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基础巩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基础巩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7 19:2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5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
一、选择题
1.如图为显微镜下蚕豆叶下表皮气孔的开闭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状态数量多,不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B.①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C.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
D.②状态数量多,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
2.植物一生中吸收的水量是自身体重的上千倍,植物吸收的水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组成细胞
3.小科的爸爸准备从苗圃买回树木移植到自家庭院中,小科运用所学到的科学知识给爸爸提出移植树木的建议以及主要原因,如表所示,其中哪一建议与其主要原因不相符合(  )
要点 建议 主要原因
A 要在傍晚时进行移植 降低蒸腾作用
B 剪除部分枝叶 帮助茎内的水上升至叶
C 黏在根部的土团不要移除 避免伤害根部构造
D 移栽后视树木的生长情况及时打针输液 为树木的生长提供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A.A B.B C.C D.D
4.如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②④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
C.③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⑥为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5.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陆生植物叶表皮中的气孔。下列关于陆生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
B.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
C.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缩小
D.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张开
6.下图表示被子植物叶片的横切面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肉细胞构成营养组织
B.叶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
C.叶的上下表皮属于上皮组织
D.叶脉中的导管能输送有机物
7.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蚕豆叶下表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皮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①细胞壁
B.表皮细胞结构中,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②细胞核
C.③是保卫细胞,该细胞无色透明且不含叶绿体
D.④是气孔,它是植物体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
8.图甲是某同学观察到的菠菜叶片的表皮细胞,图乙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图丙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草履虫的物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为了观察到更多的气孔,应选择菠菜叶片的上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B.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然后缓缓放平
C.若要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大,需选用乙图中①④组合观察
D.丙图是用 5×目镜和 10×物镜观察到的草履虫物像,则草履虫的实际体长为 0.2 毫米
9.有报道称清晨到林间锻炼身体对健康不利。某同学从同一植株上选取大小、长势相似的 两片叶子,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乙为将装置B连通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室外测定一天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后绘制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的变量为光照
B.在光下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使气体通入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C.实验过程中装置A和装置B的塑料袋内壁均出现了水珠,这是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
D.由乙图可知,一天中18点左右林间氧气浓度最高,这是适宜到林间锻炼的时间,此时叶片进行的生理活动只有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10.开化素有中国“亚马逊雨林”之称,自然环境优越,是绿茶生长的好地方,开化龙顶以其“干茶色绿,汤水青绿,叶底鲜绿”为特征,成为浙江名茶中的一枝新秀,闻名全国。茶叶中的咖啡因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咖啡因的化学式为C8H10N4O2,则关于咖啡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茶叶树的根向地生长是植物对地球引力刺激作出的反应
B.茶叶树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枝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
C.茶叶树相邻的叶总是不重叠,增大光照面积是对光合作用的适应
D.咖啡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9.5%
二、填空题
11.由清华大学建筑研究院设计的第四代住房将郊区别墅和胡同街巷以及四合院结合起来,建在城市中心,并搬到空中,形成一个空中庭院房,又称空中城市森林花园。简单来说,第四代住房的主要特征是——每层都有公共院落,每户都有私人小院及一块几十平米的土地,可种花种菜、遛狗养鸟,可将车开到每层楼上的住户门口,建筑外墙长满植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在自然界碳循环中,大气中CO2被消耗转化为有机物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大气中部分CO2会溶解于水,导致海水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2)在建筑种植当地草类、花卉等植物,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与灌溉技术来降温,从而减少空调使用。这种“绿色屋顶”可以降温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12.表皮中两个 之间的小孔是气孔,气孔是气体进出植物体的门户,大多数植物的叶片中,下表皮的气孔数量比上表皮 。气孔张开或闭合的最直接原因是保卫细胞的 或 。
13.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1中的b为________,它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分裂形成的新细胞向外形成________,向内形成________.
(2)图2中气体进出植物的门户是标号【】________(填结构名称),它的开闭受________的控制。
14.图一中字母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中数字表示叶片不同结构,分析回答:
(1)植物可以通过图一中所示的( )________ 制造有机物,这一生理活动主要在图二中的结构( )________ 中进行.
(2)将植物幼苗放置在密闭的黑色塑料袋内(如图三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因为植物幼苗进行________ 生该气体.
(3)将图三装置置于阳光下,打开塑料袋,发现内壁附着许多水珠,水珠主要是经图二中叶片的( )________ 散发出来的.
15.如图是气孔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开闭情况,图甲中的保卫细胞_____(填“吸水”或“失水”),气孔张开。若甲乙分别是气孔在两个不同状态下的开闭状态,则杭州6月份某个晴天中午12:30的气孔情况如图_____的状态,植物体的生理活动受到气孔开闭影响的有:_____(选填下列序号)。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水分的吸收和运输 ⑤无机盐的运输
三、探究题
16.莴苣(如图)含有多种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1)莴苣中某些物质能促进胰岛素发挥作用,以调节人体血液中的________含量。
(2)将新鲜莴苣密封在保鲜袋中,一段时间后,保鲜袋内壁出现大量水珠。这些水分主要来自莴苣的哪项生命活动 ________ 。
(3)莴苣种子萌发受光照影响。为研究光照情况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小明选用500粒饱满的莴苣种子,平均分成五组,在黑暗环境中吸足水后,放置在适合生长的恒温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要使首种子的萌发率接近100%,需要的光照情况是________。
17.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取长势及叶片数量相同的3条枝条,分别编号A、B、C;
②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的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A枝条不作处理;
③将3条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
④将3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三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干燥胶片的质量;
(1)小明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________的关系;
(2)小明通过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
实验装置 实验前质量/克 实验后质量/克
A B C A B C
锥形瓶中的水 a a a a1 a2 a
硅胶胶片 m m1 m2 m
若要证明植物A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则________×100%=99%(用表格中字母表示);
(3)此实验在控制无关变量上还存在缺陷,请写出一条没有控制相同的无关变量。________。
四、简答题
18.小科同学学习了气孔知识后制作了一个叶片气孔开闭演示器。

(1)当用手缓缓挤压充气球时,气球膨胀,此时是模拟图甲、乙气孔开闭状况中的______图;
(2)现有5月份某天阳光充足的两个时间段:9:00-10:00,13:00-14:00,则13:00-14:00的气孔开闭状态最有可能为如图______的状态。
19.随着科技的进步,农场也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某智慧农场中种植了大量的果树和蔬菜,其中的施肥、灌溉等都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控制。
(1)把胡柚移栽到农场时要剪去部分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弱_____,提高成活率。
(2)早晨,胡柚树叶上常常有晶莹透彻的露水,这是水蒸气发生_____现象。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B
4.A
5.A
6.A
7.C
8.D
9.D
10.B
11. 光合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降低了叶片的表面温度,进而使周围温度降低
12.
13. 形成层 韧皮部 木质部 ⑤气孔 保卫细胞
14. C光合作用 ③叶肉 石灰水变得浑浊 呼吸作用 ⑤气孔
15. 吸水 乙 ①②③④⑤
16. 葡萄糖 蒸腾作用 阳光直射一段时间后立即进行黑暗处理
17. 气孔数量 光合作用(或呼吸作用、植物生命活动强度)
18. 甲 甲
19. (1) 蒸腾作用 (2)液化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