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章节测试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章节测试试题(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4-26 11:23: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章节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做法符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理念的是
A.用未达标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B.保护环境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C.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D.用煤代替天然气以降低酸雨危害
2、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火炬将采用氢作为燃料、火炬燃烧罐以碳纤维材质为主,有科学家预测未来的10年世界将进入氢能源时代。固体MgH2作为一种储氢介质,遇水时可生成氢氧化镁并放出氢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 B.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MgH2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MgH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C.生石灰当干燥剂
D.石油炼制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4、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叙述中体现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天然气用作燃料
C.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 D.石墨做电极
5、下列图示为“循环利用”标志的是
A. B.
C. D.
6、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使用含磷洗涤剂 B.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7、下列物质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PM2. 5 D.氮气
8、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以将零散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资源 B化学与生产生活
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陶瓷、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化石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 食物腐烂是缓慢氧化 小苏打可用于发酵粉 纯碱可用于制玻璃
C化学与物质使用 D化学与身体健康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 生活中常用肥皂水软化硬水 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碱性)混用 人体缺维生素A易患坏血病 儿童缺钙导致向佝偻病 霉变花生含黄曲霉素能强致癌
A.A B.B C.C D.D
9、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项归纳合理的是
A.化石燃料 B.CO的化学性质
C.氮元素的化合价 D.水的净化方法
10、下列做法不符合“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理念的是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D.充分利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面临枯竭的危险,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势在必行。
(1)目前被认为最理想的清洁燃料是______。
(2)农村安装的太阳能电池路灯是把太阳能转化成______能。
(3)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______。
A.太阳能 B.风能 C.核能 D.乙醇汽油
2、化学学科有专用的符号语言,我们应充分学好、用好它们。
(1)请按要求从氧气、氢气、氢氧化钙、碳酸、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做燃料的气体单质______________。
②生活中做调味品的盐______________。
③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_。
(2)2021年6月23日,中国集邮有限公司特别推出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竞赛场馆》小型张首日封。北京冬奥会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所有场馆将实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及“绿电”。试回答:
①下列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煤炭 B.石油 C.风能 D.天然气
②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祥云”火炬采用丙烷(化学式C3H8)作为燃料,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飞扬”火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火炬燃料由氢气替代了丙烷(C3H8),其优点是:(至少答一条)____________。
③在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丙烷中(C3H8),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④请写出丙烷(C3H8)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 “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生活中的问题。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 _____。
(2)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 _____。
(3)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 _____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4)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使用 _____鉴别硬水和软水。
4、在推进碳减排、碳捕集的过程中,化学家正硏究以“氢能炼钢”替代“焦炭炼钢”。已知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请根据已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焦炭炼钢”首先是“焦炭炼铁”,是先将赤铁矿(Fe2O3)和焦炭同时加入高炉,鼓入热空气,利用CO还原性把铁从赤铁矿中还原出来,此炼铁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
(2)一炼钢厂每年需要向高炉中加入60万吨的焦炭,若加入的焦炭最终全部转化为CO2,则该钢铁厂每年排放CO2的质量为_______万吨。
(3)为了实现CO2的捕集利用,我国研制出一种多功能复合催化剂(含Na2Fe3O4),能将CO2转化为汽油,步骤如下图:
①步骤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
②所用多功能复合催化剂Na2Fe3O4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
上述转化不仅有利于CO2减排,还可以减轻人类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4)“氢能炼钢”是指在高温下,用H2冶炼赤铁矿,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跟“焦炭炼钢”工艺相比,“氢能炼钢”的主要优点______。但氢能源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原因之一是_______。
5、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
(1)该转化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
(2)在能源领域,一氧化碳是液态氢的一种重要补充物。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其燃烧产物会导致____。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_(填一种即可)。
(3)甲醇(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化学方程式为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塑料、纤维、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____)
2、用酒精做燃料,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_____)
3、塑料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白色污染(____)
4、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造成空气的污染(_____)
5、棉、麻、蚕丝均属于天然的植物纤维(__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资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天然气、煤和______称为化石燃料,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_____。
(3)医院输液常用到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或“小于”)5%
2、某纯净物X 32g在160g氧气中充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 2O2 CO2 + 2H2O
请完成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2)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_ (写出计算过程)
3、硫酸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酸,其产量最大,用途最广,消耗量最多。历史上曾将硫酸的产量或消耗量作为一个国家化工生产发达程度的标志。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浓硫酸的腐蚀性主要是由它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引起的。稀硫酸有强酸性,稀硫酸的腐蚀性则主要是由酸性及水分蒸发后变浓而产生的。
硫酸的用途极广,常用于生产化肥、冶炼金属、农药、制药等。
工业制硫酸的流程为:
(1)综合分析以上材料,并结合已有知识,请回答:
①工业制H2SO4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②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是
A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B 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然后再用水冲洗
