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B.《傅雷家书》可谓是苦心孤诣的教子书,傅雷反复告诫儿子傅聪要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他甚至对如何正确理财都提出了建议。
C.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生动叙述了朱德同志与彝族同胞歃血为盟,占领泸定桥,胜利渡过大渡河的故事。
D.《昆虫记》一书除了真实的记录昆虫生活,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
2.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被喻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
B.作者先在百家坪见到了毛泽东,之后在毛泽东的安排下,作者在苏区临时首都保安采访到了周恩来并搜集到相关资料。
C.书中对毛泽东的描述最为详尽,文中写到,他在生活上是一个很随意很幽默的人,他甚至当着作者的面抓虱子,让人实在为他的不拘小节而感到惊叹。
D.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除了生活琐事,傅雷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文本,又名《西行漫记》,是埃德加·斯诺根据他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的。
C.《儒林外史》以范进中举开篇,极力讽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D.《昆虫记》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的科普作品,被称作“昆虫的史诗”。
4.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点题,交代游踪,从大处落笔,勾画出西湖晚春的轮廓。
B.颔联写莺争暖树,燕啄春泥,细腻地描了生机勃勃的春之景象。
C.颈联写乱花初放,芳草才生。“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
D.尾联直抒胸臆,写诗人余兴未阑,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5.下面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昆虫记》是美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足足三十年时间写就的十卷本文学巨著。
B.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解答心中的疑惑深入延安根据地,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以及红军战士和根据地的老百姓。
C.《红星照耀中国》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D.《昆虫记》具有高超的写作技巧,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写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
6.《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是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斯诺可能报道了( )
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 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C.台儿庄战役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7.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曦月(xī) 襄陵(xiāng) 追溯(sù) 抵御(yù)
B.长啸(xiào) 荇草(xìng) 颓败(tuí) 急湍(tuān)
C.轩邈(miǎo) 鸢飞(yān) 横柯(kē) 缥碧(piǎo)
D.东皋(gāo) 驱犊(dú) 萋萋(qī) 戾天(lì)
8.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A.《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北魏
B.《答谢中书书》——张岱——南朝齐梁
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宋代——文学家
D.《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
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我校在第一时间紧急动员,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相关校领导为副组长的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部署启动防控工作。
B.《永久的生命》选自《严文井选集》,作者严文井,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
C.阅读了严文井的《永久的生命》后,使我感知到了富有哲理的语言,了解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看法。
D.《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罗素是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晓雾将歇(歇息)
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回旋)
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D.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河畔婉转的雎鸠、白露时节的葭;采菊东篱的悠然、带月荷锄的自在;石壕村中的夜啼、“安得广厦千万间”的呼声……时间的长河,奔涌不息,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材料二 国学经典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在历史的星空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穿越时空,国学将千年积淀的智慧生存法则呈现给世人。国学要真正发挥作用,只有活学活用,把理论与客观实际紧密联系,才能智慧地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
(1)[整合材料探国学]阅读以上两则材料,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陶冶情操用国学]孝敬父母,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这样的典范不胜枚举。请你分别举出一例。
(3)[孔孟之道亮国学]孔子作为“至圣”,孟子作为“亚圣”,他们对后世影响深远。请你根据已有的知识,写出与他们有关的成语或故事各一个
(4)[合作共赢悟国学]古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今有“龟兔双赢理论”;远有“丝绸之路”,近有“一带一路”。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合作共赢”的感悟。
三、语言表达
12.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从流飘荡 从: ⑵任意东西 东西: ⑶蝉则千转不穷 转: ⑷窥谷忘反 反: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上:负势竞上 横柯上蔽
B.下:天下独绝 以为顺流下矣
C.千:千百成峰 千转不穷
D.绝:天下独绝 猿则百叫无绝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6.本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________,_______”的景色特点;看到富春江的景色,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的人生态度。
五、现代文阅读
不灭的星辰
草地,迷蒙的草地,笼罩在一片阴沉沉的寒雾里。哪儿是路?一个古老的谜。这里,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据传说,惟有生长在草原上的老耗牛,才有指望辨出一条生存之路。
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
……
断炊了。
在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青稞饼。那是平时吃野菜攒下的。此刻,他迈着艰难的步履走着。那匹红鬃小马,他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了。倏地,他那瘦削的脸上,浮现出严峻的神态:不远处,又有两名战士正倒在“路”旁。
“好同志,不能倒下……”他奔过去,弯下身子,拍拍一个战士的肩胛。“首长,走,走不动了。”那战士喘着气,望着眼前这位魁梧的中年人,轻声说:“两天没吃了。”
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当他伟岸的身影渐渐消融在寒雾里,一个战士捧着青稞饼,眼窝里闪着泪的波光,问:“他是谁啊?”“不知道,有点儿面熟。”另一个战士啃了一口青稞饼,回答说:“反正是一位首长,不是师长就是政委,嗯!”
