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第9章化学与社会发展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H2和CH4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点燃
C 鉴别空气和氧气 将红热的木炭分别放入气体中
D 除去CuO中的少量C粉 隔绝空气加强热
A.A B.B C.C D.D
2、2021年2月,驻马店市驿城区在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中位列第一,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3、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使用含磷洗涤剂 B.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需要点燃,所以是一个吸收热量的反应
C.潮汐能、氢能、天然气、核能均属新能源
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是和氧气的混合气
5、下列生活、生产行为符合环保理念的是
A.为了讲究卫生不用洗菜的水冲厕所
B.将废弃塑料袋及时烧掉
C.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不低于26℃
D.为抗击病虫害,农业生产中应加大农药使用量
6、习总书记指出,人类与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下列做法违背“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理念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 B.提倡用餐光盘行动
C.排放核废水入海 D.合理开发金属资源
7、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C.生石灰当干燥剂
D.石油炼制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
8、下列用品中,主要由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尼龙袜 B.纯棉裤 C.不锈钢碗 D.蚕丝被
9、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素养,下列对知识的整理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保
①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②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 ①保护水资源一一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 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一一尽量乘坐公交车或步行
C化学概念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②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一一原子、分子、离子 ②三种可加热仪器一一试管、量筒、烧杯
A.A B.B C.C D.D
10、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质被套 B.玻璃水杯 C.塑料桶 D.不锈钢碗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 “用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北京冬奥会将实现所有场馆绿色电力全覆盖。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如煤、______和天然气
(2)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CH4),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下列获取电能的方式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风力发电 B.火力发电
2、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1)白居易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生”的是(填序号)_____
a.氢能 b.石油 c.风能 d.煤炭
(2)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芯片是电脑、智能家庭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晶体硅(Si)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能。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名称),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镁可与上述氧化物反应制得单质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厨房是一个化学物质的小世界。
(1)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_________。
(2)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_________。
(3)铁锅生锈是铁与_________和_________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_________原理(填“溶解”或“乳化”)。
(4)很多家庭使用天然气做饭,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CH4)完全燃烧的方程式为:_________。
4、碳元素是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
(1)用炭黑墨汁绘制的字画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由于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______。
(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天然气。
(3)氧气不充足时,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成______等物质,浪费能源且污染空气。
5、燃料的使用对社会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
(2)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_______气体污染物,能形成酸雨。
(3)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就能得到乙醇汽油,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氢气可作气体燃料,但不纯可能引起爆炸(_____)
2、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_____)
3、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常用燃烧法,燃烧后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羊毛纤维(____)
4、路基修建时用于路面的排水设施会用到PVC管,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____)
5、碳纤维、钢化玻璃、橡胶轮胎是复合材料(____)
四、计算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实验室使用锌和足量稀硫酸制取0.4g氢气,理论上至少需要多少克锌。
2、兰州某大型洗衣店的废水经沉淀后直接排放到黄河中,在入河口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呈绿色。
(1)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洗衣店排放的废水中含较多的 元素。
(2)资料显示河水中的藻类的化学式为CxHyO110N16P。计算藻类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
(3)已知该藻类相对分子质量为355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8%。计算其中x的近似值等于多少? 。(请写出计算过程)
3、火力发电厂用燃煤进行发电,由于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该发电厂采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大气,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2SO2+O2 2CaSO4+2CO2。若处理2 000 t这种废气(假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理论上需要6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
请回答: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
(2)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实验室里化学小组准备做金属与酸的反应,计划用铁屑5.6g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请你算出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多少克氢气?
5、实验室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制备氢气,若需要制备4g氢气,至少需要金属锌______克?
五、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0分)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化学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 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并说明原因)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_同学猜想成立。
(3)请写出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反思与交流):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设计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①白色无水 CuSO4粉末遇水变蓝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CO2、H2O;猜想二:CO、H2O;猜想三:CO2、CO、H2O
(实验探究)将甲烷在一定量的纯净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装置(部分夹持、固定装置省略)进行验证:
(1)若猜想三正确,D 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该现象说明 CO 具有______________ .
