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3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CO2调节:骨骼肌剧烈运动产生大量CO2血液中CO2增多呼吸中枢兴奋呼吸活动加强将CO2排出体外赛跑时刺激感受器 激素等某些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碳 、组织胺)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一)体液调节概念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文字一:
某人不小心右手碰到仙人掌上,右手立刻 缩回。随后很快又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文字二:
吃完饭后半小时,血糖升高,过一段时间后,随着胰岛素的作用,血糖浓度回落到正常水平。另外,又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而且几乎可以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
分析讨论:从上面两段文字,你可以判断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什么样的区别吗? 请完成下面表格 (二)、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回顾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调节的2种方式的具体途径是?2、血糖的神经调节方式中,其神经中枢
是 ,其效应器是 。
下丘脑内分泌腺刺激内分泌腺血管组织器官刺激内分泌腺血管组织器官神经3、受激素和神经共同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4、激素种类:主要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5、如何理解糖尿病人“三多一少”现象------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发生障碍,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使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因为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分泌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就使得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和在细胞内氧化作用发生障碍,而此时肝脏释放的和由非糖物质转化而来的葡萄糖则增多,从而出现高血糖。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出现体重减轻现象。当血糖含量超过160-180mg/dL(肾糖阈)时,就出现糖尿。在大量排糖过程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水分,于是会出现多尿现象; 同时由于水分的大量排出,使患者的细胞外液渗透升高,在高级神经中枢产生口渴的感觉,产生多饮现象。------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轻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一) 体温调节1.定义: 2.临床测定:腋窝、口腔、直肠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3、体温恒定的调节⑵ 热量的来源:⑴ 体温恒定的原理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⑶热量的散失:汗液的蒸发
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
呼吸、排尿、排便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思考: 既然在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是恒定的,即产热等于散热,那么当人突然到一个寒冷的环境中或一个炎热环境中时,体温会如何变化?机体又会做出什么样的调节呢?试着从产热和散热的角度去分析。
分析: 突然到一个寒冷环境中,温差增大,散热增多,而机体产热还没有变化,这时体温降低,为了保持体温的稳定,机体做出反应,增加产热同时减少散热。因为热量的来源重要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所以分解会加快,既新陈代谢加快。同时毛细血管的散热也会减少。而突然到了一个炎热环境时,由于热传递减弱,散热减少,这时产热没有变化,产热大于散热,机体温度升高,为了维持体温的恒定,机体会做出增加散热减少产热的反应。那么到底是怎么实现这些过程的呢?那么我们一起看一下具体的调节过程。2019/1/22Copyright?Jiangyong下丘脑体温调节的神经中枢: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分布于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中暑)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练习2、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
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
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㈡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尿液的形成⑴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过滤出一些基本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
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葡萄糖、氨基酸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而代谢废物很少被重吸收,从而形成终尿。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释放(+)(-)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1、请解释: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饮用清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练习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请阅读P33) 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总结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一、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特点
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㈠人的体温恒定的调节
㈡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ABCD刺激刺激刺激刺激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属于___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属于_______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属于___过程。
(4)日照时间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__过程。BB、CAD下课了,今天的课到此结束,祝大家心情愉快!课件19张PPT。
第3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1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2 . 反射活动的结构是----------;由---------、--
----------、----------和-----------五个部分组成。
3 . 激素调节是通过---------的传送,作用于------
----、-------的调节方式。反射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体液靶器官靶细胞复习: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什么是体液调节?激素对机体的调节是通过体液的传送的,像这种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就称为体液调节。当你在赛跑时,为什么呼吸加快?由于骨骼肌细胞剧烈运动,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当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时,就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活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体 液 调 节体液调节除了通过激素的调节外,还包括通过CO2等化学物质的调节。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 想一想: 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最多)
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 想一想: 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散热结构和产热结构各有什么变化呢?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寒冷正常体温炎热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汗腺
分泌——,散热量____血管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______,汗腺分泌____,散热量____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减少肌肉和肝脏等产热_____增加增加肌肉和肝脏等产热_____减少 思考: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神经 ——体液
炎热环境中寒冷环境中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增加散热温度降低回到正常的体温体温增高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减少产热减少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产热增加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作用下,人体保持恒温。 但是人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减少(-)(+)(+)(-)增多思考: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人体是怎么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将信号传送给垂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血糖浓度的调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 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动物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课件35张PPT。第3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一、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等化学物质(除激素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2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1.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2.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练习1: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A.调节准确、快速
