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3节神经调节与
体液调节的关系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3
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
CO2调节:
骨骼肌剧烈运动
产生大量CO2
血液中CO2增多
呼吸中枢兴奋
呼吸活动加强
将CO2排出体外
赛跑时
刺激感受器
激素等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 、组织胺)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
(一)体液调节概念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文字一:
某人不小心右手碰到仙人掌上,右手立刻 缩回。随后很快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文字二:
吃完饭后半小时,血糖升高,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另外,又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且几乎可以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
分析讨论:从上面两段文字,你可以判断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请完成下面表格
(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举 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反射弧
迅速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缩手反射
甲状腺激素
回顾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调节的2种方式的具体途径是?
2、血糖的神经调节方式中,其神经中枢
是 ,其效应器是 。
下丘脑
内分泌腺
刺激
内分泌腺
血管
组织器官
刺激
内分泌腺
血管
组织器官
神经
3、受激素和神经共同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
4、激素种类:
主要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
5、如何理解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现象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使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使得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
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出现体重减轻现象。
当血糖含量超过160-180mg/dL(肾糖阈)时,就出现糖尿。在大量排糖过程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于是会出现多尿现象;
同时由于水分的大量排出,使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升高,在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多饮现象。
------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一) 体温调节
1.定义:
2.临床测定:
腋窝、口腔、直肠
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
3、体温恒定的调节
⑵ 热量的来源:
⑴ 体温恒定的原理
产热的器官:
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⑶热量的散失:
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呼吸、排尿、排便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安静状态以肝脏产热为主,运动时以骨胳肌产热为主
思考:
既然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即产热等于散热,那么当人突然到一个寒冷的环境中或一个炎热环境中时,体温会如何变化?机体又会做出什么样的调节呢?试着从产热和散热的角度去分析。
分析:
突然到一个寒冷环境中,温差增大,散热增多,而机体产热还没有变化,这时体温降低,为了保持体温的稳定,机体做出反应,增加产热同时减少散热。因为热量的来源重要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分解会加快,既新陈代谢加快。同时毛细血管的散热也会减少。而突然到了一个炎热环境时,由于热传递减弱,散热减少,这时产热没有变化,产热大于散热,机体温度升高,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会做出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的反应。那么到底是怎么实现这些过程的呢?那么我们一起看一下具体的调节过程。
*
Copyright Jiangyong
下丘脑
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
温度感受器
温觉感受器
冷觉感受器
(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
(中暑)
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2、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
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
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
㈡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摄入量/ml 排出量/ml
饮水 1300
食物中的水 900
代谢产生的水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除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尿液的形成
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过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
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葡萄糖、氨基酸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而代谢废物很少被重吸收,从而形成终尿。
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垂体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尿量
释放
(+)
(-)
大脑皮层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
1、请解释: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请阅读P33)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总结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㈠人的体温恒定的调节
㈡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A
B
C
D
刺激
刺激
刺激
刺激
神经
血管
组织、器官
组织、器官
组织、器官
组织、器官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内分泌腺
神经
神经
血管
血管
血管
(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属于___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属于_______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属于___过程。
(4)日照时间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__过程。
B
B、C
A
D
下课了,今天的课到此结束,祝大家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