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4.1 土壤的成分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8年级下册同步讲练测】4.1 土壤的成分 知识点精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20 21:48: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 土壤的成分 知识点精练
Ⅰ.聚焦考点
Ⅱ.知识点精炼
ⅰ.土壤的成分
ⅱ.土壤的形成
1.土壤的组成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
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
绝大多数植物的根需要固定在土壤中,通过吸收土壤里的各种养分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一方面,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另一方面,植物是土壤有机物积累的重要来源。土壤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陆生动物都以土壤为立足点,它们在土壤上行走、活动和觅食。常见的土壤动物有原生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等。
微生物:在土壤中起作用最大的是细菌、真菌等土壤微生物,它们具有种类多、数量大、繁殖快和活动性强等特点,在土壤的物质转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们能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
2.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3.土壤的成分和作用
① 固体: 矿物质颗粒(占固体95%):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腐殖质(有机物):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
液体: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③ 气体: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4.土壤的形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岩石从大变小),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有机物积累)才形成了土壤。(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但毁灭土壤却是瞬间的)
5.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
①物理因素:风力、流水、温度剧变、海浪等
②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
③生物因素:植物的根、地衣和蕨类分泌的物质
一、土壤的成分
1.(2021八下·仙居期末)某同学将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幼苗,分别用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在同一环境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生长正常,乙组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此实验说明小麦生长需要(  )
A.水 B.空气 C.有机物 D.无机盐
2.(2021八下·长兴期末)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它从月球上带回了“土特产”——1731克月壤。要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3.(2021八下·新昌期末)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是为了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
A.B.C.D.
4.(2021八下·上城期末)如图为证明土壤中含有无机盐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土壤浸出液进行过滤,收集滤液后,放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干水分,蒸发皿上会残留白色固体物质。对该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溶液外洒
B.只用乙装置还可以用来测量土壤有机物的含量
C.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是难溶于水的无机盐
D.蒸发皿上残留的白色固体一定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
5.(2021八下·乐清期末)下列实验能证明土壤中存在空气的是(  )
A.B.C.D.
6.(2020八下·上虞期末)小科很喜欢做研究,对于小红带回的一块“红土”和一块“黑土”很好奇,“红土”与“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它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 他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看,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7.将一定量灼烧过的土壤放入蒸馏水中制成土壤浸出液,然后取土壤浸出液约10毫升,过滤并收集滤液。再将滤液放人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使水分蒸发,结果在蒸发皿中留下了一些白色的粉状残留物。这些物质可能是(  )
A.有机物 B.无机盐 C.砂粒 D.腐殖质
8.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松土,对这种现象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增加土壤中的含氧量 B.有利于空气进入土壤
C.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 D.使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9.(2021八下·长兴期末)从新疆引进的某品种西瓜在砂粒比例较多的土壤中产量最高,则
(1)适宜该西瓜生长的土壤类型是   土壤。(填“壤土类”、“砂土类”、“黏土类”)
(2)在多雨水地区种植该西瓜,应多加注意的田间管理是   。
A.浇水 B.施肥 C.松土通气 D.排水防涝
