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文档属性

名称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3-29 09:4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别 地位 主 辅
结构基础/物质基础 反射弧 主要是激素
调节方式 反射 通过体液运送
反应速度 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较长
作用范围 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系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别 地位 主 辅
结构基础/物质基础 反射弧 主要是激素
调节方式 反射 通过体液运送
反应速度 迅速、准确 比较缓慢
作用时间 短暂 较长
作用范围 比较局限 比较广泛

系  
1.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练习1: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BD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
1、人的体温调节
2、人的水盐调节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1.定义:
2.临床测定:
口腔:
腋窝:
直肠:
36.7~37.7 (37.2)
36.0~37.4 (36.8)
36.9~37.9 (37.5)
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3.体温变动
(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
在狭小范围内变动.
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
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2)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
特点:
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4.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体温的调节
1.体温的来源
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
2.体温恒定的原理
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
产热:
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
散热:
主要靠皮肤毛细血管和汗腺实现
3.调节体温主要中枢:
下丘脑
(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
(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
体温调节(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
寒冷环境
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肾上腺
肾上腺素增加,
代谢活动增强
产热量增加
刺 激
传入神经
垂体
TRH
甲状腺
甲状腺素增加,
代谢活动增强
TSH
散热减少
炎热环境
温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传出神经兴奋
皮肤血管舒张
皮肤立毛肌舒张
刺 激
传入神经兴奋
肌肉、肝脏
等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
散热增加
原因: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
(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
(中暑)
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
练习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
思考:
A
练习3.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
思考:
C
练习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
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
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
思考:
D
水的平衡
摄入量/ml 排出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除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尿液的形成(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水平衡的调节
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
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
饮水过多,
盐分丢失过多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
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尿量
尿量
增加饮水
产生渴觉
大脑皮层
+
+
+
+
+
-
-
-
-
-
+
1、请解释: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此称为水利尿,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
思考: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2、当你吃的食物比较咸时,你的身体是怎样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盐的平衡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盐的平衡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盐水?
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因此,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是某些病人来说,应当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
水盐的平衡的意义
4、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
小结
总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密切配合、相互影响。如,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一致作用的结果。
练习5: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汗腺的分泌量
B.皮肤血管血流量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D.身体的体温变化
C
练习6.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B.血糖调节只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C.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 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CD
练习7.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①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②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③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④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C
练习8: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D.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
D
练习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