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练习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必考点解析沪教版(全国)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练习练习题(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5-07 16:4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专题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可燃冰被科学家誉为“未来能源”、“21世纪能源”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热值高等优点。但是,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沉积物和陆地冻土的岩石中,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所以,开采可燃冰的关键是解决技术上的问题。目前,可燃冰的开发尚处于试验性开采阶段。下列说法与文意相符的是
A.“可燃冰”容易保存 B.甲烷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
C.“可燃冰”其实就是一种气体 D.“可燃冰”是纯净物
2、下列发电方式可能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燃煤发电
3、下列做法不符合“山青水绿、天蓝地净”理念的是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D.充分利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
4、下列产品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A.无铅汽油 B.可降解塑料 C.加碘食盐 D.低残留农药
5、下列对主题知识归纳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能源 B.化学与材料
①煤、石油等是可再生的化石燃料 ②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 ③风能、氢能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①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 ②玻璃、塑料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③Fe2O3,、CuO属于合金
C.化学与人体健康 D.化学与环境保护
①长期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 ②摄入某些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 ③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 ①使用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 ②严禁焚烧秸秆可减少空气污染 ③使用光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A.A B.B C.C D.D
6、2020年11月,南阳市成功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下列做法与创建文明城市相悖的是
A.洒水治理街道扬尘 B.焚烧处理城市垃圾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7、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加水溶解,并触碰容器壁
B 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Cl2 加足量的锌粉,过滤
C 鉴别H2、CH4两种气体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D 检验某物质中是否含有碳酸根离子 加稀盐酸,观案是否有气泡冒出
A.A B.B C.C D.D
8、下列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区别CuSO4溶液、FeSO4溶液和NaCl溶液—观察溶液颜色
B.区别开CO、H2、CH4三瓶无色气体—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除去铁粉中的铜粉—稀盐酸
D.除去CO2中的CO—点燃
9、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5年远景目标之一。下列做法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B.使用一次性碗筷,树立健康意识
C.下班时关闭用电器,减少能源损耗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
10、以下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A. 加热一定质量高锰酸钾固体
B. 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C. 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D. 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1)笔之所费在于老。羊毛常用于制笔毫,制作时需用石灰水脱去羊毛中的油,石灰水中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用墨汁写绘的字画能从古代保存至今而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________(填“稳定”或“不稳定”)。
(3)制作宣纸时,有道工序是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捞纸”相当于下列操作中的 (填字母)。
A.蒸馏 B.过滤 C.吸附 D.沉淀
(4)清洗砚台不宜用硬物大力擦拭,说明制作砚台的材料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等冰上场馆将采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可实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和碳排放几乎为零。固态二氧化碳的俗称是_________,能作制冷剂的原因是_________。
3、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负责任大国的作为与担当。
(1)现阶段的能源结构仍以化石燃料为主。它们的主要成分都含_________元素,还含有硫、氮等元素,燃烧产生的________降雨时会形成酸雨。
(2)捕集、利用和封存CO2是实现碳中和的一种途径,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反应之一是氧化镁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有液氢、煤油等。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的原因之一是______;煤油是_____的产品,为使煤油充分燃烧,一是要有足够的氧气,二是要______。
4、厨房是一个化学物质的小世界。
(1)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_________。
(2)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_________。
(3)铁锅生锈是铁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_________原理(填“溶解”或“乳化”)。
(4)很多家庭使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_。
5、H2作新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质量相同的①CaCO3②Na2CO3③NaHCO3④K2CO3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为___________。(填序号)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塑料随意丢弃不会造成白色污染(____)
2、遥控器外壳属于热固性塑料(____)
3、为减少“白色污染”,所有超市、商场、农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____)
4、区别羊毛纤维、棉花纤维,用灼烧、闻燃烧产生的气味,观察燃烧后的灰烬进行区分(____)
