸热
2、
(1)不是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二氧化碳与水充分反应
(3)难溶于水
(4)设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解析】
(1)
变换塔中是两种化合物之间发生的反应,所以不属于置换反应。
(2)
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采用喷雾的形式淋下,这样操作的优点是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接触时间,使反应更充分,洗涤效果更好。
(3)
洗涤塔中气体从塔底通入,水从塔顶采用喷雾的形式淋下,二氧化碳被洗涤除去,氢气被分离出来,说明氢气难溶于水。
(4)
见答案。
3、
(1)CD
(2)
(3)隔绝水和氧气
(4)B
【解析】
(1)
A. 玻璃车窗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B. 镁铝合金车体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C. 塑料小桌板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
D. 涤纶座套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正确;
故选CD。
(2)
氧化铁(Fe2O3)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3)
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防锈的原理是隔绝水和氧气。
(4)
矿泉水瓶为塑料制品,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B。
4、
(1)ac
(2) 电 硅原子 SiO2
【解析】
(1)
氢能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c。
(2)
晶体硅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则构成硅的粒子是硅原子;
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14个电子,排布在三个电子层上,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第三层排4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
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原子最外层是4个电子,因此硅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iO2;
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镁可与二氧化硅反应制得单质硅并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1)不活泼(或稳定)
(2) 煤 石油
(3)CO
【分析】
(1)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用炭黑墨汁绘制的字画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2)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3)
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
【点睛】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棉花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错误。
【点睛】
2、正确
【详解】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正确。
【点睛】
3、正确
【解析】
未来充分利用的绿色能源有风能、核能、太阳能
【详解】
4、正确
【详解】
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气味不同,故可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正确。
5、正确
【详解】
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正确。
四、计算题
1、C +3 B 无机盐 D AD B ③②①④ 小于 90g
【详解】
(1)A 青花瓷盘是由无机非金属材料制成,故A错误;
B 纯棉毛巾是由天然材料制成,故B错误;
C 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故C正确;
D 青铜古剑是由金属材料制成,故D错误。故选C。
(2)LiMn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已知锂元素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种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锰元素的化合价为+3;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B;
(3)①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豌豆黄”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和无机盐;
②人体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故选D;
(4)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故选AD;
(5)A 节约纸张符合低碳理念,故A正确;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理念,故B错误;
C 提倡使用节约技术和节能产品符合低碳理念,故C正确;
D 尽量乘坐公交车,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符合低碳理念,故D正确。故选B;
(6)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①④;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体积增大,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即小于0.9%;设:需要5%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有:5%x=500g×0.9% x=90g。
2、
(1)高锰酸钾4
(2) 不需要加热,节约能源 操作简单,安全
(3)设最多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答:最多可制取氧气9.6g。
【解析】
(1)
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两组药品也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这两组常见的药品是①高锰酸钾;②5%的H2O2溶液和二氧化锰;
(2)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从能源、环保角度考虑,实验室用第②组药品来制取氧气的优点是:①不需要解热,节约能源;②操作简单,安全;
(3)
解析见答案。
3、石油 不可再生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③②①④ 小于
【详解】
(1)天然气、煤和石油称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体积增大,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4、(1)天然气;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2)CO2;SO2或NO2(3)36g
【详解】
(1)煤、石油和 天然气通常称为化石燃料。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快,转化越彻底,所以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的目的是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2)在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的是CO2;SO2和NO2在空气中易形成硫酸和硝酸,所以能形成酸雨的是 SO2或NO2;
(3)设:4g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质量为x。
2H2+O22H2O
4 36
4g x
x=36g。
5、(1)①形成酸雨(或造成空气污染);②A;(2)17.1g
【详解】
(1)①根据工业制硫酸的流程为:,因为其中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则可推测工业制硫酸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为形成酸雨(或造成空气污染);
②因为浓硫酸的腐蚀性主要是由它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引起的,而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故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紧急处理方法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残余硫酸,不能使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故填:A。
(2)设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的质量为x,则
x=17.1g;
答: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的质量为17.1g。
【点睛】
熟悉浓硫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吸水性吸的是游离态的水,脱水性脱的是氢氧原子按2:1形成的水.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步骤。
五、实验探究
1、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溶液变蓝色 5分钟之前氧化亚铜的质量是增多的,5分钟之后氧化亚铜的质量是减少的 延长加热时间 氢气还原氧化亚铜比还原氧化铜所需的温度低,且两者温差不大 刚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取样,滴加氨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详解】
(1)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物是硫酸锌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具有吸水性,氧化钙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3)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溶液变蓝色,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4)由图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化趋势是,5分钟之前氧化亚铜的质量是增多的,5分钟之后氧化亚铜的质量是减少的;
(5)由图可知,加热时间越长,氧化亚铜的质量越少,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是延长加热时间;
(6)结合探究II结果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氢气还原氧化亚铜比还原氧化铜所需的温度低,且两者温差不大;
(7)因为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而铜不能再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若要确认“假设2”是否合理,在探究II的基础上,还需进行的实验是,刚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取样,滴加氨水,观察溶液是否变蓝。
2、S+O2 SO2 C 同种 不同种 Fe3O4 444.6 2︰7 二氧化硫可用于制备硫酸(合理答案均可) 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
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根据选项内容具体分析是否符合题意;
【查阅资料】
(1)根据题目信息总结实验结论;
(3)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出化学式;②根据题目信息选择温度;③根据铁元素与硫元素质量守恒计算此题;
【交流反思】
根据二氧化硫性质回答此题。
【详解】
[实验回顾]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
A、考查实验室仪器名称,盛取固体药品的为燃烧匙,A错误;
B、硫在空气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气味,所以C正确;
D、二氧化硫为气体,不会落入瓶底,引起炸裂,D错误。
故答案为:S+O2SO2;C;
[查阅资料](1)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说明都是一种溶质硫,但是在不同的溶剂如水、酒精和二硫化碳中却有不同的溶解性,说明同一种溶质在不同种溶剂中溶解性有所区别;故答案为:同种;不同种。
(3)①根据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发生改变,可知反应后还有应3个铁原子和4个氧原子,其组成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Fe3O4 。
②硫的沸点为444.6℃,所以不能高于此温度,否则硫就挥发了;故答案为:444.6。
[拓展延伸]FeS2含有一个铁原子和2个硫原子,对于生成铁也是1个铁原子,生成硫酸则是2分子,因此生成铁与硫酸质量比=(56×1):(98×2)=2:7;故答案为:2:7。
[交流反思]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之后可以氧化生成硫酸,因此可以制得硫酸,如果直接化为雨水,则会形成酸雨,造成腐蚀;故答案为:二氧化硫可用于制备硫酸(合理答案均可); 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合理答案均可)。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