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堂演练+巩固练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堂演练+巩固练习+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3-03-23 10:37:22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知识点二第三节
晨背关键语句
理解教材新知知识点一第四章应用创新演练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
把握热点考向
1.数字“一、二、三、四、五”联想法记忆传统工业区的有关知识
“一”——一个核心:大型工业企业。
“二”——两个区位条件:煤、铁。
“三”——三个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
“四”——四个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
“五”——五个工业部门: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2.数字法记忆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一”面:面向世界市场。
“二”高:知识技能高,研发费用比例高。
“二”快:增长速度快,更新换代快。[自读教材·抓基础] 1.概述
(1)主要分布区:德国 工业区、英国 工业区、美国 工业区、我国 工业区。
(2)发展基础:丰富的 、铁资源。
(3)工业部门: 、钢铁、机械、 、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4)特征:以 为核心。鲁尔中部辽中南东北部煤煤炭化工大型工业企业 (5)存在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 、运输量大、 严重等。
2.德国鲁尔工业区
(1)概况:被称为“ ”,位于德国
,地处欧洲十字路口。
(2)区位优势:矿产丰富( 煤田,靠近法国洛林铁
矿)、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大污染德国工业的心脏中西部鲁尔传统工业煤炭钢铁用地紧张 (4)整治措施:调整工业 与 、发展 产业、优化 等。结构布局第三环境[跟随名师·解疑难]鲁尔工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重工业地区为何一般有纺织工业
重工业地区以重工业部门为主,其劳动力以男性为主;纺织工业为轻工业,其职工以女性为主。通过部门配合,起到平衡职工性别比例、稳定社会发展的作用。[探规寻律·一点通]图示法理解鲁尔区的综合整治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可谓是“对症下药”。[活学巧用·大冲关]1.分析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案例的图文资料,
完成下列问题。(1)20世纪50年代以前,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凭借的是当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工业发展的优越条件。
(2)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主体由
________取代________。鲁尔区主导产业中的________工业迅速衰退。
(3)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鲁尔区主要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4)我国东北的辽中南地区是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近几十年来,辽中南与东北其他一些老工业基地也出现了与鲁尔区同样的产业结构老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振兴东北”的战略决策。借鉴鲁尔区产业调整经验,你认为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采取哪些整治措施?解析:鲁尔工业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水源因有众多河流而充足,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有便利的水陆交通和欧洲广阔的市场条件。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石油的大量使用,使鲁尔区的基础工业部门煤炭工业受到很大的打击,导致鲁尔区经济的衰退,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鲁尔区为了促进产业转型和升级,采取了众多措施。我国东北辽中南工业基地的经济发展过程与鲁尔区有很多相同点,振兴辽中南工业基地可借鉴很多鲁尔区整治的措施。答案:(1)煤炭丰富 水源充足 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
(2)石油 煤炭 煤炭
(3)植树造林 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水处理系统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废气等的排放
(4)改变单一的重工业结构(或发展新兴工业、第三产业);产、学、研相结合;加强技术改造;治理污染;引进民间资本;政府支持(或政策鼓励)。[自读教材·抓基础]1.兴起时间
20世纪50年代。
2.兴起地区
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 地区。
3.特征
以 为主的工业地域。中小型企业乡村4.典型工业区
(1)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③独特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 。工业小区 (2)美国“硅谷”:
①高技术工业的特点: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②美国“硅谷”的区位条件:知识和技能短较高[读图思考·拓认知] 教材P70图4.18
该图反映了浙江温州主要的专业商品销售地的分布,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右下方的注释看,该市各乡镇企业的部门有何
特点?
提示:主要部门基本不同,形成一乡一品的经济格局。
(2)从产品主导因素看,主要属于哪一类型?企业间容易产生的竞争,其主要侧重点在哪一方面?
提示:劳动力指向型。为争夺劳动力而不断提高工资水平。 (3)同一乡镇内的企业种类有何特点?同乡镇内的各村之间,竞争与合作哪个是主要方面?产品销售环节容易产生什么问题?
