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2022生物七年级下册 3.2.3 呼吸保健与急救 课件(共33张PPT)+学案(含答案)+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济南版)2022生物七年级下册 3.2.3 呼吸保健与急救 课件(共33张PPT)+学案(含答案)+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5-21 19:44:4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3.2.3 呼吸保健与急救
济南版 七年级下
本节目标
1、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3、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新知导入
生活中,阻止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入肺,能有效避免呼吸系统受到损害。当有人遇到意外危险时,若是你掌握呼吸急救知识,是不是就能临危不乱地提供帮助呢?
新知讲解
探究主题一: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当一束阳光从窗口照进教室时,你会发现无数细小的颗粒正在空气中“匆匆忙忙”地舞动着,我们在毫无觉察之时就已经将其吸入肺内。如果有毒有害气体、固体颗粒等污染了空气,将会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新知讲解
尾气弥漫的街道
雾霾笼罩的城市
新知讲解
装饰华丽的居室
新知讲解
浓烟滚滚的工厂
新知讲解
思 考
1. 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森林砍伐、盲目垦荒、过量放牧、以及由于工业化引起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微量气体浓度的增加等人类活动都对天气有影响。森林和草原植被的退化或消亡、生物多样性的减退、水土流失及污染的加剧,改变了陆面的粗糙度、反射率和水热平衡等方面,从而引起局部地区气候的变化。
新知讲解
思 考
2. 房间装修以后,人们通常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居住,这是为什么?
一般来说刚刚装修好之后,最好是间隔5到6个月的时间再居住,而且最好间隔一个夏天,这是因为夏天是甲醛等有毒的气体的散发集中时间段,而且夏天通风也比较好。如果说太着急入住的话,往往就会导致甲醛等有毒的气体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甚至增加白血病患病风险。
新知讲解
思 考
3. 夏季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其中蕴含什么道理?
夏季空气质量较好。首先夏季绿色植物多,空气的更新及新陈代谢快。其次夏季温差变化大,空气对流迅速,便于空气流通,让新鲜空气得到及时的补充。夏季空气中的负离子和闪电产生的臭氧等均能净化空气。
农村由于自然环境一般比城市要好,例如绿色植物较多等,所以农村的空气质量比城市好。
新知讲解
思 考
4. 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空气中常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气体和尘埃,它们大多来源于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燃料的燃烧等,这些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新知讲解
思 考
5. 被污染的空气会引起哪些疾病?
1、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咽炎、哮喘、 肺癌、气管炎、肺结核等。
2、心血管疾病。如:白血病、心肌梗塞等。
3、影响神经系统。如:失眠。
新知讲解
思 考
6. 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
施和有效措施?
(1)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有效措施是大面积地植树造林。
习题训练
例题1.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春节禁止燃放鞭炮
B.取暖采用煤改气或用清洁煤
C.使用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水
D.使用空调
D
【点拨】使用空调,臭氧层容易被氟利昂分解释放的氯原子所破坏,不利于保护空气、改善空气质量。
新知讲解
探究主题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目前,全世界约有 13 亿烟民,每年消耗约 5.5 万亿支香烟,而且在全世界,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吸烟者的数量仍有上升趋势,令人担忧。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非吸烟者的肺 ( 左 ) 和吸烟者的肺 ( 右 )
新知讲解
吸烟对人体的多种器官、系统产生严重损害,如吸烟会损害神经系统,使人记忆力衰退,过早衰老。吸烟不仅损害自身的健康,也会对他人的健康造成威胁。
“健康,随烟而逝;病痛,伴烟而生。”人一旦开始吸烟就很难戒掉,因为尼古丁会让人上瘾。第一支烟,往往是从好奇和模仿开始的。如果有人请你吸烟,为了你的健康,请礼貌地拒绝。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 (WHO) 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1988年4月7日,即世界卫生组织成立40周年纪念日作为“世界无烟日”,并提出“要吸烟还是要健康”的口号。1989 年,世界卫生组织又把这一天改定在每年的5月31日。自2011年1月起,我国内地在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可能的室外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
相关链接
世界无烟日
习题训练
例题2.吸烟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吸烟 ( )
A.会导致脂肪肝、肝硬化
B.很容易感染艾滋病
C.使肺癌发病率急剧上升
D.有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
C
【点拨】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
新知讲解
探究主题三:人工呼吸
煤气中毒、溺水和触电等会导致人突然停止呼吸,这时候常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对被救者进行急救。人工呼吸就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被救者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地扩张和回收,使被救者恢复呼吸。用这种方法急救时,每分钟人工呼吸的次数,应该与正常人的呼吸频率一样。
新知讲解
人工呼吸的步骤:
1.先仰卧、清异物,解衣领、松腰带
2.颈垫高,头后仰,压额头、捏鼻孔 抬下颌
3.深吸气、用力吹,口张大、防漏气
4.吹气停、松开鼻,胸隆起时救成功
新知讲解
思 考
1. 对于因煤气中毒或溺水而暂时中断呼吸的被救者,进行人工呼吸前的处理一样吗?为什么?
