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与时代性,从思想文化层面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理论成果,培养爱国主义热情。
课 前 预 习 案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p64——67页,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标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以备课堂上集体讨论突破。
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知识点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㈠历史背景:
1 ;
2. ;
㈡主要内容:
1.民族主义,包括“ , 。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 。民族主义的提出,把反对 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起来,反映了人民的意愿和时代的要求。
2.民权主义是“ ”,即进行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民权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 ,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3.民生主义是“ ”也就是孙中山所主张的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 土地问题的纲领,它反映了孙中山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美好愿望
和对世界潮流的敏锐观察。
㈢深远影响:
1. ;2. ;3.三民主义在 时期成为鼓舞人民群众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知识点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㈠历史背景:
1. ;2. ;3.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即为新三民主义。
㈡主要内容:
㈢历史意义:
;
二、[预习自测]
1. 在同盟会的十六字政治纲领里,能体现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核心的是 (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是在 (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 B《民报》发刊词中
C二次革命失败后 D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宣言中
3.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 (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粹主义
【我的疑问】
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
课 堂 探 究 案
【探究点一】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
【探究点二】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新旧三民主义的异同并完成下面表格
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
突出反满,斗争矛头指向
一是突出了 的内容
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
民权主义
抽象的“自由、平等、博爱”
主张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 。
实行“ ”,谋求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
思考:1、如何评价新三民主义
2、孙中山先生一生给历史留下了太多的启示,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
[课堂检测]:
1.下列对三民主义的评价,错误的是 ( )
A.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
B.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
C.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D.三民主义成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
2.孙中山实现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其具体因素不包括 ( )
A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维护民主共和斗争的失败 D中国共产党的帮助
3.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对三民主义重新解释,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 )
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反对民族压迫 ③平均地权 ④节制资本
A.①②④ B.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4.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相比 ( )
A.性质相同,内容基本不同 B.内容基本相同,性质不同
C.性质和内容基本相同 D.性质和内容都不同
5.下列对新三民主义性质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纲领 B.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C.四大革命阶级联合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D.以三大政策为核心的革命纲领
课后 训 练 案
1.孙中山先生说过:“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之所以受到人民的爱戴,也就是顺应了世界历史的大潮流,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顺应的是当时世界的 ( )
A.政治民主化潮流 B.民族主义潮流 C.社会主义潮流 D.经济全球化潮流
2.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 )
A.“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
B.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二,一曰“平均地权”,一曰“土地国有”
C.“农民之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3. “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这样回答他( )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
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
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
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
4.孙中山在遗嘱中说:“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在他一生的斗争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三大政策 D.国民党“一大”宣言
5、孙中山一生中的两次伟大转变:
第一次:1894年上书李鸿章,主张改良(改革),遭冷遇,转而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次: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最伟大的转变)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孙中山为什么能够实现第二次的伟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