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高中生物同步课件:43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必修3)8份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高中生物同步课件:43 群落的结构(人教版必修3)8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4-02 16:52:09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第3节 群落的结构问题探讨在一定环境中的一群同种生物个体称为种群。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研究池塘群落种群种类、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种群位置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池塘的范围和边界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例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哥伦比亚? 1395种?? ? ??? 佛罗里达? 2500种
巴拿马? 1100种????? ? ?? 马萨诸塞? 165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 ?? 拉布拉多? 390种
纽芬兰? 118种???????? ? 巴芬岛? 218种
格陵兰? 56种二、群落的物种组成平原的生物种类一般比山地的少,草地比林地的少,远离大陆的岛屿比靠近大陆的岛屿生物种类少。
但在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北方的森林,主要是由常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
(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种群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
(3)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树木的多少。在生态学上,用丰富来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三、群落中种间的关系互利共生“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种间关系中的共生——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切叶蚁与真菌
竞争“你争我夺”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一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营寄生生活的生物叫寄生物(或称寄生 者),被侵害的生物称宿主(或称寄主)。● 根据寄生的场所可把寄生物分为两类:
①.寄生在寄主体内的称为体内寄生物;
②.寄生在寄主体表的称为体表寄生物。“你死我活”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物的现象。四、群落的空间结构 (—)垂直结构1.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2.成层性 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以及地被层 ;
草本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 也具有成层性;
根系、根茎等在地下也是按深度分层分布的群落的成层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与环境相互矛盾统一的反映。(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栎林中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注:数字下划线表示某种鸟最喜好栖息的层次(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3. 成层现象的意义:
(1)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水分和矿质营养等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2) 生物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也很普遍。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有关,其次还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3)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和海洋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影响浮游动物垂直分布的原因主要决定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氧量等。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植物动物上:鹰、松鼠等
中:大山雀、柳莺
下:鹿、野猪等(2)水平结构 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
地形起伏
光线明暗
温度大小我国 南方 北方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二)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1.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提出问题:可依据自己的兴趣,并考虑可行性,经小组讨论后,确定要探究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 。
2、制订计划:列出研究计划表。
3、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1) ;(2) 。
4、实施计划:
(1)材料用具
(2)方法步骤
5、讨论:调查某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记名计算法目测估计法课件32张PPT。复习:种群: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植食性鱼、浮游动物、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植食性鱼、浮游动物、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思考1:下列能构成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木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D一、群落的概念研究池
塘群落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种间关系种群位置群落演替思考2:群落水平上研究什么问题?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的物种的组成优势种: 群落中种群数量较多,起到主要作用的物种。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武夷山???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840种?? ? ?? ? 低等植物? 670种?? ? ???
高等植物? 2888种????? ?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 5000种???? ? ? ?动物 ? 1000种?
脊椎动物? 475种????????三.种间关系指不同物种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关系。 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阅读72页资料分析,讨论以下问题资料1: 2、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 ,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 。
3、试分析高斯实验,这两种草履虫在生物学上的属于哪种种间关系?
种间竞争讨论: 1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为什么?