(2) 实 验 过 程 中 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 实 验 过 程 中 用 纯 净 O2而 不 用 空 气 的 原 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 .
(4) 实 验 过 程 中 A 、 B 装 置 的 顺 序 不 能 颠 倒 , 原 因 是 __________ .
(反思与交流)日常生活中,为避免使用含碳燃料燃烧产生 CO,我们采取的措施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
A、氢气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都有水雾生成,无法鉴别氢气和甲烷,故A项错误;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少量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当一氧化碳含量较少时,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且点燃一氧化碳还必须引入氧气,氧气的质量不好控制,无法出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故B项错误;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更旺,证明该气体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继续燃烧,证明该气体是空气,可以鉴别,故C项正确;
D、除去CuO中的少量C粉,隔绝空气加强热,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引入新的杂质,不能达到目的,故D项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二氧化硫是空气的污染物,会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错误;
B、二氧化氮是空气的污染物,会形成酸雨,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错误;
C、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的污染物,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不是空气的污染物,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选项正确,故选D。
3、A
【详解】
A、使用含磷洗涤剂,容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环境保护;
B、提倡使用新能源汽车,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利于环境保护;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利于资源回收再利用,利于环境保护;
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利于环境保护;
故选A。
4、A
【详解】
A、工厂的锅炉用煤常加工成粉末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煤充分燃烧,进而能够减少煤的浪费,节约能源,选项正确;
B、点燃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放出热量,所以该反应是一个放出热量的反应,选项错误;
C、潮汐能、氢能、核能均属新能源,天然气是一种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选项错误;
D、将装有某气体的试管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发出爆鸣声,说明该气体中含有氧气和可燃气体,但不一定是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选项错误,故选A。
5、C
【详解】
A、为了讲究卫生不用洗菜的水冲厕所,浪费水资源,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
B、燃烧废弃塑料袋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环境,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
C、夏季使用空调时,将温度调至不低于26℃,节约能源,故选项符合环保理念;
D、为抗击病虫害,农业生产中应加大农药使用量,污染水体,故选项不符合环保理念。
故选C。
6、C
【详解】
A. 分类回收垃圾,促进资源再生,做法符合该理念;
B. 提倡用餐光盘行动节约资源,做法符合该理念;
C. 排放核废水入海会造成海水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做法不符合该理念;
D. 合理开发金属资源可以节约资源,做法符合该理念。
故选:C。
7、C
【详解】
A、干冰是干冰升华吸热,温度降低用于人工降雨,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B、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C、生石灰当干燥剂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
D、石油炼制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故选C。
8、A
【分析】
合成材料是有机合成材料的简称。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
A:尼龙袜是由尼龙制成,尼龙是合成纤维的一种。A正确。
B:纯棉是天然纤维。B错。
C:不锈钢是合金,是金属材料。C错。
D:蚕丝是天然纤维。D错。
综上所述:选择A。
9、C
【详解】
A、①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正确;
②实验室中不可用手接触任何药品,不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错误。
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化肥与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农业上不能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只能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错误;
②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确。
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正确;
②纯水不存在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一定是软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一定是纯水,正确。
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原子、分子、离子,正确;
②量筒不能加热,试管、烧杯可加热,错误。
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
A、棉质被套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
B、玻璃水杯主要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塑料桶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不锈钢碗主要材料属于合金;
答案:C。
二、填空题
1、
(1)石油
(2)
(3)A
【分析】
(1)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2)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A、风力发电,风能转化为电能,无污染,符合绿色电力技术,符合题意;
B、火力发电,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电力技术,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1)ac
(2) 电 硅原子 SiO2
【解析】
(1)
氢能 、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c。
(2)
晶体硅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则构成硅的粒子是硅原子;
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核外有14个电子,排布在三个电子层上,第一层排2个电子,第二层排8个电子,第三层排4个电子,故其结构示意图为: 。