B.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调节作用范围广泛BD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协调1、人的体温调节2、人的水盐调节人的体温及其意义1.定义: 2.临床测定:口腔:
腋窝:
直肠:36.7~37.7 (37.2)
36.0~37.4 (36.8)
36.9~37.9 (37.5)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人的体温及其意义3.体温变动(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
在狭小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2)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特点: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人的体温及其意义4.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体温的调节1.体温的来源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所释放的热量2.体温恒定的原理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产热: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散热:主要靠皮肤毛细血管和汗腺实现3.调节体温主要中枢:下丘脑(2)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1)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 体温调节(当人处于寒冷环境中)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兴奋皮肤血管收缩
汗腺分泌汗液减少
皮肤立毛肌收缩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肾上腺肾上腺素增加,
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刺 激传入神经垂体TRH甲状腺甲状腺素增加,
代谢活动增强TSH散热减少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兴奋皮肤血管舒张
皮肤立毛肌舒张刺 激传入神经兴奋肌肉、肝脏
等产热减少 体温调节(当人处于炎热环境中)散热增加原因: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中暑)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练习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思考:A练习3.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思考:C练习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
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
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思考:D水的平衡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液的形成(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水平衡的调节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饮水不足,
失水过多,
食物过咸饮水过多,
盐分丢失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尿量尿量增加饮水产生渴觉大脑皮层+++++-----+1、请解释:大量饮用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什么?
大量饮用清水后,血浆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刺激减小,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多。
此称为水利尿,从而维持体内水分平衡。思考:水盐的平衡的意义水盐的平衡的意义2、当你吃的食物比较咸时,你的身体是怎样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盐的平衡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盐的平衡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3、大量出汗后为什么要喝盐水? 当人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剧烈运动或是患某些疾病(如剧烈呕吐、严重腹泻)时,都会丢失大量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钠盐)。这时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和食盐,就会导致机体的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等。这时只要及时补充生理盐水,就可以缓解上述症状。因此,对于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的人、重体力劳动者或是某些病人来说,应当特别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和食盐。水盐的平衡的意义4、某同学上学时,为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很少喝水,你认为这种做法好吗?为什么? 这种做法不好。因为人体内随时都在形成尿,同时也会由皮肤和肺排出一定量的水,如果喝水很少,就有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尿量过少还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 小结 总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紧密联系、密切配合、相互影响。如,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等,都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协调一致作用的结果。练习5:一位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由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其中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汗腺的分泌量
B.皮肤血管血流量
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
D.身体的体温变化 C练习6.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血液中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
B.血糖调节只有激素调节,没有神经调节
C.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 体温保持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维持动态平衡的结果CD练习7.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①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乳酸上升 ②干渴时尿量明显减少 ③人少量失血后,血量很快恢复正常 ④炎热的夏天,人体内产生的热引起发汗而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C练习8:在下列关于机体水和无机盐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血浆渗透压降低时,抗利尿激素增加
D.机体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D练习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C课件49张PPT。 第三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激素调节由_____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_______通过____作用于特定的__器官或__细胞的一种调节方式。
基本调节机制是_____。内分泌靶靶反馈化学物质体液 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 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3.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4.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一) 人的体温调节及其意义1.定义: 2.临床测定:口腔:
腋窝:
直肠:36.7~37.7 (37.2)
36.0~37.4 (36.8)
36.9~37.9 (37.5)人身体核(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内部温度3.体温变动(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
在狭小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2)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特点: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体温过低或过高有何危害?1)低于28℃时,人会丧失意识
2)低于22℃时,可能导致死亡
3)高于41℃时,引起中枢神经系统障碍,出现说胡话,神志不清等症状
4)高于43℃时,有生命危险
5)成年人体温每升高1℃ ,心率每分钟增加10次,儿童可增加15次。 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使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可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思考:维持恒定的体温有什么好处?想一想体温升高或降低,对人体只有害而无益吗?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对人体是有益的。
降低:低温麻醉
用药物和人工方法降温,使机体代谢率降低,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强,则可以在不损害大脑的前提下延长阻断脑部血流的时间.
