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3-29 15:4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biogeochemical cycles),是指在生态系统中,
组成 生物体的C、H、O、N、P等元素,不断进行着
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再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
物质循环的三大类型:水循环
气体型循环:
有气体的分子参与的循环的过程
沉积型循环: 参与循环的物质,其分子和化合物没有气体形态,并主要通过岩石风化和沉积物分解成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如磷、钙、钠、镁。
一、
水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约占体重的60%~95%,体内进行一切生化反应都离不开水。地球上水通过蒸发、降雨、植物的蒸腾、吸收等过程反复循环。
海洋是水的主要来源, 太阳辐射使水蒸气蒸发并进入大气,风推动大气中的水蒸气的移动和分布,并以降水形式落到海洋和大陆。 水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因此,碳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核心问题。

人类活动如化石燃料的大规模使用,造成对于碳循环的重大影响,可能是当代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碳循环二、 大气中的CO2植物动物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石油、煤等微生物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动物摄食燃烧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进入生物群落
碳出入生物 把CO2合成有机物
群落的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碳出生物群落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燃烧小结: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形式
CO2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形式
有机物
3、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
1.如果大量森林被砍伐,会对碳的循环有什么影响?
2.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有何影响?
3.什么叫温室效应?引起温室效应的原因?
4.温室效应有何影响?如何减缓温室效应?思考讨论Greenhouse effects温室效应:大气中对长波辐射具有屏蔽作用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较多的辐射能被截留在地球表层而导致温度上升。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氟氯碳化物、(CFCs)、氧化亚氮(N2O)、六氟化碳(SF6)、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等。
温室效应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三、氮循环 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氮占大气成分的78%,必须经过生物固氮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大气中的N2NH3NO-2、NO-3等动物体内含N有机物植物体内含N有机物尿素及动植物遗体中的含N有机物生物固氮工业、光电反硝化细菌吸收硝化细菌微生物分解参与生物固氮的固氮菌根瘤菌与根瘤
根瘤菌:一种能侵入豆科植物的根,并和该植物互利共生的固氮菌。
根瘤:根瘤菌在根内不断繁殖,促使根的组织逐渐膨大,形成根瘤。
四、物质循环的特点: 1、全球性: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2、反复利用,循环流动:生命元素可以被生态系统 的生物成员反复多次的利用。
甲丙丁乙左图,是物质循环的示意图:
1.这是什么循环?
2.分别判断各成分。3、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_____.
4、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线粒体、叶绿体C碳循环研究热点:失汇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