……
进入草地第七天了。
草地沉浸在瞑色里,部队准备宿营了。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点燃了一支烟卷,借着马灯微黄的光亮,摊开一幅军事地图。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主席,”警卫员走近他的身边,递给他一个纸包,呜咽着,“一个烈士留下的,临终时说,一定要交给您。”
他用微微发颤的手,轻轻打开了纸包:呵,几小块青稞饼。他抑制着内心的悲恸,久久说不出话来。说什么好呢?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这就是历史啊!他站起身来,遥望茫茫夜野,缓缓的,摘下了嵌着红星的军帽。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
17.“一支带着传奇色彩的钢铁般的队伍,正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行进着!”句中“神奇的土地”怎样理解?
18.文中的“他”是谁?从哪几件事看出他在艰苦的条件下,与战士同甘共苦并关心革命战士?
19.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下列句子各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
(1)他听着,眉梢颤抖了一下,默默地从干粮袋里掏出那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吃吧,不吃,就走不出草地了。”
(2)快走出草地了。嗯,快了,正义的事业从来是必胜的!他轻嘘了一口气,揉了揉网着红丝的双眼,感到一阵困意袭来。
20.“夜的边陲,正闪烁着星辰,不灭的星辰……”这句话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阅读《46个闪亮的名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他是个怪人。
②他很少说话,上学经常迟到,脾气还特别大。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个学期的学费总要拖很久才能缴。
③他成绩不好,又不大合群,因此,同学和老师都不太喜欢他。
④再后来,他与我成了同桌。可不到一周,我们就被调开了。
⑤他喜欢把书推得乱七八糟,有时还会闯进我的领地。有一次,我怒了,指着他的脑袋问他:“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呢?你爸爸是怎么教你的?”
⑥因为这句话,他忽然跳起来踹了我一脚。此时年少气盛,我怎忍得住?我们大打了一架之后,彻底成冤家仇人了。
⑦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会忽然莫名其妙地跳起来打我。
⑧初二上学期,他继续欠缴学费。班主任问他具体什么原因,是不是有什么困难。他不说话,把头埋得很低很低。
⑨没人理他,他也没有朋友。就连上体育课时,他通常都是一个人躲在教室里睡大觉。因为没人愿意和他做同桌,所以他被调到教室的角落里一个人坐。很快,我们便把他遗忘了。
⑩初二时票选班委会,大家选出来的班长是个女生,她不仅为人善良、学习勤奋,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因此人缘极好。
一次体育课自由活动的时候,班长拿着一张绿色的信纸来找班里的每个人签名。她说还有一年就毕业了,想把大家的字迹都留在一起,这样比较有意义,而且,只要谁签字,她就免费请谁喝一瓶可乐。所有人都乐坏了,争先恐后地跑过去签。
最后,46个人拿着46瓶可乐回到教室,有说有笑,把角落里的他反衬得更加孤独与落寞。
再后来,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起初我以为是自己的错觉,后来一问,大家都这么认为。
他不仅把整个班里的卫生都承包下来,还天天顶着大太阳去操场上提水给同学喝。最离谱的是开秋季运动会时,他陪跑、送糖水不说,还喊“加油”两个字喊得比谁都热血沸腾。
没人知道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干,但他的行为的确像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在努力汇聚的同时,也已把周围的心灵全然濡湿。
很多人觉得感动,对他伸出援助之手。有人帮他补习,有人给他买早餐,甚至有人提议在新学期秘密募捐,帮他把学费的问题给解决掉。
期末考试过后,他虽然成绩只是中等,但仍旧被选为年度进步最大的优秀学生,上台发言。
那是我第一次见他流泪。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绿色的信纸,小心翼翼地摊开:“我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爸很早就去世了,妈妈一个人带着我和弟弟,很辛苦。那天我来得很早,打算收拾完书本然后退学,没想到,竟收到了这封信。真的很谢谢大家对我的帮助,之前我还一直担心你们会看不起我……没有你们给我凑的学费,我可能已经是个苦命的煤炭工了……”
所有人都看清楚了。那张绿色的信纸上,有46种不同的笔迹和46个熟悉的名字。
没人说话,也没人转头去看班长。我们都在那一刻突然长大了。
21.文章以“他是个怪人”一句开头有什么作用?
