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第一章:《电与磁》单元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八下第一章:《电与磁》单元测试(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8 14:22:3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第一章:《电与磁》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所示,是固定房门的“门吸”。金属球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其制作材料可能含有......(▲)
A.铜 B.铁 C.铝 D.锌
【答案】B
【解析】磁性材料是容易被磁化的物质,如铁、钴、镍,生活中具有这些磁性材料的物体,都容易被磁铁吸引,上述物品中可根据是否由磁性物质制成的来进行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或含有磁性材料的工具的了解,平时要多注意生活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
【详解】上述物品中只有铁是磁性材料,能被磁铁吸引;铝、铜、锌不能被磁铁吸引。
故选:B。
2.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A B C D
A.湿手按开关 B.两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C.在电线上晾衣服 D.切断电源后擦灯泡
【答案】D
【解析】(1)安全用电的原则是: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室外、高压线、变压器旁),不接触低压带电体;
(2)人体触电的途径有直接触电或间接触电。
【分析】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安全用电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水是导体,当用湿手接触开关时,有可能会触电,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B、双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时,易造成低压双线触电,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C、湿衣服是导体,当把湿衣服晾在电线上时,一旦漏电,人接触衣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所以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
D、切断电源后再擦灯泡,因电源已切断不会造成触电事故,所以这种做法是正确的;
故选:D。
3.学了电学知识以后,大伟将电灯的开关断开,从开关内两个触点引出两根电线接在一个插座上,然后将录音机的插头插入插座,此时录音机......(▲)
A.有电流通过,不能正常工作 B.有电流通过,能正常工作
C.没有电流通过,不能工作 D.无法判断能否正常工作
【答案】A
【解析】插座与电灯应当并联连接才能得到正常的电压,插座上的用电器才能正常工作。
【分析】本题考查了在家庭电路中,电灯与插座的关系应当是并联的.家用电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要正常工作,都应当并联到干路上。
【详解】开关与电灯是串联的,当从开关内引出两根电线接在一个插座上,然后将录音机的插头插入插座,此时录音机得到的电压小于正常的工作电压,虽然有电流通过,但不能正常工作。
故选:A。
4.如图,电磁铁上方附近有一点A,小磁针置于电磁铁的右方附近。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 B.电磁铁上方A点的磁场方向向右
C.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D.小磁针静止后,其N极的指向向右
【答案】D
【解析】A、根据线圈的绕法和电流的方向,可以确定螺线管的N、S极;
据磁感线的方向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有无铁芯。电流越大,匝数越多,有铁芯时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D、据磁体间的相互作用分析小磁针的运动方向。
【分析】本题考查安培定则的运用、磁感线的方向、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及欧姆定律的运用。
【详解】A、由安培定则可知,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大拇指指向右端,则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左端为S极,故A错误;
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从N极指向S极,所以通电螺线管外A点的磁场方向向左,故B错误;
向左移动滑片P,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磁铁的磁性增强,故C错误;
D、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可知,小磁针的S极应靠近螺线管的右端,则小磁计的S极向左转动,小磁针会逆时针旋转,故小磁针静止时,其N极的指向向右,故D正确;故选:D。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实验装置,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次通过本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C.实验中直导线是沿东西方向放置的
D.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的上方,通电后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答案】B
【解析】奥斯特实验通过小磁针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分析】本题考查了磁场的性质是对放在磁场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更加深入的研究了电流的磁效应,在物理学习中不能只注重了结论的学习,还要注意方法的学习。
【详解】A、首次通过本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奥斯特,故A错误;
小磁针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所以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故B正确;
在该实验中为了避免地磁场对实验的影响,导线应沿南北方向放置(电流产生的磁场沿东西方向),小磁针才会偏转,故C错误;
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的上方时,通电后小磁针仍然受磁场力的作用,会发生偏转,故D错误。
故选:B。
6.晓彤同学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后,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在磁体周围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B.磁极部分的磁感线分布较密集,可以利用磁感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强弱
C.磁感线能形象地描述磁场,它和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
D.同一条磁感线上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一般是不同的
【答案】C