10.(2021八下·临海期末)为提高成活率,幼苗移栽时还要考虑土壤结构。某同学在移栽地取了一块形状大小与铁块相同的土壤样品,放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加水没过土壤样品和铁块,且左右烧杯液面相平。如图所示,土壤样品和铁块体积均为V,两个烧杯中所加水的体积分别是V1和V2。
(1)求土壤样品中空气的体积分数   ;
(2)“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活中人们也发现,将燃烧枯枝落叶得到的灰烬覆盖在土壤上会有利于移栽后植物的生长,这说明植物生长除了要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外,还需要吸收   。
11.土壤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生物的     和死亡的     ,腐殖质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     ,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     。土壤中溶于水的    是植物生长所需的重要物质。土壤中的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土壤     是植物的根呼吸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
12.(2021八下·柯桥期末)某研究小组在常温下设计如图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可探究的问题是   ;
(2)实验中的加热操作的作用是   ;
(3)预测两天后的实验现象是   。
13.(2020八下·江干期末)小金同学想证明土壤中存在有机物,并想测定其含量,査阅文献后得知,有机物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他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⑴用天平称取少量新鲜土壤,记录质量为M1;
⑵把他们放在铁丝网上用酒精灯灼烧,如图所示;
⑶用一个干冷的烧杯罩在土壤上,观察发现有   现象;
⑷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土壤上,观察发现有   现象;
⑸待土壤冷却后测得质量为M2。小金认为有机物的质量就是M1-M2同桌小明则认为,该方案考虑不周,需要对其中一个步骤进行修改,请写出修改的内容   
二、土壤的形成
14.(2020八下·仙居期末)土壤孕育了大地上的万物。下列有关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土壤
B.在农田中为了增加肥效,可以大量施用化肥
C.土壤主要由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物组成
D.土壤中有微生物、动物和植物等土壤生物
15.(2020八下·吴兴期末)2019年1月4日,“玉兔二号”登录月球背面。科学家设想:假如环境条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类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需要经过(  )
①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②岩石风化;③高等植物生长;④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⑤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⑥低等植物着生
A. 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⑥①③⑤
C.①③⑤②④⑥ D.③⑤⑥④②①
16.(2020八下·下城开学考)组成土壤的主要成分和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土壤中(  )
A.矿物质的含量 有机物的含量
B.矿物质的含量 矿物质的含量
C.有机物的含量 有机物的含量
D.有机物的含量 矿物质颗粒
17.在土壤漫长的形成过程中,标志着成熟土壤最终形成的是(  )
A.最低等生物出现 B.地衣、苔藓植物出现
C.森林和草地出现 D.低等动物的出现
18.关于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地球上一开始就有土壤
B.风和流水、太阳共同作用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C.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也会使岩石变为土壤
D.岩石的热胀冷缩导致岩石的分裂,最后形成土壤
19.没有参与土壤形成过程的外力作用是(  )
A.水 B.风 C.闪电 D.阳光
20.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野外发现溪流中的石块都没有棱角,你认为下列解释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这些石块形成时就没有棱角
B.这些石块是人为处理后投入溪流中的
C.是长期水流冲刷的结果
D.上述三项都有可能
21.月球表面有月壤。月壤主要由月球岩石碎屑、粉末、角砾、撞击熔融玻璃物质组成,其中绝大部分颗粒在30微米到1毫米之间,摸上去和面粉一样细腻,但不适合植物生长。科学家设想:人类移民月球的时候,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22.下列最适宜土壤生物生活的环境是(  )
A.阴暗、潮湿、寒冷的无氧环境 B.坚硬、干燥、温暖的无氧环境
C.阴暗、潮湿、温暖的有氧环境 D.阴暗、干燥、寒冷的有氧环境
23.从岩石到土壤,是一个长时期的,多种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基本包括   和   在岩石颗粒间的积累两个过程。岩石风化的因素主要有自然   、   、各种    的共同作用。土壤中的有机物是靠   的遗体、排泄物积累在岩石颗粒间而逐步形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2.【答案】D3.【答案】A4.【答案】A5.【答案】A6.【答案】B
7.【答案】B8.【答案】D
9.【答案】(1)砂土类(2)C、D
10.【答案】(1) ×100% (或 )(2)无机盐
11.【答案】排泄物;生物体;食物;养分;无机盐;空气
12.【答案】(1)泥土中有无微生物(2)杀死微生物,作对照
(3)甲瓶中无明显现象,乙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答案】小烧杯上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将新鲜土壤换成干燥土壤
14.【答案】B15.【答案】B16.【答案】A17.【答案】C18.【答案】A
19.【答案】C20.【答案】C21.【答案】D22.【答案】C
23.【答案】岩石从大到小;有机物;外力;冷热交替;生物;植物和动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