不一样。遇到呼吸停止的溺水应该清除口鼻内异物后开放气道进行人工呼吸;煤气中毒的在做人工呼吸之间要先开窗通风,然后检查有无呕吐物,然后再进行人工呼吸。
新知讲解
思 考
2. 你还知道哪些人工呼吸的方法?
常用的人工呼吸方法有三种,最常用的就是成人和成人之间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当然还有一种就是口对鼻人工呼吸,还有口对口鼻。
习题训练
例题3.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了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哪项措施实施抢救(  )
A.人工呼吸
B.测量血压
C.静脉止血
D.测量脉搏
A
【点拨】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如果人突然停止呼吸,但心跳存在时,我们一般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施救;当人体能自主呼吸,但心跳停止时,我们应该对其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来帮助其恢复心跳;当人即停止呼吸,同时心跳也停止时,我们应该紧急实施人工呼吸的同时实施胸外心脏挤压.因此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除了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还应采取人工呼吸实施抢救。
课堂总结
3.人工呼吸
1.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吸烟对健康的危害
呼吸保健与急救
1.经常吸烟的人容易得的疾病是(  )
A.血癌
B.心脏病
C.高血压
D.肺癌
2.人工呼吸的频率是(   )
A.12~14次/分
B.14~16次/分
C.16~18次/分
D.16~18次/小时
D
C
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3.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你必须讲清楚三点是(   )
A.你的地址、姓名、症状
B.你的单位、地址、症状
C.病人的名字、发病的原因、发病的症状
D.天气情况、地址、症状
4.下列有关急救的措施错误的是(   )
A.在现场救援过程中若发现患者有呼吸无心跳,可实施胸外按压
B.遇到紧急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说明地址及基本情况
C.发现有人溺水,不会游泳也要下水施救
D.某人腿部受伤,暗红的血液从伤口处流出,救援人员应该在伤口的下方进行包扎止血
A
C
5.在做口对口吹气时,应使病人仰卧、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内的异物,目的是为了保持(   )的通畅。
A.消化道
B.呼吸道
C.血液循环
D.排泄
6.当你发现有人在门窗紧闭的室内因煤气泄漏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时,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
A.清除口鼻异物
B.用水把他泼醒
C.迅速开窗通风
D.留在室内陪伴
B
C
课堂练习
7.学生们在人多、通风不良的教室内活动时间长了会感觉疲劳、头晕,原因可能是(   )
①空气中含氧量减少
②气压低,空气污浊
③空气中产生了较多的致病微生物
④空气中积聚了较多的人体散发的异味
⑤空气变得干燥、缺少水分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8.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近年来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春节禁止燃放鞭炮 B.取暖采用煤改气或用清洁煤
C.使用洒水车向空气中喷水 D.使用空调
B
D
课堂练习
9.下列有关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②住在新装修的家中,只要保持通风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③强度较低、持续时间较长、节奏较缓的有氧运动能更好地增进健康
④大气中的有毒物质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引起其他系统疾病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每年夏季都会发生溺水事件,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   )序是:①仰卧平躺 ②打“120”急救电话 ③口对口吹气 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B
C
课堂练习
再 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生物七下3.2.3 呼吸保健与急救 习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学生应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下列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
A.当遇到煤气中毒的意外事故时,应先关紧煤气阀,开窗通风
B.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
C.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时,应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D.发现有人溺水时,无论是否会游泳,都应下水救援
2.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下列对吸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吸烟容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吸烟仅对自己有害对他人无影响
C.吸烟是青少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吸烟能提高人的记忆力
3.我国已颁布了戒烟令,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吸烟可提神并有助于社会交际
B.吸烟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还可能诱发肺癌
C.青少年吸烟对肺的伤害更大
D.烟雾可进入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
4.电子烟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世界卫生组织对电子烟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这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管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烟产生的蒸汽可以经过呼吸道到达肺
B.尼古丁等有害气体从肺泡内进入血液要经过两层细胞
C.呼出烟雾时,肋间肌与膈肌处于收缩状态
D.吸食电子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健康
5.冬天上课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  )
A.打“呵欠”会传染
B.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同学想睡觉
D.大家养成了打“呵欠”的习惯
6.尘肺是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种职业病。长期吸烟或是在雾霾天气长期不戴口罩,都会加重尘肺病情,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肺泡内的尘埃积累过多,时间久了影响肺泡的扩张和回缩