双小核草履虫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大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 争水稻和稗子的竞争2)势均力敌型 1)力量悬殊型2、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 ,有时表现为一方占 ,另一方处于 。1、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____和_____等。资源空间4、能量关系图 相互抑制优势劣势甚至灭亡竞争3、数量坐标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捕 食捕 食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猞猁和雪兔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他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整个种群可以处在相能稳定的状态。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
资料1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资料2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资料分析捕食数量上呈现出“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变化。2、数量关系图3、能量关系图1、特点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 生菟丝子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虫草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被破坏,残留外皮。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子座,似直立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
A、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B寄生对宿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
如果分开,则寄生物难以单独生存,
而宿主会生活得更好1、特点2、数量关系图3、能量关系图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互利共生植物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根瘤菌则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的养料,供植物利用。蚂蚁与蚜虫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因些我们经常称这种关系为“互利共生”。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
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互利共生1、特点2、数量关系图3、能量关系图数量0数量0数量0捕食竞争共生ABC 答案:1、寄生 2、互利共生 3、寄生 4、捕食 5、竞争即时练四、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2、类型水平结构垂直结构1、垂直结构光照强度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
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动物分层现象的原因2、水平结构原因:地形、光照、湿度、人和动物等因素的影响现象:镶嵌分布2、类型四、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
结构1、形成原因: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垂直
结构植物分层:决定因素现象:动物分层:决定因素现象:分层光照强度、温度栖息空间、食物条件镶嵌分布地形变化土壤温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本节课内容总结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的空间结构
1、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D2、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C当堂检测3、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 ) A、互利共生、寄生、竞争 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 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 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 A课件36张PPT。第3节 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群 落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肉食性鱼
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植食性鱼研究池
塘群落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二 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我国 南方 北方群落的变化?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
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
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物 种 的 丰 富 度气候比较下列各组物种组成的多少?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平原 山地
草地 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 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 非过渡地带<<<>三 种间关系捕 食竞 争寄 生互利共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 争竞争的结果水稻和稗子的竞争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捕 食捕 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 生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寄生的结果: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豆科植物和菌瘤根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互利共生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彼此依赖地衣、根瘤+-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
狼与羊捕食竞争共生ABC是寄生呢还是互利共生?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中药
蝙蝠蛾的幼虫被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变为菌核使虫体的组织破环,残留外皮。
夏季菌核萌发,从幼虫的口或头部长出有柄的子座,似直立小草。
这种真菌和幼虫的关系是?寄 生 1.垂直结构的概念: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四、群落的空间结构(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2. 分层现象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以及地被物层 ;草本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也具有分层;根系、根茎等在地下也是按深度分层分布的 群落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植物与环境相互矛盾统一的反映。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物层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栎林中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注:红色数字下划线表示某种鸟最喜好栖息的层次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是什么?(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思考讨论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水平结构(二)群落的空间结构——水平结构 1.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例1、受水制约,芦苇、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鹰、黄羊、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 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 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  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D. 捕食A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A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D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C课件33张PPT。1群落的结构2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

