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化学方程式 提优训练(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3 化学方程式 提优训练(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1 16:3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3.3化学方程式提优训练(一)
一、单选题
1.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X+5Cl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H2O B.H2O2 C.HClO D.O2
2.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
B.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
C.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反应中生成物有单质和化合物
3.在一密闭容器里放入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表中所示(已知甲、丙两种物质的式量比为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四种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 8 30 50
反应后质量/g 20 待测 39 23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待测值为18
C.反应中丁和丙的质量比为3:1
D.甲、丙两种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分数/% 70 15 6.25 8.75
反应后质量分数/% 35 7.5 48.75 8.75
A.丁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B.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5.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水的电解
B.加热一定量KMnO4固体
C.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加入MnO2固体
D.将一定质量的红磷燃烧
6.梳理、归纳、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是小虹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①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一定是氧化物;
②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一定是催化剂;
③因为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有新物质生成,所以生成新物质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④燃烧能放热,放热的反应都是燃烧;
⑤一切化学变化均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前后总质量不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其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
7.0.76g某物质R与0.96gO2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为:R+3O2 XO2+2SO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g
B.R中一定含有X元素、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生成的XO2和SO2的质量比为11:32
D.XO2和SO2都属于大气污染物
8.1.6g有机物充分燃烧后,生成4.4gCO2和3.6gH2O,则有机物中C、H原子个数比为(  )
A.1:4 B.1:3 C.1:2 D.3:4
9.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加热,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NaOH NH4Cl NaCl H2O X
反应前质量/g 8.0 10.7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1.7 3.6 a
①表中a的值为2.8②X不一定是化合物③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④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⑤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⑥X中一定含氢、氮元素,其质量比为2:7⑦X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82.4%,对以上说法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正确 B.只有⑤⑦正确
C.只有⑥③正确 D.只有①⑦正确
10.将25克甲物质和5克乙物质混合,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反应后的混合物含10克甲和11克丙,同时还含有一种新物质.若甲、乙、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30、20、44、18,并用A、B、C、D表示其化学式,则对应的转化关系是(  )
A.A+B→C+D B.A+2B→2C+D C.2A+B→2C+D D.2A+B→C+2D
1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Mg+O2 MgO2 B.4P+5O2 2P2O5
C.3Fe+2O2═Fe3O4 D.NaHCO3 Na2CO3+CO2↑+H2O
12.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
C.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3:1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3.某碳酸钙和氧化钙的混合物含钙50%,取此混合物100g,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可得氯化钙的质量是(  )
A.40g B.96g C.56g D.138.8g
14.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热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
B.X的化学式为CO
C.偏二甲肼由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构成
D.偏二甲肼中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15.碳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内含氧气)中加热,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内所盛的物质总质量M与时间关系的是(  )
A. B.
C. D.
16.将一定质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10g,则无X生成
二、填空题
17.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它与酸、破均能反应产生氢气。
(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H2O=2NaAlO2+3H2,请完成NaAlO2与适量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AlO2+HCl+
   =Al(OH)3↓+NaCl.
(2)当盐酸过量时,NaAlO2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8.已知电解饱和食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H2O 2X+H2↑+Cl2↑,产生的氯气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1)X的化学式是   。
(2)若要除去电解产生的氯气并收集干燥的氢气,请从图中选择必要的装置并按顺序连接:   。(用数字和“-”连接表示,如1-2-3-4-5)
19.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20.漂白粉可用于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化学式为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21.爆炸虽然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也能为人类服务,如可以利用定向爆破技术拆除城市中的老旧建筑物,爆破时利用铝热反应时放出巨大的热量来熔化金属框架,使建筑物倒塌。铝热反应是指铝和氧化铁(Fe2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Al2O3)和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过程中铁的化合价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2.“ 绿色氧化剂”双氧水(H2O2),学名过氧化氢,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在加少量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溶于水)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现在实验室常用此法代替氯酸钾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双氧水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2)欲分离反应后得到的二氧化锰,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有   
三、解答题
23.某校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制取氧气的实验,他们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6.0g放入大试管中进行加热,并在不同时刻测定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如表:
反应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3.5
剩余固体质量/g 5.1 4.5 4.2 4.08 4.08 4.08
(反应方程式为:2KClO3 2KCl+3O2↑ )
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1)氯酸钾中钾、氯、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整数比)
(2)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3)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4.已知石灰石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水泥厂化验室为了测定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完全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志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反应前 反应后
实验数据 烧杯和稀盐酸的总质量 石灰石样品质量 烧杯和其中混合物的总质量
150g 12g 157.6g
(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1)请根据质守恒定律可知,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g
(2)求12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5.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瓶久置的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测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问:
(1)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请通过计算求出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26.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
A.60克 B.80克 C.90克 D.120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D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1)H2O
(2)NaAlO2+4HCl=AlCl3↓+NaCl+2H2O
18.【答案】(1)NaOH
(2)3-4-1-2-6
19.【答案】(1)C
(2)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20.【答案】CO2;+2
21.【答案】2Al+Fe2O3 2Fe+Al2O3;降低
22.【答案】(1)2H2O2 2H2O+O2↑
(2)漏斗
23.【答案】(1)78:71:96
(2)1.92
(3)解:设分解氯酸钾x克
2KClO3 2KCl+ 3O2↑
245     96
x克     1.92克
解得x=4.9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 ×100%= 18.3%
24.【答案】(1)4.4
(2)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 CO2↑
100 44
12x 4.4g
x=88.3%
25.【答案】(1)1.6
(2)解:设原有H2O2x克
2H2O2 2H2O+ O2↑
68     32
x克     1.6克
解得x=3.4
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5%
26.【答案】B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