B.肺泡内的尘埃积累过多,使部分肺泡壁变厚,减少了气体交换的有效面积
C.肺泡内的尘埃积累过多,时间久了使部分肺泡坏死
D.以上三项都对
7.呼吸系统发病率最高的地区可能是(  )
A.发达工业区 B.一般城市 C.偏远山区 D.农林业区
8.为了改善空气质量,确保身体健康,下面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
①经常在居室中喷杀虫剂 ②在居室周围多栽花草树木③对新装修的房子经常打开窗户通气④晚间在居室摆放花卉 ⑤焚烧秸秆⑥教室经常保持空气流通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③④⑥
9.新房装修后室内常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有害气体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
A.关闭门窗,放大量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喷空气清新剂 D.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10.2017年年底河南省各地市为治理雾霾天气,相继出台机动车限行方案。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  )
①倡导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②将秸杆就地焚烧 ③使用清洁的能源 ④燃放烟花爆竹
A. 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二、综合题
11.可吸入肺颗粒物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它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其在空气中含量浓度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如表所示是我国2018年5月6号12点部分监测站点实时PM2.5数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监测站点 临汾市 六盘水市 阜阳市 北京市 长沙市 三亚市
PM2.5浓度 131μg/m3 32μg/m3 53μg/m3 78μg/m3 16μg/m3 4μg/m3
空气质量等级 中度污染 良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优 优
(1)PM2.5主要对人体的________系统危害最大。
(2)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以直接进入支气管和________,影响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颗粒,可以迅速被________________吸收,不经过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
(3)当雾霾来临时,你应该如何应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有关部门了解收集PM2.5的数据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呼吸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________]________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2)痰由[________]________和支气管内表面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液粘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
(3)图中[________]________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其完成气体交换功能的单位是________,它只由________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和弹性纤维,这些特点适于气体在肺与血液之间进行交换。
(4)吞咽时,________像盖子一样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
(5)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本市几个地点的空气中PM2.5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表。为了改善空气质量,降低PM2.5的含量,除减少汽车的使用外,请你再提两条
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 时间 PM2.5
车站进口 16:00 516
某一山顶 16:00 328
超市入口 16:00 635
13.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等。请结合如图图示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A和B表示对成年人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的手法,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字母)。
(2)图甲所示的方法可以改变胸腔内的压力和容积,将________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
(3)图乙表示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即口对口________法。用这一方法进行急救时,必须保持被救者的________畅通。
(4)进行心肺复苏时,甲和乙的比例应为_____。
A.15:1 B.30:2 C.1:15 D.2:30
(5)进行心肺复苏操作,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经过专门培训。
14.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心跳骤停,必须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1)由于急救技术专业性较强,当发生意外时首先应该拨打________急救电话,然后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实施现场急救。
(2)图③的操作是为了________,这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触摸颈动脉________的情况,判断有无心跳。
(3)图④是在进行________,一只手固定患者的________,让其口张开,另一只手捏住患者的________,深吸一口气,将气________吹入患者的口;患者的胸壁隆起后,抢救者将口移开。每分钟吹________次,如此反复进行。
(4)图⑤中胸外按压的主要是________器官所在部位,它的__________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A.煤气中毒又叫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气大得多,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因此,发现有人煤气中毒,迅速关紧煤气阀,打开门窗通风,降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快速移到通风处,再救治,不符合题意。
B.发现有人触电昏迷时,首先是切断电源,如果找不到电源,就应该用干的木棍将他触电的部分挑
开,不符合题意。
