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项测试试题(word版 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项测试试题(word版 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06 11:0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专项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常德市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气候温暖,四季分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土资源,造就了江南著名的“鱼米之乡”,下列地理标志产品中,富含油脂的是
A.澧县大米 B.石门柑橘 C.汉寿甲鱼 D.鼎城茶油
2、柳州螺蛳粉风靡全国,成为柳州的一张名片。螺蛳粉的成分表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米粉 B.酸笋 C.腐竹 D.青菜
3、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性质 用途
A 干冰 升华吸热 人工降雨
B 酒精 能使蛋白质变性 杀菌消毒
C 盐酸 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除铁锈
D 氮气 熔沸点低 作保护气
A.A B.B C.C D.D
4、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下列做法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发酵粉蒸馒头 B.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剂
C.用干冰冷藏食物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
5、如图是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属于有机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C.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2:1
6、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霉变的谷物作饲料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C.腌制的泡菜含亚硝酸盐,不能长期食用
D.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毒素,煮熟后可食用
7、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生素能够提供能量 B.食用碘盐可预防骨质疏松
C.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D.控制油脂摄入可减少肥胖的发生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动植物体的腐烂和塑料的老化都属于缓慢氧化
B.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燃气灶及燃气热水器等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均为有机物,均具有可燃性
9、下表中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及用途三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用途
A 沼气 CH4 可作燃料,点燃前要先验纯
B 生石灰 CaCO3 可作建筑材料
C 木炭 C 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
D 75%的酒精 C2H5OH 抗疫期间可作消毒剂
A.A B.B C.C D.D
10、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A.除去CO中的——通过灼热的CuO
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加入稀盐酸
C.鉴别白酒和白醋——看颜色
D.鉴别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测温度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能源、环境和健康成为人类日益关注的问题。“扬帆”学习小组在劳动教育课上学习包水饺的活动中,对生活中的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展开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饺馅中的虾仁含有丰富的________,它在消化道内会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水饺皮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________,再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煮水饺时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天然气属于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同学们调查发现,近50年我市家用燃料的使用,经历了下图所示的发展过程。
查阅资料得知:充分燃烧1kg煤或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天然气代替煤作家用燃料,除了具有便于管运输的优点外,据图分析还具有________优点。人类即将进入多样化的新能源时期,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一种新能源_________。
2、学习了化学之后,同学们发现生活中“吃、穿、住、用、行”处处离不开化学。
(1)小明家使用的自来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要检验自来水的硬度,可向该水中加入______,生活中应该采取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小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自行车支架一般采取的防锈措是______。
(3)用渔网捞鱼是利用了化学上______原理。(填一种操作方法)
(4)“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人们有吃粽子的习俗,粽子中的糯米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______。
(5)铁是由______构成;硫酸铜是由______构成;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_____。
(6)“衣”:某品牌衣服标签上标着“80%毛、20%氨纶”,氨纶属于______纤维(填“合成”或“天然”)。
(7)最美四月天,樟海别样美。宜宾市叙州区樟海镇的油樟林一片郁郁葱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树林中富含抗氧化防衰老的负氧离子。一个负氧离子()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中共含有______个电子。
(8)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______。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某品牌矿泉水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
①“钙”和“钾”指的是____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②可以用___________来检验该品牌矿泉水是否属于硬水。
③该品牌矿泉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 。
(2)有野外作业人员在酒精炉上用白纸做成的轻便纸锅煮食物(如图)。
