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 能使人生病的
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
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
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
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讨论 1.神经系统能够感
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
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有了病理反应之后,不能。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
态吗?不能会广义上: 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和有害物质的抵抗力。一、免疫的概念狭义上:二、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胸腺、骨髓、脾、淋巴结、扁桃体
淋巴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体液中的各种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
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
作用的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组成) 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白细胞消灭病原体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免疫的类型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免疫)来源:是人在出生以后才产生的。
特点: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专一性)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来源:人类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是先天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三、免疫的类型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如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而不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抗原(antigen):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就叫做抗原。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决定人的血型的血细胞上的糖蛋白等抗体(antibody):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能够特异性抗击某种病原体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抗毒素、凝集素、溶解素、沉淀素等抗体的形成:抗原B细胞浆细胞合成
分泌抗体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效应B细胞)抗体的成分: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阅读书本37页“体液免疫”部分内容,思考以下问题:抗原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T细胞(识别)B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呈递抗原刺激增殖和分化浆细胞记忆细胞合成和 分泌抗体抗原 + 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增殖和分化二次免疫体液免疫:感应阶段抗原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T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记忆细胞增殖和分化效应T细胞释放靶细胞密切接触淋巴因子增殖和分化侵入的宿主细胞裂解死亡加强细胞免疫:二次免疫
特异性免疫反应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反应阶段: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抗体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例如,进入体内的细菌外毒素,需要有特异的抗毒素与它结合,才能使它丧失毒性,因此主要是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是胞内寄生菌,也就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的,这就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才能将这些病菌消灭;而在病毒感染中,则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的作用来阻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再通过细胞免疫的作用来予以彻底消灭。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及其功能造血干细胞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造血干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效应细胞、记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B细胞或T细胞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和效应细胞四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1. 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举例:1)风湿性心脏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 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反应 过敏原: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细胞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结合,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过敏原机 体抗 体某些细胞过敏原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过敏反应 过敏原与过敏反应征:
全身性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休克,主要是药物过敏,如青霉素、头孢霉素,普鲁卡因,链霉素等。
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如花粉、尘螨、真菌、毛屑等。
消化道过敏反应: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休克,如鱼、虾、蟹、蛋、奶等食物。
皮肤过敏反应:引起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如药物、食物、肠道寄生虫、冷热刺激等。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免疫缺陷病概念及特点: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弱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失调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 艾滋病AIDS:
Acquired(获得的)
Immune(免疫力)
Deficiency(缺乏)
Syndrome(症)HIV:
Human(人类)
Immunodeficiency(免疫力缺乏)
Virus(病毒)病毒分布:艾滋病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致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
失一切免疫功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而致人死亡。(2)无症状期: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达20年。 (1)HIV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一3个星期内,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3)症状期: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般在6---24个月内死亡。 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艾滋病五 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防卫功能: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
物入侵 (对外)
监控功能:消灭突变细胞(对内)
清除功能: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免疫系统受损可能引发癌症吗? 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它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我们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免疫系统时刻监视着突变了的“自已”成分,并将它们及时清除。艾滋病病人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所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六 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免疫预防:预防接种: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免疫用的
生物制品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伤寒菌苗、卡介苗
乙脑疫苗、牛痘苗
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菌苗:
疫苗:
类毒素:白喉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免疫血清:
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的类型: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自然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患者患过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自然产生了免疫力。