5、废弃的生石灰会带来“白色污染”(__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若要使汽油充分燃烧,可将汽油喷成雾状后点燃,其目的是___________;一定质量的乙醇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后,生成11g二氧化碳和21g一氧化碳,同时生成___________g水。
2、黑火药由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组成,爆炸时主要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横线上的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
(2)黑火药制作的烟花燃放时,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_______(固体和气体污染物,各填一种)。
(3)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生成24g氧气需硝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3、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卷土重来。过氧乙酸(CH3COOOH)是杀灭生活环境的病毒的主要消毒剂之一,工厂制备过氧乙酸的方法为:。
(1)CH3COOH和 CH3COOOH都属于______(选填“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或“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2)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等质量的CH3COOH和CH3COOOH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4、资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1)天然气、煤和______称为化石燃料,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_____。
(3)医院输液常用到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有以下操作:①溶解、②称量、③计算、④装瓶存放,贴上标签,正确的顺序是_____(填序号)。量取蒸馏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_____(填“大于”或“小于”)5%
5、实验室里化学小组准备做金属与酸的反应,计划用铁屑5.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你算出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多少克氢气?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病毒席卷全国,为预防病毒蔓延,避免交叉感染,武汉封城,全国停工,此时“自热火锅”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自热火锅”主要由料包和发热包(主要成分为生石灰、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铁粉、铝粉、碳酸钠等)组成,食用方法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发热包发热的原理是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能起到____________作用。
③“自热火锅”的外盒由聚丙烯塑料材质制成,随意丟弃会带来__________________问题,聚丙烯塑料属于__________(填字母)。
A金属材料
B有机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④同学们继续对内层塑料盒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I.定性检测(已知:无水CuSO4遇水变蓝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装入试剂并按上图进行实验。通入O2,一段时间后,点燃J处酒精灯。 装置K中无水CuSO4变_______色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H2O
装置L中_____ 塑料燃烧产物中有CO2
由实验可知,该塑料一定含有的元素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Ⅱ.定量测定
为进一步确定组成,将1.4g该塑料在足量O2中完全燃烧,共产生了4.4gCO2和1.8gH2O,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该塑料_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除上述实验结论之外的元素。
2、煤燃烧会对环境带来影响,化学兴趣小组对此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煤充分燃烧的产物是什么?
(查找资料)①煤含有的主要元素有C、H、S,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②SO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吸收SO2)褪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有毒;③CO2不能使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实验中不考虑其他元素)
(猜想假设)猜想1:CO2、SO2、H2O;猜想2:CO、SO2、H2O;猜想3:CO2、SO3、H2O
(讨论交流)同学们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
(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将煤粉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A、B、C、D、E装置。
(实验现象)(1)装置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证明煤燃烧生成了水。
(2)证明煤燃烧生成了SO2的现象是________。
(3)证明煤燃烧生成了CO2的现象是装置D中______、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结论)猜想1正确。
(反思拓展)
(1)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大量煤燃烧会导致酸雨,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
(2)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
(3)装置E不能放在装置A与装置B之间的原因是________。
(4)装置B和D中盛装的都是品红溶液,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
A、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不易保存,错误;
B、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将比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正确;
C、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错误;
D、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含有多种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故选B。
2、D
【详解】
A、水力发电是利用水的势能转化进行发电,期间几乎不产生污染物质,故A错误;
B、风力发电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通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期间几乎不产生污染物质,故B错误;
C、太阳能发电是利用光伏发电原理,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期间几乎不产生污染物质,故C错误;
D、燃煤发电属于燃烧化石燃料发电方法,在煤炭的燃烧中会生成硫、氮的氧化物,这会使得空气被污染,故D正确;
故选择D
【点睛】
3、B
【详解】
A、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在使粮食增产的同时减少污染环境,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会影响农作物生长,还会污染环境,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限制燃放烟花爆竹可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充分利用天然气、风能、太阳能,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空气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C