升高:感冒时的发烧
这时白细胞增多,抗体生成活跃,肝脏的解毒功能增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能使病人的抵抗力提高,利于消灭致病因素,使人体恢复健康。 人体体温恒定是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体温高低取决于什么? 体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产热量和散热量。 想一想: 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产热途径: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最多)
散热途径: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和排便等。(二)体温的调节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在哪里?下丘脑温度感受器的分布和种类分别是?分布:
种类:人体的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
1)对温觉敏感的温觉感受器
2)对冷觉敏感的冷觉感受器想一想: 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为了维持恒定的体温散热结构和产热结构各有什么变化呢?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寒冷环境:体温的调节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刺激传入神经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皮肤立毛肌收缩,产生“鸡皮疙瘩”,缩小汗毛孔 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产热量增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增加→代谢增强→产热量增加减少散热增加产热炎热环境:炎热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分析综合刺激传入神经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多
→散热量增加增加散热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作用下,人体保持恒温。 但是人的体温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恒定吗?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产生的热量不足以补偿散失的热量,引起体温降低.(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组织坏死)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产热多而散热困难,引起体温升高.(中暑)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A思考:2.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C3.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
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
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D2.人体水盐平衡调节(1).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平衡A.水的平衡摄入量/ml来自饮水 1300
来自食物 900
来自物质代谢 300排出量/ml由肾排出 1500
由皮肤排出 500
由肺排出 400
由大肠排出 100共计:2500共计:2500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尿液的形成(1)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过滤出一些基本
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
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与原尿
相比,质和量都发生很大变化.
(2)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
葡萄糖、无机盐等大部分被重吸收,而代谢
产物很少被重吸收.
(3)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还有分泌作用,
即分泌H+、K+进入尿液.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减少抑制促进促进抑制⑴神经调节:反射弧刺激反应·感受器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神经中枢下丘脑·效应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和垂体后叶·刺激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效应释放抗利尿激素⑵激素调节:抗利尿激素的生理作用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中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1、无机盐的平衡:(以Na+、K+为例)⑴Na+、K+的平衡:☆来源:均来自食物(Na+主要来自食盐)☆去路:·肾脏排尿(重要途径)·肾脏排尿(重要途径)·皮肤排汗(Na+特有)·大肠排便·大肠排便B.无机盐的平衡⑵Na+、K+的代谢的特点:· Na+: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 K+: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⑶临床上常把血钾(血清中的K+)含量作为诊断某些疾病的指标2、Na+、K+的平衡的调节:⑴调节方式:激素调节⑵调节的激素: 醛固酮(固醇类激素,有保Na+排K+的作用)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固醇类激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肾小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和K+的分泌。⑶调节过程:血钠降低
血钾升高肾上腺皮质醛固酮肾小管、集合管(Na+的重吸收,K+的分泌)血钠升高
血钾降低维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有何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可以维持内环境成分的稳定,保证细胞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 如:钠盐大量丢失而不补充,渗透压下降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 再如:血钾含量过低,会引起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率失常。例.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液排出的Na+、K+量,结果如图。注射的激素是( )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思考: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 人体是怎么样保持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的? 在饮水过多的情况下,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这一变化,将信号传送给垂体,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的量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将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维持了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血糖浓度的调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的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动物体的各器官、系统的活动才能协调一致,内环境的稳态才得以维持,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机体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1、夏季,人在高温作业或剧烈活动后要喝淡盐水是因为( )
A、降温 B、维持水分和钠盐代谢的平衡
C、清洁 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B2.下列关于血糖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血糖升高依赖神经调节,血糖降低依
赖体液调节
B.血糖升高依赖体液调节,血糖降低依
赖神经调节
C.血糖升高和降低依赖神经——体液的
共同调节
D.血糖升高和降低都依赖神经调节
C3.天气变冷时,维持体温所散失的热能增多,人体内下列哪些腺体的分泌量会增多( )
①垂体 ②甲状腺 ③胰岛 ④肾上腺 ⑤卵巢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②④ D. ③④
B课堂检测与练习4、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回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加强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5、体温调节中枢和体温感觉中枢分别在( )
