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堂演练+巩固练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课堂演练+巩固练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3-24 17:13:03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知识点二第一节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知识点一第五章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
把握热点考向
1.数字法记忆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发展方向
五大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三大发展方向:高速化、大型化和专业化。
2.数字法记忆交通运输布局
二大基本要素:点、线。
二种基本形式:单一运输网、综合运输网。
三个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
四大因素: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因素。[自读教材·抓基础] 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主要特点
(1)铁路运输:运量 、速度 、运费较 ;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 。
(2)公路运输: 、周转速度快、适应性强;运
量 、耗能多、成本 、运费较贵。
(3)水路运输:运量 、投资 、成本 ;速度 ,灵活性和连续性 ,受航道水文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 。大快低高机动灵活小高大少低慢差大 (4)航空运输:速度 、运输效率高;运量小、能耗
大、运费 ,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 。
(5)管道运输: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
;需铺设专门管道、投资大、灵活性 。
2.发展方向
、大型化、专业化。 高快严格强差高速化[跟随名师·解疑难]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方法
各种运输方式在技术上、经济上各有优劣,都有最适宜的使用范围。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
省”的原则,具体图解如下:[活学巧用·大冲关]1.读下图,完成(1)~(3)题。(1)图中1、2、3依次所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分别是(  )
A.铁路、水路、公路    B.水路、公路、铁路
C.公路、铁路、水路 D.公路、水路、铁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ab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1
B.在bc区间,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3
C.2代表的运输方式在ab区间运费最省
D.c点以外的合理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3)下列产品适宜选择交通运输方式3的是 (  )
A.新闻印刷品 B.煤炭
C.时装 D.电脑芯片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①为公路运输,②为铁路运输,③为水路运输。第(2)题,从图中可知在ab区间运距最短,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在bc区间运费最低的是2方式,最合理的运输方式为铁路运输;c点以外为水运。第(3)题,水运适宜大宗笨重货物的运输。
答案:(1)C (2)A (3)B[自读教材·抓基础]1.交通运输网
(1)概念:各种交通运输 、 交织而成的网络。
(2)形式和层次:点线两种以上②层次: 、大区级、 综合运输网。
2.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
交通运输网中的 。
3.影响因素
、社会、技术和 等因素。省级国家级线和点经济自然[跟随名师·解疑难] 1.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1)自然条件:
某地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气候条件等方面分析如下: (2)资源条件:
丰富的资源对交通运输具有很大的潜在需求,资源的开发需要便利的交通作保证。
(3)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基础,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必须先行一步,以适应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4)科学技术因素:
科技水平比较低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是最主要的;科技水平比较高的时代或地区,自然因素的影响程度逐渐下降,社会经济技术因素成为最主要的因素。
2.南昆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和意义
(1)南昆铁路的区位因素:
影响南昆铁路布局的因素有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其中,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科学技术的进步等,是对南昆铁路建设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图解如下:(2)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探规寻律·一点通]交通选线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
(1)成本低——山区线路起伏要小,隧道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注意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活学巧用·大冲关]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决定京沪高速铁路修建的首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因素。
(2)京沪高铁全线尽可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山东省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对山东省西部经济的发展产生哪些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交通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自然因素仍是影响交通线建设的重要因素。第(2)题,以桥代路可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第(3)题,京沪高铁穿过山东省西部,必然加快西部商品流通,带动西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答案:(1)社会经济
(2)为了节省我国东部地区宝贵的土地资源
(3)大量投资可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山东省西部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品流通,加快脱贫步伐;带动山东西部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教师用书独具) [例] (2012·江苏高考)2012年4月28日正式通车的四川雅安—西昌高速公路,穿越了龙门山构造带及安宁河断裂带,沿线多高山、断崖、陡坡、溶洞、深谷。雅西高速公路全长约240千米,其中特大桥23座,大桥168座,隧道25条,桥隧长度占全线总长的55%。下图是“雅西高速公路汉源流沙河大桥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雅西高速公路桥隧密布的主要原因有 (  )