【详解】
A、开发无铅汽油是为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开发可降解塑料,是为了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开发加碘食盐,是为了补充碘元素,预防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
D、开发低残留农药,是因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A. ①煤、石油等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故错误;②光能、电能等可通过化学能转化而成,故正确;③风能、氢能等是具有开发前景的新能源,故正确,故选项不完全正确;
B. ①棉花、羊毛都属于天然材料,故正确;②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③Fe2O3、CuO属于金属氧化物,不属于合金,故错误,故选项不完全正确;
C. ①长期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故正确;②摄入某些重金属盐会导致人体中毒,故正确;③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结构,所以用甲醛溶液浸泡水产品对人体有害,故正确,故选项完全正确;
D. ①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污染,故错误;②严禁焚烧秸秆可减少空气污染,故正确;③使用光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故正确,故选项不完全正确。
故选:C。
6、B
【详解】
A、洒水治理街道扬尘,可以减少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防止空气污染,故A不符合题意;
B、焚烧处理城市垃圾,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故B符合题意;
C、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故C不符合题意;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A
【详解】
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几乎不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故加水溶解,并触碰容器壁可以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正确;
B、锌可以和氯化亚铁、氯化铜反应,把原物质也反应掉了,不符合除杂原则,不正确;
C、氢气和甲烷燃烧都产生蓝色火焰,不能通过观察火焰来鉴别氢气和甲烷,不正确;
D、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的物质加入稀盐酸都产生气泡,故不能通过加稀盐酸,观案是否有气泡冒出方式来检验碳酸根离子,不正确。
故选A。
【点睛】
8、A
【详解】
A、CuSO4溶液为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NaCl溶液为无色,故可以通过观察溶液颜色来区别三种物质,符合题意;
B、CO、H2、CH4三种气体燃烧都产生蓝色火焰,不能通过观察火焰颜色来区分三种气体,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铁能和盐酸反应,而铜不可以,该方法不能除去铜而把原物质除去了,不符合题意;
D、点燃混合气体,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不能燃烧,所以方法不可行,若通入氧气则易引入新的杂质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9、B
【详解】
A、积极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属于绿色发展,正确。
B、使用一次性碗筷,会加大树木的砍伐,不属于绿色发展,错误。
C、下班时关闭用电器,减少能源损耗,属于绿色发展,正确。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防止水体污染,属于绿色发展,正确。
故选:B。
10、A
【详解】
A、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故反应后固体中的锰元素的质量不变,但由于反应后固体的总质量减少,故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选项A正确;
B、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故开始压强变大,冷却后,由于消耗了氧气,故压强又会变小,选项B错误;
C、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开始反应时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选项C错误;
D、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个甲烷分子与2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2个水分子,容器内的分子总数不变,选项D错误。
故选:A。
二、填空题
1、
(1)Ca(OH)2
(2)稳定
(3)B
(4)质地较软(或硬度较小)
【分析】
(1)
氢氧化钙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钙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氢氧根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中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个数比为1:2,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a(OH)2。
(2)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很稳定,所以用墨汁写绘的字画能从古代保存至今而不褪色。
(3)
制作宣纸时,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捞纸时固体不溶物留在竹帘上方,水通过竹帘流进纸浆池中,所以捞纸相当于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故选B。
(4)
清洗砚台不宜用硬物大力擦拭,说明制作砚台的材料质地较软或硬度较小,若用硬物大力擦拭会在砚台上留下划痕。
2、 干冰 干冰升华吸热
3、
(1) 碳C 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或SO2、NO2)
(2)
(3) 制取成本高(或运输贮存困难) 石油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分析】
(1)
化石燃料中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元素,燃烧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与水、氧气反应形成硫酸、硝酸,形成酸雨。
(2)
反应物是MgO 、CO2,生成物是MgCO3,所以化学方程式是MgO+CO2=MgCO3。
(3)
氢气制取随原料来源广泛,但制取需要大量能量,制取成本高。氢气分子体积较小,运输贮存困难,所以氢气目前还不能在生活和生产中大规模使用。煤油是石油的产品。物质燃烧需要有足够的氧气和与氧气充分接触,即为使煤油充分燃烧还可以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点睛】
4、
(1)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 水##H2O 氧气O2 乳化
(4)
【解析】
(1)
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
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
铁锅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
甲烷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 ③①②④
【详解】
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比较环保,且燃烧值大;
解:设四种物质的质量均是m,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分别是:①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
②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③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