【解析】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场,而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为了研究方便假象出来的,所以此题结合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强弱判断等知识点,逐个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分析】知道磁场和磁感线的区别,并能结合磁感线的方向、磁场的方向及磁场强弱的知识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详解】A、据图可知,在磁体周围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故A正确;
B、磁体中的磁极磁性最强,所以据图可知,磁极部分的磁感线分布较密集,故可以利用磁感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强弱,故B正确;
C、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场,而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是为了研究方便假象出来的,故C错误;
D、据图可知,同一条磁感线上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一般是不同的,故D正确;
故选:C。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答案】A
【解析】【分析】【详解】甲图当闭合开关后,放在磁场中的导体AB中有电流通过,且导体会动起,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符合题意
乙图当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放在导体下方的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
丙图闭合开关后,原静止在磁场中的导体运动起,说明受到了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故符合题意;
丁图该实验装置中没有电源,当放在磁场中的导体AB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就会偏转,即产生了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如图所示,在“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的因素”的实验中,要使导体棒的悬线向右的摆角增大,以下操作中可行的是......(▲)
A.增大导体棒中的电流
B.减少磁铁的数量
C.颠倒磁铁磁极的上、下位置
D.改变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
【答案】A
【解析】要使导体摆动的幅度增大,只要增大安培力即可,根据安培力的公式F=BIL,知安培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安培力的大小公式,知道安培力的大小跟那些因素有关。
【详解】增大安培力即可使导体摆动的幅度增大,根据安培力的公式F=BIL可知,
A、增大导体棒中的电流强度,安培力增大;故A正确,
B、减小磁铁的数量,在磁场中有效长度减小,安培力减小,故B错误;
C、颠倒磁铁磁极的上下位置,只会改变安培力的方向,不会改变安培力的大小,故C错误;
D、改变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只会改变安培力的方向,不会改变安培力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A。
9.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A.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由甲、乙两图可得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答案】A
【解析】要掌握电流的磁效应,知道电流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奥斯特实验的现象及结论,一定要掌握电流的磁效应。同时考查了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A、当小磁针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时,一端指南一端指北如图甲,当导线中电流向左时,小磁针的N极向纸外偏转如图乙,所以,甲、乙两图可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故A正确;
BC、甲乙只能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没有改变导体中的电流方向和电流的大小,不能说明电流产生的磁场跟电流方向和电流大小有关。故BC错误;
甲图开关断开,电路中没有电流,丙图开关闭合,电路中有电流,甲、丙两图只能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不能说明电流产生的磁场跟电流方向有关,故D错误;
故选:A。
10.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市一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以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下列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电路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照明电路中,开关要控制火线。串联电路中,各开关相互影响,并联电路中,各开关互不影响,据此结合题意来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实际需要设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能力,能够根据题意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详解】两个声控开关串联会相互影响,只有都闭合时灯才发光;两个声控开关并联会互不影响,可以独立控制灯的亮灭,根据“为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灯泡都能接通电源发光”,所以两开关应并联,且开关要控制火线。
A.图中一只开关控制火线,另一只开关控制零线,不符合安全要求,故A错误;
B.图中两只开关串联,只有同时闭合时灯才会发光,故B错误;
C.图中两开关均控制火线,且可以达到“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的目的,故C正确;
D.图中两开关均控制零线,这样不安全,故D错误。
故选:C。
11.如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为条形磁铁,右侧的D为软铁棒,A、B是电源的两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若A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吸引
B.若B为电源正极,则C被吸引,D被排斥
C.若B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排斥
D.若A为电源正极,则C被排斥,D被吸引
【答案】D
【解析】(1)根据选择项中假设的电源正负极,结合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电磁铁的NS极。
(2)根据磁性的特点,可以确定软铁棒D始终被吸引,根据确定的电磁铁的NS极,利用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可以确定条形磁体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情况。
【分析】(1)此题考查了磁化、磁性、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安培定则。
(2)根据安培定则,利用电源的正负极和线圈绕向来确定螺线管的NS极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详解】(1)当电磁铁中有电流通过时,电磁铁有磁性,软铁棒D始终被吸引,不会被排斥,由此可以确定选择项BC错误,