①酒精(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在煮食物的过程中,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请从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角度,说明图中让固体酒精与纸锅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目的:___________。
4、用化学符号填空。
(1)2个氩原子_______ 。
(2)甲烷______ 。
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用字母填写)
A.金刚石 B.稀有气体 C.氯化钠 D.干冰 E.酒精
(1)用于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___。
(2)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___。
(3)用于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____。
(4)用于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是___________。
(5)用于制医用消毒剂的是_____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可有可无(_____)
2、葡萄糖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____)
3、可用碘水鉴别奶粉和淀粉(____)
4、体内储存的脂肪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____)
5、相同质量的葡萄糖与油脂相比,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硅钢合金是变压器、充电器中的核心材料,其主要成份是铁和硅。向8.4g硅钢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硅及其杂质不溶于水,且都不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的关系如图所示。
试回答:(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硅钢合金属于____________材料(选填“金属”或“有机物”)
(2)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
2、新药左旋氧氟沙星(C18H20FN3O4)可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
(1)左旋氧氟沙星属于___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精确到0.1%)。
(3)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_______g。
(4)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可能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性质。
3、花青素(化学式)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该物质主要来源于各种蔬菜和水果。
(1)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2)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目前,市场上畅销以木糖醇为原料的“口香糖”,对修复蛀牙有所帮助。木糖醇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其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约为7.89%,氧元素质量分数约为52.6%,且每个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请回答:
(1)该有机物还含有的一种元素是_______________;
(2)木糖醇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木糖醇分子中氢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
(1)单宁酸属于_______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
(2)单宁酸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比)。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物质之间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规律,这是我们学好化学的一种基本方法。
(1)请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找出C2H6(乙烷)、C2H2(乙炔)、C2H4(乙烯)三种气体之间的存在的另外一个规律,并排列出顺序,将答案填在下表中的空格内。
规律 排列顺序
示例:标准状况下,密度由大到小 C2H6、C2H2、C2H4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律性特别强。例如,按一个分子中含碳原子个数的不同,名称上则依次带有甲、乙、丙、丁…,请你对比分析下表信息,填写其中两处空白:
一个分子中含碳原子的个数 1 2 3 4
烷烃类:通式为CnH2n+2 CH4 C2H6 ________ C4H10
名称:“某”烷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烯烃类:通式为_________ 无 C2H4 C3H6 C4H8
名称:“某”烯 无 乙烯 丙烯 丁烯
2、维生素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
(1)猜想:维生素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
提供试剂:维生素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试纸。(实验仪器自选)
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结论:维生素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反应的是(________)
A金属镁 B氯化钾
C氢氧化钠 D硫酸铜
(4)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为探究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的含量产生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Ⅱ.取两支盛有碘的淀粉溶液(呈蓝色)的试管,分别滴加上述两种汁液,边滴加边振荡.直到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滴数如下:
汁液 新鲜西红柿的汁液 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
滴数 12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你认为西红柿中维生素含量高的是______;
②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D
【详解】
A、澧县大米中富含糖类,选项错误;
B、石门柑橘中富含维生素,选项错误;
C、汉寿甲鱼中富含蛋白质,选项错误;
D、鼎城茶油中富含油脂,选项正确,故选D。
2、C
【详解】
A、米粉中富含淀粉,故A不符合题意;
B、酸笋富含维生素,故B不符合题意;
C、腐竹是豆制品,属于高蛋白质食物,故C符合题意;
D、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3、D
【详解】
A、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升华吸热,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B、酒精可使蛋白质变性,用于杀菌消毒,正确;
C、盐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用于除铁锈,正确;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容易参加化学反应,可做保护气,错误。
故选D。
4、B
【详解】
