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质量守恒定律折线图分析专项选择题(C组)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质量守恒定律折线图分析专项选择题(C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5.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3 15:39:55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质量守恒定律折线图分析专项选择题(C组)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A、氯酸钾在分解后会产生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会随氧气的产生而减小,但二氧化锰中氧元素质量不变,所以至反应结束后保持在一定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B、氧气为生成物,随着反应氧气质量会增加,至反应结束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使得固体质量减小,所以钾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会随反应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①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MnO2质量发生的变化
B.②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③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变化情况
D.④表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A、 用KMnO4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为生成物,随着反应进行,MnO2质量应不断增加 ,不符合题意;
B、双氧水制氧气时,是否加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最终产生氧气应相等 ,不符合题意;
C、 用KMnO4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会不断减少,因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仍为固体,所以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应该为0,不符合题意;
D、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3.(2019八下·余杭月考)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氯酸钾质量多则产生氧气多,加二氧化锰可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分析。
【解答】氯酸钾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速率快,不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速率慢,因A和B质量相等,所以A中氯酸钾质量比B中氯酸钾质量多,A最终产生氧气质量大于B,但速率小于B;
故答案为:A。
4.(2019八下·杭州期中)下列4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变化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氯酸钾加热时二氧化锰加快分解速率分析;
B、根据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减少分析;
C、根据密闭装置中的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减少分析。
【解答】A、加热氯酸钾加催化剂比不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快,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固体混合物因产生氧气质量变小,所以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密闭装置中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少,不会先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解答】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A正确;
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
C、分析图象可知a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C错误;
D、分析图象可知b反应产生的氧气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在试管甲中放入15g氯酸钾,试管乙中放入15g氯酸钾和一定量MnO2,分别加热并充分反应。下图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二氧化锰在氯酸钾中是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解答】因为在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放入等质量的KClO3,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在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只能使它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变大,不能使产生的氧气增多,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所以BD错;在试管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所以甲反应的速率快,所以A错误。
故答案为:C
7. 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答案:A.
【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8.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如图是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可以表示(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高锰酸钾为反应物,质量会不断减小,最终变为0,氧气是生成物,质量增加,锰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随氧气的生成而减少分析。
【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质量会不断减少,至完全分解后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
B、氧气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锰酸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使得固体质量减小,则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加,不符合题意;
D、固体物质质量会随反应产生氧气质量而减小,至反应结束后保持至一定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钾元素和锰元素质量不变,固体总质量减小分析。
【解答】A、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会随氧气的生成而不断减小,不符合题意;
B、在受热过程中,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 ,不符合题意;
C、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但因氧气的生成,固体总质量减小,所以锰元素质量分数在高锰酸钾分解时开始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一直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结合“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由图示中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是丙甲+乙;
A、 充分反应后,丙=甲+乙的质量 ,不符合题意;
B、因不能确定分子个数关系,所以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0八下·长兴期中)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MnO2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剩余固体的质量 D.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质量不变,氧气和氯化钾质量都增加,固体质量减少分析。
【解答】 A、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生成氧气质量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C、剩余固体质量会随着氯酸钾的分解而减少,直到反应停止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生成氯化钾质量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2020八下·青田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反应前后的质量进行比较,质量增大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
