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溶解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 结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章 溶解现象 物质的溶解性 结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3-11 15:05:49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 美丽的晶体海水晒盐通过上面的影片,你知道食盐是怎样来的吗?晶体的形成方法之一蒸发结晶海水 食盐晶体 蒸发浓缩、蒸发结晶 蒸发浓的氯化钠水溶液1、把蒸发皿放在铁圈上
2、用胶头滴管滴入3~4滴浓的食盐水于蒸发皿中
3、用酒精灯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
4、加热到有固体出来时,停止加热
5、用放大镜观察现象探究一用放大镜观察食盐,观察食盐的形状
立方体食盐是通过蒸发水份(溶剂)结晶而来硝酸钾晶体能否利用上述方法得到?探究二冷却热饱和溶液晶体的形成方法之二 冷却通过实验,你知道硝酸钾晶体是怎样来的吗?配制热饱和溶液硝酸钾晶体溶解度(克)温度( oC )1601501401301201101009080706050403020102001901801701010090807060504030200KNO3NaCl从图中食盐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总结:结晶
方法2. 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物质,如食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物质,如硝酸钾1.蒸发溶剂结晶想一想:硫酸铜晶体是怎样析出的?冷却热饱和溶液冷却溶液析出晶体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90℃时,109克的某物质溶在100克水中形成溶液
①当温度从90℃降到60℃时,得到溶液②,这时溶液中是否有晶体析出?溶液①与溶液②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相同?
2、当温度从60℃降到40℃时得到溶液③,这时溶液中有没有晶体析出?析出多少克?
3、当温度从40℃降到20℃时得到溶液④,这时又有多少克晶体析出?交流与讨论一交流讨论二:我国有许多盐碱地,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
纯碱,那里的农民冬天捞碱、夏天晒盐,试用你
学过的知识说明其中的道理。 43.9 … … 38.8 21.5 12.5 7.1纯碱/克 39.8 38.4 37.3 36.6 36 35.8 35.7氯化钠/克 100 80 60 40 20 10 0温度/℃氯化钠和纯碱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原来是这样的!从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可知道: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
高变化不大,要获得氯化钠晶体不宜采
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而要采取
蒸发溶剂的方法,所以夏天晒盐(蒸发
其中的溶剂)。而纯碱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宜采用冷却饱和
溶液的方法获得晶体,所以冬天捞碱。1、有169克的硝酸钾和10克的氯化钠
固体混合物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
应采用( )
2、有36克的氯化钠和3克的硝酸钾固体混
合物,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应采用
( )我们一起思考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法蒸发溶剂法 固体物质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
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
  ① 当A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
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法);
②当B中含有少量A时,提纯B,
采用(蒸发溶剂法)方法。小结 形成规律溶解度(克)温度( oC )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