A、大脑皮层、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
C、下丘脑、下丘脑 D、大脑皮层、大脑皮层BB6.下列各项与下丘脑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
A.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B.血液pH的稳态
C.体温的恒定
D.血糖稳态的调节B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物理方式调节代谢方式调节人体的体温调节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㈢水和无机盐平衡的意义:1、水和钠盐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2、钾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心肌舒张、兴奋性上具有重要作用3、水在溶解代谢废物、排出废物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为血浆成分的恒定及保证每日35-50g代谢废物溶解后排出,每日尿量至少500mL。若尿量少于400mL,就会因代谢废物的积累而可能导致尿毒症。钠的作用: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与水的平衡,提高心肌的兴奋性。血液中Na+的减少会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可能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的甚至昏迷。 钾的作用: 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起决定作用,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性。血液中K+减少会降低细胞内液渗透压,并出现心肌自动节律异常;若血钾过高,则会出现心肌过度舒张,即心动过缓。课件32张PPT。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三节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电信号神经冲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_______? ______电信号化学信号由______器官(或细胞)分泌的________通过____作用于特定的__器官或__细胞的一种调节方式。
基本调节机制是_____。内分泌靶靶反馈化学物质体液 憋气时,体内细胞会进行有氧呼吸,会产生大量的CO2,于是血液中的CO2含量增高,流经脑干时,高浓度CO2对呼吸中枢产生有效刺激,通过呼吸中枢恢复呼吸动作。 除CO2外,体液中H+也可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起调节作用。CO2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 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 CO2 )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五、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阅读P32实例一:体温恒定的调节相关内容完成下面的产热和散热的途径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播放影片人体的温度主要在活动时骨骼肌产热产热散热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肝脏产热皮肤毛细血管散热主要在安静时 皮肤汗液蒸发呼气排尿排便主要动态平衡产热散热器官器官过程安静时:主要由肝脏产热运动时:主要由骨胳肌产热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释放热量的过程方式主要是皮肤传导散热对流散热辐射散热直接散热间接散热蒸发散热:环境温度超过32℃时的唯一散热方式温馨提示人处于寒冷环境中人处于炎热环境中低温正常体温高温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血管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上图是血管分别在低温、高温和正常温度时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据图分析:流经皮肤血液的多少是如何调节人体表面温度的?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人的体温总是保持恒定的,这种恒定有什么意义?
一个物体的温度的高低取决于什么?人的体温的高低又取决于什么?
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发生什么变化?散热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果是在炎热的环境中呢?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到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
在这个实例中,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怎样的?思考与讨论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1、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实现2、下丘脑3、与一些激素的分泌,水的平衡,糖和脂肪的代谢,体温调节,睡眠和情绪变化均有关.(调节体温主要中枢)4、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体温调节的机制5、效应器骨骼肌立毛肌毛细血管汗腺等阅读P32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相关内容结合已学知识和生活完成下面的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实例二:水盐调节的平衡人体内的水来源去路饮水食物代谢肺(水汽)肾(尿)(主要)皮肤(汗液)大肠(排便)动态平衡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减少(-)(+)(+)(-)思考与讨论1、大脑皮层产生渴觉属于反射吗?2、请分别指出神经调节的过程和体液调节的过程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主要系统尿液的形成泌尿系统主要器官肾脏形成过程过滤分泌重吸收播放影片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例1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况时,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并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激素调节C例2 当我们感到口渴时( )A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D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增强AABCD刺激刺激刺激刺激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1)给蟾蜍注射垂体提取物,促使蟾蜍产卵属于___过程。
(2)人进食后,血糖的调节属于________过程。
(3)狗看到食物后,分泌唾液属于___过程。
(4)日照时间变长促使多数鸟类开始产卵属于___过程。BB、CADhttp://blog.sina.com.cn/wbdjjx更多精彩尽在谢谢观看课件30张PPT。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神经调节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电信号神经冲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电信号? _______? ______电信号化学信号激素的调节物质基础: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调节的基本方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基本调节机制是:
反馈起调节的物质:激素、CO2、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传递方式:体液,主要指细胞外液
作用对象: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单细胞和一些多细胞的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
高等动物: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是机体调 节生命活动的重要方式体液调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一、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练习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 调节准确、快速
B 通过体液运送调节物
C 调节物都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