(1)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2)将反应前后的质量相减得到质量的变化量,然后作比;
(3)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根据(2)中的方法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丁的质量增加:8g-1g=7g;丙的质量不变;乙的质量减小:4g-2g=2g;甲的质量减小:6g-1g=5g。
A.生成物只有丁,反应物有乙和甲,那么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g:7g=5:7,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丙的质量保持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g:7g=2:7,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2019八下·天台期末)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还没有充分进行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a=b+c D.甲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答案】A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减小,生成物的质量增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增加量反应物的质量的减少量;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解答】观察图像可知,共有三种物质,丙的质量减小,而甲和乙的质量增加,因此丙是反应物,乙和甲是生成物,故D错误;
生成物有两种,反应物只有一种,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B错误;
反应物丙原来的质量是a,结束时质量是d,因此参加反应的质量为:a-d;生成物原来的质量都是0,那么生成物的质量为:b+c,因此质量关系为:a-d=b+c,故C错误;
因为反应结束时,反应物丙的质量是d而不是0,说明该反应没有充分进行,故A正确。
故选A。
14.(2019八下·南浔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  )
A.64g B.80g C.18g D.9g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得到完全反应时B和BC的质量比,然后计算当BC的质量为80g时生成B的质量,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量计算生成A2C的质量。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BC和B的质量之比为:5m:4m=5:4;
当80gBC参加反应时,生成B的质量为:5:4=80g:x,那么x=64g;
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得到,2g+80g=64g+y,解得:y=18g。
故选C。
15.(2019八下·黄岩期末)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10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10g B.12g C.16g D.20g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结合化学反应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由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A与B2反应的质量比是1: 1,将6gA和10gB2充分反应时,A过量,参加反应的A和B2都是6g,因此生成AB2的质量是12g,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2019八下·江干期中)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分解时固体质量、氧元素质量、锰元素质量及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结合图像判断,在确定图像时注意起点和转折点的正确性。
【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因产生氧气逸出,所以固体质量要随反应时间减少,直到反应完全停留在一定质量保持不变,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产生氧气质量应从原点开始增加,直到反应停止不变,错误;
C、反应后锰元素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锰元素质量分数应从一定值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保持不变,错误;
D、高锰酸钾反应产生氧气,但不是所有氧元素都变成氧气,所以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会随时间因产生氧气量而减少,到反应结束时保持一定数值不变,正确;
故答案为:D。
17.(2019八下·诸暨期中)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二氧化锰质量不变、产生氧气等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是固体,因此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总固体质量减少,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待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总固体质量减少,但是不可能为0,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氧气质量增加,待反应结束后,氧气质量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2019八下·长兴月考)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硫与过量氧气反应得到的产物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S+O2SO2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硫是气体,则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A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二氧化硫的质量等于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因此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增加,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产物为气体,无固体,固体的气体为0,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闭容器中的化学反应,总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始终相等;
故答案为:C。
20.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固体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质量要从0点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C、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总质量因产生氧气而减小,所以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会增加,但不是从0点开始,不符合题意;
D、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因产生氧气而减少,直到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 / 1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质量守恒定律折线图分析专项选择题(C组)
一、单选题
1.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2.下列图像符合描述情况的是(  )
A.①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进行,MnO2质量发生的变化
B.②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③表示:用KMnO4制取氧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变化情况
D.④表示: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3.(2019八下·余杭月考)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2019八下·杭州期中)下列4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图象
C.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容器内物质的质量变化
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的变化情况
5.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已知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6.在试管甲中放入15g氯酸钾,试管乙中放入15g氯酸钾和一定量MnO2,分别加热并充分反应。下图对该实验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合理的是(  )
