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上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群落的结构上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3-28 22:4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生物群落概念(community)
注意辨析: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生物(动、植物、微生物)
如:在池塘生物群落中.既有浮萍等水生植物,也有鱼,虾,螺等水生动物,还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等
一个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和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由于种间关系而形成了生物群落。
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一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知识一起,组成了生物群落。
理解: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区别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
一般用“优势”“常见”“稀少”来表示物种丰富程度的区别
丰富度: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三.种间关系
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
1( 1)单独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
讨论:
1(2)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
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1(3)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
2.提示: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提示: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
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
 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4.提示:
种间关系包括:
捕食  竞争 互利共生寄生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竞争
竞争的结果: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甚至灭亡
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寄生
菟丝子
一方受益,一方受害
寄生的结果:
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豆科植物和菌瘤根
互利共生:
地衣:藻类和真菌的共生物
种间关系
关系类型 物种 关系一般特征 实例
A B
互利共生 ++ 彼此有利,彼此依赖 地衣、根瘤
寄生 +- 一方有利,一方受害 蛔虫和人
竞争 -- 彼此抑制 水稻和稗草
捕食 +- 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 羊与草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



时间



时间



时间



时间
B
A
A
A
A
B
B
B
共生
寄生
捕食
竞争
1
2
3
4
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
三、生物群落的结构
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⒈垂直结构
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
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
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
⒉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
地球表面因降雨量、温度大小等生态因子从赤道到北极依次有 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
我国 南方 北方
热带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苔原
学习层次:
分子、原子(细胞的化学成分)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生态系统
生物个体
种 群
群 落
宏观
微观
练 习
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 D. 捕食
A
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
A
(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