(2)某工厂化验室用9.8%的稀硫酸洗涤一定量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当消耗稀硫酸100g时,反应为:H2SO4+ Ba(OH)2=BaSO4↓+2H2O,沉淀不再产生时(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中Ba(OH)2的质量。
4、日前武汉市家庭管道气所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若甲烷不完全燃烧,火焰为黄色,同时产生炭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因此在使用天然气时应尽量使其完全燃烧。
(1)若家中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则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进空气的阀门)调______(填“大”或“小”)
(2)若完全燃烧3.2 g甲烷,需要氧气的质量至少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5、甲烷(CH4)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若生成22克二氧化碳,求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无水乙醇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小组同学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1)无水乙醇(CH3CH2OH)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CH3CH2ONa)和一种初中阶段常见的可燃性气体;
(2)浓硫酸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 猜想二:CH4 猜想三:H2
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上述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
(设计并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分成甲乙两组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甲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 烧杯内壁有小液滴生成 猜想三成立
乙组同学认为只完成上述实验,猜想二也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并设计了如下实验进步验证:将反应产生的气体点燃,燃烧产物依次通入A、B装置(如图),测得两装置实验前后的质量变化如表。
A装置 B装置
实验前 257.6g 144.2g
实验后 257.8g 144.2g
乙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证明猜想_____成立
(得出结论)无水乙醇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实验反思)甲组同学受到乙组同学的启发,认为只需要增加个实验:再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就能使本组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合理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1)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
(2)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甲:CO2 H2O 乙:CO H2O
丙:NH3 CO2 H2O 丁:CO2 CO H2O
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_______。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由此推断____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用未达标排放标准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导致废水中的污物污染水体,选项错误;
B、现阶段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是不现实的,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选项错误;
C、积极开发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够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有害气体与烟尘的排放量,能够减缓空气污染,选项正确;
D、用煤代替天然气会产生定律的有害气体与烟尘,其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的产生,选项错误,故选C。
2、A
【详解】
A、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没有任何污染且热值高,所以氢气是最理想的能源,故A正确;
B、碳纤维是含碳元素的混合物,故B错误;
C、金属元素没有负价,镁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MgH2中氢的化合价为-1价,故C错误;
D、MgH2跟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方程式为,该项中方程式未配平,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
A、干冰是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用于人工降雨,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生石灰当干燥剂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D、石油炼制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故选C。
4、B
【详解】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其升华吸热的特点,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天然气用作燃料利用其能和氧气发生反应的特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是利用其通电时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特性,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石墨做电极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节能标识,不符合题意;
B、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节约用水标识,不符合题意;
C、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禁止烟火标识,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示可知,该项为循环利用标识,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6、A
【详解】
A、使用含磷洗涤剂,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环境保护;
B、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利于环境保护;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利于环境保护;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A。
7、D
【分析】
空气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PM2.5、PM10、一氧化碳。
【详解】
A.二氧化硫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题目要求;
B.二氧化氮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题目要求;
C.PM2.5属于空气污染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题目要求;
D.氮气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D。
【点睛】
8、B
【详解】
A、干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正确;
陶瓷、水泥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
化石燃料短时间内不能再生,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烂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属于缓慢氧化,正确;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发酵粉,正确;
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可用于制玻璃,正确。
符合题意;
C、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正确;
生活中,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能软化硬水,错误;
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铵态氮肥不能与草木灰混用,正确。
不符合题意;
D、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错误;
儿童及青少年缺钙易患佝偻病,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正确;
霉变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不能食用,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C
【详解】
A、煤、石油、天然气称为三大化石燃料,归纳不合理;
B、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金属单质不反应,归纳不合理;
C,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归纳合理;
D、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不包括电解,归纳不合理;
答案:C。
10、B
【详解】
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在使粮食增产的同时减少污染环境,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污染环境,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充分利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
(1)H2(或氢气、氢能)
(2)电
(3)D
【解析】
(1)
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是最理想的燃料。
(2)
太阳能电池路灯是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
(3)
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核能、潮汐能等;乙醇汽油不是新能源。
故选D。
2、
(1) H2 NaCl Ca(OH)2 H2CO3
(2) C 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3:8 H
【解析】
(1)
①可做燃料的气体单质为氢气H2。
②生活中做调味品的盐食盐氯化钠NaCl。
③能改良酸性土壤的碱熟石灰氢氧化钙Ca(OH)2。