A、用发酵粉蒸馒头,能够使馒头蓬松多孔,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B、亚硝酸钠微毒,有致癌作用,加工火腿肠时放入过量亚硝酸钠防腐剂不利于人体健康,符合题意;
C、用干冰冷藏食物,能够防止食物腐败变质,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在酱油中加入铁强化剂补充铁元素,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不会损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5、D
【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
A、丙为甲醇,甲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不符合题意;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4:6=22:3,符合题意。
故选D。
6、C
【详解】
A、霉变的谷物含有黄曲霉毒素,有毒,不能作饲料,否则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类健康,A错误;
B、甲醛有毒,不能浸泡食品,B错误;
C、大量食用亚硝酸盐也会中毒,所以不能长期食用泡菜,C正确。
D、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霉变的食品煮熟后也不能食用,D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维生素对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预防疾病起到重大作用,但是不能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
B、食用碘盐,可以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补钙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C、霉变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淘洗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
D、控制油脂摄入,可以减少肥胖的发生,对人体健康有利,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
A、动植物体的腐烂和塑料的老化均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进行的很慢,都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在通风不良的室内使用煤炉、燃气灶及燃气热水器等,容易发生碳的不完全燃烧,易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C、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不符合题意;
D、不是所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均属于无机物,也不是所有的含碳化合物都具有可燃性,如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A、沼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化学式为CH4,是一种可燃性气体,能作燃料,点燃前要验纯,故A选项正确;
B、CaCO3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能作建筑材料,生石灰为氧化钙的俗称,故B选项错误;
C、木炭主要成为为碳,化学式为C,木炭和活性炭一样都有吸附性,常用来吸附一些食品和工业产品里的色素,故C选项正确;
D、75%的酒精,溶质为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有杀菌消毒作用,抗疫期间可作消毒剂,故D选项正确;
故选B。
10、D
【详解】
A.除去CO中的——通过灼热的CuO,一氧化碳和氢气都会反应,违背除杂原则。
B.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加入稀盐酸,除去的是氢前金属铁,违背除杂原则。
C.鉴别白酒和白醋——无法看颜色,因为都是无色,可以闻气味来鉴别,选项操作不能达到目的。
D.鉴别和NaOH固体——加水溶解,测温度,硝酸钾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温度会升高,选项操作能达到目的。
故选:D
二、填空题
1、
(1) 蛋白质 葡萄糖
(2) 不可再生
(3) 放出热量更多生成污染物二氧化硫更少 太阳能
【解析】
(1)
饺馅中的虾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水饺皮的主要成分淀粉在人体内酶的作用下最终转化成葡萄糖,再缓慢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2)
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燃烧是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
据图分析可知,等量天然气、煤燃烧,天然气放出热量更多生成污染物二氧化硫更少;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
(1) 混合物 肥皂水 煮沸
(2)喷漆
(3)过滤
(4)糖类
(5) 铁原子 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合成
(7)17
(8)氯化亚铁、氯化氢(或FeCl2、HCl)
【分析】
(1)
自来水中含有水、可溶性杂质等多种物质,所以自来水属于混合物;要检验自来水的硬度,可向该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沬较少的是硬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应该采取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填:混合物;肥皂水;煮沸;
(2)
铁在与氧气、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发生锈蚀,自行车支架一般采取的防锈措施是喷漆,这样可以隔绝铁与水蒸气、氧气的接触,达到防锈的目的,故填:喷漆;
(3)
用渔网捞鱼是利用了化学上过滤的原理;故填:过滤;
(4)
粽子中的糯米主要成分是淀粉,为人体提供主要的营养素是糖类,故填:糖类;
(5)
铁是—种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构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二者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填:铁原子;铜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
氨纶不是自然界中本来就有的,而是人工合成的,属于合成纤维,故填:合成;
(7)
一个氧原子中含有8个电子,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每个氧分子中含有16个电子。一个负氧离子(O2-)是由一个O2分子俘获了空气中一个电子形成的微粒,每个O2-中共含有16+1=17个电子;故填:17;
(8)
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而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一定量的铁、铜混合物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亚铁以及过量的氯化氢,故填:氯化亚铁、氯化氢(或FeCl2、HCl)。
3、
(1) 元素 肥皂水 H2O
(2) 没有达到纸锅的着火点 有足够的氧气
【解析】
(1)
①“钙”和“钾”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填:元素;
②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
③该品牌矿泉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化学式为:H2O;
(2)
①酒精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为:可燃物,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在煮食物的过程中,纸锅不会燃烧,主要是没有达到纸锅的着火点;
