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水》单元说课
科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
基于儿童立场应着力于儿童真实的生活情境,
实际的科学经验,接纳的探究方式以及教师的有效
支撑,使科学教育适应儿童,促进儿童主体发展。
亲近儿童 走进儿童
——三上《水》单元说课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1
1.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1.水到哪里去了
2.水沸腾了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
熔化
水蒸气(气态)
水
(液态)
冰
(固态)
凝固
液化
凝华
升华
汽化
吸
水的三态变化
吸
吸
放
1.水到哪里去了
2.水沸腾了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
水的三态变化
溶解
分离混合物
类似的物质变化
明线
暗线
相辅
相成
1.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还是原来的物质
变
不变
1.水到哪里去了
2.水沸腾了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
1.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1.水到哪里去了
2.水沸腾了
3.水结冰了
4.冰融化了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6.加快溶解
7.混合与分离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水
三下《温度与水的变化》
四上《溶解》
1.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六下《物质的变化》
符合儿童认知规律
符合儿童发展需求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1
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2
三年级儿童
注意力
感知觉
思维发展
不稳定、不持久,易被具体形象事物吸引
感知事物特点较笼统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2.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2.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三年级学生《水》单元前概念调查
(1)烧开水时,冒出来的白气是( )。
越变越高85%
保持不变12%
其它3%
(2)水烧开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 )。
水蒸气95%
小水珠5%
2.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3)冰和水( )同一种物质。
升高56%
降低27%
保持不变17%
(4)杯里的冰完全融化后,水面高度会 ( )。
是48%
不是52%
2.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5)把食盐倒进水里,你能把食盐重新变出来吗?( )
不能95%
能5%
2.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学生有很多关于水的概念是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1
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2
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3
科学概念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科学态度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3.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科学概念目标
1. 知道水的三态、三态之间的转化,以及转化过程当中能释放或吸收热量。
2. 通过实验,知道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搅拌和温度是影响物质在水中快慢的常见因素。
3. 知道水三态的变化过程、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
4. 一些物质的状态虽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如水的三态变化。
3.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水
冰
无固定形状
占据空间小
会流动
……
有固定形状
占据空间大
不会流动
……
无色无味
透明、
占据一定的空间
……
水
水蒸气
无色、无味
透明、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
气体
看不见
摸不着
较轻
……
液体
看得见
摸得着
较重
……
吸热
水蒸气(气态)
水
(液态)
冰
(固态)
放热
放热
放热
吸热
吸热
科学探究目标
1. 观察、记录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各种变化,并比较水和冰的异同点。
2. 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
3. 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利用过滤装置和蒸发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
4. 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3. 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科学态度目标
1.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
2. 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发展愿意与他人合作、乐于交流的学习态度。
3. 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2. 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和空气,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1
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2
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3
确定方法 供足儿童所需
4
4. 确定方法 供足儿童所需
科学游戏
科学辩论
角色扮演
……
对比实验法为主
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不同的素养需要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多种学法相结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1
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2
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3
确定方法 供足儿童所需
4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5
对比实验法
活动: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控制变量是关键
对比实验法
实验: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20÷8=2.5克
科学辩论法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辩论主题:白气是水蒸气还是小水珠
正方:白气是水蒸气
反方:白气是小水珠
将问题抛给学生,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在思辩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角色扮演法
通过小剧场的形式,学生在快乐演绎中复习水的三态变化知识,做到寓教于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科学游戏法
“吹冰块”:比一比,看谁最
快把冰块吹穿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木屑
铁屑
食盐
“分离大PK”:将木屑、铁屑、食盐混合,
看谁能将它们成功分离
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聚 焦
探 索
研 讨
拓 展
聚 焦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通过常见的生活事例,进而提出有价值的科学探究问题,使学生对溶解有了进一步的思考。
泡甜糖水喝
有什么办法可以加快糖在水中的溶解呢?
聚 焦
探 索
研 讨
拓 展
探 索
用方糖替代食盐,一是方便获取相同质量的糖,二是方便学生用咬碎的方法体验加快溶解。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活动一:探究温度因素
师生合作演示实验
活动二:探究搅拌因素
学生独立实验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加快溶解的因素
研 讨
聚 焦
探 索
研 讨
拓 展
亲近儿童,走进儿童,科学味的“理”和儿童味的“趣”结合在一起,使他们能成为真正从自己的经验中自主建构的人。
5.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拓 展
“吃糖”游戏:先说说怎样吃得最快,
再比比看谁吃得最慢。
研究教材 找准儿童基点
1
分析学情 觅得儿童需求
2
明确目标 定好儿童立场
3
确定方法 供足儿童所需
4
立足活动 促进儿童发展
5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