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与防治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知道中国环境保护标志,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以及治理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一系列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对环境污染的成因,做出初步的设想来改善及防护;
3、情感目标:
通过对环境污染现状及危害的了解,使学生珍爱自己身边的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实验探究酸雨的成因及危害,知道酸雨的防止措施;
2、水资源在今后可能出现的危机,水污染原因及净水原理;
3、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区分各种固体废弃物,寻找合适的回收、利用处理垃圾的方法。
三、过程与方法: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学生交流讨论为主,结合实验探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探究实验:通过硫的燃烧了解酸雨形成的原理
☆ 预备知识: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清山、绿水、太阳及十个环组成。环境标志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五、教学设计
课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意图
引入 PPT播放地球和美好景色图片,播放地球“内忧外患”图片,创设情境 观察与讨论 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播放空气污染的图片、臭氧空洞、温室效应、工厂排出的浓烟 通过交流讨论,得出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知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都与空气污染有关。 引入新课,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
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播放视频:酸雨的危害,然后提出问题:酸雨有哪些危害? 交流讨论 了解酸雨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加强对空气污染的认识
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你知道发生酸雨的源头在哪里?待学生交流片刻后,播放视频:酸雨形成成因和危害 对提出问题进行猜想,经引导形成共识:主要是含硫燃料燃烧排出的二氧化硫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知道产生酸雨的主要环节之一是生成了二氧化硫,从而引出P239的实验与探究
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指导实验: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分组实验完成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用自己的话总结酸雨的形成过程酸雨对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通过自己的探究知道酸雨的形成过程
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提出问题:如何防治酸雨及大气污染呢?引导学生从治标和治本两方面来讨论 交流讨论 了解大气污染的防治,使学生知道化学科学必将为人类减少甚至消除污染作出巨大的贡献
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结合《京都协议》和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请学生谈谈治理和防治空气污染的重大意义 在老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然后总结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 保护水资源 播放图片 :干旱,水污染相关图片 交流讨论湖水污染的原因,以及水污染导致的严重后果。 了解水污染的原因,让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二 保护水资源 提出问题:如何治理和防治水污染呢?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采用哪些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可以减少甚至杜绝污水的排放 初步了解水污染的治理方法,引出P241活动与探究
二 保护水资源 指导实验:污水净化 分组实验(用课前准备自带的污水)交流讨论污水处理的主要步骤:污水—调节酸碱度至中性—沉降过滤—杀菌消毒—处理后的水 掌握用化学方法处理污水的主要步骤,使学生知道应用化学原理,可以更好地治理和防治水污染,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 保护水资源 结合我国现状,请学生谈谈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根据课前准备,进行交流讨论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 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播放图片:固体废弃物、白色垃圾 交流讨论垃圾的危害:产生有毒气体、破坏土壤、污染水体等 知道垃圾也是一种环境污染物
三 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处理垃圾呢? 有分类回收、填埋、高温堆肥等 知道垃圾又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
三 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请学生课后写一调查报告:在你家周围见到的固体废弃物有哪些?对人类有哪些影响?提出关于回收和处理这些固体废弃物的建议 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板书:
环境污染与防治
一 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1、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
(1)主要污染物 气体:CO 、NOx、SO2等
固体:可吸入颗料
(2)来源
2、与空气污染相关的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3、酸雨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危害
(3)酸雨的形成过程
(4)酸雨的防治
4、空气污染的防治及其重大意义
二 保护水资源
1、水污染的来源:
(1)工业上:工业三废“废气、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药、化肥不合理施用;
(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2、水污染的危害
3、化学方法处理废水的主要步骤:废水——调节酸碱度至中性——沉降过滤——消毒杀菌——处理后的水
4、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三 回收利用固体废弃物
1、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2、垃圾又是一种“放错地方的资源”
3、垃圾的处理方法:分类回收 填埋 高温堆肥等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