(2)若A端为正极,则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右端流出,结合线圈绕向,利用安培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电磁铁的S极与条形磁体C的S极靠近,则C被排斥.故A错误,D正确。
故选:D。
12.如图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电磁铁的磁性比乙强
B.向左移动滑片P,发现甲、乙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均变多
C.本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D.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答案】D
【解析】(1)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故该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的思维分析即可解决;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说明的磁性的大小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
(2)将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串联在同一电路中,串联电路的电流是相同的可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3)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磁铁的两极。
【分析】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以及安培定则的使用,属于基础题。
【详解】A、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路中电流相同,发现电磁铁甲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比乙多,说明甲的磁性强,故A正确;
闭合开关后,向左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增多,故B正确;
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的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有关,故该实验中利用控制变量法;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说明的磁性的大小这是一种转换的方法,故C正确;
由安培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为S极,下端为N极,故D错误;
故选:D。
13.小明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不亮,他拿起测电笔测试家庭电路图中的a、b、c、d四点,只有测试b点时氖管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火线与零线短路 B.a、d之间某处短路
C.b、c之间某处断路 D.电灯的灯丝断了
【答案】C
【解析】测电笔是用来辨别火线和零线的:用手接触笔尾的金属体,笔尖接触火线,测电笔的氖管将发光;用测电笔测试a、c、d三点,氖管都发光,这说明a、c、d与火线是连通的,问题出在bc之间,据此判断。
【分析】本题考查了家庭电路故障的判断、测电笔的使用,反应同学学以致用的能力。
【详解】用测电笔测试a、c、d三点,氖管都发光,这说明从火线到c点之间的电路都是完好的,没有开路;而测电笔测试b点时,氖管不发光,这说明b点到火线之间的导线出现开路,由此可以判断出是b、c之间某处断路。
故选:C。
14.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了特斯拉线圈,如图,用一不通电的LED灯靠近正在通电的特斯拉线圈时,LED灯发光了,灯被点亮的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来解释......(▲)
A.电流的磁效应
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安培定则
D.电磁感应
【答案】D
【解析】 灯被点亮,说明通过灯泡是有电流的,再根据电磁感应现象的定义分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理,解答这类题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
【详解】用一不通电的LED灯靠近正在通电的特斯拉线圈时,LED灯发光了,这说明灯泡中产生了电流,故该现象为电磁感应现象。
故选:D。
15.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蹄形磁体中间,惊讶地发现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流的磁现象
B.灯丝晃动时受力平衡
C.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
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发光的灯丝告诉了灯丝中有电流通过;灯丝晃动说明受到了力的作用。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相关知识即可解决此题。
【分析】通过灯丝的晃动,联系到受力,进而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联系起来是解决此题的思路。
【详解】由题知,有电流通过的灯丝置于磁场中,灯丝发生了晃动,说明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即磁场对通电线圈有力的作用),不是电流的磁效应,也不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故AC错误,D正确;灯丝发生了晃动,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受非平衡力的作用,故B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
16.某市科技馆有机器人和参观者下象棋的展台。机器人取放棋子时用一根“手指”接触棋子表面就可以实现(如图),其奥秘是“手指”内部有电磁铁。
(1)机器人取放棋子是利用了电磁铁的 ▲ (填“磁性有无”或“磁极方向”)可以控制的特点。
(2)制作象棋棋子的材料应该是下列常见金属材料中的 ▲ 。
A.铁 B.铜 C.铝
【答案】(1)磁性有无; (2)A
【解析】(1)电磁铁的磁极有无是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来进行控制的,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据此来进行分析;
(2)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材料,这些材料被称为磁性材料,其它材料是不能被磁铁吸引的。
【分析】本题通过一个实例考查了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取材新颖,是学生们较感兴趣的,考查的内容较为简单。
【详解】(1)根据机器人取放棋子的特点可以推断,它是靠电磁铁磁性有无来控制“手指”的,当通电时有磁性,将棋子取起,当断电时无磁性,将棋子放下;
(2)因为象棋棋子能被电磁铁吸引,因此一定是磁性材料制成的,铁是磁性材料,而铜、铝不是磁性材料,故只有A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1)磁性有无; (2)A。
17.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乙分析,磁勺的 ▲ (填“A”或“B”)端为南极。
(2)制作人员将磁勺靠近电磁铁,闭合开关S,磁勺受电磁铁作用后,磁柄指向如图丙所示,由此判断H为电源的 ▲ 极。
【答案】(1)B;(2)正
【解析】【分析】【详解】略
18.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端为 ▲ 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烧杯中水面会 ▲ 。
【答案】S;下降
