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初一生物组 课前预习提纲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1、简要概述实验步骤。
2、暗处理的目的?
3、遮光的目的?
4、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5、脱去绿色的叶片呈什么颜色?
6、脱去绿色的叶片滴加碘液后有什么变化?
7、通过实验得出什么结论?光合作用的产物目的要求:1 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2 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材料用具:盆栽的天竺葵,黑纸片,曲别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培养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镊子,火柴,清水。方法步骤:1 暗处理(为什么?)
2 遮光处理
3叶片脱色(为什么要隔水加热?)
4、漂洗
5 滴加碘液(为什么?)
6 观察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 制造的,而不可能是叶片在实验前储存的。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而淀粉遇碘液变蓝色。这样可以很清晰的实现实验目的。讨论:
(1)暗处理(饥饿处理)的目的?
(2)遮光处理的目的?
(让有机物运走耗尽)形成对照讨论明确:
(1)隔水加热的目的?
(2)脱去绿色的叶片呈什么颜色?
(3)脱色时为什么用酒精而不用清水?因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水则不能以防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呈黄白色
讨论1 脱去绿色的叶片遇碘后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 为什么要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
3为什么要绿叶中的叶绿素?脱色时为什么要隔水加热?脱去绿色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同时也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绿素呈绿色,如不脱去绿叶中的叶绿素就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现象。酒精的燃点较低,隔水加热,可预防烧杯中酒精燃烧,以免出现危险。选叶遮光的原因 为了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返回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A遮光部分未变蓝,说明什么?
B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什么? (遮光部分未变蓝说明遮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未遮光部分产生了淀粉) 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目的要求: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材料用具:金鱼藻,大烧杯,短颈玻璃漏斗,玻璃管,橡皮塞,细木条,火柴等。方法步骤:讨论: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管内,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细木条复燃或燃烧更旺。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大显身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贮存在( )
A、叶绿体 B、氧气 C、水 D、有机物
2、遇碘变蓝色是哪种物质的特性?( )
A、脂肪 B、淀粉 C、糖类 D、无机盐
3、“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叶片经酒精退色并滴加碘液后,遮光和不遮光部分的颜色分别是( )
A、蓝色、蓝色 B、蓝色、黄白色 C、黄白色、黄白色 D、黄白色、蓝色
4、光合作用的条件是( )
① 光② 叶绿体 ③ 二氧化碳④ 有机物(淀粉) ⑤ 氧气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④⑤?DBDA光合作用的产物
2、氧气1、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光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进一步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 ?下节课同学们再见同学们再见图片返回返回天竺葵黑纸片叶片脱色返回返回酒精 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