C.人晕倒有不同的原因,对于有些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晕倒,如果活动病人,可能会加重病情,故最好能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请专业人员处理和救治,不符合题意。
D.发现有人溺水时,马上打电话报警,寻求警察和救护车的后援,再大声呼救,不能贸然下水,符合题意。
2.【答案】A
【解析】香烟中含有1400多种成分。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一支烟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杀死一只小白鼠。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吸烟时对旁人的危害比对他自己还大。有关医学研究表明,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种疾患的行为危害因素,吸烟已成为继高血压之后的第二号全球杀手。可见吸烟是一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据统计,长期吸烟者的肺癌发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发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发病率高2至3倍,循环系统发病率高3倍,气管类发病率高2至8倍。故答案为:A。
3.【答案】A
【解析】A、吸烟会损坏人体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A说法错误。
B、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其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并能诱发肺癌,可见B说法正确。
C、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吸烟时,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对其造成危害,引起呼吸系统疾病,青少年正处在发育期,对肺影响更大,可见C说法正确。
D、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首先进入人体的呼吸系统,其进入的途径是口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可见,烟雾可以进入吸烟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可见D说法正确。
4.【答案】C
【解析】A.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进行气体交换,所以电子烟产生的蒸汽可以经过呼吸道到达肺,故A正确。
B. 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液中的氧气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低,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氧气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因此,
尼古丁等有害气体从肺泡内进入血液要经过两层细胞,故B正确。
C.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肌顶部上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所以呼出烟雾时,肋间肌与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故C错误。
D.电子烟的烟液主要含有烟碱、溶剂、香精,其中烟碱及尼古丁,具有成瘾性。电子烟中的尼古丁经过雾化吸入后对人的呼吸系统具有危害,所以吸食电子烟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健康,故D正确。
5.【答案】B
【解析】人体通过“哈欠”的深呼吸运动使血液中氧气增加,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使人精力充沛。所以冬天上课教室门窗关闭较久后,不少同学会出现打“呵欠”的现象,是因为教室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6.【答案】D
【解析】尘肺就是肺内沉积了一些外来的有害物质,所以肺泡内的尘埃积累过多,时间久了影响肺泡的扩张和回缩,使部分肺泡壁变厚,减少了气体交换的有效面积,时间久了使部分肺泡坏死。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呼吸系统疾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的空气不清新导致的。工业区废气、废水排放的多,在此发达工业区生活的居民呼吸的空气中含有一些有毒的物质和尘埃,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故答案为:A。
8.【答案】C
【解析】为了改善空气质量,就是要尽量减少空气污染的排放与生成,同时净化空气。
选项中,②在居室周围多栽花草树木有利于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固定粉尘;
③新装修的房子及刚装修的室内空气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所以刚买了新家具或房屋装修后要首先开窗通风换气,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
⑥教室内由于人员较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出现不适应症状,如眼睛不适、多痰、气喘等.所以要经常保持空气流通。都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①经常在居室中喷杀虫剂,以杀死空气中的细菌,但是这些杀虫剂都有一定的毒性,杀虫杀菌的同时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对人体有害; ④晚间在居室摆放花卉,会与人争夺居室内有限的氧气,会影响我们的休息;⑤焚烧秸杆会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大量的烟尘,污染环境。
故C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家具以及刚装修的室内空气中往往含有有害气体,例如,人造材料、各种油漆、涂料、粘合剂以及家具等,其主要污染物是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机物和氨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无机物,还有如大理石等建材中,往往含有放射性的污染源,这些都对人体有害,所以刚买了新家具或房屋装修后要首先开窗通风换气,等有害气体散发尽了,再入住,通风能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是最佳的办法。
10.【答案】B
【解析】①倡导步行或骑自行车上,节能环保,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提高空气的质量;
②将秸秆就地焚烧,会造成空气的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
③使用清洁的能源,有利于保护大气环境,提高空气的质量;
④燃放烟花爆竹会造成空气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符合题意。
11.【答案】(1)呼吸
(2)肺;肺泡外毛细血管
(3)戴口罩出门等(合理即可)
(4)抽样检测
【解析】(1)根据题干所述,PM2.5可以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肺内,主要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危害最大。