④汽水中含有的酸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H2CO3。
(2)
①煤、石油、天然气为化石燃料,不可再生;风能为可再生能源。
故选C。
②氢气燃烧只生成水,由氢气替代了丙烷(C3H8),其优点是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合理即可)。
③在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3:8,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3):8=9:2,故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是H。
④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
(1)天然气
(2)隔绝空气或氧气
(3)吸附
(4)肥皂水
【解析】
(1)
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
(2)
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灭火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氧气;
(3)
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成白糖;
(4)
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使用 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是硬水。
4、
(1)
(2)220
(3) H2O +2
(4) 产物是水,不排放二氧化碳,无污染 产成本高
【解析】
(1)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设该钢铁厂每年排放CO2的质量为
答:则该钢铁厂每年排放CO2的质量为220万吨
(3)
①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含有碳、氢、氧元素,步骤Ⅰ除生成CO外,还生成另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的化学式是H2O;
②设多功能复合催化剂Na2Fe3O4中Fe的化合价为,化合物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依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Na2Fe3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
(4)
氢气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跟“焦炭炼钢”工艺相比,“氢能炼钢”的主要优点产物是水,不排放二氧化碳,无污染,但氢能源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原因之一是生产成本高。
5、
(1) 化学 金属
(2) 温室效应 太阳能(或风能)等
(3)
【解析】
(1)
该转化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其催化剂镍和钯都带“钅”是两种金属,故填:化学;金属。
(2)
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其燃烧产物导致温室效应,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如太阳能,故填:;温室效应;太阳能(或风能)等。
(3)
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天然纤维和天然橡胶属于天然材料,错误。
2、错误
【详解】
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加剧温室效应。
【点睛】
3、错误
【详解】
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错误。
【点睛】
4、错误
【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及浮尘等空气污染物,故此说法不正确。
【点睛】
5、错误
【详解】
棉、麻、均属于天然的植物纤维,蚕丝由蚕吐丝而成,不属于植物纤维,叙述错误,故填错误。
四、计算题
1、石油 不可再生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③②①④ 小于
【详解】
(1)天然气、煤和石油称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体积增大,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1)CH4 (2)88g
【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首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然后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X+2O2 CO2+2H2O,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0、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物质X的化学式为CH4;
(2)根据化学方程式CH4+ 2O2 CO2 + 2H2O可知,CH4与O2的质量比是16:64,可知反应时氧气过量。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H4+ 2O2 CO2 + 2H2O
16 44
32g x
x=88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3、(1)①形成酸雨(或造成空气污染);②A;(2)17.1g
【详解】
(1)①根据工业制硫酸的流程为:,因为其中有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则可推测工业制硫酸可能会引起的环境问题为形成酸雨(或造成空气污染);
②因为浓硫酸的腐蚀性主要是由它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引起的,而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故在实验室中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的紧急处理方法为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和残余硫酸,不能使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
故填:A。
(2)设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的质量为x,则
x=17.1g;
答:化工产品中残留Ba(OH)2的质量为17.1g。
【点睛】
熟悉浓硫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有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吸水性和脱水性的区别:吸水性吸的是游离态的水,脱水性脱的是氢氧原子按2:1形成的水.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方法步骤。
4、(1)大
(2)12.8g
解:设需要氧气质量为x。
x=12.8g
答:需要氧气质量12.8g。
【详解】
(1)燃气灶燃烧时火焰为黄色,说明氧气不足,应该把燃气灶的进风口调大,故填:大。
(2)见答案。
5、解:设需要甲烷的质量为x
解得:x=8g
答:参加反应的甲烷的质量为8g。
【分析】
根据题目内容书写化学方程式,再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详解】
见答案。
【点睛】
五、实验探究
1、质量守恒定律 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 三 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合理
【详解】
[猜想与假设]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根据此实质可以作出猜想,故填写: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并实验]
通过观察火焰上方罩的干燥冷烧杯有小液滴,不能验证猜想三成立,猜想二中甲烷气体也能使干燥冷烧杯有小液滴,因为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故填写: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
由图可知,A装置为浓硫酸可以吸收水分,B装置为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A装置反应前后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有水生成,B装置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说明气体燃烧没有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因此,猜想三的气体符合表中数据要求,猜想三成立,故填写:三;
[得出结论]
由表中数据分析猜想三正确,因此,无水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故填写: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实验反思]
甲同学通过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冷烧杯,已经证明该气体燃烧生成水,火焰上方如果再换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燃烧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之,则说明该气体燃烧不生成二氧化碳,因此,再增加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实验,可以使甲同学的实验方案更加完善,故填写:合理。
【点睛】
该题为探究物质组成的科学探究题,解题关键是:掌握气体燃烧的产物及每一种产物的检验方法等知识点。
2、丙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否 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会影响实验的检验 丁 与充足的氧气接触
【详解】
[猜想与假设]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没有氮元素,反应后不可能生成氨气,所以猜想丙是错的,故填: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实验探究]
(1)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颠倒,混合气体通过B,再经过装置A,若无水CuSO4变蓝,可能来自于甲烷燃烧的产生的,也可能是从石灰水中挥发出来的,无法判断,所以影响水的鉴别,故填: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由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将会影响到甲烷燃烧的产物鉴别,所以用纯净的氧气,故填: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会影响实验的检验。
(3)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甲烷燃烧有水生成,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黑色的氧化铜被还原成紫红色的铜,说明气体中还有还原性气体,且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一氧化碳,所以甲烷燃烧有CO2 、CO、 H2O生成,丁同学的猜想正确,故填:丁。
(4)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故填: 、。
[反思与交流]
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与充足的氧气接触才能完全燃烧,故填:与充足的氧气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