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9张PPT。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教学目标: 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掌握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且能够运用此原理解释自然界中的热力环流,如:海陆风、城市与郊区的热力环流等。1.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并简单绘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2.——是地面的直接热源,——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在热量的传递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方向的变化、另一方面是传递过程中量值的变化。
同学们请认真观察P28页2.1图,你认为红色箭头在表达太阳辐射量值变化方面是否恰当,为什么?如果表述不恰当,你认为应该如何改正?想一想: 1. 大气逆辐射的存在,对地面有什么作用? 如果用“大气保温作用”概括,你认为合适吗?
2. 根据图2.2分析,为什么月球表面昼夜温度变化比地球剧烈得多?
活动一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地面增温大气吸收“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 仅从大气的热力作用,说明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1、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2、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实验
请大家思考下列问题:
(1) A、B、C三地竖直方向上的气流是如何运动的?
(2)A、B、C三地高空的气压是如何形成的?气流是如何运动的?
(3) A、B、C三地近地面的气压是如何形成的?气流是如何运动的?
二、热力环流B A CB A C(1)在图2.4a和图2.4b上标出白天和夜间海洋和陆地气压的高低。
(2)想想一天之内,海岸边何时吹海风,何时吹陆风?
(3)在图2.4a上,画出白天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在图2.4b上,画出夜间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使之构成一个环流圈。
(4)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
活动二
陆地海洋白天陆地:增温快,气温高,气压低海洋:增温慢,气温低,气压高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陆地海洋 刚才通过提问,同学们的回答只有结论,没有回答分析过程。这个问题应该这样回答: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湿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小。[练习检测]
1、同一经纬度“高处不胜寒”的原因是( )
A:气压低 B:空气稀薄
C:到达的太阳辐射少 D:吸收的地面辐射少
2、亚欧大陆与太平洋相比,夏季( )
A:温度高,气压低 B:温度高,气压高
C:温度低,气压高 D:温度低,气压低
3、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形成热力环流的原因是海陆之间的冷热不均
B.热力环流是由大气的水平运动引起的
C.气流总是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
D.在近地面,温度高处形成高气压ACD[练习检测]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近地面的高低气压
(2)用箭头画出郊区与市区热力环流圈[练习检测]低气压高气压高气压
高气压
低气压
低气压
谢谢大家,敬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