A.多断崖、深谷      B.多石灰岩溶洞
C.多高山、陡坡 D.多角峰、U形谷
(2)大量桥隧对保障雅西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意义主要有(  )
A.减轻冰川的危害 B.减轻冻土的危害
C.减轻山崩滑坡的危害 D.减轻暴雨泥石流的危害 [解析] 第(1)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高速公路位于四川地区,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且材料中明确给出沿线地区多高山、断崖、陡坡和深谷。溶洞对桥隧影响不大,角峰为冰川地貌,本地区极少分布。第(2)题,冰川和冻土主要分布在高山和高纬度地区,在雅西高速公路沿线极少分布。
[答案] (1)AC (2)CD谢谢合作 再见[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地级市的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沿海有N、D、W三个县城,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道路规划不合理的是(  )
A.分别从Z城、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城连接
B.两条国道呈“十”字形交叉
C.Z城与D城之间建高等级公路
D.D城与W城之间建高等级公路
2.对图中两条国道描述正确的是(  )
A.国道①的工程量小于国道②
B.国道①在该区域的经济效益大于国道②
C.国道①的成本小于国道②
D.国道①占用农田面积小于国道②
3.有关该区域的规划,正确的是(  )
A.W城利用丰富的沙子,建造建材厂
B.在D城建深水码头
C.N城拟建大型电厂和焦化厂
D.F处建污水处理厂
解析:第1题,Z城与G城之间路程较短,已经建有高等级公路,分别从两城市再建高等级公路至W城,重复建设,浪费严重。第2题,国道①经过山区,工程量、成本都大于国道②;国道①经过的城市少,经济效益小于国道②;国道②经过地区地形较平坦,占用农田面积大。第3题,建材厂主要原料不是沙子,D城靠近礁石海岸,可建深水码头,N城建大型电厂和焦化厂原料不足,污水处理厂应该建在城区的下游方向,应尽量少占良田。
答案:1.A 2.D 3.B
(2011·全国高考)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 500 km。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4~6题。
4.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5.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6.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解析:第4题,平坦的地形是保持列车高速运行的前提自然条件。第5题,平原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耕地,修铁路采用高架桥方式主要是为了节约耕地。第6题,综合分析运距、运价、速度,人们往往选择既省时又省钱的运输方式。成都—上海、兰州—北京,两段距离均较远,杭州—上海段,距离较近,高速铁路的建设,对人们原来的交通运输方式选择影响不大;武汉—广州段距离适中,高铁的建设,使人们倾向于选择铁路运输,对民航冲击最大,故选A。
答案:4.A 5.B 6.A
读“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图”,回答7~8题。
7.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不可能采用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
①陆上运输  ②水上运输  ③航空运输 ④管道运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下列关于降低马铃薯价格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加大仓储量,平衡供求关系
B.加强灾害的监测预报,提高单产
C.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发展节水技术
解析:第7题,马铃薯不会利用航空或管道运输,故选C。第8题,据图可知,仓储成本涨幅较大,故加大仓储量会提高马铃薯价格,A错;对应其他选项和图示内容,可知其他做法能够降低马铃薯价格。
答案:7.C 8.A
被称为中国东部沿海越江跨省“黄金通道”的崇启大桥于2011年12月24日正式通车。下图为“崇启大桥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兴建崇启大桥的主导因素是(  )
A.政治 B.自然
C.科技 D.经济
10.崇启大桥的通车将进一步(  )
A.改善南通的交通区位 B.完善南通的商业网点
C.缩小上海都市圈半径 D.加快上海人口的外迁
解析:兴建崇启大桥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崇启大桥的通车将进一步改善南通的交通区位。
答案:9.D 10.A
右图表示四类货物生产运
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1~12题。
11.影响③类货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
12.四类货物所对应的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好的是(  )
A.①对应的运输方式   B.②对应的运输方式
C.③对应的运输方式 D.④对应的运输方式
解析:第11题,③类货物重量轻,运距远,价值大,应为高科技产品,故该企业应为技术导向型。第12题,④类货物运距较短,对应的运输方式为公路运输。
答案:11.A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下面的热点材料,结合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6分)
材料1: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等到拉萨,全长1 629 km。2011年,川藏铁路被纳入“十二五”规划研究路线,其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川藏铁路建设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从而被誉为第二条“天路”。
材料2:“墨脱的区位图”。
(1)下列关于川藏铁路与青藏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2分)(  )
A.都经过我国地势的一二级阶梯
B.所经省区都位于西部经济地带
C.都遇到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的恶劣条件
D.沿线地区都位于非季风区
(2)根据题中信息判断,墨脱县为什么不利用雅鲁藏布江发展航运?墨脱是我国唯一没有通等级公路的县,试分析其原因。(8分)
(3)通往拉萨市的铁路N与京沪高速铁路都在一些地段采取了“以桥代路”的方式,其原因分别是什么?(6分)
解析:第(1)题,青藏铁路不经过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川藏铁路经过季风气候区。第(2)题,该地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不利于内河航运的发展。墨脱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潮湿多雨,且该地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交通线的建设。第(3)题,京沪高速铁路位于东部地区,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青藏铁路穿过青藏高原,以桥代路主要是为了克服高原冻土的影响和给野生动物迁徙留出通道。
答案:(1)AD