(2)由于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PM2.5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以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影响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的有毒颗粒,可以迅速被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吸收,不经过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
(3)在雾霾天气我们减少外出,居家应关闭门窗,等到霾散日出的时再开窗换气;必须外出时,戴口罩做好防护再出门。
(4)根据题干所述,在检测过程中检测的范围很大,则要选取一部分检测对象作为样本,这属于采用抽样检测法,要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组,多测几次,然后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提高可信度。
12.【答案】(1)呼吸道;肺;E;咽
(2)F;气管
(3)G;肺;肺泡;一层;毛细血管
(4)会厌软骨
(5)减少污染物排放,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等(任选两条,合理即可)
【解析】(1)呼吸 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E咽既是空气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2)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和细菌等,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可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和支气管。
(3)图中G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的肺泡组成,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璧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物质的交换。
(4)人在吞咽时,会厌软骨像盖子-样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
(5)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植树造林,开发清洁能源等都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13.【答案】(1)A
(2)心脏内的血液
(3)吹气;呼吸道
(4)B
(5)需要
【解析】(1)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为5厘米,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可见图中A正确。(2)胸外按压主要是为了增大胸腔内的压力和减小胸腔内的容积,将心脏内血液输送到全身组织器官。(3)图乙表示最常用的人工呼吸法,即口对口吹气法。正确的步骤为:①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②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③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④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立即松开捏鼻的手,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内吹气次数为15~20次。(4)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
压的次数是每分钟80~100次左右,故按压与呼吸是30:2,反复进行,故答案为:B。(5)需要注意的是,救护者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方可进行心脏复苏操作。
14.【答案】(1)120
(2)使呼吸道伸展畅通;脉搏
(3)人工呼吸;下颌;鼻孔;缓缓;16-18
(4)心脏;收缩和舒张
【解析】(1)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2)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图③的操作是为了使呼吸道伸展畅通。通过用手指摸伤者颈部动脉,试测心跳或脉搏判断有无心跳。(3)图④是在进行人工呼吸时,首先使病人仰卧,头后仰,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者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将气缓缓吹入患者的口中。吹气停止后,救护者的嘴离开,并且立即松开捏鼻的手,每分钟吹16-18次,如此反复进行。(4)胸外心脏按压术的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心脏所在的部位,依靠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全身循环流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2.3 呼吸保健与急救 学案
课题 2.3 呼吸保健与急救 章 2 学科 生物 年级 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3、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 方法与过程目标:1、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2、理解人工呼吸的原理。3、了解什么情况下要进行人工呼吸以及人工呼吸的频率。4、学会证明人工呼吸是否有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知道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2、室内除甲醛的有效方法,培养热爱生活保护环境的情感。3、了解常见的几种急救措施,增加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2、人工呼吸方法。
【教学难点】 1、人工呼吸方法。2、了解什么情况下要进行人工呼吸以及人工呼吸的频率。
【导学方法】 考点精讲,讲练结合,课后巩固
【课前预习】 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发布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和空气质量状况等指标。2.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大气污染可引起包括肺癌在内的__________疾病,还可通过呼吸系统进入__________,引起其他__________的疾病。3.几种常见的大气污染源:(1)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2)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的尾气;(3)__________焚烧放出的烟尘;(4)地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4.提高空气质量的措施:(1)根本措施:__________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2)有效措施:__________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5.吸烟、酗酒和吸毒是当今社会的三大公害.其中__________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最为明显;而__________会损害人的大脑和心脏以及影响多个系统的功能,还会降低人的免疫功能.