③充分燃烧需要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多的氧气;二是要与氧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图中让固体酒精与纸锅底部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的目的是要有足够的氧气。
4、
(1)2Ar
(2)CH4
【分析】
(1)
氩的元素符号可以表示1个氩原子,所以2个氩原子可表示为:2Ar。
(2)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可表示为:CH4。
5、
(1)C
(2)D
(3)A
(4)B
(5)E
【分析】
(1)氯化钠可用于制生理盐水,故填:C。
(2)
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故选:D。
(3)
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故选:A。
(4)
稀有气体用于制成各种用途的电光源,故选:B。
(5)
酒精可用于医用消毒剂,故选:E。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但它们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少。所以“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很少,可有可无”是错误的。
【点睛】
2、正确
【详解】
葡萄糖化学式C6H12O6,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填:正确。
3、正确
【详解】
碘遇淀粉变蓝,而遇奶粉(富含蛋白质)无变化,故可以鉴别。正确。
4、正确
【详解】
在正常情况下,人每日需摄入50~60g油脂,它供给人体日需能量的20%~25%。一般成人体内储存约占人体质量10%~20%的脂肪,它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当人进食量小、摄入食物的能量不足以支付机体消耗的能量时,就要消耗自身的脂肪来满足机体的需要,此时人就会消瘦。说法正确。
5、错误
【详解】
脂肪中氢的比例高,所以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相比,脂肪氧化时释放的能量多,故题中说法错误。
四、计算题
1、(1)金属(2)83.3%(3)17.9%
【详解】
(1)硅钢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设8.4g硅钢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y,
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生了0.25g的氢气。
x=7g
y=19g
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硅钢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3.3%。
(3)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答:反应结束后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7.8%。
2、
(1)有机物
(2)左旋氧氟沙星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2.8
(4)见光易分解(或易发生化学变化)
【分析】
(1)
左旋氧氟沙星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2)
见答案;
(3)
成人呼吸道感染患者,一个疗程最少应服用左旋氧氟沙星:0.2g×2×7=2.8g;
(4)
从保存方法看,左旋氧氟沙星需避光保存,可能具有见光易分解的化学性质。
3、180:11:96 287 33.4%
【详解】
(1)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对应的原子个数之比,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12):(11×1):(16×6)=180:11:96;
(2)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对应的原子个数再求和,花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12+11×1+16×6=287;
(3)花青素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33.4%。
4、碳 152 12
【详解】
(1)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
(2)设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则有5×16=52.6%×M,所以M=152;
(2)一个木糖醇分子中氢元素的质量为152×7.89%=12,即一个木糖醇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
5、(1)有机
(2)13:184
【详解】
(1)有机物是含碳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之外);单宁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2)由化学式可知,单宁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52):(16×46)=13:184。
五、实验探究
1、合理即可如:①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总数有多到少 C2H6、C2H4、C2H2或①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 ②C2H6、C2H4、C2H2或①物质中氢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 C2H6、C2H4、C2H2 C3H8 CnH2n
【详解】
(1)可根据一个分子的的原子数目的多少进行分类;一个分子中含(氢)原子总数有多到少:C2H6、C2H4、C2H2;
(2)由烷烃类的通式可知丙烷的化学式为C3H8;由乙烯、丙烯、丁烯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比可知烯烃类的通式为CnH2n。
考点:物质的分类
2、方案Ⅰ:将维生素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方案Ⅱ:将维生素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杯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或将维生素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将其逐滴滴入含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 小于7(或红色消失) AC 新鲜的西红柿 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解析】
【详解】
(2)方案Ⅰ:将维生素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变红,证明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方案Ⅱ:将维生素 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用玻璃杯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pH小于7,证明维生素C溶液显酸性;(或将维生素片溶于蒸馏水配成溶液,将其逐滴滴入含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3)酸性物质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酸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可溶性盐与酸大多不反应,能与维生素反应的是金属镁和氢氧化钠;
(4)使碘的淀粉溶液褪色,新鲜西红柿的汁液只需要12滴,放置一周的西红柿的汁液需要20滴,说明新鲜的西红柿维生素的含量较高;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获取更多的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