提示:几乎完全相同,从而使竞争远大于合作,易产生相互降价的恶性竞争。
(4)通过以上综合分析,试指出温州企业的出路何在。
提示:加强合作、适度扩大企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的科技水平。[跟随名师·解疑难] 1.美国“硅谷”和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异同点
二者同属于新工业区,但是美国的“硅谷”和意大利的新工业区在工业区位和工业优势等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比较如下:[特别提醒]
新工业区的不同发展模式
(1)以高技术为主而发展成的高技术工业区,如美国
“硅谷”。
(2)由国家规划建设,产品主要供出口的出口加工区,如我国的经济特区。
(3)在一定区域内自发形成的,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分布较为分散的工业区,如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工业区。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区别[活学巧用·大冲关]2.图中的数字序号代表美国、日本、巴西和印度四国。读图,
完成(1)~(3)题。(1)①国重要的微电子工业基地是 (  )
A.“硅谷”         B.九州岛
C.班加罗尔 D.圣保罗(2)“硅谷”的工业布局属于 (  )
A.动力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劳动力导向型
(3)③国班加罗尔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迅速,除了人才、交通、环境等因素外,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还有 (  )
A.政策 B.气候
C.原料 D.动力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判断,①代表的国家是日本,②代表的国家是巴西,③代表的国家是印度,④代表的国家是美国。第(1)题,日本的九州岛南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被称为日本的“硅岛”。第(2)题,“硅谷”是高新技术工业区,其工业布局属于技术导向型。第(3)题,印度班加罗尔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地,除人才、交通、环境等因素外,政策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答案:(1)B (2)C (3)A(教师用书独具) [例1] (2011·重庆高考)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下图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 (1)图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
(2)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 [解析] 第(1)题,从图示上可以看出,松林所在地区煤炭、铁矿石等资源丰富,又靠近河流,促进了其钢铁工业的发展。第(2)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改善,钢铁工业的分布由资源密集型逐渐趋向于市场导向型和交通便利的地方,原料因素影响越来越弱,社会经济因素影响越来越强。
[答案] (1)①原料(铁矿石)丰富;②燃料(煤炭)充足;
③水资源丰富。
(2)①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②(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例2] (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平方千米。读图,回答(1)~(2)题。(双选)(1)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  )
A.靠近原料产地 B.邻近城区市场
C.生态环境优美 D.对外交通便捷
(2)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  )
A.促进产业升级 B.减轻交通压力
C.缓解用地紧张 D.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 第(1)题,科技产业园以技术导向型企业为主,对原料的依赖度很低;该科技园区的市场远不止于邻近的城区,因此A、B选项错误。科技园区的技术导向型企业,对于交通和环境的要求较高,从图示地区有风景区和众多的交通线路(高铁、高速公路和公路)可以判断C、D正确。第(2)题,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助于该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同时该类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提供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所以A、D正确。而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交通和用地带来压力。
[答案] (1)CD (2)AD谢谢合作 再见[课时跟踪训练]
(满分100分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对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比重都下降
2.为改变生产结构,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鲁尔区采取的措施是(  )
A.改造煤炭、化学工业,节省能源的消耗
B.缩减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厂矿企业的生产规模
C.搬迁原有的传统工业,兴建高新技术产业
D.新建或迁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新工业
解析:第1题,该图反映的是第二产业中的钢铁工业、化学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关系,从图中可看出第三产业、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在1958年(①)的比重依次约为18%、20%、62%,在1995年(②)的比重依次约为32%、28%、40%,第三产业和化学工业的比重上升,而钢铁工业的比重下降。第2题,鲁尔区重点改造传统产业中的钢铁和煤炭工业(二者为主导产业),缩减其厂矿企业的数量;对传统工业只是改造,而非搬迁;同时大力发展新工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1.B 2.D
以宁波为龙头、以宁海为基地,加上周边的温州、台州、丽水、义乌、桐庐等地,浙江省已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文具产业圈。这里企业数量众多、规模较小,产品物美价廉,是全球文具的采购中心和代工生产基地。据此材料回答3~4题。
3.从工业区位因素分析,文具产业的区位选择最符合下面金字塔图中的(  )
4.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主要有(  )
A.美国、俄罗斯、德国
B.利比亚、古巴、南非
C.澳大利亚、越南、摩纳哥
D.哥伦比亚、新加坡、韩国