【解析】已知电流方向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A的磁极;当滑片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变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螺线管中磁性的变化;则由力的合成可知小铁球所受的浮力的变化,然后可知烧杯中水面的变化。
【分析】本题根据力的合成考查了右手螺旋定则、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及欧姆定律的使用,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
【详解】电流由A流向B,则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螺线管B端为N极,则A端为S极(南极);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减小,则螺线管中的磁性减弱,故小铁球所受磁力减小;小铁球受重力、磁力及浮力,因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故向下的磁力与重力之和应等于向上的浮力,因磁力减小,故浮力也将减小,所以烧杯中水面下降。
故答案为:S; 下降。
19.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M是 ▲ 线(填“火”或“零”)。闭合S1,灯不亮,用测电笔检测a、b、c、d四点,发现这四个点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你认为该电路故障应该是 ▲ 。
【答案】 火; c点与进户的零线N之间断路
【解析】【分析】【详解】M导线过保险丝,再入开关,最后进入灯泡,所以M导线是火线。N导线直接进入灯泡,所以N导线是零线。由题意可知,用测电笔测a、b、c、d四点时,都能使验电笔氖管发光,则说明a、b、c、d四点与火线相连,由此可知c点与进户的零线N之间断路。
故答案为:火; c点与进户的零线N之间断路。
20.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相似,其磁极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甲 乙 丙
(1)通电螺线管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单匝圆形线圈组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看成由每一个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场组合而成,因此应用右手螺旋定则也可以判断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极。现一单匝圆形通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则其B端是 ▲ 极。
(2)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有学者认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带电自转形成圆形电流引起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则形成圆形电流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 (填“相同”或“相反”)。在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那么地球带 ▲ (填“正”或“负”)电。
【答案】(1)N;(2)相反;负
【解析】(1)安培定则也应用于单匝圆形线圈的极性判断;
(2)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分析】此题考查了对安培定则的理解和应用,要认真分析题目中给出的条件。
【详解】(1)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单匝线圈,四指弯向电流的方向,拇指指向单匝线圈的B端,所以B端为N极;
(2)由于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根据安培定则,拇指指向N极,四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所以电流自东向西,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物理学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所以地球带负;
故答案为:(1)N; (3)相反;负。
三、实验探究题(第22题5分,第22题6分,共11分)
2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做“测试磁铁不同部位磁性强弱”的实验。他在磁铁上选择了A、B、C、D、E五个被测部位,测A部位磁性强弱时,将磁铁的A部位与纸上的某条线对齐,推曲别针向A部位移近,当曲别针离A部位约4.5行时,刚好被吸动。他记下了行数,用以表示A部位的磁性强度。
(1)依据现有器材,请简要说明该同学测B部位磁性强度的方法,将磁铁的B部位与纸上的某条线对齐, ▲ 。
(2)请你在记录表左侧第一列的两个空格内分别填入适当的项目名称。
A B C D E
4.5
【答案】(1)将曲别针逐渐向B部位移近,至刚好被吸收为止,记下曲别针距离磁铁B部位的行数;
磁铁(被测)部位
磁性强度/行
(2)
【解析】【分析】【详解】(1)验证这五个点中的某一点的磁性强弱,要尽量减少其他点磁性的干扰,此我们可以把磁体横过来放置,让磁体的长边与纸的一条重合,如图,在A、B、C、D、E五个点分别作出垂直于格的辅助线,依次从某一点离磁体较远处渐渐移近曲别针,注意观察曲别针刚被吸动时,离磁体的距离。
(2)本实验是研究磁铁上不同部位的磁性强弱,表格第一行已经写出A、B、C、D、E五个点,表头应该是被测部位,或磁铁部位;表格第二行给了个提示4.5,这是曲别针刚能被吸动时的最大行数,表示了被研究点的磁性强弱,所以表头应该填“磁性强弱”、“磁性强度”、“强度”等。
磁铁(被测)部位
磁性强度/行
故答案为:(1)将曲别针逐渐向B部位移近,至刚好被吸动为止,记下曲别针距磁铁B部位的行数。
(2)
22.小菲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知道了奥斯特现象: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图甲),且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符合右手定则,磁感线的分布是以导线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如图乙)。
小菲同学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通电圆环(如图丙)内部的磁场如何分布呢?
猜想:可能也符合右手定则。
实验:她连接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外部电路未画出)。
现象:位于圆环中心的小磁针N极垂直纸面向里转动。
根据小菲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圆环内部的磁场分布是否符合右手定则? ▲ (填“是”或“否”)。
(2)小菲同学的探究实验中,体现了什么学习科学的方法? ▲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等效替代法 D.逆向思维法
【答案】(1)是;(2)B
【解析】【分析】【详解】略
四、分析计算题(共11分)
23.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U1=9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2和热敏电阻R1组成,图乙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和电阻为R3的电热丝组成。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求: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甲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升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 ▲ (填“变大”或“变小”)。
(4)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50Ω时,恒温箱内的温度是多大?
