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共7套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三生物《第四章 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课件(共7套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4-01 22:13:47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第1节 种群的特征第4章 种群和群落一、种群的概念例如: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鱼组成。 一个种群中有不同年龄的个体;一个种群中有外表不同的个体。二、种群特征:种群中个体没有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化。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种群密度(1)概念: eg:养鱼池中每立方米的水体中非洲鲫鱼的数量,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鼠的数量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较低种群密度一般 小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问题探讨:(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直接计数法:分布范围小、
个体较大的种群2)估算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a、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b、标志重捕法: (常用于动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算一算: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一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9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鼠,其中有标记的鼠是15只。请估算这个种群的密度。
N:39=30:15
N=78
根据原则: 总数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即N∶M=n∶m计算方法: 2、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出生率:死亡率:(1)概念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增加降低 3、迁入率和迁出率 对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1)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所占比例幼年(尚无生殖能力)
成年(有生殖能力)
老年(丧失生殖能力)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年龄的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   ????????ACB思考与讨论:P63 图中A 、B、C三种年龄组成的种群,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大?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小?哪种类型的种群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判断?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⑴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年龄组成  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年龄组成  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年龄组成a、雌雄相当型:
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性别比例: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特点: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b、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象海豹群体奶牛群体 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c、雌少雄多型:
白蚁性别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农业上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害虫雄性个体破坏性别比例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三、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叫种群的空间特征。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课堂小结:迁入率和迁出率预测变
化趋势影响数
量变动1、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A C H 课堂评价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B课堂评价3.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密度会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A课堂评价课堂评价4.右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
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 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______个体多,
___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 ___________。为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政策。增长幼年的年老的不断增长计划生育课件41张PPT。 复习提问
1、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____
2、人体和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
3、高等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本节聚焦怎样估算种群密度。
种群有哪些数量特征。一、种群的概念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种群是物种的存在单位、繁殖单位、进化单位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由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
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
E.菜市场中的所有白菜C 种群并不是许多同种个体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有机单元,种群具有区别于单独生物个体的特征。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主要)二、种群的特征(一)种群的数量特征二、种群的特征§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反映种群大小
§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种群密度1种群密度 种群的个体数量
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特点: 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②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群密度有差异种群密度较高种群密度很低研究种群密度的意义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
和保护害虫的防治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分布范围大,个体较小的种群:估算(取样调查)估算方法:不运动或活动范围小的生物: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样方法标志重捕法逐个计数
样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样方大小:一般1m2的正方形
※使用范围:常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的抽样调查(如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跳蝻的密度等)
葎 草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等距取样法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记数方法:——蒲公英——其他植物注意:方框内+相邻两边(左、上)及其夹角上的个体例1.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方法很多,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记数,下面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对样方中该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A. 5个 B.7个 C.11个 D.8个 D 例2、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珍稀蝶类——中华虎凤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N=(4+6+8+8+9)/5=7只/hm2如何调查一片草原上绵羊的种群密度? 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使用方法:
一段时期,标志 个体与非标志个体混合※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总标记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例:在某2km2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用N表示)?N:106=91:25
N=386(条)二、种群的特征§定义: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举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出生率和死亡率§作用: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