:对机体进行菌苗、疫苗、类毒素的预防接种,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通过胎盘、初乳,将抗体传递给胎儿。
:对机体输入免疫血清(含特异性抗体)等,使其获得一定免疫力。器官移植: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讨论1、最初进行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但是,当时没有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任何措施。2、在进行器官移植时,运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提高成活率。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减少,反而容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必须控制适当的剂量,恰到好处才有望使移植的器官能够较长时间发挥作用。3、仅靠医疗技术的改进,能解决器官移植所面临的所有问题吗?不能。例如,解决供体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4、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创建了中华骨髓库,但在接下来的10年间,库存资料还不足3万份。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从2001年4月起,中国红十字会重新启动了这项计划,更名为“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并在北京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起分库。
你关注过有关报道吗?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什么意义?你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吗?4、提示:建立骨髓库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意义。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现在很多疾病,尤其是白血病的惟一的有效的治疗手段。我国每年约有400多万患者等待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全国每年新增白血病患者4万人,而且主要发病年龄在35岁以下,其中50%以上是儿童。我国现在20岁左右的青年、少年及儿童中独生子女多,这就意味着很难在有亲缘关系的兄弟姐妹中找到造血干细胞供者,而在非血缘关系者中具有相同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能够实施骨髓移植的概率只有1/10000-1/5000,甚至更小(如果供者与受者的HLA不同,便会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只有尽快使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扩充到10万份以上,才可以初步适应临床的需要。成立志愿捐献者资料库就成为挽救患者的惟一途径。1、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讨论: 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T细胞的多少与HIV浓度之间成反比例关系。2、HIV浓度升高、人体免疫能力丧失和艾滋病的直接死因有什么关系?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功能? HIV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由此可以看出,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3、据图分析,艾滋病患者如不进行治疗,大约能生存几年?2004年,我国现存艾滋病感染者的人数估计已经达到84万。你如何看待防治艾滋病的紧迫性? 约9年课件34张PPT。第二节 免疫第四节 免疫调节你知道每天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
细菌无处不在!!我们周围有很多细菌病毒,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问题探讨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免疫,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一、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骨髓中成熟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成)人体的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转移至淋巴器官中转移至淋巴器官中效应T细胞效应B细胞抗原刺激抗体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那么前两道防线都被突破以后怎么办?
第三道防线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有的被体液中的抗体消灭,
有的则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如何发挥作用的?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1、体液免疫过程抗原(细菌)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呈递) B细胞(识别) 浆细胞(效应B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抗体抗原结合吞噬细胞消化增殖、分化淋巴因子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
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 体液免疫能利用抗体消灭外物,但病毒或其他其他抗原物质一旦侵入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就需要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识别)与靶细胞结合抗原(病毒)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抗原2、细胞免疫过程体液免疫在体液中抗体和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病原体(存在于细胞外液中)B细胞T细胞抗体分泌少数直接刺激再次侵入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吞噬细胞(摄取处理)1、体液免疫大多数呈递淋巴因子抑制其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增殖分化记忆B细胞效应B细胞抗原 T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2、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另一类T细胞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进入体内尚未进入细胞的抗原体液免疫抗原一旦进入细胞内部细胞免疫将抗原从躲避的靶细胞中
释放出来,再由抗体消灭问题探讨: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们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免疫过弱免疫过强艾滋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过 敏 反 应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自身的成分起作用,如果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了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常见的自身免疫病:
类风湿性心脏病;
类风湿性关节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 花粉、室内尘土、鱼、虾、
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举例: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过敏原机 体抗 体某些细胞过敏原释放组织胺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 起组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过敏反应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对外,防卫功能;
对内,监控功能;
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的功能。四、 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三个方面:1、免疫预防2、免疫治疗 概念: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的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称免疫治疗。 体液免疫的缺陷:
如:被铁钉等扎伤的人常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等都是从健康且遭受过相应抗原感染的人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抗体。 细胞免疫的缺陷:
给被抗原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人输入淋巴因子、干扰素等增强免疫效应的物质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也属免疫治疗的方法。3、器官移植 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临床上常用的同种移植及其成败的关键是什么?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以保持移植器官的存活。课件27张PPT。 病原体(病菌、病毒)各种细菌各种病毒----免疫调节第一章 人体的稳态知识结构1、免疫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A)
2、特异性免疫(B)
(1)体液免疫
(2) 细胞免疫
3、艾滋病的流行与预防(A)
(1)、艾滋病的全称、病原体及存在部位
(2)、艾滋病的发病机理、症状
(3)、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防卫功能
监视功能
清除功能免疫的概念和功能1.免疫的概念:
免疫是指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自身生理动态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功能(识别“自己”、排除 “非己”)(1)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
脾、淋巴结、扁桃体
(2)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