A. B.
C. D.
7. 已知:2KClO32KCl+3O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MnO2的质量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8.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如图是某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可以表示(  )
A.高锰酸钾的质量 B.氧气的质量
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物质的质量
9.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 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10.如图反映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对此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充分反应后,乙+丙=甲的质量
B.物质甲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
C.该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该化学反应是分解反应
11.(2020八下·长兴期中)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固体中MnO2的质量 B.生成O2的质量
C.剩余固体的质量 D.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2.(2020八下·青田期中)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C.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3.(2019八下·天台期末)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里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还没有充分进行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各物质的质量关系为a=b+c D.甲是反应物,丙是生成物
14.(2019八下·南浔期末)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将2gA2与80g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A2C的质量为(  )
A.64g B.80g C.18g D.9g
15.(2019八下·黄岩期末)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A和10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10g B.12g C.16g D.20g
16.(2019八下·江干期中)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17.(2019八下·诸暨期中)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18.(2019八下·长兴月考)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硫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9.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20.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氯酸钾分解产生氧气,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A、氯酸钾在分解后会产生氧气,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会随氧气的产生而减小,但二氧化锰中氧元素质量不变,所以至反应结束后保持在一定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B、氧气为生成物,随着反应氧气质量会增加,至反应结束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D、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使得固体质量减小,所以钾元素在固体中的质量分数会随反应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A、 用KMnO4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为生成物,随着反应进行,MnO2质量应不断增加 ,不符合题意;
B、双氧水制氧气时,是否加催化剂只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最终产生氧气应相等 ,不符合题意;
C、 用KMnO4制取氧气时,高锰酸钾分解产生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质量会不断减少,因锰酸钾和二氧化锰仍为固体,所以反应结束后固体质量不应该为0,不符合题意;
D、 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氯酸钾质量多则产生氧气多,加二氧化锰可加快氯酸钾分解速率分析。
【解答】氯酸钾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速率快,不加二氧化锰产生氧气速率慢,因A和B质量相等,所以A中氯酸钾质量比B中氯酸钾质量多,A最终产生氧气质量大于B,但速率小于B;
故答案为:A。
4.【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A、根据氯酸钾加热时二氧化锰加快分解速率分析;
B、根据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减少分析;
C、根据密闭装置中的化学变化前后质量不变分析;
D、根据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减少分析。
【解答】A、加热氯酸钾加催化剂比不加催化剂反应速率快,不符合题意;
B、 二氧化锰与氯酸钾共热时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但固体混合物因产生氧气质量变小,所以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会在原有基础上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密闭装置中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时氧气含量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减少,不会先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A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a中氯酸钾的质量大于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a产生的氧气比b多,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用氯酸钾制氧气时,若没有二氧化锰,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也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高锰酸钾不是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是高锰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对氯酸钾起了催化作用。
【解答】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A正确;
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B错误;
C、分析图象可知a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C错误;
D、分析图象可知b反应产生的氧气多,a反应用的时间短,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C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二氧化锰在氯酸钾中是催化剂的作用。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解答】因为在试管甲和试管乙中放入等质量的KClO3,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只是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所以在氯酸钾中加入二氧化锰只能使它分解产生氧气的速率变大,不能使产生的氧气增多,所以生成氧气的质量相同,所以BD错;在试管甲中加入一定量的MnO2,所以甲反应的速率快,所以A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A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答案:A.
【分析】有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8.【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受热分解,高锰酸钾为反应物,质量会不断减小,最终变为0,氧气是生成物,质量增加,锰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随氧气的生成而减少分析。
【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质量会不断减少,至完全分解后减少至0,不符合题意;
B、氧气质量会随反应的发生而增加,不符合题意;
C、锰酸元素质量不变,但因产生氧气使得固体质量减小,则锰元素质量分数增加,不符合题意;