D 调节作用范围广泛B D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实例一 人体的体温调节1.体温恒定的意义 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2.体温恒定的原理——产热 = 散热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肝脏、骨骼肌最多)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吸、排尿和排便等炎热环境中寒冷环境中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汗的分泌,使皮肤的血管舒张增加散热温度降低回到正常的体温体温增高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肌肉、肝脏等产热减少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传出神经肾上腺素、甲状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产热增加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_____多于______,引起体温降低。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_____多于______,引起体温升高.(中暑)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协调作用下,人体保持恒温。 人体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无限的吗?散热产热产热散热实例二、水的平衡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近曲小管髓袢远曲小管尿液的形成(1)血液流经肾小球,从血浆中滤过出一些基本
不含蛋白质的滤液到肾小囊腔中,称为原尿.原尿
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形成终尿.与原尿相比,质和
量都发生很大变化.
(2)原尿在肾小管和集合管处,99%的水、全部
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重吸收,而代谢产物很少
被重吸收.
(3)肾小管、集合管除重吸收外,还有分泌作用,
即分泌H+、K+进入尿液.抗利尿激素分泌: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送并暂时储存于垂体中
功能:提高肾脏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管
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减少(-)(+)(+)(-)实例三、盐的平衡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特点: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醛固酮,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类固醇。
生理作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的重吸收、对钾的分泌。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1 . 大多数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例如鸟类在繁殖季节,雌雄鸟相遇,(通
过神经系统感知),使生殖腺分泌相应的
性激素增加
2 .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也可以影响神经系
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发
育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肾上腺素(提高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练习1、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C2、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会导致( )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B
3.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枢( )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上丘脑和下丘脑B4.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C5.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觉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加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6.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
(B)
B
7.体温调节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C8.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9、人的体温在正常情况下会产生一些变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新生儿和儿童的体温略低于成年人 B 女性体温略低于男性C 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 D 人是变温动物
10、人在寒冷环境中所产生的反应是( )A 皮肤血管舒张,骨骼肌收缩B 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收缩C 立毛肌收缩,肾上腺素分泌减少D 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舒张CB11、一个健康的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 A、盐增多,糖未增多 B、糖增多,盐未增多 C、两者都增多 D、两者都未增多
12、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部位分别是( ) A、肾脏和垂体 B、垂体和垂体 C、下丘脑和垂体 D、大脑皮层和垂体
13、人体下列平衡不受激素调控的是( ) A、水的平衡 B、盐的平衡 C、CO2和O2的平衡 D、血糖的平衡
ACC下图为人体体温的昼夜变动曲线,据图回答问题:1、人体体温的来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人体体温昼夜差别 __________。保持体温相对恒定是机体 _________和_________保持_______________的结果。3、在炎热夏季的15点,人体体温为__________,写出此时体温调节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质代谢过程释放的热量不超过1℃产热散热动态平衡约37.4℃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课件31张PPT。2.3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知识回顾神经调节结构和功能单位:______神经元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____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______,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共同组成。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______,也叫________。电信号神经冲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电信号? _______? ______电信号化学信号体液调节概念: 等化学物质(除 以外,还有其他 ,如 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
起调节的物质: 、 、H+、组织胺等化学物质( 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基本调节机制是 。
传递方式: ,主要指 。
作用对象:相应的CO2靶器官靶细胞反馈调节体液激素激素调节因子细胞外液激素CO2激素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比较反射弧迅速体液运输较缓慢较广泛比较长准确、比较局限短暂缩手反射甲状腺激素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实例二: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二、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协调(一) 人的体温调节及其意义1.定义: 2.临床测定:口腔:
腋窝:
直肠:36.7~37.7 (37.2)
36.0~37.4 (36.8)
36.9~37.9 (37.5)人身体内部或深部的温度,在37.5℃左右3.体温变动(1)体温会因年龄、性别等的不同而
在狭小范围内变动.新生儿、儿童>成年人>老年人女性体温平均比男性高0.3 ℃(2)同一个人体温的昼夜变动特点:一般清晨2~4时最低,14~20时最高,但体温的昼夜差别不超过1℃4.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5.体温的调节(1).体温的来源(2).体温恒定的原理产热: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散热:主要靠皮肤实现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是机体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6.体温调节的机制(靠完善的体温调节结构和功能实现)下丘脑与一些激素的分泌,水的平衡,糖和脂肪的代谢,体温调节,睡眠和情绪变化均有关.(调节体温主要中枢)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1.人的体温的高低又取决于什么?