(2)墨脱县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中,山高谷深,河流落差特别大,不利于航运。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山高谷深、气候潮湿多雨,不利于修建公路。
(3)青藏铁路是为了克服高原冻土的影响和给野生动物迁徙留出通道;京沪高速铁路是为了少占耕地。
1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陆上交通的要冲,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就经过这里。现在,我国已修通了连接哈萨克斯坦的铁路,并最终形成横贯欧亚的铁路大陆桥。
为了加快新疆经济的发展,我国在南疆修建了东起塞外火洲吐鲁番、西到喀什的南疆铁路,其西延线已于1995年5月初贯通。南疆边境与多国接壤,并设立了4个边境通商口岸,成为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
南疆铁路西延工程的建成,结束了这里大部分地区没有铁路的历史,当地各族人民亲切地称南疆铁路是“致富路”和“幸福路”。
(1)横贯亚欧的铁路大陆桥东起我国的________,西至荷兰的________。(2分)
(2)新疆古代有许多的古国、古城分布,这里的古国、古城形成和发展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古国古城多成废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3)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新疆提出重点发展“一黑一白”的发展战略,你认为“白”指的是________,“黑”指的是________。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分析,该战略实施的地区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南疆铁路在此穿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具体列举促成南疆铁路修建的社会经济条件。(4分)
(6)边境贸易的兴起,往往成为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契机,请列举此类城市:①________,②________。(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重要地理事象的识记能力、城市兴衰的原因及铁路建设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答题时要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当地实际综合分析。
答案:(1)连云港 鹿特丹
(2)来自天山和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在山前冲击形成冲积扇,同时形成很多内流河,使得新疆境内绿洲很多,能满足牧业和简单耕作业的发展 这里是亚洲和欧洲的陆上经济文化往来的通道,游牧民族的长期生活形成古国、古城 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
(3)长绒棉 石油 地处内陆,水汽稀少,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从而使长绒棉质量高、产量高;南疆、北疆两大盆地埋藏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4)本区位于天山脚下,地势起伏较小,工程难度小,易于营运,且沿途水源较为充足
(5)①少数民族人口多;②地处国家边防;③经济发展水平低。
(6)满洲里 绥芬河
[随堂基础巩固]
右图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运量和速度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数字所代表的运输方式分别为(  )
A.①水运、②铁路、③空运、④公路
B.①公路、②铁路、③空运、④水运
C.①铁路、②水运、③空运、④公路
D.①公路、②水运、③空运、④铁路
2.我国南北方向的运输一直非常紧张,目前改善这种局面的有效途径是(  )
A.多开辟南北向航线
B.在现有铁路的基础上提高运行速度
C.开挖运河或拓宽京杭大运河
D.铺设南北向管道运输线
解析:第1题,读示意图,并结合几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目前多开辟南北向航线及铺设南北向管道,投入太高;最可行的办法是提高现有铁路的运行速度。
答案: 1.C 2.B
读“2010年、2011年春运旅客情况表”,回答3~4题。
运输方式
X
Y
水运
Z
运输量/人次
2010年
2.04亿
20.9亿
3 290万
2 902万
2011年
2.1亿
22.9亿
3 500万
3 620万
3.运输方式X、Y、Z分别是(  )
A.公路、铁路、民航 B.铁路、民航、公路
C.铁路、公路、民航 D.民航、铁路、公路
4.各种运输方式中旅客运输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A.铁路 B.公路
C.水运 D.民航
解析:第3题,公路运输由于其机动灵活,客运量最大;民航运输客运量最小。第4题,首先计算出各种运输方式的客运增长量,然后通过增长量、2010年的运输量可计算出各种运输方式旅客运输量增长的百分比,通过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3.C 4.D
5.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开通了客运专线,并且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发展方向是(  )
①专业化 ②高速化 ③网络化 ④智能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解析:列车运行调整后,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体现了现代运输的专业化、高速化的发展方向。
答案:C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哈大客运专线是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与辽宁省大连市之间的高速客运专用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已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2年4月1日进入联调联试阶段,7月15日正式开通。
材料2:据专家介绍,哈大客运专线设计时速可达350 km 以上,是我国的一条名副其实的“高速铁路”。届时,沈阳至大连将由现在的运行4个小时到达,缩短至一个小时到达。哈尔滨至大连将由现在的运行9个小时到达,缩短至3个小时到达。
材料3:“哈大客运专线示意图”。
(1)哈尔滨到大连速度最快的交通方式是(  )
A.航空 B.高速铁路
C.高速公路 D.铁路
(2)哈大客运专线全程663 km,全线有2/3以上的路段在高架桥上,主要原因是(  )
A.主要经过山地丘陵地区
B.减少占用沿线耕地
C.减少冻土对铁路的影响
D.沿线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3)哈大客运专线终点的大连港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港口。分析大连港的区位条件。
(4)分析哈大高速铁路修建的意义。
解析:第(1)题,尽管哈大客运专线大大缩短了哈尔滨到大连的运行时间,但是航空仍是两地间最快的交通方式。第(2)题,哈大客运专线经过东北平原,地形较为平坦,是我国主要的耕地分布区,以桥带路可以减少对耕地的占用。第(3)题,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第(4)题,从加强地区联系和提高运输效率方面分析。
答案:(1)A (2)B
(3)自然条件:港阔水深、冬季不冻。
社会经济条件:陆路交通便利,联系东北,辐射东北亚,经济腹地广阔,以大连为依托。
(4)哈大客运专线大大拉近了东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增进了东北主要城市间人员往来与交流;与原有铁路客货分线运输,缓解了交通运输紧张问题,提高了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