D、固体物质质量会随反应产生氧气质量而减小,至反应结束后保持至一定质量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钾元素和锰元素质量不变,固体总质量减小分析。
【解答】A、固体中氧元素质量会随氧气的生成而不断减小,不符合题意;
B、在受热过程中,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 ,不符合题意;
C、固体中锰元素质量不变,但因氧气的生成,固体总质量减小,所以锰元素质量分数在高锰酸钾分解时开始增加,至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一直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后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质量增加的为生成物,结合“一变多”的反应为分解反应、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解答】由图示中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可知,该反应是丙甲+乙;
A、 充分反应后,丙=甲+乙的质量 ,不符合题意;
B、因不能确定分子个数关系,所以无法确定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为化学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图像反应过程中质量减少,而二氧化锰质量不变,氧气和氯化钾质量都增加,固体质量减少分析。
【解答】 A、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题意;
B、生成氧气质量会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C、剩余固体质量会随着氯酸钾的分解而减少,直到反应停止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D、生成氯化钾质量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不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答案】D
【知识点】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将反应前后的质量进行比较,质量增大的为生成物,质量减小的为反应物;
(1)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2)将反应前后的质量相减得到质量的变化量,然后作比;
(3)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
(4)根据(2)中的方法计算即可。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丁的质量增加:8g-1g=7g;丙的质量不变;乙的质量减小:4g-2g=2g;甲的质量减小:6g-1g=5g。
A.生成物只有丁,反应物有乙和甲,那么该反应为化合反应,故A正确不合题意;
B.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g:7g=5:7,故B正确不合题意;
C.丙的质量保持不变,可能是催化剂,故C正确不合题意;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g:7g=2:7,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A
【知识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1)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减小,生成物的质量增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物的增加量反应物的质量的减少量;
(3)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
【解答】观察图像可知,共有三种物质,丙的质量减小,而甲和乙的质量增加,因此丙是反应物,乙和甲是生成物,故D错误;
生成物有两种,反应物只有一种,因此该反应是分解反应,故B错误;
反应物丙原来的质量是a,结束时质量是d,因此参加反应的质量为:a-d;生成物原来的质量都是0,那么生成物的质量为:b+c,因此质量关系为:a-d=b+c,故C错误;
因为反应结束时,反应物丙的质量是d而不是0,说明该反应没有充分进行,故A正确。
故选A。
14.【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图像得到完全反应时B和BC的质量比,然后计算当BC的质量为80g时生成B的质量,最后根据质量守恒定量计算生成A2C的质量。
【解答】根据图像可知,BC和B的质量之比为:5m:4m=5:4;
当80gBC参加反应时,生成B的质量为:5:4=80g:x,那么x=64g;
根据质量守恒定量得到,2g+80g=64g+y,解得:y=18g。
故选C。
15.【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 ,结合化学反应图片解题即可。
【解答】由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A与B2反应的质量比是1: 1,将6gA和10gB2充分反应时,A过量,参加反应的A和B2都是6g,因此生成AB2的质量是12g,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6.【答案】D
【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分解时固体质量、氧元素质量、锰元素质量及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结合图像判断,在确定图像时注意起点和转折点的正确性。
【解答】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时因产生氧气逸出,所以固体质量要随反应时间减少,直到反应完全停留在一定质量保持不变,错误;
B、高锰酸钾受热产生氧气质量应从原点开始增加,直到反应停止不变,错误;
C、反应后锰元素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锰元素质量分数应从一定值增加,直到反应结束保持不变,错误;
D、高锰酸钾反应产生氧气,但不是所有氧元素都变成氧气,所以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会随时间因产生氧气量而减少,到反应结束时保持一定数值不变,正确;
故答案为:D。
17.【答案】B
【知识点】制取氧气的原理;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高锰酸钾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减少、二氧化锰质量不变、产生氧气等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是固体,因此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总固体质量减少,锰元素质量不变,因此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待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故B正确,符合题意。
C.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固体,总固体质量减少,但是不可能为0,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加热高猛酸钾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因此氧气质量增加,待反应结束后,氧气质量不变,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8.【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硫与过量氧气反应得到的产物及其对应的化学方程式S+O2SO2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一个硫原子和一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硫是气体,则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A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二氧化硫的质量等于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因此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增加,B不符合题意。
C.反应后产物为气体,无固体,固体的气体为0,C不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9.【答案】C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根据密闭容器中的化学反应,总质量不变分析。
【解答】 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发生反应 ,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始终相等;
故答案为:C。
20.【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解析】【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解答】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产生氧气,固体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B、氧气的质量要从0点开始增加,不符合题意;
C、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总质量因产生氧气而减小,所以固体中锰元素质量分数会增加,但不是从0点开始,不符合题意;
D、固体中氧元素质量因产生氧气而减少,直到反应结束后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