吞噬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等。一.免疫系统的组成跟踪练习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下列属于免疫分子的是( )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3、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 )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淀粉酶和胃液中的盐酸DACDD T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B淋巴细胞
人体内三种主要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骨髓造血干细胞胸腺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转移至淋巴器官中转移至淋巴器官中效应T细胞浆细胞抗原刺激皮肤和黏膜对病菌的阻挡作用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清扫异物溶菌酶使细菌溶解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白细胞消灭病原体属哪种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1、体液免疫
2、细胞免疫抗原的概念: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一)抗原和抗体举例:病原体
寄生虫
花粉
异型红细胞
异体组织
异种动物的血清等异物抗原决定簇示意图抗体的概念: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体液免疫过程抗原体 液 免 疫抗原细胞免疫的过程细 胞 免 疫(五)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区别: 联系: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
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对象
专一性
来源
特点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
A 红细胞
B 吞噬细胞
C 淋巴细胞
D 血小板C2、病毒入侵集体时,非特异性免疫首先起防御作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B 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C 浆细胞分泌抗体
D T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AB3.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其免疫功能表现为
A.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下降 B.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
C.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功能正常 D.细胞免疫正常、体液免疫功能下降A4.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体,近年来因抗药菌株增多等原因,使人类结核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下列有关结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B.结核杆菌抗药性的产生是应用抗生素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
C.接种卡介苗后,T细胞受刺激成为记忆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
D.感染结核杆菌后,机体主要通过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将其消灭D5.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病毒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D6.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C7.某种病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内后,机体可以对该靶细胞产生免疫反应,其中有
A.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 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白细胞介素消灭
B.效应B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C.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外毒素消灭
D.效应T细胞接触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从而使病菌抗原被抗体消灭 D谢谢!课件24张PPT。 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处在细菌、病毒的包围之中,体内也随时可能出现衰老,癌变的细胞 ;
讨论:
1.上述情况会引起机体内环
境的稳态吗?
2.依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能清除侵入体内的病原体
和癌变的细胞吗?
问题探讨机体如何消灭入侵的病原体和
体内衰老、损伤,异常的细胞呢?第4节:免疫调节(第一课时)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一、免疫系统的组成B细胞和T细胞的来源!第一道防线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病原体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而特异性免疫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那第三道防线怎样起作用的呢?1.第三道防线包括那两个过程?
2.B细胞获得抗原刺激的途径?
3.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这些免疫细胞分别发挥了什么作用?
体液免疫过程抗原体液免疫抗原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呈递抗原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产生
抗体与抗原
特异性
结合感应阶段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1、什么是抗原?有何特点?常见的抗原有哪些?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由什么细胞合成?哪些细胞器参与抗体的合成?抗体又如何对抗原发挥作用?
3、记忆细胞有什么作用?第二次免疫的特点?讨论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
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可以预防乙肝?乙肝疫苗可以预防所有的传染病吗?1、由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直接发育成的淋巴细胞是( )
A.T细胞 B.B细胞
C.效应T细胞 D.效应B细胞
2、下列免疫活动,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消化液将食物中的细菌杀死
B.抗体抵抗天花病毒
C.溶菌酶杀死细菌
D.白细胞吞噬细菌课后作业BB 3.淋巴细胞受到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抗体( )
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起非特异性免疫作用
针对各种病原体
能在体内保存
A.1、3 B.1、4 C.2、3 D.2、4
4、无胸腺裸鼠是一种无毛变异小鼠,先天性无胸腺,常作为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实验动物,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无胸腺裸鼠体液免疫功能完全丧失
B.无胸腺裸鼠应饲养在无菌环境中
C.无胸腺裸鼠对异体组织无排斥反应
D.人类癌细胞可在无胸腺裸鼠体内增殖BA
5.关于吞噬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吞噬细胞只在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C.吞噬细胞不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D6、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
7、关于浆细胞产生途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分化而成
B.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C.T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分化而成
D.抗原刺激记忆细胞分化而成
8、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
B.抗体是由效应T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ABA9、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图中a、c、d、e分别表示 ;
(2)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被称为 。
(3)③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
于 免疫。与③过程相比,④过程的应答特点是 。
(4)参与Y合成并分泌的细胞器有 。 T细胞、B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分裂分化反应快、持续时间长体液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10、下图甲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感染人体后,人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与疾病程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回答:
甲 乙
(1)a、b、c中表示疾病程度的曲线是 ,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 。
(2)由图可知,再次感染时抗体产生明显比除此感染 , 而 ;
(3)如果在初次感染前一周给人体注射了相应的疫苗,则在感染后人体没有明显病症出现,这是由于人体内已有 ,该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 免疫 。
(4)请在图乙中用曲线表示出在(3)条件下,人体内抗体产生与疾病程度的关系(用文字注明对应曲线名称)。ac多快抗体体液
当抗原已经侵入细胞,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还能起作用吗?这时怎么办呢?