概念★判断关键:
必需包括全部的生物;
生物间有一定的关系。3下列描述属于群落的是( )
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2)一片森林中的各种生物以及阳光和土壤等
3)一片草地上的全部动植物
4)菜市场的各种动物和蔬菜等全部生物
5)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真菌等全部生物牛刀小试54研究池
塘群落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5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 群落中物种的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丰富度越高,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 如在美洲大陆上,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逐渐减少。 一、群落的物种组成67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8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资料一资料分析91.竞争: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于灭亡。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竞争关系,则可表示为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10竞争11资料二、
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22.捕食:指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的现象。食草行为也是捕食。如果用坐标系来表示两种生物的捕食关系,则可表示为A、B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
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A为被捕食者,B为捕食者。 13捕食14资料三:分析下列例子,归纳寄生的特点:1)动物体内:蛔虫、猪肉绦虫、血吸虫等
2)动物体表:虱子、跳蚤
3)植物:小麦线虫、菟丝子
4)细菌:噬菌体菟

子猪肉绦虫153.寄生:是指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对寄生者有利,对寄主有害。如果用坐标曲线可以表示为:16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体表寄生体内寄生人体中的疟原虫寄生174.互利共生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叫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举例:植物→根瘤菌:有机养料
根瘤菌→植物:固氮特点:双方互利;若分开,双方或一方不能独立生存。18互利共生切叶蚁与真菌地衣19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
相互依存地衣、根瘤+-一方有利
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
狼与羊20捕食竞争共生ABC牛刀小试21 是指群落在空间上的垂直分层现象。它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三、群落的空间结构(一)垂直结构22乔木层灌木层草木层地被物层23森林中鸟类分层现象示意图24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 意义是什么?(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食物、栖息场所等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思考讨论:251、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取决于对光的利用。
2、动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陆地群落中动物的分层主要与食物有关,也就是直接或者间接取决于植物的分布,其次与不同层次的微气候条件有关。
3、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与阳光、温度、食物和溶氧等因素有关。归纳:26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水平结构27(二)水平结构 1.水平结构的特点: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
2.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3.分布不均匀的原因: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和动物的影响等。 28空间结构空间结构植物分层的原因动物分层的原因影响因素特点特点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分层分布镶嵌分布阳光栖息空间食物条件地形、土壤湿度和盐碱度、光照强度……三、空间结构(概念图)291、自然界中生物种内及种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林鸽群较大时被苍鹰捕食的几率降低 B.鲈鱼有时捕食鲈鱼的幼鱼,这有利于鲈鱼一种的维持 C.自然界中的猴群经过争斗建立了优劣等级制度,并依次占据资源,这对种的保持是有利的 D.自然界中物种间捕食对一个种有利,但会使另一个种消失 D随堂练习302、防治松毛虫常用的方法有招引灰喜鹊和施放毛虫白僵病菌,灰喜鹊和白僵病菌与松毛虫的关系依次是 A.竞争和互利共生 B.捕食和寄生 C.捕食和互利共生 D.寄生和捕食 B313、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湿度、温度 D.光照、食物 D324、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D.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335、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成群
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
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
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
(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
虫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
同是_______关系。
(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的动物和植物
之外,还生活着_______、_____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
生活在_______里。
(3)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
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所有血雉
C.森林中所有苔藓 D.森林中所有树木
(4)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  
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种群的垂直结构
C.群落的海拔结构 D.种群的海拔结构
                      答案:(1)捕食 竞争 (2)细菌 真菌 土壤 (3)B (4)A课件30张PPT。复习回忆:1, 种群的特征包括( ),( ),迁入率和迁出率,( )和( )。其中最基本的特征是( )种群密度出身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种群密度2,种群数量的变化有( ),波动和下降。
在理想条件下种群以( )形式增长。在自然条件种群以( )形式增长,种群数量增长到( )
保持稳定。
增长J曲线S曲线K值3,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直接因素:间接因素:重要因素:出身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环境因素人类的活动第3节 群落的结构 ( )内聚集在( )中( )的集合。东 莞 市 石 龙 中 学2007年4月11日高 二 生 物 科 备 课 组同一时间一定区域全部生物种群下列实例中属于群落的是( )
A.一片草地里的全部跳蝻和蝗虫
B.一棵枯树和其上的苔藓真菌昆虫蜗牛
C.一个池塘中的藻类鱼类真菌昆虫蜗牛等所有生物
D.海洋中全部的鱼
研究池
塘群落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2 衡量指标: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1( )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的组成物种丰富度 3 一般来说,越靠近( ),单位面积内物种越丰富。 武夷山???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840种?? ? ?? ? 低等植物? 670种?? ? ???
高等植物? 2888种????? ?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 5000种???? ? ? ?动物 ? 1000种?
脊椎动物? 475种????????群落的物种组成热带地区群落中的各种生物是不是简单的聚集在一起?1、垂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原因:对于植物:对光的利用温度对于动物:栖息空间和实物条件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在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2、水平结构原因: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大多数生物群落在空间上有垂直分层现
