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定向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或解释正确的是
A.家里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抽油烟机,将燃气排出室外
B.为避免尘土进入,豪华装修完的房屋立即入住后必须关闭所有门窗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火势较小时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打开所有门窗呼救
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因为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C.因为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于消毒
D.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
3、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正确的是
A.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
B.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入适量硫酸进行中和
C.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
D.用喷漆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
4、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如果人体内缺少钙元素,有可能引起的疾病是
A.贫血症 B.夜盲症 C.佝偻病 D.甲状腺肿大
5、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用霉变的谷物作饲料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C.腌制的泡菜含亚硝酸盐,不能长期食用
D.霉变大米花生等含有黄曲霉毒素,煮熟后可食用
6、下列有关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及常见用途的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俗称 化学式 类别 常见用途
A 消石灰 Ca(OH)2 碱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 干冰 CO2 有机物 用于人工降雨
C 小苏打 NaHCO3 酸 用于焙制糕点
D 纯碱 NaOH 碱 用于玻璃、洗涤剂的生产
A.A B.B C.C D.D
7、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液氮冷冻机 B.酒精可以做燃料
C.氧气用于航空航天 D.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8、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③面粉厂和加油站都要严禁烟火;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中正确的是
A.⑤⑥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③④
9、糖类、油脂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在人类食物所提供的总能量中,最多来自
A.蛋白质 B.油脂 C.维生素 D.糖类
10、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A.氧化物:NO2、CO(NH2)2
B.混合物:KNO3、纯净的空气
C.纯净物:矿泉水、大理石
D.有机物:C2H4、CH4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盘中餐”的大米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_____,“盘中餐”的多种蔬菜富含维生素C,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_____。
(2)食盐是“盘中餐”的每道菜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___________(填“单质”“原子”或“元素”)。
(3)农业生产中提高粮食产量是“盘中餐”的保障,农业生产中要合理使用化肥,____________(填“氮肥”“磷肥”或“钾肥”)能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4)为了提升“盘中餐”各种菜肴的味道,在烹饪过程中,要用到料酒,料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可通过高粱、玉米等发酵制取,可用作燃料,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菠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小明为了研究菠菜汁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1)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指的是铁__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元素”),除此之外还含有丰富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
(2)往菠菜中加入一种液体溶剂进行研磨后,经__________得到汁液。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漏斗、__________。该汁液属于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将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如图甲)。3~5 min后可观察到液体沿滤纸上升,并分成明显的色带(如图乙),其原因是__________(请从微观粒子特征解释)。
3、食品与健康、能源与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红枣,自古以来就被列为“五果”之一。红枣中富含铁,经常食用红枣可以防止患______(填“贫血”或“佝偻病”)。
(2)八闽首府建州(今建瓯),历史悠久。建瓯板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____。
(3)优质水源是酿酒条件之一,政和“东平老窖”是福建名酒。为了鉴别该水源属于软水还是硬水,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
(4)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将抗癌药品的进口关税降为零。氮芥(C5H11Cl2N)是最早用于临床并取得突出疗效的抗肿瘤药物。氮芥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回答下列问题。
(1)豆腐中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______。
(2)目前市场上有高钙奶粉、补锌口服液、加铁酱油等,人体缺铁可能会引起______。
(3)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______(填字母)。
A.NH4Cl B.CO(NH2)2 C.KNO3 D.KCl
(4)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记录其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
(5)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在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方法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最高的是______。
5、运用所学知识的问题
(1)“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按要求填空。
①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
②若“”表示一个氮原子,则“”表示_______(填写物质化学式);
③符号“”表示______(填写粒子名称)。
(2)“化学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请从H C O Na四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符号,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分子形似足球,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等领域_______。
②最简单的有机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③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___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用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食物(____)
2、C18属于有机物(____)
3、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____)
4、糖类和油脂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____)
5、青少年多吃肉鱼等高蛋白油脂类的食品更有利于身体健康(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 、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2)葡萄糖(C6H12O6)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4)90g葡萄糖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g。
2、下图是某省生产的某种加钙食盐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1)包装标签上的钙含量是指 (填“单质钙”“碳酸钙”或“钙元素”)。
(2)为了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碳酸钙,在家庭厨房里可选用的物质是 。
(3)为了测定此盐中的钙元素含量,取10 g这种盐溶于水,加入足量盐酸,生成0.011 mg二氧化碳。请计算此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蜂蜜里含有葡萄糖,它的化学式为C6H12O6。通过计算回答:
(1)葡萄糖属于_______(填“有机”或“无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_____(最简整数比)。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4、1kg人体脂肪可储存约32200kJ的能量,一般人每行走1km,大约要消耗170kJ的能量。假设这些能量全部来自脂肪,如果有人每天步行5km,此人1年(以365天计)中因此而消耗的脂肪的质量大约是多少?