例: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分析联系实际: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现在人口仍处于增长高峰期,是什么原因?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二、种群的特征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冬季某城市的乌鸦种群城市人口变化二、种群的特征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
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越来越大一段时间内 保持稳定越来越小♀♂♀♂生殖后期生殖期生殖前期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预测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印度人口美国人口德国人口练习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
意义: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类型:①雌雄相当型: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②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③雌少雄多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蜜蜂若考虑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为雌少雄多型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什么?思考?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外界环境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决定密度大小种群密度预测变化方向影响数量变动直接影响种群数量(二)种群的空间特征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最常见)人类、社会性动物农田等人工种群草地中的蒲公英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入率和迁出率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小结1、(2007广东生物)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C 练习2、(2007江苏生物)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D3、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图1) 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 图中的①②
D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迁入率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迁出率预测影响种群数量
种群密度直接反映决 定决 定课件41张PPT。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葡萄蝴蝶蛇蘑菇不是同一种生物,它们的形态、结构并不相同。 这些生物是同一种生物吗?为什么? 看下面这张图片,有什么特点?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特征有哪些?一、种群密度  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量。
  

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怎样调查种群密度呢? 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①样方法常用的取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具体步骤:
A.确定调查对象
B.选取样方(必须选择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块,使其具良好的代表性)
C.记数(记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
D.计算(取各样方平均数)随机取样
取平均值
注意事项: 例:某同学在浮来山调查某种蝶类幼虫的种群密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只。那么,该同学该怎样计算该种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单位:只/hm2)?N=(4+6+8+8+9)/5=7只/hm2小练习②标志重捕法 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估算种群密度。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设某种群的总数为N ,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为M,第二次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为m,则:可得,N:M=n:m计算方法: 例:在调查一块方圆2hm2的农田中田鼠的数量时,一夜间捕获了39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点捕获了34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5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大概有多少只?N=(34×39)/15=88只解:N:39=34:15二、出生率和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通常以a%表示。1.出生率 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千人生出18.62人,我国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是多少?1.862% 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的死亡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例:某个有200个个体的种群,在一年中有40个个体死亡,这个种群的年死亡率是多少?20%2.死亡率3.与种群密度的关系A.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B.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降低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
    必须降低出生率三、迁入率和迁出率  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分别称为迁入率或迁出率。 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四、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1.年龄组成①增长型: 特点: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密度越来越大。 特点: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
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②稳定型: 特点: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 ③衰退型:  种群密度越来越小。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幼体数成体数老年个体数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增加增加相对稳定相对稳定减小减小 (1)此图表示_______型的种群。
(2)该种群中_______个体多,______个体少。
(3)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种群)年龄组成与此图大体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为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__政策。增长年轻的年老的不断增长计划生育 右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小练习2.性别比例 性别比例是指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蜜蜂 ①在家禽养殖业中,养殖者往往会控制动物的性别比,其意义是什么? 因为人们为了获得蛋类等家禽副产品而选择控制的效果 通过破坏农作物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来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②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试举一个既不造成环境污染,又能防治农业虫害的方法。 直接反映种群的繁荣与衰退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预测种群变化方向的特征是什么?

能够间接影响种群个体数量变动的特征是什么? 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课堂小结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呢?种群密度种群数量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决定大小直接影响预测方向直接影响影响变动直接影响直接影响种群各特征之间的关系随堂练习1.叙述中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
A.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B.一片草地上全部的东亚飞蝗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动物园里饲养的全部东北虎B 2.在一块草原上,有10户牧民,每户养了一群羊,其中,有7户养的是绵羊,3户养的是山羊,这些羊是(? ? ) A.一个种群???? B.一个群落????
C.两个种群???? D.十个种群C3.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年龄组成呈增长型
B.性别比例适当
C.迁入率大于迁出率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4.农业生产上常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之不能与雌虫个体交尾,致使害虫的种群密度( )
A.明显下降
B.明显上升
C.保持稳定
D.越来越大 A5.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B6.在种群的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时(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D再见课件26张PPT。第1节 种群的特征思考: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 ??? 2.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 ??? 3.菜市场上所有大白菜 ??? 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绵羊
