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3-27 09:27: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
生物的基本特征
课型
新授
序号
备课人
单位
一中
课标与教材
分 析
教材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高中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既涵盖了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学的主要教学内容。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命本身的特征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两个方面,生命本身的特征主要是新陈代谢和生殖,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主要是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将有助于形成总体的概念,对高中的生物学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是教学的重点。 (二)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中所包含的科学研究基本程序,既是学习和探究生物学问题的基本方法,也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和得出结论等基本程序,在具体的问题探究过程中体会和学习这些基本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三)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绪论课的重要目标,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非常有利于高中生物学的学习,绪论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能否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因此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难点分析 (一)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属于绪论中没有的内容,因此在教学上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在教学中可采用案例法,即以一个需要研究的生物学问题的研究过程来体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教师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等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完成高中生物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节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的起始节。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识别身边生物的基础上,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说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学生对于生物的生命现象已有不少感性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任一种自己熟悉的生物,形成一个基本观点:只有具备这些特征的物体,才是生物。




知识与
技 能
1.通过列举、辨认具体事例,学会描述身边的生物,区别生物和非生物。
2.通过讨论、领会并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
方 法
通过事物的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2.通过举例活动,让学生关注生物,培养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
与 媒 体
?教具准备: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体现生物基本特征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查找与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关的资料。
观察、比较、举例;多媒体课件
板书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 备
我们身边的生物
一、 创设问题情景
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多媒体屏幕呈现:绚丽多彩的大自然:空中有白云、飞机、太阳,还有蝴蝶、小鸟。远处有山林、草地,草地上有大大小小的蘑菇。近处有一只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在觅食,小狗趴在旁边吐着舌头。还有一座小桥,水中有游鱼、水草。
从学生熟悉的画面引入,目的是使学生从学习一开始就感到亲切、有趣,并且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二、 提出问题
质疑: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为什么?
一石激起千层浪,让学生在上课初始便把注意力集中到问题中来,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程度。
四、巩固运用
1、为了加深学生对生物的理解,让学生列举自己熟悉的生物。
2、大屏幕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生物标本、图片。学生说出名称。
????过渡句:现在已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生物的生命现象]
一、出示一盆生长旺盛的含羞草A和一盆塑料质的含羞草B,让学生判断哪一盆是生物,并列举它是生物的理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并进行评比,看哪一小组列举的理由多而合理。学习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小结:生物具有生长、呼吸、排出废物、摄取营养物质、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生命现象。生物的各种生命特征的总结,依托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提取和运用,从中品尝到了主动获取知识的乐趣,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空间和气氛,为以后的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二、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些生命现象的理解。本小组的题目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小组的讨论。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三、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通过小组讨论发言,他人补充的形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得到加强,通过合作获得成功,每个人在分享喜悦的同时,意识到集体力量的强大,增强了自信心。
四、拓展思维: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引导学生根据所查资料,说出生物的其它的生命现象。比如,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物体都能适应环境并能改变环境;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等。(放映一段录像说明生物的这些生命现象)。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学生知道课本上所学知识仅仅是生物科学中的九牛一毛,激起了他们继续探索的热情,树立了他们探索生物学的远大志向。
五、迁移应用: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分析它是否具有上述生命现象?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一条途径,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体验到成就感,同时也会让学生在其中发现新的问题,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学会在新知中迁移,在迁移中应用,在应用中发现,再发现中思考。
六、教师小结:上述生命现象是生物所共有的,生物所表现出来的这些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让学生学会概括和总结,训练他们思维缜密、语言精练。
七、巩固练习:
1、放映录像,提问其中体现了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通过动态的图像或图片,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2、阅读短文,说出小球藻是生物吗?从文中找出证据。(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短文如下:宇宙航行时代的到来,使“宇宙食品”的供应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于是人们想到了小球藻:它的直径只有3—5毫米,却能够吸收人们排出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放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2—3代。
八、总结设计
1、收获大家谈(发展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总结: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空中飞鸟,地上爬虫,河里游鱼,道旁小草,都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爱护这些生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问题解决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后回答:飞机、白云、太阳、山石、桥、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都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鸡、狗、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学生通过提取脑海中的生活常识,自然而然的解决问题,降低难度,让学生开学之初便拥有了一种生物学习的成就感和关注生活的意识。
在学生视野充分拓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众多的生物简单分类,明确生物包括植物、动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五类。
各小组发表意见,展示成果
第一组的意见:A植物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能不断的由小长大,B不能;A能进行呼吸,B不能;
第二组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在生长过程有落叶现象,B没有。(告诉学生这是植物排出体内废物的一种形式)
第三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理由是:A的生活需要水和肥料,B不用;A生长到一定时期,能够产生种子繁殖后代,B不能。
第四组意见:A是生物,B不是。除了以上同学讲的外,理由还有:你如果动一下A植物,它的叶子会合拢;B不能。(现场演示,并通过大屏幕展示出来。)
,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小组选出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
1组: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蔬菜、瓜果、、肉、粮食等食物;(2)马、牛、羊需要吃草;(3)虎、狼、豹要吃小动物。其他组补充: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在这个互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了充分的绽放,思维触角延伸到了生物的各领域中,有助于学生形成一个既有肌体又有灵魂的活的生物学科知识,学会“活学”。
2组:生物需要呼吸
所举例子为:(1)人需要呼吸;(2)鱼用鳃呼吸;(出示鱼口与鳃 盖不断张开和闭合的动画)(3)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等。(放映一段录像,说明鲸是用肺呼吸的,过一段时间它要到水面上来换气。)
教师参与:植物需要呼吸吗?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思考和教师的提示,学生回答:(1)植物也要呼吸,比如萝卜放时间久了就“糠”了;(2)晚上睡觉时,屋子里有过多的花卉对身体不利等。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都得到了很好的熏陶。
3组:排除体内的废物
(1)小动物、人通过出汗、排尿等形式将废物排出;(2)植物通过 落叶带走废物等。教师指出排便与排尿的区别。
4组:生物都能生长
(1)小鸟能长成大鸟;(2)我们也能长大;(3)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 参天大树等。(放映一粒种子逐渐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录像)
5组: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2)向日葵的生长向着太阳; (3)狗看到骨头会流口水;其他组的同学补充:(4)用苍蝇拍打苍蝇,苍蝇会立即飞走。(5)对于植物来讲,如果浇水不均匀,植物的根会向着有水的地方生长。能想到这一点,很不简单,说明这位同学的知识面很广,看书很多,掌声鼓励(图片展示,植物的向水性、向肥性)
6组:生物都能够繁殖
(1) 有的植物用种子繁殖,比如小麦、玉米。有的用茎繁殖;比 如月季。(2)猫、狗等动物是胎生;(3)鸟、鱼等产卵。
多列举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小组展示讨论
布置作业
理解并记忆生物的基本特征
2.完成学习与检测p1,2本节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分简单但是要加以区分,比如珊瑚和珊瑚虫 机器人等。新陈代谢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