5、复方冬青软膏具有强力迅速镇痛作用,其有效成分A的分子模型如图所示。
(1)A物质属于 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A物质的化学式为 。
(3)A物质中碳、氢的原子个数比为?(填最简比)。
(4)A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结果精确到0.1%)。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某校九(1)班同学举行“是真的吗?”化学主题活动,请你和蓓蓓一起探究。
话题1: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一定是铁单质吗?
(实验验证)
①将细铁丝放在纯氧中完全燃烧,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将反应后的黑色固体用磁铁检验,能被吸引。
(实验结论) 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铁单质。
话题2:含有Ba2+的盐一定有毒吗?
(社会调查) 在医院检查胃肠疾病时,病人需服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
(调查结论) “含有Ba2+的盐一定有毒”这句话是________(填“真的”或“假的”)。
(交流反思) 若误服碳酸钡(BaCO3),胃酸的主要成分________(填化学式)会与之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钡盐,使人体内蛋白质变性而中毒,此时可服用________(填一种即可)解毒。
话题3:向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吗?
(实验回顾) 向硝酸银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实验结论)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拓展实验) 向硫酸钠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
(查阅资料)
①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向Na2SO3溶液中滴加稀硝酸时,发生如下反应:。
②含有的盐统称为亚硫酸盐,亚硫酸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交流反思)
①向某一种钠盐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阴离子可能是,还可能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证明溶液里含有的是________(填“A”或“B”)。
A取样,先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
B取样,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用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进行系列实验。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
③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H2O+Cu。
(进行实验)
实验1:取质量比1∶11的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物1.3g,进行实验。
序号 1﹣1 1﹣2
装置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黑色粉末中混有少量红色固体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实验2: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1﹣2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 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2﹣1 1∶ 9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少量黑色物质
2﹣2 1∶10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
2﹣3 1∶11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
2﹣4 1∶12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无黑色物质
2﹣5 1∶13 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较多黑色物质
(解释与结论)
(1)配平化学方程式:____C+____CuO____Cu+____CO2↑,该反应中CuO是________剂。
(2)实验1﹣2中,证明生成了CO2的现象是________。
(3)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
(4)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理由是_________。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所需试剂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发现家中燃气泄露,不仅不能立即打开抽油烟机,任何电器都不得打开,防止打开电器时产生的电火花使燃气燃烧,发生爆炸,故A选项错误。
B、房屋装修时,所用材料中会挥发出甲醛等有害气体,所以应该开窗通风,故B选项错误;
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火势较小时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故C选项正确;
D、室内起火,打开所有门窗,大量空气进入,会使燃烧更旺,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2、C
【详解】
A、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用于电光源,如:制作霓虹灯等,选项A正确;
B、氧气在室温下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选项B正确;
C、酒精有可燃性,所以可用作燃料,选项C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可用于医疗急救,选项D正确;
故选:C。
【点睛】
3、B
【详解】
A、用钢刷、沙等擦洗铝制品,会破坏铝表面的氧化膜,使铝容易被腐蚀,错误;
B、印染厂的废水呈碱性,加入适量硫酸进行中和,正确;
C、亚硝酸钠有剧毒,不可以用大量的亚硝酸钠腌渍蔬菜、鱼、肉、蛋等,错误;
D、用涂油脂的方法防止自行车链条锈蚀,涂油漆不合适,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B、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不符合题意;
C、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老年人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符合题意;