常以发热为首发和主要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常呈持续性高热,可伴有畏寒、肌肉酸痛、关节酸痛、头痛、乏力 非典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胸腺 B细胞T细胞1、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的患者缺少哪种淋巴细胞?
2、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还可以形成那种细胞?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严重烧伤的病人为什么容易受到感染?人体的免疫器官例、下列有关抗原的叙述中,最准确的是(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毒、细菌及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或肿瘤细胞等特点:1.异物性:“非己”成分,也包括自身变异的细胞或组织等
2.大分子性: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
3.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D抗原:谢谢!敬请各位指正!课件18张PPT。免疫调节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胸腺骨髓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淋巴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清除防卫监控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体液中的吞噬细胞
和杀菌物质(溶菌酶)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免疫系统组成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起源:迁移到成熟在中成熟毒蛇伤人,因能辩明蛇毒种类,及时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获救。毒蛇伤人,不能辩明蛇毒种类,无法有针对性的注射抗蛇毒血清。3.为什么第一个病人能及时获救,而第二个病人无法有针对的治疗呢?1.从免疫学角度看蛇毒属于什么?2.注射血清说明血清中含有什么?异物性①进入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
②非正常组织:自身破损、衰老、死亡或病变的组织细胞大分子性相对分子量大于一万的大分子物质。特异性能与特定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免疫球蛋白血清(主要)、组织液、外分泌液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1、体液免疫:靠抗体实现的免疫方式。体液免疫 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
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
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书37页体液免疫
flash动画演示 吞噬细胞
(摄取、处理)T细胞淋巴
因子 抗原体液免疫 B细胞
(识别)效应B细胞
(浆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抗原
抗体
结合吞噬细胞吞噬增殖
分化增殖分化反应更快、更强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抗体产生数量初次抗原刺激二次相同抗原刺激抗原初次刺激后时间 据图思考:注射流感疫苗后,短期内在流感再度爆发时能否再患流感?请同学们填出图中各细胞或物质的名称ABCDEFGH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淋巴因子B细胞记忆细胞抗原抗体结合浆细胞抗体1、细胞免疫:不依靠体液中的抗体,而是依靠T淋巴细胞来完成的免疫方式。 细胞免疫书37页 病毒会侵入机体细胞,有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细胞免疫
flash动画演示吞噬细胞(处理)T细胞(识别)与靶细胞结合抗原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暴露出抗原 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抗体靶细胞破裂抗原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抗体靶细胞破裂珍惜健康
珍惜生命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1.人体的三道防线3.细胞免疫过程2.体液免疫过程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课件44张PPT。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2、人体靠什么来消除病原体对内环境的影响呢?免疫调节会第4节 免疫调节一、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
2免疫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淋巴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吞噬细胞: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周围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 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肺巨噬细胞 吞 噬大肠杆菌巨噬细胞吞噬细菌 人体需要通过哪些途径来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免疫是人体对病原体和有害物质的抵抗能力。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等组成人体的第一道防线.1.人体的三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非特异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1、先天获得的。
2、非特异性(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1、后天获得的。
2、特异性(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一部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进入胸腺,并发育成淋巴细胞,称为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另一部分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 2. T细胞和B细胞抗原的概念: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抗原。3.抗原和抗体举例:抗原决定簇示意图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如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抗体结合,而不能与抗痢疾杆菌抗体结合。抗体的概念:抗体的化学本质: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球蛋白抗体的性质:特异性抗体立体模式图抗体效应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示意图抗体的形成:抗原B细胞浆细胞合成
分泌抗体抗体的分布:1)血清(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4.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1)感应阶段:(1)体液免疫抗原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T细胞B细胞
(识别)传递呈递抗原使病原体特有的抗原
暴露刺激记忆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浆细胞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3)效应阶段:+ 抗原浆细胞 合成和分泌抗体特异性免疫反应抗体与病菌结合,抑制其繁殖或对宿主细胞的黏附抗体与病毒结合,使其失去侵染和破坏宿主细胞的能力抗体与抗原结合,使其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体液免疫过程抗原反应阶段效应阶段感应阶段 有些微生物如病毒和有些致病细菌是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的,而抗体是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的,那么机体如何消灭这些病原体呢?