象,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引起森林群
落中植物和动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
素分别是(  )
A、温度、食物   B、温度、光照
C、温度、温度   D、光照、食物
东 莞 市 石 龙 中 学2007年4月11日高 二 生 物 科 备 课 组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D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C三 种间关系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互利共生寄 生竞 争捕 食种间关系竞 争水稻和稗草竞 争捕 食菟丝子寄 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互利共生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真菌藻类提供水、CO2、无机盐通过光合作用提供有机养料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1、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3、菟丝子与大豆
4、根瘤菌与大豆
5、鸟与羽虱过关练习竞争捕食共生共生寄生共生寄生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共生????? B.竞争
C. 寄生???????D. 捕食冬虫夏草是一位名贵的中药,虫草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而变为菌核,虫体内部组织被破坏,仅残存外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之间的关系是( )
共生????? B.竞争 C.寄生???????D. 捕食BAAABB共生捕食竞争123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钩上,从而使钩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这种现象在生物学属于(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2002年广东)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
肢动物、棘皮动物等生物生活在一起。
这些生物构成了( )
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态因子
高考链接东 莞 市 石 龙 中 学2007年4月11日高 二 生 物 科 备 课 组(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C(广东2002)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管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教量,绘制成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D1、群落的物种组成2、种间关系①竞争 ②捕食 ③寄生 ④互利共生3、群落的空间结构东 莞 市 石 龙 中 学2007年4月11日高 二 生 物 科 备 课 组小结:
  一、群落的概念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完成世纪金榜达标自测和课时作业课件30张PPT。第3节 群落的结构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讨论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的概念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群落的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一般来说,环境条件愈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愈长,生物种的数目愈多,群落的结构也愈复杂。从热带到极地生物种数变化? 营巢鸟??? 高等植物
哥伦比亚? 1395种?? ? ??? 佛罗里达? 2500种
巴拿马? 1100种????? ? ?? 马萨诸塞? 1650种
佛罗里达? 143种???? ? ?? 拉布拉多? 390种
纽芬兰? 118种???????? ? 巴芬岛? 218种
格陵兰? 56种群落的物种组成我国 南方 北方?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苔原比较下列物种组成的多少? 两个或多个群落间过渡地带,即群落交错区,如海陆交界的潮间带、河口湾,森林与草地或农田交界的地带,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常比相邻群落中多,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平原---山地
草地---林地
远离大陆的岛屿---大陆附近的岛屿
群落间的过渡地带---非过渡地带种间关系 1、如何解释资料1中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猞猁的存在对整个群落的稳定可能起什么作用?
4、资料1和资料2中,两个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什么不同?资料分析种间关系包括捕食竞争寄生互利共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捕 食捕 食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 争竞争的结果水稻和稗草的竞争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 生菟丝子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寄生的结果: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豆科植物和菌瘤根互利共生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互利共生传粉、传播种子动物与植物的互利共生。
互利共生种间关系(“+”表示有利,“-”表示有害)++彼此有利,彼此依赖地衣、根瘤+-一方有利,一方受害彼此抑制--种群A得利 种群B有害+-蛔虫和人水稻和稗草羊与草
狼与羊下列生物的关系是竞争还是捕食?1、桦木林中出现云杉幼苗后,不断生长,最终桦木林被云杉林取而代之。
2、狼以兔为食,兔以草为食。下列生物的关系是共生还是寄生?1、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
2、白蚁与它肠内的鞭毛虫
3、菟丝子与大豆
4、根瘤菌与大豆
5、鸟与羽虱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D. 捕食A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ABAAABB共生捕食竞争123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1、垂直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2、水平结构1、垂直结构鹰、杜鹃、黄鹂等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山雀、莺、啄木鸟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画眉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栎林中鸟类在不同层次中的相对密度注:红色数字下划线表示某种鸟最喜好栖息的层次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在森林群落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三类绿色植物在空间位置配备上形成了有序的组合,从而使它们能( )
A. 有效避免竞争????? B.合理利用环境资源
C. 提高群落的光合产量?????????D. 以上都正确D关于生物群落的结构,以下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C课件28张PPT。4.3 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群落的概念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个体 例:一个池塘中的鱼类是一个种群,还是一个群落,或都不是?研究
群落种间关系种群位置群落演替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1、物种组成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二者的区别吗?①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一、群落的物种结构 农田 生物 群落 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 海洋 生物 群落   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 生物 群落 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物及细菌、真菌等。 武夷山??? 西伯利亚
低等植物? 840种?? ? ?? ?低等植物? 670种
高等植物? 2888种????? ? 高等植物? 139种?
动物 ? 5000余种???? 动物 ? 约1000种?
脊椎动物? 475种????????②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优势种:群落里某些种群对群落的结构和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苔原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我国南方 北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变化?热带雨林逐渐减少不同海拔物种变化东部地区 西北地区武夷山 新疆西北2、种间关系草履虫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资料1资料2捕 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①捕 食羊喝水是捕食吗?
