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化学方程式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化学方程式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05 22:2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
第3章 第3节 化学方程式 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小乐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关于蜡烛的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生成了新物质,故此过程只有化学变化
B.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C.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的质量
D.燃烧后蜡油的质量小于蜡烛的质量,体现了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2.下列变化中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
B.铜粉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大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小
D.1.2g碳与3.2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g二氧化碳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H2O2 H2O+O2 B.C+O2=CO2
C.4P+5O2↑ 2P2O5 D.CO2 + Ca(OH)2=CaCO3↓十H2O
4.根据化学方程式:2H2O2 H2↑+O2↑,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③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④水是由氧气单质和氢气单质组成的⑤反应前后氧原子和氢原子的数目不变⑥反应前后氧原子的质子数不变⑦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微粒数目之比是2 : 1⑧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A.①④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⑦ C.①③④⑥⑧ D.②⑤⑥⑦⑧
5.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10 g,点燃后生成水,并剩余1 g氢气,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  )
A.2 g氢气和8 g氧气 B.1 g氢气和9 g氧气
C.5g氢气和5g氧气 D.4 g氢气和6 g氧气
6.在化学反应 中,10克A与14克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6克C.若使5克A与足量的B反应,可生成D的质量为(  )
A.4克 B.8克 C.12克 D.16克
7.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0 16 0 0
反应中质量(g)   m2   1.6
反应后质量(g) m1 0 15.2 6.4
A.m1的值是4.4 B.m2的值是4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甲、丁间反应的质量比为7:8
8.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人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表。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则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 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 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9.1.6 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3.6 g水,由此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H元素
B.该物质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 : 2
C.该物质中一定不含O元素
D.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的质量为6.4g
10.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1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12.在某一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一定不变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物质的总质量④物质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
A.④ B.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3.用I2O5可以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CO2,根据生成的CO2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关于这个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I2O5的质量等于生成的I2的质量
B.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氧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的CO2中的氧原子数
C.反应物所含元素种类与生成物所含元素种类不同
D.参加反应的I2O5和CO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的I2和CO2的质量比
14. 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15.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克(已知:KHCO3+HCl=K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m1=21m2
B.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为1∶1
C.m1=m2
D.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的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16.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其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变化如表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0 16 0 0
反应中质量(g)
m2
1.6
反应后质量(g) m1 0 15.2
6.4
A.m1 的值是 4.4 B.m2 的值是 4
C.甲和乙是反应物 D.甲、丁间反应的质量比为 7∶8
17. 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30 20 10 15
反应后的质量/g X y 0 10
A.参加反应的c与d的质量比为2:1
B.x的取值范围:0≤x≤30
C.当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x+y=65
18.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9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19.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置于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常温下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分子个数比为1:1的CO和O2 B.分子个数比为3:1的H2和O2
C.质量比为1:5的CH4和O2 D.质量比为1:3的C和O2
2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g 20 m 20 26
反应后物质/g 2 待测 32 20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参加该反应的质量为20g
C.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1:16:13
二、填空题
21.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Fe2O3+   CO    Fe+   CO2
(2)    KClO3   KCl+   O2↑
(3)    KMnO4   K2MnO4+   MnO2+O2↑
(4)CH4+   O2   H2O+   CO2
22.下列是某同学的作业上写的6个化学方程式:
①Cu+O2↑ CuO2;
②S+O2 SO2↑;
③3Fe+2O2=Fe3O4;
④HCl+CaCO3=CaCl2+H2O+CO2;
⑤Fe+CuSO4=Cu+FeSO4;
⑥4P+5O2 2P2O5。
其中“↑”使用不当的是   ,“↑”遗漏的是   ,反应条件未注明的是   ,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化学方程式未配平的是   ,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
23.在反应A+3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已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24.将6.0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是   。
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回答: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8 20 10 30
反应后质量(g) 2 20 50 X
(1)反应后丁物质的质量X=   g;
(2)该反应中甲和丙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26. 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被称为一个周期.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表中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    .
(2)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中    不同.
(3)上述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    .
(4)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因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SiF4)气体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 (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是排列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常见氮肥 ①NH4NO3 ②NH4HCO3 ③CO(NH2)2
相对分子质量 80 79 60
(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xHy+(x+)O2xCO2+H2O.判断等质量的①CH4,②C2H2,③C2H4,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28.按题目提示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和部分物质的化学式
(1)将黑色氧化铜粉末置于试管中加热;通入氨气,则生成红色的铜、水和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在细菌作用下,用氨处理含甲醇(的工业废水,使其变为元素的N2和CO2,从而清除对环境的污染,有关的反应为:6NH3+5CH3OH+12B═3N2↑+5CO2↑+19H2O,其中B物质的化学式是   .