④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故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为:③①②④。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白色污染是由废弃的塑料制品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错误。
【点睛】
2、正确
【详解】
遥控器外壳属于热固性塑料,正确。
【点睛】
3、正确
【详解】
“白色污染”是指废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所有超市、商场、农贸市场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
【点睛】
4、正确
【详解】
羊毛的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燃烧后灰烬较多且带有光泽,燃烧残余物容易压成粉末;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有烧纸的气味;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的一种,灼烧有特殊气味,趁热可以拉成丝,故正确。
【点睛】
5、错误
【详解】
“白色污染”是由废弃塑料引起的,与废弃的生石灰无关,叙述错误,故填错误。
四、计算题
1、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7g
【详解】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与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若要使汽油充分燃烧,可以增大氧气的含量,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可将汽油喷成雾状后点燃就是增大了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一定质量的乙醇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后,生成11g二氧化碳和21g一氧化碳,说明该反应是乙醇的不完全燃烧,11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1g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反应前只有乙醇中有碳元素,碳元素的质量为:3g+9g=12g,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故氢元素的质量为3g,所以生成水的质量为:。
2、(1)K2S;(2)烟尘(或可吸入颗粒物等合理即可)、SO2(或CO、或NO或NO2或NOx);(3)151.5g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横线上的物质的化学式是 K2S。
(2)黑火药制作的烟花燃放时,会产生烟尘、生成硫化钾且还可能存在二氧化硫等气体污染物,所以产生的空气污染物有烟尘、K2S、SO2。
(3)设生成24g氧气需硝酸钾的质量是x:
x=151.5g
生成24g氧气需硝酸钾的质量是151.5g。
3、
(1)有机小分子化合物
(2)76
(3)38:45
【分析】
(1)
CH3COOH和 CH3COOOH都属于含碳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一万,属于有机小分子化合物,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2)
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4+16×3=76。
(3)
设CH3COOH和CH3COOOH质量均为m,则等质量的CH3COOH和CH3COOOH中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4、石油 不可再生 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③②①④ 小于
【详解】
(1)天然气、煤和石油称为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
(2)“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请你提一条“低碳生活”的合理化建议: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随手关灯等。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仰视读数,则量取的水的体积增大,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5、0.2g
【详解】
设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氢气的质量是x
x=0.2g
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0.2g氢气。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五、实验探究
1、 吸附 白色污染 B 蓝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H 不含
【详解】
①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填:CaO+H2O=Ca(OH)2;
②焙烧硅藻土、活性炭都有疏松多孔的结构,都具有吸附性,故填:吸附;
③塑料在自然界中很难自然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白色污染;B;
Ⅰ.无水硫酸铜与水后会生成硫酸铜晶体,变成蓝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浑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塑料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塑料中含有C、H元素。故填:蓝;澄清石灰水浑浊;C、H;
Ⅱ.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的C元素的质量为;1.8g水中含有H元素的质量为 ,1.2g+0.2g=1.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塑料中不含除C、H外的其他元素。故填:不含。
2、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 品红溶液不退色 二氧化硫 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实验没有检验一氧化碳的存在 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会干扰二氧化碳的检验 装置B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D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吸收完全
【详解】
讨论交流:同学们做出以上猜想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煤中含有C、H、S元素;
实验现象:(1)题干提供,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装置A中的现象是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证明煤燃烧生成了水。
(2)题干提供,SO2能使品红溶液;证明煤燃烧生成了SO2的现象是装置B中品红溶液褪色;
(3)题干提供,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证明煤燃烧生成了CO2的现象是装置D中品红溶液不退色、装置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反思拓展:(1)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和水会形成酸性物质;根据实验结论可知,大量煤燃烧会导致酸雨,形成酸雨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2)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实验没有检验一氧化碳的存在;
(3)装置E不能放在装置A与装置B之间的原因是: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会干扰二氧化碳的鉴定;
(4)装置B和D中盛装的都是品红溶液,它们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装置B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D是检验二氧化硫是否吸收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