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二氧化碳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4-27 14:0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3.4二氧化碳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  )
A.①变红,③不变红 B.④变红,③不变红
C.①④变红,②③不变红 D.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
2.证明汽水中含有CO2气体,最合理的做法是(  )
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汽水中,观察是否熄灭
B.振荡汽水瓶,观察瓶子是否变扁
C.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闻有无刺激性气味
D.振荡汽水瓶,将喷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是否变浑浊
3.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A装置制二氧化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C处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4.下列是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验满和性质检验的图示,其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5.某同学根据如图几个实验,获得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图a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防止胶塞弹开
B.图b中反应结束要等集气瓶完全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
C.图c中没有观察到预期实验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塑料瓶质地过硬
D.图d中集气瓶里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可以用下列哪些收集装置来收集(  )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③④
7.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放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Na2O2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下列从实验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具有可燃性
B.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C.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D.棉花燃烧证明“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是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
8.下列四种实验设计及操作,实验过程中其现象不足以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是(  )
A. B.
C. D.
9.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示意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 在某一密闭装置内点燃红磷
B. 向一定量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 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10.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B.C出溶液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C.D处的实验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D.D处现象说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11.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探究“二氧化碳真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支持燃烧吗”这一问题时,他们将燃着的镁条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发现镁条仍在燃烧,大家十分兴奋。观察生成物,除白色物质外,还有黑色物质。于是,他们又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中插上一支燃着的火柴棒放入二氧化碳中,发现立即熄灭。对此,大家议论纷纷,各自发表看法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同学说,二氧化碳也能支持燃烧,所以它不能用于灭火
B.乙同学说,二氧化碳只能支持镁等少数活泼金属燃烧,因此,它不能用于活泼金属的灭火
C.丙同学写出了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Mg+CO2 MgO+C
D.丁同学说,此反应与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
12.下列对课本中相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能说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B.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能说明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C.黄豆与芝麻混合的实验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D.二氧化碳灭火实验能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
13.下列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
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
D.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
14.下列四瓶气体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
A.光滑面朝上 B.光滑面朝上
C.磨砂面朝上 D.磨砂面朝上
15.实验室里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一般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⑤⑥
C.②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①⑤⑥
二、填空题
1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如图所示,所需仪器为   、   、   、   等。用   法收集,原因是    。
17.小聪和小明受到老师的启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家庭小实验,并推测了实验现象。两位同学都认为蜡烛会熄灭,因为   。
但他们对图中“两支蜡烛哪支先熄灭?”的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小明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小聪认为   (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蜡烛燃烧使高处的氧气量减少并耗尽,同时放出的热使CO2向上扩散,浓度增大。
18.人类发现二氧化碳经历了多个世纪,下列是其历程中的部分资料。
资料一:早在公元三世纪,张华在《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即如图反应①,其中“白石”即石灰石,“白灰”即氧化钙。
资料二:1754年布莱克首次制得CO2,并完成了如图的物质转化研究。
资料三:1769年,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向水中注入二氧化碳,就可以制作出碳酸水。1823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通过加压得到液态二氧化碳。
(1)反应①发生后,可得到的气体为   ;
(2)写出布莱克实验中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碳酸水”与“液态二氧化碳”在成分上的区别主要是   。
19.某市初中生综合素养考评中,科学实验操作考评有下列四个考题:①粗盐的提纯;②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③氧气的制取、收集和验满。考评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杨阳同学抽签后被监考老师引导至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的实验台前: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台上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可知,杨阳抽到的是第   个考题。
(2)以下是杨阳同学完成该实验主要操作过程的示意图。按评分标准,每项操作正确得2分,满分10分,杨阳同学可得   分;请找出并说明他其中的一个失分操作:   。
20.现有①木炭;②硫粉;③红磷;④铁丝;⑤蜡烛五种物质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用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1)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的是   ;
(2)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
(3)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
(4)生成的气体会污染空气的是   ;
(5)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6)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
21.某生对教材中“实验室制取CO2时,选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一般不选用稀硫酸。”这一句话产生了疑惑。于是提出了问题:实验室制取CO2在何种情况下可使用稀硫酸?