学习探究
【新知导入】
【合作探究】 吸烟有害健康,戒烟难是因为吸烟者对烟焦油中的尼古丁等产生依赖。研究发现,烟焦油对涡虫神经系统的影响与人相似。某科研小组将涡虫作为实验对象,研究烟焦油浓度变化对其移动速度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①挑选体长相近的涡虫40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放入浓度为0.03mg mL-1、0.05mg mL-1的烟焦油溶液中处理12小时,使涡虫对所处浓度的烟焦油产生依赖。②将甲组涡虫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3mg mL-1、0.Olmg mL-1的烟焦油溶液中。 将乙组涡虫随机分成C、D两组,每组10只,分别置于浓度0.05mg mL-1、0.03mg mL-1的烟焦油溶液中。③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取平均值,结果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又做了多组实验,实验现象一致。回答下列问题:(1)A组和B组是一组___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定每组涡虫的移动速度后,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A组和B组,C组和D组,涡虫对烟焦油产生依赖的表现相似,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对不同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D组和__________组涡虫在同一浓度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不同。(5)青少年应当拒绝吸烟。请根据实验谈谈其中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练习】 1.2019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号召下,我国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明显下降。下列关于空气污染和防治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禁放鞭炮可以有效减少空气污染B.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是防治空气污染的有效手段D.吸烟损害自己的呼吸道和肺,对环境没有危害2.当遇到有人因触电而心跳、呼吸骤停时,错误的做法是(  ) A.关闭电源,确保安全B.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C.置之不理,勿忙离开D.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3.吸烟有害健康。为了直观地认识吸烟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某兴趣小组制作了一个模型模拟吸烟。关于这个模拟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挤压饮料瓶时,瓶内气压升高,模拟的是吸气过程B.模型中笔筒模拟了呼吸系统的气管,饮料瓶模拟了呼吸系统的肺C.实验过程中,发现面巾纸卷变成黄色、笔筒被熏黄,这说明呼吸道对空气有一定的处理能力D.实验过程中,无论挤压力度和次数如何变化,饮料瓶中仍残留大量烟雾,这说明呼气时并不能将肺内的有害气体全部排出4.对溺水导致呼吸、心跳停止者实施急救,下列措施不恰当的是(  ) A.查看溺水者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B.做人工呼吸前,首先检查呼吸道是否畅通C.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配合进行人工呼吸D.只需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无需进行人工呼吸5.学校“防溺水”和“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不容忽视。图的①②是某校模拟救护演练所采用的救护措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在进行急救前,应注意先使患者呼吸道畅通B.采用①的抢救措施为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方法C.②为某人b处动脉出血时,应按a位置止血D.在①和②抢救结束后,立即打120电话呼救6.2015年冬季,京津冀地区多次遭遇重度雾霾袭击,其中含有的PM2.5是大气中的可入肺颗粒,对人体健康伤害很大,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B.PM2.5可以经喉进入食道C.PM2.5由肺泡进入血液只需要穿过一层细胞D.PM2.5直接危害人类的消化系统7.你知道吗 ,每年的 6 月 15 日是世界呼吸日 ,在这天 ,全社会将倡议在这天通过 “屏 气 30 秒”等公益互动活动 ,提高公众对呼吸健康的认知和关注 , 以及提高对呼吸系统健康的保护意识 。 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在汽车客运站候车厅吸烟 B.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不戴口罩C.在家里建议抽烟的家人戒烟 D.经常用口代替鼻子进行呼吸8.西昌的工业化,导致大气中PM2.5浓度明显增大。某校的同学在广场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表所示(单位:微克/立方米)。 组别PM2.5(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危害极大)清晨(车流量最小)上班时段(车流量大)中午(车流量小)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119894397222833898320864199问: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做怎样处理(  )A.取最大值 B.取最小值 C.求平均值 D.求和9.夏天炎热,时有私自下河塘洗澡者,若遇抢救呼吸和心跳骤停的落水者时,需要采取心肺复苏的措施,你认为心肺复苏措施的正确顺序是(  ) ①确保呼吸道畅通②人工呼吸③胸外心脏按压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10.2020年5月31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和电子烟”。下图表示相同年龄段吸烟者和非吸烟者肺功能随年龄增长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吸烟行为会显著损害吸烟者的肺功能B.肺功能为M时,非吸烟者的年龄大于吸烟者的年龄C.年龄为N时,非吸烟者的肺功能更强健D.随年龄增长,吸烟者与非吸烟者的肺功能下降程度一致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
1.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
2.呼吸系统;血液;系统
3.(1)工业生产的废气(2)车辆、船舶(3)秸秆(4)扬尘
4.(1)控制污染物(2)植树造林
5.酒精;毒品
合作探究:
(1)对照;烟焦油溶液浓度
(2)减小误差
(3)对一定浓度烟焦油产生依赖的涡虫,置于更低浓度的烟焦油溶液中移动速度减慢
(4)A
(5)吸烟者会对香烟产生依赖
课堂练习:
1、D 2、C 3、A 4、D 5、D 6、A 7、C 8、C 9、D 10、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