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原子最外层是4个电子,因此硅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4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所以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iO2;
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镁可与二氧化硅反应制得单质硅并生成氧化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1)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 水##H2O 氧气O2 乳化
(4)
【解析】
(1)
加碘食盐中碘以“碘酸钾 KIO3”的形式添加,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疾病或大脖子病;
(2)
厨房内做饭炒菜,厨房外能闻到饭菜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3)
铁锅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洗洁精可洗去铁锅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4)
甲烷和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1)不活泼(或稳定)
(2) 煤 石油
(3)CO
【分析】
(1)
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以用炭黑墨汁绘制的字画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
(2)
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
(3)
碳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是空气污染物。
【点睛】
5、
(1)天然气
(2)SO2、NO2
(3)C2H5OH+3O22CO2+3H2O
【解析】
(1)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2)
煤中含有硫、氮元素,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气体污染物,能形成酸雨,故填:SO2、NO2。
(3)
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C2H5OH+3O22CO2+3H2O。
三、判断题
1、错误
【详解】
因为氢气在不纯时遇明火会爆炸,所以目前不能作气体燃料,只能将氢气降温降压为液氢用作燃料。
【点睛】
2、正确
【解析】
风是一种清洁的无污染的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详解】
3、正确
【详解】
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灼烧有特殊气味,气味不同,故可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正确。
4、正确
【详解】
PVC管,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正确。
【点睛】
5、错误
【详解】
碳纤维、钢化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错误。
【点睛】
四、计算题
1、解:设理论上至少需要锌的质量为x
x=13g
答:理论上至少需要锌的质量为13g。
【详解】
见答案。
2、(共5分)
(1)P元素(1分)(2)N︰O = 7︰55(2分) (3)3550×35.5%÷12≈ 106 (2分)
【详解】
(1)造成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洗衣的废水中含较多的P元素;
(2)由藻类的化学式为CxHyO110N16P可知:藻类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14×16):(16×110)=7︰55。
(3)已知该藻类相对分子质量为3550,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5.8%。藻类化学式中x的近似值=3550×35.5%÷12≈106。
3、 (1)酸雨;(2)1.6%
【详解】
(1)若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形成酸雨;(1)设废气中SO2的质量为x。反应所用CaCO3质量:62.5 t×80%=50 t
200 128
50 t
,=32 t
答:所吸收的废气中二氧化硫的质量分数是1.6%。
4、0.2g
【详解】
设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氢气的质量是x
x=0.2g
理论上该小组能制取0.2g氢气。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5、解:设反应需要锌的质量为x
x=130g
答:需要金属锌130克
【详解】
见答案。
五、实验探究
1、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会有NH3产生 否 无法确定甲烷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水 丁 收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详解】
猜想与假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不会有NH3产生,故丙同学猜想错误。
实验探究:(1)A、B装置的顺序颠倒,气体从B装置逸出时会带出水蒸气,也能使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为蓝色,无法确定甲烷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水,故答案分别填:否、无法确定甲烷燃烧的产物中是否含有水。
(2)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甲烷燃烧产物中含有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甲烷燃烧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D中澄清石灰水这浑浊,说明氧化铁被还原且有二氧化碳生成,则甲烷燃烧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由此推断丁同学猜想成立;
(3)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是氧化铁被一氧化碳还原生成了铁粉,铁粉为黑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交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一部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随气流逸出,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D装置后添加一大气球的原因是:收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
2、红色粉末变黑 还原性 Ca(OH)2+CO2=CaCO3↓+H2O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影响实验结果 无法检测水蒸气是原有的还是澄清石灰水带出的,干扰水蒸气的检验 通入大量空气(氧气)
【详解】
(1)若猜想三正确,即甲烷燃烧产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D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变黑,该现象说明 CO具有还原性。
(2)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该实验是探究甲烷燃烧的产物,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若通入空气会影响实验结果,故实验过程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
(4)实验过程中A、B装置的顺序不能颠倒,原因是无法检测水蒸气是原有的还是澄清石灰水带出的,干扰水蒸气的检验。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使用含碳燃料燃烧产生 CO,应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通入大量空气(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