D、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C
【详解】
A、霉变的谷物含有黄曲霉毒素,有毒,不能作饲料,否则有毒物质随食物链传递,最终危害人类健康,A错误;
B、甲醛有毒,不能浸泡食品,B错误;
C、大量食用亚硝酸盐也会中毒,所以不能长期食用泡菜,C正确。
D、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霉变的食品煮熟后也不能食用,D错误;
故选C。
6、A
【详解】
A、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学式为Ca(OH)2,是一种碱,可用做建筑材料,正确;
B、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化学式是CO2,属于无机物,错误;
C、碳酸氢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不属于酸,错误;
D、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是Na2CO3,是由金属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错误。
故选A。
【点睛】
7、A
【详解】
A、氮气的沸点较低,液化氮气的生成成本较高,不适合作大型冷冻机的冷冻剂,选项错误;
B、酒精具有可燃性,能够作燃料,选项正确;
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支持燃料燃烧为航天器提供能量,选项正确;
D、稀有气体在通电后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稀有气体能够制成霓虹灯,选项正确。故选A。
8、B
【详解】
①纯净水和矿泉水都是纯净物,是错误的叙述,矿泉水为混合物;
②用活性炭可将硬水进行软化,是错误的叙述,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
③面粉厂和加油站都要严禁烟火,正确;
④霉变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只要洗干净就可放心食用,是错误的叙述,不能食用;
⑤合金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强度和硬度更高、抗腐蚀性能更好;是正确的叙述;
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是正确的叙述故。
其中正确的是③⑤⑥,故选:B。
9、D
【详解】
虽然每克油脂氧化放出的能量比糖类的多,但人类每日摄入的糖类比油脂多得多,糖类提供了人类所需能量的60%~70%,油脂只能供给20%~ -25%。答案:D
10、D
【详解】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
B、KNO3是纯净物,故B错;
C、矿泉水、大理石都是混合物,故C错;
D、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C2H4、CH4都属于有机物,故D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D。
【点睛】
二、填空题
1、
(1) 糖类 坏血病
(2)元素
(3)钾肥
(4)
【分析】
(1)
“盘中餐”的大米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糖类;
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坏血病;
(2)
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分子、原子、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指的是碘元素;
(3)
钾肥有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4)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1) 元素 维生素
(2) 过滤 玻璃棒 混合物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解析】
(1)
人们常说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质,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除此之外菠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
往菠菜中加入一种液体溶剂进行研磨后,经过滤得到汁液。若在实验室进行,该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包括烧杯、漏斗、玻璃棒,该汁液属于溶液,为混合物;
(3)
将一张滤纸条的一端垂直放入上述小烧杯中,3~5 min后可观察到液体沿滤纸上升,并分成明显的色带,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
(1)贫血
(2)蛋白质
(3)肥皂水
(4)45.5%
【解析】
(1)
人体缺乏铁元素会患缺铁性贫血,故填贫血;
(2)
鸭肉等肉类富含营养素为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3)
鉴别硬水、软水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后振荡,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浮渣多的是软水;故填肥皂水;
(4)
氮芥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5.5%,故填45.5%。
4、
(1)蛋白质
(2)贫血
(3)C
(4)H2O
(5)蒸馏
【分析】
(1)
豆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所以豆腐中主要含有的基本营养素是蛋白质。
(2)
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人体缺铁可能会引起贫血。
(3)
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使用含有氮、钾元素的复合肥。KNO3符合要求,故选C。
(4)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后除2X外相差4H、2O,所以X为H2O。
(5)
沉淀、过滤、蒸馏中,沉淀、过滤均不能出去可溶性杂质。蒸馏可以除去水中几乎所有杂质,得到纯水,净化程度最高。
【点睛】
5、
(1) Cl N2 硫酸根锂离子
(2) C60 CH4 NaHCO3
【解析】
(1)
原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该粒子质子数为17,所以该元素为氯元素,符号为Cl,故填Cl;
该图示说明该分子有两个氮原子组成,则该物质为氮气,化学式为N2;
读作硫酸根离子,故填硫酸根离子
(2)
分子形似足球,可能广泛应用于超导等领域的是足球烯,化学式为C60;
最简单的有机物,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为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亚硝酸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腌制食品。此说法不正确。
【点睛】
2、错误
【详解】
有机物属于化合物,C18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不是化合物,不是有机物,故错误。
【点睛】
3、正确