5.一座山上所有老年的兔子√√种群的概念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对于某水体中的鱼,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而种群数量的变化是与种群的特征分不开的。 1.含义: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10m10m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密度(用 表示)?问题探讨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
①含义: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②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
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常用的取样方法:讨论2、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样方具有代表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通过样方统计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情况。 讨论3、如果调查老鼠的种群密度,还能用样方法么?如果不行,那用什么方法可以调查出来?思考讨论不能,老鼠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标志重捕法。讨论1、样方法的关键是什么?样方的多少会不会影响调查结果?随机取样;样方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第一次捕捉第二次捕捉标志重捕法估算动物种群密度(原理)放回①含义:捕获一部份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到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②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
③使用范围: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标志重捕法例1.如果在1公顷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2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8只鼠,其中有被标记的鼠12只,那么该麦田中田鼠的种群密度约为____________只/公顷。133练一练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个体数占该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1.概念:出生率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占该种群总个体数的比率。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不变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出生率和死亡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单位:‰思考:计划生育对于我国人口密度有何影响?与社会的联系1980年深圳城市人口仅为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2010年5月18日,深圳市累计登记的流动人口为1200.55万人,加上原有的246万常住人口,深圳总人数达到了1446.55万,其中流动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82%。改革开放之后,大量的移民涌入深圳,深圳的移民来自全国各地。资料分析一:思考:短短的30年,什么原因使深圳人口增加了40多倍,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1)概念: 某种群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在研究城市人口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美国人口普查局发布的最新全球人口趋势报告预测印度人口到2025年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 资料分析二:越来越大保持稳定越来越小♀♂♀♂老年个体成年个体幼年个体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出生率<死亡率预测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印度人口美国人口日本人口例2.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率、迁出率B练一练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1.2:1),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经测算,届时将有上千万适龄男性面临“娶妻难”。 资料分析三:思考:正常的男女性别比是多少,性别比失衡会对种群密度有影响么?1.概念:2.意义:3.应用:生物灭虫法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例3.在南方茶园中,利用生物防治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人工合成的一种化学诱饵能散发出类似于雌性害虫性外激素的气体,布下“爱情陷阱”,专等雄性昆虫撞来而掉在诱饵下的水盆中,这种方法直接的作用是( )
A.改变昆虫性别比例 B.降低昆虫出生率
C.增加昆虫死亡率 D.改变昆虫年龄组成A练一练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害虫的种群密度下降 决定种群的
大小和密度种群密度种群数量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预测变
化趋势直接影响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数
量变动讨论:种群的各种特征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用相应的文字和箭头来说明。小结谢谢!课件40张PPT。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种群的特征 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生物生殖的基本单位。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  
C、世界上的全部的鸟
  D、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E、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F、一窝蚂蚁
A F 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
A.一个公园中的草木花卉
B.一个牧场里所有产奶的奶牛
C.一条河里所有的鱼
D.一个蜂巢里所有的蜂种群的特征与个体的特征并不完全相同寿命
性别
年龄数量特征
空间特征
遗传特征个体的特征种群的特征 今年蝗虫会不会成灾? 华南虎还剩多少只? 老鼠数量有没有增长?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多少?
以上问题所关注的是种群的什么特征呢?
(数量特征、空间特征、遗传特征)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出生率和死亡率
年龄结构
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A 概念漫天飞舞的黑脉金斑蝶 普氏小羚羊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种群密度的特点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如何调查一片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 问题探讨: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a.样方法 关键点:随机取样,求平均值 调查一般的植物种群、昆虫卵的密度、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等,都可以采用样方法. 如果一些动物活动性很强,活动范围大,还能用样方法吗?问题:标记重捕法N:种群个体总数 n:重捕个体数
M:标记个体数 m:重捕中标记个体数什么是标志重捕法?
该方法的前提是什么?
标记重捕时要注意些什么?标志重捕法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等动物种群数量的估计。
假定在调查区域中,捕获M个个体进行标记,然后放回原来的自然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重捕的个体数为n,其中已标记的个体数为m,根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与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相等的原则,即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N=M×n/m。 实例:对某地段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发现有标志鼠15只。设该种群数量为N。N:39=34:15 N=88只N∶M=n∶m,可得调查区域种群数量N=M×n/m。2.出生率和死亡率A 概念 出生率是指种群中的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中出生1862个孩子,我国人口在这一年的出生率就是1.862%. 死亡率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B 特点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最直接因素。如,我国控制人口的增长,关键是控制人口的出生率,因此,我国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3.年龄结构A 概念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思考与讨论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组成与种群密度有何关系?思考与讨论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有何关系? 种群中幼年的个体非常多,年老的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一个迅速增长的种群,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增长型)思考与讨论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有何关系? 种群中各年龄时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这样的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种群密度在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稳定。(稳定型)思考与讨论问题:种群三种类型的年龄结构与种群密度有何关系? 种群中幼年的个体较少,而成体和年老个体较多,反映的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衰退型)B 特点 种群的年龄结构可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肯尼亚、美国和奥地利的人口年龄结构4、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 ⑴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 (2)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