1)感应阶段:(2)细胞免疫抗原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T细胞
(识别)呈递抗原使病原体隐藏的抗原暴露记忆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增殖和分化受抗原刺激效应T细胞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释放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
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被激活,使其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通过加强各种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如诱导产生更多的效应T细胞,增强其杀伤力等抗原细胞免疫的过程感
应
阶
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 1.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如果缺失T细胞,会产生什么影响?
2.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请你阅读有关资料,解释一下艾滋病的病因?思考与讨论红丝带的含义
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
她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平等的渴望;
她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问题1 致病微生物是什么 ?艾滋病,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 (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传染病。(4)艾滋病艾滋病感染阶段: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2至6年)
3)症状期问题2 主要症状是什么?传播途径: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问题3 艾滋病传播有哪些途径?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并分析为什么?1 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8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9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10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问题4 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探讨: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那么太弱?5.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1)自身免疫病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所发生免疫反应。举例:1)系统性红斑狼疮
2)风湿性心脏病
3)类风湿关节炎(2)过敏反应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特点: 1)、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2)、一般不具破坏性;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举例: 花粉、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过敏反应机理:过敏原机体
浆细胞抗体皮肤、呼吸道黏膜、消化道黏膜、血液的某些细胞表面过敏原某些细胞组织胺等再次刺激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导致机理:与抗体结合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湿疹、血管性水肿)呼吸道过敏反应(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消化道过敏反应(食物过敏性胃肠炎)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3)免疫缺陷症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举例:艾滋病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四.免疫学的应用1.预防接种(疫苗)
2.临床检测
3.器官移植(阅读P39<资料分析>)课堂练习1、下列不属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脾 B、淋巴结 C、扁桃体 D、肝脏
2、下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 )
A、抗体 B、抗原 C、淋巴因子
D、溶菌酶 E、淋巴细胞
3、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不包括( )
A、免疫器官
B、免疫细胞
C、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
D、唾液中的溶菌酶和胃液中的盐酸DACDD4、下列关于抗原和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浆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D、抗体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5.关于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的
C.都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产生记忆细胞 D课件50张PPT。AIDS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HIV
人体免疫缺损病毒 成反比 杀灭病原体 约9年讨论:以下行为是否可以传染艾滋病,并分析为什么?1 与爱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2 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3 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4 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5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6 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7 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8 叮咬过艾滋病患者的蚊蝇叮咬正常人
9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10 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
以上有可能传染艾滋病的是( )
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是( )
2、5、7、101、3、4、6、8、9《2005年艾滋病流行最新报告》到2005年底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总计4030万
( 其中:成人3800万,妇女1750万,15岁以下儿童230万)
2005年新感染艾滋病病毒人数总计490万
2005年一年艾滋病死亡人数总计310万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 2005年11月21日河南文娄村的爱滋病孤儿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系统,随时可能受到细菌、病毒的入侵。
这些变化是否会影响稳态的维持呢?
这时,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能发生作用吗?
那该生命体又该如何应对了?问题探讨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调节身体遇到物理或化学变化时稳态的维持。稳态是怎样实现的?神经——体液——免疫 调节网络第4节 免疫调节免疫-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非己”来自两个方面:
(1) 外来的入侵者:侵入身体的各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低等生物等。
(2) “变坏了的”自身细胞:衰老、死亡、损伤、异常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扁桃体、淋巴结、 脾、骨髓、胸腺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发挥免疫
作用的细胞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浆细胞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附属结构、分泌物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吞噬细胞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特点:
生来就有
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非特异性免疫人体的第一、二道防线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点:
后天形成的
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异性免疫1、定义:
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举例:
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外毒素、异型血细胞、异体组织细胞等。抗 原1、抗体的概念:
浆细胞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2、抗体的分布: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如乳汁中,但是对于细胞内的抗原无能为力。 抗 体抗体抗原抗体×√特异性免疫类型抗原被细胞外液中消灭进入靶细胞后被消灭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小小病毒,危害人类的健康甲流病毒一、体液免疫: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浆细胞体液免疫抗原反应阶段效应阶段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识别抗原、释放淋巴因子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产生
抗体与抗原
特异性
结合感应阶段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抗体数量初次抗原刺激二次抗原刺激时间B细胞的二次免疫例:在教室里,甲和乙分别是丙的邻座。有一天,丙患了感冒。两天后,甲也患了感冒,而乙则没有。乙说一星期前他患过了感冒,现在已经痊愈了。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乙没有象甲那样患感冒?