解析:第3题,文具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廉价劳动力在区域的工业区位因素中所占比重最高,应位于金字塔的最底部,因此选择C项。第4题,与浙江文具制造业有较大外贸往来的国家一般为发达国家,其劳动力的成本高,需要进口廉价劳动力产业产品,A项全部是发达国家,因此选择A项。
答案:3.C 4.A
读“2011年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对比表”,回答5~6题。
东部
中部
西部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增速/%
比重/%
销售产值
1.5
91.7
24.1
5.1
25.6
3.2
投资
1.4
60.0
46.6
26.5
72.3
13.5
5.引起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
A.技术 B.交通
C.政策 D.环境
6.投资增速快的地区,资金主要流入的电子信息产业部门是(  )
A.硬件制造 B.品牌营销
C.信息传输 D.软件设计
解析:第5题,引起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变化共同的最重要的因素为:我国政府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促使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因此选择C项。第6题,投资增速快的地区主要为中、西部地区,其技术水平决定了其信息技术产业主要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部门和行业;硬件制造是其中最低端的部门,因此选择A项。
答案:5.C 6.A
读“某产业生产流程图”,回答7~8题。
7.对该产业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多个企业集聚在一起,容易形成对应的工业地域
B.企业规模大多较小,知识技术密集程度极高
C.不同企业之间存在着生产上的联系,空间距离近
D.生产工序复杂,各种部件分散在世界各地生产
8.此类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因素一般不包括(  )
A.土地租金低廉 B.政策支持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
解析:第7题,动漫产业属于知识含量极高的产业,而且企业规模一般较小。第8题,此类产业多依托科技极为先进的城市,地价较高。
答案:7.B 8.A
浙江省的义乌是日用小商品的天下,小小的袜子就拥有数百个生产厂家。一个不大的柳市镇除三家电器集团外,还有数十家中小电器企业,且没有因产品雷同、重复建设而影响发展。据此完成9~10题。
9.义乌小商品生产经营的特点有(  )
①资本集中程度低 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③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④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众多电器工业企业集聚于柳市镇,主要因为该地(  )
①资源丰富 ②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③能源充足
④协作条件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第9题,与传统工业区相比,以传统轻工业为主的新工业区的资本集中程度低,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以轻工业为主,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生产过程分散。第10题,众多电器工业集聚在柳市镇并不是依靠资源丰富、能源充足,而是由于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同时社会协作条件好,可取得规模效益。
答案:9.A 10.D
读图,完成11~12题。
11.1998~2005年,该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最大年份与最小年份的差值为(  )
A.9.8 B.15.2
C.16.3 D.18.9
1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变化反映出(  )
A.该产业产值的增长高于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B.该产业产值年增长额最多的一年是2005年
C.城市人口增长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同步
D.该市产业发展的科技投入不断加大
解析:第11题,该市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最大年份为2004年的33.3,比重最小年份为1998年的18.1,两者的差值为15.2。第12题,据图可知,该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不断提高,这显然与该市产业发展过程中科技投入不断加大密切相关。
答案:11.B 12.D
二、综合题(共40分)
13.读“美国五大湖地区煤、铁产地和钢铁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匹兹堡曾经被称为“钢铁之城”,是美国最大的钢铁基地,其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主要是(2分)(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煤铁资源丰富
C.科学技术发达 D.水陆运输条件便利
(2)底特律、布法罗、匹兹堡等城市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工业基地,当地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条件不包括(2分)(  )
A.水资源丰富 B.铁矿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石油资源丰富
(3)以匹兹堡、底特律为代表的美国五大湖工业区是世界著名的工业区,与其特征相同的工业区是(2分)(  )
A.印度的德干高原东北部工业区
B.意大利中部和东北部工业区
C.日本的九州岛工业区
D.印度的班加罗尔工业区
(4)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钢铁之城”匹兹堡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请简述匹兹堡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8分)
(5)有人说“匹兹堡代表着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匹兹堡的经济转型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匹兹堡工业区有相似之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济转型上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
解析:第(1)(2)题,匹兹堡附近地区的烟煤、石灰石和铁矿石蕴藏量丰富,水源丰富,且内河运输便利,具有大规模发展钢铁工业的良好区位条件。第(3)题,印度的德干高原东北部工业区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钢铁基地,与匹兹堡在特征上类似,都是传统工业区。第(4)题,可根据鲁尔区衰落的原因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匹兹堡经济衰退的原因。第(5)题,主要从发展科技、调整产业结构、美化环境等角度分析。