  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养殖的种群,如鸡、鸭、羊等。(3)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通过降低出生率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    A. 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 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 环境中水、温度条件适宜  
D. 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 环境中天敌增多
F. 环境中阳光不足  
G. 寄生生物增多  
H. 寄生生物减少A C H 课件33张PPT。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第一节 种群的特征 本节聚焦怎样估算种群密度。
种群有哪些数量特征。一、种群的概念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例: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
C.棉田中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
D.一个池塘里所有的雄性鲤鱼C例1:一个鱼池中的某一种鱼的所有个体就是一个种群,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鱼组成的。
我们何时捕捞,捕捞多少才能使我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例2:一块棉田中的全部棉蚜就是一个种群,它是由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组成的。
我们何时去灭虫才能对农作物取得好的收成,而且投入的成本最少?二、种群的特征种群密度1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二、种群的特征§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表示方法: ①小范围的水生生物——单位体积
②大范围及陆生生物——单位面积
§特点或作用: ①不同物种,种群密度不同
②同一物种,种群密度可变
③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种群密度11种群密度1特点:
① 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例:在我国某地的草原上,大象、狮子、土狼和斑马的种群密度个不相同。
② 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也有差异。
例:一片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在夏天种群密度较高,在秋末天气较冷时则降低。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在被调查的种群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使用范围:多用于植物调查总体为非长条形时调查总体为长条形时常用的取样方法:举例:怎样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数量?若研究对象是某公园内的广玉兰呢?若要调查某一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呢?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在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再放回原处,一段时间后再重捕,根据重捕的动物中标记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来估计种群密度。
※使用范围:动物
依据:总数N中标记比例=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
N:M=n:mN:种群数量
M: 标记个体数
n: 重捕个体数
m: 重捕中被标记数量例1: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只鼠,第二次,捕获34只鼠,有标志鼠15只。计算种群数量N=?
N:39=34:15
N=88(只)
例2:在某池塘中,第一次捕获鲫鱼106条,做上标记后放回,第二次捕获了鲫鱼91条,其中有标记的25条,请估算这个池塘中共有鲫鱼多少条?N:106=91:25
N=386(条)1、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   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  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     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  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   E.环境中天敌增多 F.环境中阳光不足
G.寄生生物增多  
H.寄生生物减少
2、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   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  B.一片森林中的   全部蕨类  C.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  D.一   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  F.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   G.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  H.一窝蚂蚁   I.一个狼群  J.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  ACH ACHI 练一练二、种群的特征§定义: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举例: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62%出生率和死亡率§作用: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例: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分析思考:哪些因素会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呢?联系实际: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现在人口仍处于增长高峰期,是什么原因?二、种群的特征概念: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也决定了种群密度的大小。
直接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迁入率和迁出率冬季某城市的乌鸦种群二、种群的特征年龄组成: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类型:
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1)图形的
左右两边大致
对称,表明男
女人数基本
平衡,出现
这一现象的自
然生理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Ⅰ阶段表明当时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Ⅱ阶段表明我国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男性产生两种精子数目相等,与卵细胞结合机会相等 增长型,出生率迅速增高 衰退型,出生率不断下降 推行计划生育取得实效 德国人口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瑞典人口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种群的年龄结构提供了种群未来动态的信息,例如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为急剧增长型,人口还得持续增长几十年,直到2052年人口达到15.39亿的时候才会停止增长,其年龄结构才能转化为稳定型。 资 料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类型:①雌雄相当型: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②雌多雄少型: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③雌少雄多型: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蚂蚁等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特点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密度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 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种群的空间特征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空间布局。均匀型随机型集群型种群数量变化是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种群密度是种群的重要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以及 迁入和迁出等都可以影响种群的数量变化。
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和迁出是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小结外界环境性别比例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决定密度大小种群密度预测变化方向影响数量变动直接影响种群数量(2007广东生物)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C 练习(2007江苏生物)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D课件34张PPT。 第四章 种 群第一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一个关于保护“藏铃羊”的真实故事“高原精灵 ” - 藏羚羊
对这些 “精灵”,你最想了解它们哪些信息呢? 目前藏羚羊数量有多少?
藏羚羊是怎么的年龄组成?
雌雄比例如何?
将来数量会怎么变?
