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神经调节
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
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
反射
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
反射弧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
电信号
神经冲动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电信号 _______ ______
电信号
化学信号
激素的调节
物质基础: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
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
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
基本调节机制是:
反馈
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
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 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
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举 例
作用途径
反应速度
作用范围
作用时间
反射弧
迅速
体液运输
较缓慢
较广泛
比较长
准确、比较局限
短暂
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
缩手反射
甲状腺激素
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 调节准确、快速
B 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 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 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B D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
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实例一 人体的体温调节
1.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2.体温恒定的原理——
产热 = 散热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肝脏、骨骼肌最多)
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
炎热环境中
寒冷环境中
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
增加散热
温度降低
回到正常的体温
体温增高
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肌肉、肝脏等产热减少
感受器兴奋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减少散热
产热增加
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
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
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
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
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
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
体温降低
体温升高
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
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
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
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_____多于______,引起体温降低。
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_____多于______,引起体温升高.
(中暑)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作用下,人体保持恒温。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
散热
产热
产热
散热
实例二、水的平衡
摄入量/ml 排出量/ml
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 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除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
共计 2500 共计 2500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管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
髓袢
远曲小管
尿液的形成
(1)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滤过出一些基本
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原尿
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与原尿相比,质和
量都发生很大变化.
(2)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
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而代谢产物很少
被重吸收.
(3)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还有分泌作用,
即分泌H+、K+进入尿液.
抗利尿激素
分泌: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送并暂时储存于垂体中
功能:提高肾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
细胞外液渗透压
升高
渗透压感受器
下丘脑
大脑皮层
垂体
产生渴觉
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
尿量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
减少
(-)
(+)
(+)
(-)
实例三、盐的平衡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不排
特点: 多吃多排 少吃少排 不吃也排
体内物质 来 源 去 路
水 ①饮水
②食物中的水
③代谢产生的水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③肺排出水汽
④大肠排便
钠盐 食 物 ①肾脏排尿
②皮肤排汗
③大肠排便
钾盐 食 物 ①肾脏排尿
②大肠排便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类固醇。
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分泌。
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 . 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例如鸟类在繁殖季节,雌雄鸟相遇,(通
过神经系统感知),使生殖腺分泌相应的
性激素增加
2 .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
如甲状腺激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
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提高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C
2、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B
3.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枢( )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上丘脑和下丘脑
B
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C
5.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加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6.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B)
B
7.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
C
8.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
9、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些变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低于成年人 B 女性体温略低于男性 C 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D 人是变温动物
10、人在寒冷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是( ) A 皮肤血管舒张,骨骼肌收缩 B 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收缩 C 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D 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舒张
C
B
11、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
1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 ) A、肾脏和垂体 B、垂体和垂体 C、下丘脑和垂体 D、大脑皮层和垂体
13、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 A、水的平衡 B、盐的平衡 C、CO2和O2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
A
C
C
下图为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曲线,据图回答问题:
37.4
37.2
37.0
36.8
36.6
36.4
36.2
36.0
37.4
T/C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T/C
t/h
1、人体体温的来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体温昼夜差别 __________。保持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 _________和_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在炎热夏季的15点,人体体温为__________,写出此时体温调节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代谢过程释放的热量
不超过1℃
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约37.4℃
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