答案:(1)D (2)D (3)A
(4)①单一的生产结构;②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③世界性钢铁过剩;④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⑤工人工资成本上升;⑥环境污染严重。
(5)①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
②使用清洁能源、治理环境污染;③加大开放力度,努力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④加大企业规模和人才整合,形成现代装备制造(如钻井平台等)品牌基地;⑤调整工业布局,发展工业旅游;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1:20世纪末以来,软件产业成为印度的朝阳产业。据统计,印度软件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为70%,2006~2007年度印度信息产业产值达478亿美元,其中软件及其服务出口额达310亿美元。
材料2:印度南部的班加罗尔、钦奈、海德拉巴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技城,如今依靠国家长远的战略决策,基于完整的软件人才培育系统,独特的海外印侨祖居地背景,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形成交相辉映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
(1)依据图文资料,概括印度软件企业特点及空间分布的变化。(10分)
(2)依据材料2和所学知识,分析印度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形成的条件。(8分)
解析:第(1)题,印度软件业特点要依据材料和软件工业生产的特点来分析;空间分布的变化要对比两个年度的分布情况来判断。第(2)题,印度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的形成条件要结合材料来分析,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合理解释。
答案:(1)印度软件企业数量增长快;创造产值高;出口比重大。软件企业由原有工业中心(大城市)向周边城市扩散(迁移)。
(2)工业基础良好;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势;资金来源丰富;工业集聚效应。
[随堂基础巩固]
读“某国示意图”,完成1~3题。
1.下列不属于该国传统工业区发展条件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      B.水陆交通便利
C.靠近消费市场 D.铁矿石储量丰富
2.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国传统工业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有(  )
①机械工业 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 ④煤炭工业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世纪50年代,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该传统工业区落户,其主要原因有(  )
①该区工业企业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②该区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该区用地紧张 ④该区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国为德国,其著名的传统工业区为鲁尔区。该地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缺乏铁矿资源。第2题,20世纪50年代以后,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该工业区衰落,其中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第3题,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是由于该区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生产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答案:1.D 2.B 3.C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技术工业方兴未艾。据此完成4~5题。
4.高技术工业的特点是(  )
①知识密集,人才集中  ②需要丰富的自然资源
③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 ④要接近市场,利于销售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影响高技术工业区位的主要条件是(  )
①知识和技术 ②劳动力价格
③现代化交通 ④能源和资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高技术工业是指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工业、遗传工程、核工业、激光工程等新工业部门。其产品具有技术含量高、更新速度快、企业投资风险大、回报率高的特点,属于资金、技术密集型工业。
答案:4.C 5.C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乙两幅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某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的发展模式不同,具体体现在:我国某乡镇企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意大利新工业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乡镇企业应借鉴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与意大利新工业区发展模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解题时应注意两点:一是分析我国乡镇企业兴起的原因及特点,并与意大利新工业区相比;二是认真分析图中信息。经综合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1)生产、运输、销售和信息收集都由同一家企业完成,没有形成一个机构完善、彼此联系的联合企业 多家企业形成了一个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在独立经营、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了规模生产
(2)发展工业小区;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各生产企业紧密联系,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的联合企业;建立相互依赖、比较稳定的协作关系和产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