【答案】(1)如图(2)变小;(3)变大;(4)恒温箱的温度将稳定在50℃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工作电路电源与电阻R0通过上面两个触点组成电路。
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
(3)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但为了使衔铁吸合工作电流即线圈中的电流仍为60mA,根据欧姆定律就要增大电阻箱连入的电阻值,即R2的阻值必须调大。
(4)因电阻R2与电阻R1串联,故电流相等,已知总电压和总电流,根据R=可得总电阻.减去R2的阻值剩下的就是R1此时的阻值。
【分析】本题题干大、看起来复杂,属于“纸老虎”型题目,分析时从题目要求入手,需要什么条件再从题干中寻找,一般都很容易。
【详解】(1)如图所示
(2)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
(3)从图乙可知,要提高恒温箱的设定温度,就要减小热敏电阻的阻值;但为了使衔铁吸合工作电流即线圈中的电流仍为60mA,根据欧姆定律就要增大电阻箱连入的电阻值,即R2的阻值必须调大。
(4)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设此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01,
则R01=-R2=-50Ω=100Ω;
由图可知,热敏电阻为100Ω时对应的温度为50℃,即恒温箱的温度将稳定在50℃。
故答案为:(1)如图 (2)变小;(3)变大;(4)恒温箱的温度将稳定在50℃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第一章:《电与磁》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如图所示,是固定房门的“门吸”。金属球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其制作材料可能含有......( )
A.铜 B.铁 C.铝 D.锌
2.下列四幅图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 B C D
A.湿手按开关 B.两手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
C.在电线上晾衣服 D.切断电源后擦灯泡
3.学了电学知识以后,大伟将电灯的开关断开,从开关内两个触点引出两根电线接在一个插座上,然后将录音机的插头插入插座,此时录音机......( )
A.有电流通过,不能正常工作 B.有电流通过,能正常工作
C.没有电流通过,不能工作 D.无法判断能否正常工作
4.如图,电磁铁上方附近有一点A,小磁针置于电磁铁的右方附近。闭合开关S,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左端为N极 B.电磁铁上方A点的磁场方向向右
C.向左移动滑片P,电磁铁的磁性减弱 D.小磁针静止后,其N极的指向向右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的实验装置,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首次通过本实验揭开电与磁关系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B.小磁针的作用是检验通电直导线周围是否存在磁场
C.实验中直导线是沿东西方向放置的
D.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的上方,通电后小磁针不发生偏转
6.晓彤同学通过观察如图所示的条形磁体的磁感线后,得出下列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在磁体周围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
B.磁极部分的磁感线分布较密集,可以利用磁感线分布的密疏程度表示磁场强弱
C.磁感线能形象地描述磁场,它和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
D.同一条磁感线上不同位置的磁场方向一般是不同的
7.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其中说明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乙和丁
8.如图所示,在“研究影响通电导体所受磁场力的因素”的实验中,要使导体棒的悬线向右的摆角增大,以下操作中可行的是......( )
A.增大导体棒中的电流
B.减少磁铁的数量
C.颠倒磁铁磁极的上、下位置
D.改变导体棒中的电流方向
9.某同学研究电流产生的磁场,闭合开关前,小磁针的指向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乙中箭头所示;只改变电流方向,再次进行实验,小磁针的偏转情况如图丙中箭头所示。下列结论中合理的是......( )
A.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可以产生磁场
B.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由甲、乙两图可得产生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甲、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0.声控开关在静音时处于断开状态,在接收到一定响度的声音时会自动闭合一段时间。某市一地下通道两端的入口处,各装有一个声控开关来控制同一盏电灯,以确保行人不管从哪端进入,电灯都能接通电源发光。下列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要求的电路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电磁铁左侧的C为条形磁铁,右侧的D为软铁棒,A、B是电源的两极,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若A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吸引
B.若B为电源正极,则C被吸引,D被排斥
C.若B为电源正极,则C、D都被排斥
D.若A为电源正极,则C被排斥,D被吸引
12.如图是“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电磁铁的磁性比乙强
B.向左移动滑片P,发现甲、乙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均变多
C.本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D.乙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13.小明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不亮,他拿起测电笔测试家庭电路图中的a、b、c、d四点,只有测试b点时氖管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