(1)一般不能使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
(2)安装如图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后,使一定浓度(适当)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在装置甲中与等质量的CaCO3粉末反应,装置乙、丙的作用是测量CO2的体积,装置乙中的液体应该具有   的性质。
(3)在相同条件下测得(2)中实验产生的CO2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实验结果:0-300s内,反应I比反应Ⅱ生成CO2的速率    (选填“快”或“慢”),但差距不大。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
22.课外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
友情提示:使用分液漏斗时,可通过开启、关闭活塞控制液体的流入,同时防止装置漏气;浓硫酸能干燥气体,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无现象,原理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类似。
(1)若打开止水夹 K1,关闭止水夹 K2,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A
中的现象是   ,可证明
CO2 能与水反应,反应方程式   ,B
中应盛放的试剂是   。
(2)若打开止水夹 K2、K4,关闭 K1、K3,从长颈漏斗向装置 C 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当观察到   现象时,证明
E 中
CO2 已集满。关闭止水夹
K2、K4,打开 K3,从分液漏斗向 E
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该实验中,能证明 CO2 与 NaOH 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   ,CO2 与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解答题
23.在两组质量均为2.0g、顆粒大小不同的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盐酸(假设杂质不与酸反应),用数字检测仪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体积随时间的变化线如图所示。甲曲线表示粉末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乙曲线表示块状大理石与10%的盐酸反应过程。
己知:①该条件下,二氧化碳密度为1.98g/L;
②CaCO3+2HCl=CaCl2+H2O+CO2↑
③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1)根据图中信息,反应速率快的是   (选填“甲”或“乙”)。
(2)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写出计算过程)
(3)再取上述块状大理石2.0g,请画出其与足量6%的盐酸反应的大致曲线。
24.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蛋壳的成分开展了有关探究。同学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定量的蛋壳放人容器中;②往其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较多的气泡产生;③……;④得出结论: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如:碳酸钙)。
(1)请补全第③步的实验内容与现象    
(2)为了测定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同学们用蛋壳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有关数据如下表:(CO2的密度为2克/升)
蛋壳的质量/克 加入稀盐酸质量/克 收集到CO2气体体积/升
7.5 100 1.1
假设二氧化碳全部是由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产生,小明计算这些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过程如下:
解: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2CO2↑
100 28
x 1.1升
100:28=x:1.1升
x=3.93,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0.524
小明的计算过程中存在明显错误,请你通过列式进行计算(保留1位小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B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C
16.【答案】锥形瓶;长颈漏斗;导气管;集气瓶;向上排空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大于空气
17.【答案】杯内的氧气被耗尽,同时又产生了不能燃烧且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产生的二 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下沉;高
18.【答案】(1)CO2
(2)CO2+Ca(OH)2=CaCO3↓+H2O
(3)碳酸水中含有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碳酸分子、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而液态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
19.【答案】(1)②
(2)6;合理判定
20.【答案】(1)②
(2)③
(3)④
(4)②
(5)⑤
(6)①⑤
21.【答案】(1)反应产生的硫酸钙是微溶物质,它会包裹在石灰石表面,使酸液不能与石灰石接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2)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且不溶解二氧化碳
(3)快
(4)实验室没有稀盐酸时可用稀硫酸和碳酸钙粉末反应来替代制取二氧化碳。
22.【答案】(1)一半湿润的石蕊小花变红色,另一半不变色;CO2+H2O=H2CO3;浓硫酸
(2)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中有气泡产生;CO2+2NaOH=Na2CO3+H2O
23.【答案】(1)甲
(2)解:设2.0g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400×10﹣3L×1.98g/L

x=1.8g
则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为 ×100%=90%
答:大理石中碳酸钙的百分含量为90%。
(3)解:依据题意可知,一般来说,其他条件相同,减小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则6%盐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
24.【答案】(1)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发现变浑浊
(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m=ρV=2g/L×1.1L=2.2g;
设该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g
100:44=x:2.2g;
解得:x=5g;
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