答:人的体温高低取决于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和人体向环境中散失的热量之间的比例。
2.人体通过什么途径产生热量?通过什么途径散失热量?
答:人体主要通过呼吸作用产生热量(骨骼肌和肝脏产热多),主要通过体表热辐射散失热量(汗液蒸发,皮肤毛细血管的散热,呼吸、排尿、排便)。
实例一:体温调节的平衡3.寒冷的环境中,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产热的结构发生什么变化?散热的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产热结构的肌肉和肝脏代谢旺盛,产热多;散热结构的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减少
4.如果是炎热的环境中呢?
答: 肌肉和肝脏代谢减弱,产热少,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增多。
皮肤冷觉感受器皮肤温觉感受器低温正常体温高温血管_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血管____,皮肤血流量_____,皮肤温度_____,散热量____收缩减少下降减少舒张增加上升增加5..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到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散热增加:汗腺分泌增
加,毛细血管舒张;
产热减少: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减少。正常体温
(动态平衡)体温低于
正常体温下丘脑
感受到变化通过神经-体液调节
发出信息散热减少
产热增加散热增加
产热减少体温降低体温升高体温高于
正常体温散热减少:汗腺分泌减
少,毛细血管收缩;
产热增加:肌肉、肝脏
等的产热增加。
(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到什么调节和控制的呢?如何进行调节和控制的?答:人体的产热和散热是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的。体温变化的刺激被下丘脑感受到后,神经系统通过反射弧产生相应反射,同时体液中如甲状腺激素等能调节体温的激素含量也会发生变化,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产热结构和散热结构发生相应变化。
1、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来降低体温,下列哪种措施是错误的( )
A.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
B.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
C.适当撤减衣被
D.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A思考:2.从正常人的口腔、腋窝、直肠三处测
得的体温,从高到低排列顺序是( )
A.口腔、 直肠、 腋窝
B.腋窝、 直肠、 口腔
C.直肠、 口腔、 腋窝
D.直肠、 腋窝、 口腔C3.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存在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皮层
C.下丘脑 D.脊髓C4.将小白鼠和青蛙从25℃的室温下移
至4℃的环境中,两者的耗氧量发生
的变化是( )
A.均增加
B.青蛙增加,小白鼠减少
C.均减少
D.青蛙减少,小白鼠增加D二、水的平衡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小球肾小囊尿液的形成生理作用: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其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抗利尿激素又称为加压素,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肽类激素。合成后运往垂体后叶贮存。饮水不足、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大脑皮层垂体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补充水分抗利尿激素肾小管、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尿量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细胞外液渗透压
下降减少(-)(+)(+)(-)1、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3.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发生骨骼肌不自觉战栗,这时
A、温度感受器兴奋
B、下丘脑的分泌功能增加
C、躯体运动中枢兴奋 D、皮肤血流量增加
B4.关于人体内水和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细胞吸水能力减弱C5.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最重要的器官( )
A.汗腺 B.肾 C.大肠 D.肺B6.吃食物过咸时,就会产生渴的感觉,渗透压感受器和渴觉中枢( )
A、下丘脑和上丘脑 B、下丘脑和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和下丘脑 C、上丘脑和下丘脑B7.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