A.火线与零线短路 B.a、d之间某处短路
C.b、c之间某处断路 D.电灯的灯丝断了
14.无线充电技术应用了特斯拉线圈,如图,用一不通电的LED灯靠近正在通电的特斯拉线圈时,LED灯发光了,灯被点亮的现象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个知识来解释......( )
A.电流的磁效应
B.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安培定则
D.电磁感应
15.一次科学探究活动中,小明把一个正在发光的灯泡放到蹄形磁体中间,惊讶地发现灯丝在晃动。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丝晃动是一种电流的磁现象
B.灯丝晃动时受力平衡
C.灯丝晃动是受到磁体的吸引作用
D.灯丝晃动是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3分)
16.某市科技馆有机器人和参观者下象棋的展台。机器人取放棋子时用一根“手指”接触棋子表面就可以实现(如图),其奥秘是“手指”内部有电磁铁。
(1)机器人取放棋子是利用了电磁铁的 (填“磁性有无”或“磁极方向”)可以控制的特点。
(2)制作象棋棋子的材料应该是下列常见金属材料中的 。
A.铁 B.铜 C.铝
17.根据古文《论衡·是应篇》中的记载“司南之杓(用途),投之于地,其柢(握柄)指南”,学术界于1947年想象出司南的模样如图甲所示。
(1)根据图乙分析,磁勺的 (填“A”或“B”)端为南极。
(2)制作人员将磁勺靠近电磁铁,闭合开关S,磁勺受电磁铁作用后,磁柄指向如图丙所示,由此判断H为电源的 极。
18.如图所示,盛水烧杯放置在电磁铁的A端上,烧杯中水面上漂浮着一个空心铁球。当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发生改变时,烧杯中的空心铁球会上下浮动。现闭合开关S后,电磁铁A端为 极,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烧杯中水面会 。
19.如图是家庭电路的一部分,M是 线(填“火”或“零”)。闭合S1,灯不亮,用测电笔检测a、b、c、d四点,发现这四个点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你认为该电路故障应该是 。
20.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周围磁场相似,其磁极可以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
甲 乙 丙
(1)通电螺线管实际上就是由多个单匝圆形线圈组成,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可以看成由每一个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场组合而成,因此应用右手螺旋定则也可以判断单匝圆形通电线圈的磁极。现一单匝圆形通电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则其B端是 极。
(2)地球周围存在磁场,有学者认为,地磁场是由于地球带电自转形成圆形电流引起的,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则形成圆形电流的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在物理学中,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那么地球带 (填“正”或“负”)电。
三、实验探究题(第22题5分,第22题6分,共11分)
21.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做“测试磁铁不同部位磁性强弱”的实验。他在磁铁上选择了A、B、C、D、E五个被测部位,测A部位磁性强弱时,将磁铁的A部位与纸上的某条线对齐,推曲别针向A部位移近,当曲别针离A部位约4.5行时,刚好被吸动。他记下了行数,用以表示A部位的磁性强度。
(1)依据现有器材,请简要说明该同学测B部位磁性强度的方法,将磁铁的B部位与纸上的某条线对齐, 。
(2)请你在记录表左侧第一列的两个空格内分别填入适当的项目名称。
A B C D E
4.5
22.小菲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知道了奥斯特现象: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如图甲),且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符合右手定则,磁感线的分布是以导线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如图乙)。
小菲同学在课后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通电圆环(如图丙)内部的磁场如何分布呢?
猜想:可能也符合右手定则。
实验:她连接如图丁所示的电路(外部电路未画出)。
现象:位于圆环中心的小磁针N极垂直纸面向里转动。
根据小菲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通电圆环内部的磁场分布是否符合右手定则? (填“是”或“否”)。
(2)小菲同学的探究实验中,体现了什么学习科学的方法? 。
A.控制变量法 B.转换法 C.等效替代法 D.逆向思维法
四、分析计算题(共11分)
23.有一种电加热恒温箱,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控制电路由电压为U1=9V的电源、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2和热敏电阻R1组成,图乙是热敏电阻R1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工作电路由电压为U2=220V的电源和电阻为R3的电热丝组成。通过实验测得当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流达到6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来。求: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题意将图甲中的工作电路连接完整。
(2)在升温的过程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会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要使恒温箱设定的温度值升高,应调节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 (填“变大”或“变小”)。
(4)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50Ω时,恒温箱内的温度是多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