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氧气和氧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氧气和氧化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03-30 09:5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节 氧气与氧化
教学目标:
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
认识“氧化”这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了解氧化反应及其概念。
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
了解燃烧的条件,了解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并具有安全意识。了解灭火和火灾自救的一般方法。
初步懂得用实验来研究物质性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学会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氧气的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及用途。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
3、燃烧 三、教学用品: 新制氧气、红磷、木碳、细铁丝、酒精灯、燃烧匙、镁条、白磷、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
双边活动
设计意图
过程反思
第1课时
课堂引入:生活中很多东西用久了会变质,如橡胶轮胎老化、铁制品会生锈等。知道这是如何产生的吗?
一、氧气的性质
演示:1、观察氧气的颜色、状态和气味(注意正确采用观察和闻气味的方法)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在一定条件下能成为淡蓝色的液体,和雪花状的蓝色固体。
演示:2、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内,观察有何现象发生?
*氧气的检验办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能使木条复燃。
演示:3、硫、铁、磷、碳等在氧气中燃烧(观察发生的现象)
   ⑴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要求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现象: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⑵铁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现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注:反应前预先在瓶内铺一层沙或盛少量水,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的化合物。
二、呼吸作用与氧化
设疑:人在呼吸的时候,吸入了氧气,呼出的气体中什么成分增加呢?
实验: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观察现象?(为了实验的客观性,可以用空气进行对照实验)
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放出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特点:是一种缓慢的氧化反应过程,消耗有机物,逐渐放出热量。
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物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第2课时
三、氧化反应
[复习]:氧气的性质
[比较]:下列五个反应的异同
硫+氧气--二氧化硫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碳+氧气--二氧化碳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呼吸作用: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
[生答]:略
[投影]:异: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同:都放热、产物都为氧化物、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有些进行得非常剧烈,如硫的燃烧,铁在纯氧中的燃烧。有些进行得缓慢,如呼吸作用、生锈过程、塑料和橡胶制品得老化。
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氧化性。
【阅读】氧气的发现
四、缓慢氧化与燃烧
1、氧化反应进行得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就是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铁生锈等。
2、燃烧是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剧烈的氧化反应。
【解释】燃烧的三个特点:1)发光、发热;2)剧烈;3)氧化反应
3、爆炸: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引起爆炸。
【讨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人类对爆炸的利用你认识多少?
4、燃烧的条件:
【实验】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实验现象:(略)
实验结论: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一、要有氧气参与;
二、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着火点:每种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这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如白磷的着火点是40℃。
5、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地自发燃烧叫自燃。
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产生得热量如不能及时散失,会使温度逐渐升高,达到着火点时,不经点火,物质会自发地燃烧起来。
【讨论】怎样预防自燃?
六、灭火与火灾自救
【讨论】根据燃烧需要的条件,应该怎样来灭火?
--消除燃烧发生的如何一个条件:或降低温度;或隔绝空气。
1、灭火的方法:
【读图】常见的灭火方法由哪些?--采用媒体教学,并进行补充。
2、火灾自救常识:
【小结】
了解生活中的氧化现象,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许多现象的产生都与氧气有关,从而产生对氧气的求知欲。
尽量让学生描述实验的现象,体验观察实验现象的步骤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
让学生注意细节。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到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有不同的情况,体会氧化反应的类别。
通过燃烧、爆炸的关系和缓慢氧化与自燃的转变,让学生体会反应条件不同剧烈程度不同,量变会引起质变。
为灭火作铺垫,通过讨论得出灭火的两条措施。
常识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救手段和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演示的操作时间花费的较多,导致进程太缓.
学生对于实验非常感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此点展开教学,这样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是长远的。
由于气温太低,白磷自燃的实验进行缓慢,效果不好,最后只用媒体展示了一下。




氧气的性质学生掌握的较好,对于实验学生兴趣较浓,非常想自己亲手操作一下,我深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给学生太多的亲手操作机会而后悔。所以本节结束后很有必要安排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可先从仪器的使用规则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