如何保护珍贵的藏羚羊?。。。。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种 群 (population)A 可可西里保护区全部的羊
B 西藏的藏羚羊和新疆的藏羚羊
C 可可西里保护区内全部的藏羚羊
D 我们班级所有的同学数量特征: 必须是个体的总和遗传特性: 必须是同一物种空间分布: 必须有一定区域种群是物种具体存在单位、繁殖单位和进化单位指种群中个体的空间配置格局一个物种可以包含多个种群种群在单位空间或单位面积中的个体数量。
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 水杉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逐个计数法 如:全国人口普查中国人口密度:139人/ Km2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 全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 中国约960万平方千米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1、逐个计数法 如:全国人口普查2、取样调查法(估算法)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12104假如调查范围为一公顷,请计算每公顷草原上的绵羊密度。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捕捉(M)标记(M)重捕(n) 放回计算公式:
N = M X n / m

种群数量=标记个体数 X 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1、过程(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个体m)①方法:
②计算公式:

③适用范围:标志重捕法动物(活动能力强、范围广)【例题1】某生态学家欲调查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一藏羚羊种群数量,第一次给其中100只藏羚羊耳朵戴上项圈,放回,一段时间后,待种群内个体混合均匀,随机抽取其中80只藏羚羊,发现戴有项圈的藏羚羊5只,请估算该藏羚羊种群数量大约为多少?N = M X n / m = 80 X 100 /5 = 1600(只) 1、取出100粒黄豆,用颜色笔将其标记为红色,放回黄豆袋内,混合均匀2、闭眼后随机抓取一把豆,统计黄豆和红豆的数量3、估算瓶中黄豆的总数4、将豆再次放回,重复测算3次,
将所得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合作学习请估算黄豆的数量模拟标志重捕发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分组:四人一组
分工:计数,记录,汇报 实验分析 ①调查期间种群数量没有大的变化②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影响生物的正常活动和生命 ③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④标志物必须能够维持一段时间 ⑤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变式1】若藏羚羊在长途奔跑和觅食过程中,有部分被标记的藏羚羊耳朵上戴上脱落,通过标志重捕法获得的种群数量和真实的种群数量有何关系?
A、偏大
B、偏小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发布: 在自然条件下,种群哪些自身特征可影响
种群密度?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死亡率=5.17%中国人口出生率:12.10%
中国人口死亡率:6.93%增加降低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出生率、死亡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个体总数的比率。1983年我国平均每10万人口出生1862个孩子,该年度人口出生率为:1826/100000=1.862%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数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要控制人口过度增长,必须降低出生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0-14岁: 16.6%
15-59岁: 70.1%
60岁以上:13.3%
0-14 岁: 31.5%
15-59 岁: 63.3%
60 岁以上: 5.2%
印度人口年龄结构:?联合国人口司05年公布了《世界人口展望》的报告。报告预测在2025年,印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 专家预测今后20年人口变化的依据是什么?年龄金字塔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越来越大保持稳定越来越小♀♂♀♂生殖后期生殖期生殖前期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预测种群密度变化趋势年龄结构请你预测下未来种群密度:♀♂生殖前期生殖期生殖后期种群内两性个体数量的比例
男:女≈1:11、概念: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
2、类型:(一般分三种类型)①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 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性比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动)②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③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
这种类型较为罕见,主要是营社会性生活的动物。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3、性比率的应用:种群密度标志重捕法等出生率和死亡率性比率年龄结构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知识小结1.在种群下列特征中,对种群个体数量变动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出生率和死亡率 B.种群密度
C.年龄组成 D.性别比例 2.据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2050年将达到最高值,做出这一预测的依据是
A.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现有人口数量密度
C.出生率、死亡率 D.人口性别比例巩固练习4.在对某农田中的田鼠的种群密度调查时,第一次捕获并作标记20只,一个月后捕获田鼠20只,其中有标记的田鼠8只,则该农田中田鼠的数量约为
A.50只 B.400只
C.160只 D.28只 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往往差异很大
B.年龄组成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
C.同一种群内个体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和死亡的个体数目学习了种群的特征,你认为人类在哪些方面可以加以应用呢?野生动物保护
害虫防治
人口控制…....
藏羚羊在国家,政府、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大力保护下,2011年,藏羚羊的数量恢复到15万只。对这些 “精灵”,你最想了解它们哪些信息呢? 中国政府对藏羚羊的保护工作1.1981年,中国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贸易公约”,禁止了一切有关藏羚羊及其产品的贸易性进出口活动.
2.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颁布,将藏羚羊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3.政府先后建立了多个藏羚羊自然保护区. 新疆巴州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里管理局,青海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青海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谁道群生性命怯,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鸟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