出过天花或麻疹的人为什么会终身免疫?记忆细胞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效应B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细胞免疫淋巴因子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直接杀死靶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增强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体液免疫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1.自身免疫病
2.过敏反应
3.免疫缺陷症等1. 自身免疫病概念: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举例:1)风湿性心脏病
2)类风湿关节炎
3)系统性红斑狼疮酿脓链球菌表面的一种抗原决定簇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抗体心脏受损
风湿性心脏病进攻进攻2. 过敏反应概念: 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2. 过敏反应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过敏原。举例: 花粉、室内尘土、鱼、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3. 免疫缺陷症概念: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类型: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遗传引起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四、 免疫学的应用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四 免疫学的应用特异性免疫的类型: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自然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患者患过传染病或隐性感染后自然产生了免疫力。
:对机体进行菌苗、疫苗、类毒素的预防接种,使其产生特异性免疫力。:通过胎盘、初乳,将抗体传递给胎儿。
:对机体输入免疫血清(含特异性抗体)等,使其获得一定免疫力。四 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预防接种:
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免疫用的
生物制品自动免疫
被动免疫如伤寒菌苗、卡介苗
如乙脑疫苗、牛痘苗
如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菌苗:
疫苗:
类毒素:如白喉抗毒素
如丙种球蛋白免疫血清:
免疫球蛋白:四 免疫学的应用器官移植: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练 习 一1)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免疫中起作用。( )
2)淋巴细胞只有在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 )
3)只要接触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长期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
4)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5)下列关于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
B、抗原能与抗体或效应细胞结合,发生免疫反应
C、蛋白质及其水解产物都会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D、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D练 习 一6)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C、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
D、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C练 习 一7)假设某男同学不慎大面积烧伤急需植皮时,应该用父母的或自己的健康皮肤呢,还是应该用他孪生哥哥的健康皮肤呢?应该用他孪生哥哥的健康皮肤。练 习 一1)人受到过敏原刺激后,都会发生过敏反应。( )
2)艾滋病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 )
3)在器官移植中,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不会引起排斥反应了。( )××√练 习 二4)下列疾病中,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的是( )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湿疹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风湿性心脏病B练 习 二5)生活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最可能因下列的哪一种方式感染艾滋病病毒( )
A、与病毒携带者握手
B、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餐具
C、住旅店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及时更换的被褥
D、洗牙或补牙时,使用了病毒携带者用过的而又未经严格消毒的器械D练 习 二1.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主要细胞是
A.淋巴因子 B.吞噬细胞 C.淋巴细胞 D.抗体2.下列不属于淋巴器官的是
A.胸腺 B.脾 C.骨髓 D.垂体3.关于细胞兔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
C.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
D.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4.关于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的正确叙述是
A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B都是通过直接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C都在胸腺中发育成的
D是通过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的CDCD5.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A.球蛋白 B.糖蛋白
C.脂蛋白 D.多糖6.下列不属于自身兔疫病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艾滋病??? C.风湿性心脏病 D.类风湿性关节炎 AB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存在于艾滋病患者和带病毒者的 ( ) A.血液和精液 B.肝脏
C.皮肤 D.肾脏8.在制备蛇毒抗毒素血清时,需将灭活的蛇毒注入家兔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这一免疫反应和所用的蛇毒分别是
A.非特异性免疫,抗原
B.特异性免疫,抗体 C.非特异性兔疫,抗体
D.特异性免疫,抗原 AD9.T淋巴细胞起源于
A.骨髓 B.胸腺 C.脊髓 D.脾脏10.依靠抗体的兔疫是
A.非特异性兔疫 B.细胞兔疫
C.特异性兔疫 D.体液免疫11.下列各项中,只瞩于细胞免疫的是
A.抑制病毒的繁殖
B.使细菌外毒素失去作用 C.效应T细胞的杀伤作用
D.使病毒失去感染的作用 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