(3)在400℃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用氨气可将有毒气体NO还原为N2和H2O,与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实验探究题
29.氟里昂是一种常见的致冷剂。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1)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   ;
(2)上述反应可以简化为臭氧 氧气,这个变化是   变化,原因   。
(3)仔细分析上述反应,在①②③的反应中,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   (填“减少”、“增加”或“不变”)。
30.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是重要的建筑材料.为了测定某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含量,某实验小组准确称取100g样品,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一】将100g大理石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高温加热,在不同反应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大理石高温加热的反应方程式是:CaCO3 CaO+CO2↑,杂质不反应):
反应时间/min 0 5 9 12 15
剩余固体质量/g 100 91.2 73.6 64.8 64.8
(1)100g大理石样品完全分解生成气体的质量是    g.
(2)100g大理石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二】将100g大理石样品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数据如如图(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
根据实验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实验小组根据实验二】数据计算出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30g.经检查无计算原理及数字运算错误.请判断【实验二】的测定结果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要指出错误的原因.
四、解答题
31.某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钙片中碳酸钙含量,取某品牌钙片10克放入烧杯中,每次加入5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并用电子天平称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下。(除碳酸钙外其他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加入稀盐酸次数 0 1 2 3 4
烧杯和所称物质总质量/克 150 198.9 247.8 297.8 m
(1)表格中m的数值为   。
(2)计算出该品牌钙片中CaCO3的质量分数(要有计算过程)。
(3)经过分析讨论,同学们觉得这样测得的结果有可能偏大,原因是   (可多选)
A.水会蒸发 B.盐酸会挥发 C.钙片没有充分研磨
32.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3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8.2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克;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
(3)氯化钾溶液的质量是多少克
3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0.3g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加热前称得混合物总质量为24.8g,加热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0g,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反应后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质量分数是多少?
3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用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加热制取O2,收集到4.8克O2后停止加热,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8.0克,继续加热至不再产生O2,最终剩余固体质量为23.2克。试计算(不考虑O2的损耗):
(1)两次生成O2的总质量为   。
(2)理论上可回收Mn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5. 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g,加热至混合物固体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4g,将剩余固体加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搅拌后过滤、滤液是10%的氯化钾溶液(假设溶液无损失).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二氧化锰的质量.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
36.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实验小组将 15g 大理石放在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装置总质量随加入盐酸的变化关系如图。已知大理石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和盐酸反应。
(1)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m 的数值为   。
(3)B 点的溶质为   。
(4)计算 A 点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C
12.【答案】C
13.【答案】B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B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B
20.【答案】A
21.【答案】(1)1;3;2;3
(2)2;2;3
(3)2;1;1
(4)2;2;1
22.【答案】①②;④;③;①;④;⑤⑥
23.【答案】46
24.【答案】碳、氢
25.【答案】(1)6
(2)2:5
(3)化合
26.【答案】6;质子数(或核电荷数);都具有两个电子层(或电子层数都为两层;电子层数相同);4HF+SiO2=SiF4↑+2H2O
27.【答案】③①②;2CO+2NO2CO2+N2;①③②
28.【答案】(1)2NH3+3CuO 3Cu+3H2O+N2 。
(2)O2
(3)4NH3+6NO 5N2+6H2O.
29.【答案】(1)O3
(2)化学;有新的分子生成
(3)不变
30.【答案】(1)35.2
(2)解: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CaO CO2↑
100   44
x   35.2g
= ,
x=80g,杂质的质量为:100g﹣80g=20g,
答:样品中杂质的质量是20g
(3)解:不正确,错误的原因是:稀盐酸不足,样品中的碳酸钙没有完全反应
31.【答案】(1)347.8
(2)解: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x 2.2g
CaCO3%=5g10g×100%=50%
(3)A,B
32.【答案】(1)4.8
(2)解:设氯酸钾的质量为x,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y,
+
245 149 96
x y 4.8g
解得:x=12.25g,y=7.45g
(3)解:氯化钾溶液的质量:
33.【答案】(1)4.8
(2)设反应生成氯化钾Xg
2KClO3 2KCl+ 3O2↑
    149 96
    X 4.8g
X=7.45g
(3)钾元素的质量=
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34.【答案】(1)9.6克
(2)解: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 2KCl+ 3O2↑
149 96
x 9.6克
x=14.9克。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可回收到MnO2的质量为23.2克-14.9克=8.3克。
35.【答案】解:(1)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制取氧气的质量=26g﹣16.4g=9.6g;
(2)设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149 96
x 9.6g
x=14.9g
所以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6.4g﹣14.9g=1.5g;
(3)氯化钾溶液中水的质量为:﹣14.9g=134.1g.
36.【答案】(1)66.7%
(2)180.6
(3)HCl,CaCl2
(4)解:烧杯的质量为:45g-15g=30g;设生成CaCl2的质量为m
CaCO3+2HCl= CaCl2+H2O+ CO2↑
  111 44
  m 4.4 克
解得:m=11.1克;溶液的质量为:146g-30g=116g;那么A点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