【详解】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所以葡萄糖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正确。
4、正确
【详解】
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油脂是人体能量的备用来源,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故填:正确。
5、错误
【详解】
青少年身体发育较快,需要补充蛋白质,但也要注意合理饮食,高蛋白油脂类的食品不能多吃,故填:错误。
四、计算题
1、(1)油脂;(2)6:1:8;(3)40%;(4)48
【详解】
(1)六大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故填:油脂;
(2)葡萄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12):(16×6)=6:1:8;故填:6:1:8;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故填:40%;
(4)90g葡萄糖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90g×=48g。故填:48。
2、 (1)钙元素 (2)食醋 (3)0.0001%
【详解】
(1)由标签信息知,包装标签中的钙是指钙元素而不是碳酸钙或单质钙,检验此盐中是否含有CaCO3,实质是检验是否含CO32-,可加入食醋,看是否有气泡产生。设10 g该盐中含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0.011mg
100∶44=x∶0.011 mg
x="0.025" mg
则钙元素的质量为0.025 mg××100%="0.01" mg
加钙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1)有机;180;(2)6:1:8;(3)40%
【详解】
解:(1)葡萄糖是含碳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2×6+1×12+16×6=180;
(2)葡萄糖中碳、氢、氧元素之间的质量比是(12×6):(1×12):(16×6)=6:1:8;
(3)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解:一个人一年行走的路程为:
则一个人一年消耗的能量为:
此人1年消耗的脂肪的质量大约是:
答:此人1年消耗的脂肪的质量大约是9.6Kg。
【详解】
求出一个人以每天行走5km的标准,在一年内行走的总路程,然后求出一年内消耗的总能量,再用消耗的总能量除以1kg人体脂肪可储存的能量,得到一个人通过此运动方式在一年内消耗脂肪的质量,详解见答案。
5、(1)有机
(2)C8H8O3
(3)1:1
(4)63.2%
【详解】
(1)有化学式可知,该物质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
(2)通过模型可知,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8H8O3。故答案为:C8H8O3;
(3)1个该分子是由8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构成的,则该物质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8:8=1:1。故答案为:1:1;
(4)该有机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故答案为:63.2%。
五、实验探究
1、 不一定 假的 HCl 硫酸镁 B
【详解】
实验验证:①铁和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
实验结论: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故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不一定是铁单质。
调查结论:检查肠胃疾病时,病人需服用“钡餐”(主要成分为BaSO4),硫酸钡中含有钡离子,故“含有Ba2+的盐一定有毒”这句话是假的。
交流反思:胃酸的主要成分HCl,会与碳酸钡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使人体内蛋白质变性而中毒,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此时可服用硫酸镁解毒(合理即可)。
实验回顾:向硝酸银溶液中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反应为氯化钡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钡:。
交流反思:①由题干可知,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把亚硫酸根离子转化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故向某一种钠盐的溶液中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阴离子可能是,还可能是。
②A、取样,先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滴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沉淀可能是氯化银沉淀,错误;
B、取样,先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排除了银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再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里含有,正确。
故选B。
2、1 2 2 1 氧化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比较受热面积对C与CuO反应的影响 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 稀硫酸
【详解】
(1)碳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在该反应中氧化铜失去了氧,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证明生成了CO2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1中实验1﹣1混合物的受热面积大于实验1﹣2中混合物的受热面积,故是探究氧化铜与木炭的受热面积对其反应的影响;
(4)实验2提供的数据以及实验现象可以看出,木炭与氧化铜质量比为1:12时恰好完全反应,因此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最佳质量比为1:12。
(5)实验2没有进行质量比为1:14的实验,是因为当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为1:13时,氧化铜已过量;
(6)为检验2﹣4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Cu2O,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氧化亚铜能与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故所需试剂是稀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