在严苛的环境条件下,鲈鱼以本种幼鱼为食?能量关系图 数量坐标图特点: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变化被捕食者:先增加先减少者捕食者:后增加后减少者结果:两个种群相互制约,数量相对稳定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②竞 争竞争的结果水稻和稗草的竞争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竞争实力悬殊时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竞争实力相当时
(牛与羊)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③寄 生  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体表寄生体内寄生人体中的疟原虫特点: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菟丝子菟丝子是一种生理构造特别的寄生植物,其组成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利用爬藤状构造攀附在其他植物,并且从接触宿主的部位伸出尖刺,戳入宿主直达韧皮部,吸取养分以维生,更进一步还会储存成淀粉粒于组织中 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夏季将卵产于地面,经过一个月左右孵化变成幼虫后钻入潮湿松软的土层。虫草真菌的孢子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经过一个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来临,虫草真菌菌丝开始生长,到夏天时长出地面,外观象一根小草,这样,幼虫的躯壳与霉菌菌丝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冬虫夏草”。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④互利共生——“同生共死”特点: 如果彼此分开,则双方或者一方不能独立生存。数量上两种生物同时增加,同时减少,呈现出“同生共死”的同步性变化。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地衣(真菌和藻类植物的共生体 )
互利共生切叶蚁与真菌白蚁和肠道里的鞭毛虫课件34张PPT。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生物群落概念(community) 注意辨析: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生物(动、植物、微生物)如:在池塘生物群落中.既有浮萍等水生植物,也有鱼,虾,螺等水生动物,还有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等一个群落中物种的多少和每个种群的个体数量,是群落多样性的基础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由于种间关系而形成了生物群落。
植物、动物、微生物三大功能类群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彼此之间一物质和能量为纽带紧密地联系知识一起,组成了生物群落。理解: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区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一般用“优势”“常见”“稀少”来表示物种丰富程度的区别丰富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三.种间关系资料分析;反映种间关系的实例1( 1)单独培养:在合适的条件下,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均能正常生长繁殖。讨论:1(2)混合培养:由于这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尤其是能以同一种杆菌为食),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
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1(3)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
  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
  两种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质,进一步证明了该实验结果缘于两种草履虫争夺资源,这就是竞争。2.提示: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
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从多年的调查看,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使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3.提示:雪兔是以植物为食,猞猁是以雪兔为食。猞猁的存在不仅制约雪兔的种群数量,使得:
植物→雪兔→猞猁之间保持相对稳定;
  而且由于植物资源比较稳定,进而使得另一些以植物为生的动物数量及其食物链相对稳定,因而整个群落可以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资料1中两个种群之间是通过食物间接地发生作用(竞争);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方处于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最终灭亡。 资料2中两个种群是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直接地发生作用(捕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个种群数量相对稳定。4.提示:种间关系包括:捕食  竞争 互利共生寄生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竞争竞争的结果:水稻和稗子的竞争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甚至灭亡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寄生菟丝子一方受益,一方受害寄生的结果: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豆科植物和菌瘤根互利共生:地衣:藻类和真菌的共生物种间关系 (“+”表示有利,“-”表示有害。)BAAAABBB共生寄生捕食竞争1234判断下列各图表示的种间关系各是什么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三、生物群落的结构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⒈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麻雀总是成群地在森林的上层的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翁等鸟类总是森林的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虹则是典型的森林底层鸟类,吃地面上的苔鲜和昆虫。⒉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地球表面因降雨量、温度大小等生态因子从赤道到北极依次有 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和苔原等不同类型的群落.我国 南方 北方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学习层次:
宏观微观练 习唯一能为丝兰传粉的丝兰蛾,以丝兰的花蜜为食,雌蛾只有把卵产在丝兰子房内,幼虫才能发育。丝兰蛾与丝兰的关系( )
A. 共生????? B.竞争 C. 寄生??????????D. 捕食A采蜜的蜜蜂回巢后便围绕蜂房以跳舞的方式将发现的蜜源告诉同伙,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 )
A.种内互助 B.种内斗争
C.互利共生 D.竞争A(广东2004)生活在一个生物群落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
A. 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 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C. a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 b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