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浙教版(2024)
九年级上册
第1章 二次函数
本章复习与测试
二次函数复习--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文档属性
名称
二次函数复习--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3-03-30 22:53:31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二次函数复习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认一认(1)你能说出上列的函数的图象对应是下面哪个的函数的解析式?
① y=ax2+c ② y=ax2 ③y=a(x+m)2+k
④ y=a(x+m)2 ⑤y=ax2+bx A B C D(2)①抛物线顶点在 x 轴上
② 顶点在 y 轴上(对称轴是 y 轴)
③图象经过原点 ④ 图象的顶点在原点?=0C=0直线x=0y=ax2+cy=a(x+m)2y=ax2+bx
y=ax2y=a(x+m)2y=ax2+cy=ax2+bx
y=ax2 抛物线上的面积问题
已知二次函数 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1)求出点A、B、C的坐标
及A、B的距离(2)求S△ABC(3)在抛物线上(除点C外),
是否存在点N,使得
S△NAB = S△ABC,
若存在,求出点N的坐标,
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N1.N2.N3y=x2-2x-3 抛物线上的面积问题
已知二次函数 与x轴交于A、B两点(A在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4)若点P是抛物线的顶点,
求四边形ACPB的面积.(5)设M(a,b)(其中0
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试求四边
形OCMB面积的最大值,
及此时点M的坐标。y=x2-2x-3.MNQH练习:运动中的面积问题 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沿AB边从点A出发向B以2cm/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A以1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0<t<6)那么: QPADCB(1)设运动开始后第t秒钟后,五边形QPBCD的面积为Scm2,
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t为何值时,S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2)求四边形QAPC的面积;
提出一个与计算结果有关的结论;
例5、如图,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1,0)、B(5,0)两点,与y轴交于点M。抛物线的顶点为P,且PB=2 。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P的坐标;
(2)求△POM(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
【解】(1) 由图象看出A(-1,0),B(2,0) C(O,-2)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 2)(x+1)C在抛物线上,∴a=1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2
解(2)设过B(2,0) M( ,- )的解析式为:y=kx+b
则 k= b=-3∴直线BM的解析式为:
y= x-3 ∵QN=t ∴把y=t代入直线
MB的解析式,
得x=2- t
∴S= ×2×1+ (2+t)(2- t)
即S=- t2 + t +3 其中 0<t<
(2)若点N为线段BM上的一点,过点N 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Q,当点N在线段BM上运动时(不与点B、点M重合)设NQ的长为t,四边形NQAC的面积为S,求S与t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例3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
(3)在对称轴右侧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P使△ PAC为Rt△ ?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设P(m,n)则n=m2-m-21)当Rt△ PAC是以PC为斜边时
有PC2=PA2+AC2
即m2+(n+2)2=(m+1)2+n2+5
把n=m2-m-2 代入得
∴点P1( , )2)当Rt△ PAC以PA为斜边时
则 PA2=PC2+AC2
即(m+1)2+n2=m2+(n+2)2+5
把n=m2-m-2代入得
∴点P2( , )∴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为
例3:如图,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二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
(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则求围成花圃的最大面积。 解: (1) ∵ AB为x米、篱笆长为24米
∴ 花圃宽为(24-4x)米
(3) ∵墙的可用长度为8米
(2)当x= 时,S最大值= =36(平方米)∴ S=x(24-4x)
=-4x2+24 x (0
∴ 0<24-4x ≤8 4≤x<6∴当x=4cm时,S最大值=32 平方米例3、在矩形ABCD中,AB=6cm,BC=12cm,点P从点A出发,沿AB边向点B以1cm/秒的速度移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边向点C以2cm/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两点在分别到达B、C两点后就停止移动,回答下列问题:
(1)运动开始后第几秒时,△PBQ的面积等于8cm2
(2)设运动开始后第t秒时,五边形APQCD的面积为Scm2,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t为何值时S最小?求出S的最小值。 例4: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腰长和正方形的边长为4,等腰三角形以2米/秒的速度沿直线向正方形移动,直到AB与CD重合。设x秒时,三角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平方米.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重叠部分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的一半时,三角形移动了多长时间?思考:如果继续向前移动,则重叠部分面积又会如何变化?作业:
《第二章全效自测题》 如图所示,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相交
于两点A(x1,0) B(x2,0)(x1
轴相交于点C,若抛物线顶点P的横坐标是1,A、B
两点间的距离为4,且△ABC的面积为6。(1)求点A和B的坐标(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求四边形ACPB的面积(4)设M(x,y)(其中0
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试求
四边形OCMB的最大值,
及此时点M的坐标。.MNQ练习(1)已知函数y= -x2-x-4,当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二次函数y=mx2-3x+2m-m2的图象经过原点,则m= ____。X≤12(3)、已知二次函数y=2(x+1)2+1,(-2≤x≤1),则y的最小值是 ,y的最大值是 。19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1章 二次函数
1.1 二次函数
1.2 二次函数的图象
1.3 二次函数的性质
1.4 二次函数的应用
第2章 简单事件的概率
2.1 事件的可能性
2.2 简单事件的概率
2.3 用频率估计概率
2.4 概率的简单应用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3.1 圆
3.2 图形的旋转
3.3 垂径定理
3.4 圆心角
3.5 圆周角
3.6 圆内接四边形
3.7 正多边形
3.8 弧长及扇形的面积
第4章 相似三角形
4.1 比例线段
4.2 由平行线截得的比例线段
4.3 相似三角形
4.4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4.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4.6 相似多边形
4.7 图形的位似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