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和灭绝的野生动植物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观察、讨论等活动,知道恐龙生存的年代、种类、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能对恐龙的灭绝论发表一些自己的有关看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与交流信息的能力。
教学要点:
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并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收集有关的资料。
了解恐龙的生存年代、种类、外形、习性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准备:
有关恐龙的一些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相关提示
⒉⒊ 一、导入: 1、你知道现在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在离我们很远很远 的古代,生存着一种庞然大物是什么呢? 这种动物现在地球 上还存在吗? ⒋揭题:灭绝动物——恐龙 讨论、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就是用一系列的问题导入课文,让学生在将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了解什么叫灭绝动物
⒈⒉⒊ 二、新授 ㈠引导: 上节课看了录像后,你提出了关于恐龙的哪些问题,然后你们又收集了哪些相关的资料?现在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㈡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归纳、整理有关的研究问题。例如: 恐龙生活的年代 恐龙的种类 恐龙的外形 恐龙的食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提出自己想了解的话题或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后产生的新问题。 恐龙生活的年代称为中生代。 中生代有划分成几个纪。 其中恐龙诞生的叫“三叠纪”(中期);最鼎盛时期“侏罗纪”;在“白垩纪”的末期灭绝。 介绍课本上恐龙 梁龙、腕龙、三角龙、霸王龙、鹦鹉龙、阿普吐龙、剑龙 根据不同恐龙,它的外形也各不相同。 恐龙的食性也各不相同:食肉、食草等 根据以往教学的经验,学生在收集资料的同时也会产生许多新的问题。 教师可以补充相应的资料。
⒈⒉⒊ 三、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资料的交流: ⒈当时恐龙那样鼎盛,可是为什么会从地球上消失呢? ⒉向学生提供一些恐龙灭绝论的资料 ⒈交流有关收集到的恐龙灭绝的资料 ⒉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⒈⒉ 四、总结: 布置做一份恐龙的小报 制作关于恐龙的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