22.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具体分析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23.第 段写出了他的什么性格特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4.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25.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六、填空题
26.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作者是_________,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该书曾易名为《__________》,书中深入分析和探究了“_____________”产生、发展的原因。
27.《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在《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指的是______
28.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副对联。
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
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
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
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
______________
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四时俱备__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__
(3)夕日欲颓____________ (4)沉鳞竞跃____________
(5)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__ (6)未复有能与其奇者____________
3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从流飘荡 从:________________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许:________________
(3)急湍甚箭 甚:________________
(4)泉水激石 激:________________
(5)鸢飞戾天者 戾:________________
(6)经纶世务者 经纶:______________
31.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
32.朗读节奏一般包括:轻快型、凝重型,舒缓型、高亢型等几种。班级举行诗词朗诵大会,现在请你朗诵下面的诗歌,你将分别采用什么朗读节奏?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C
4.A
5.A
6.A
7.C
8.B
9.C
10.A
11.(1)示例:①中华文化灿烂辉煌;②国学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 (2)示例:孝敬父母: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尊师重道:程门立雪、颜回尊师等。 (3)示例:孔子:韦编三绝;孟子:舍生取义。 (4)略。
12.示例一:云层与夕阳握手,渲染出缤纷的晚霞;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示例二:高山与薄雾握手,幻化出缥缈的云海;笔与纸张握手,描绘出动人的画卷。
13.⑴跟,随⑵向东或向西⑶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⑷同“返”,返回
14.C
15.两岸的高山上,都长着苍翠的透出寒意的树,山峦凭着高峻的山势,争着向上,这些高山彼此都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它们)都在争高,笔直地指向(天空),形成了无数个山峰。
16.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鄙弃功名利禄,向往宁静闲适生活
17.迷蒙的草地,寒雾笼罩,丛密的水草掩覆着吞噬生命的泥潭,没有道路可走。写出了红军行进中难以生存的恶劣环境。
18.主席。他的干粮袋里,也只剩下几块平时攒下的青稞饼;宿营时,他喝了一大碗苦涩的野菜汤;他的马让腿伤化脓的警卫员骑,自己艰难地走着;见两名战士倒下,他奔过去,掏出几块青稞饼,分塞给战士。
19.(1)神态、动作、语言描写。
(2)心理、动作、外貌描写。
20.中国革命在艰难中行进,中国共产党人无愧为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们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流血牺牲,他们的精神是不朽的,就像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永放光辉,同时抒发了作者对革命战士无比崇敬的感情。
2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大家都不喜欢他,以及他的转变作铺垫。
22.具体介绍他的性格与上学时经常迟到、拖欠学费。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3.内向、孤独;与下文他的表现形成对比,突出他的变化巨大,从而表现巧妙的关爱方式会改变一个人的主题。
24.全班46位同学在班长的带动之下,帮助一位因经济困难而准备辍学的单亲家庭的同学(他),从而使他放弃辍学念头,主动融入集体为同学服务,成为年度进步最大的优秀学生。
25.示例:读了本文,我明白了关爱他人是必要的,但也要讲究方法。(或:我发现善意的谎言,可以改变人的一生。)
26.埃德加 斯诺(或:斯诺) 《西行漫记》 红色中国
27.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8.A—b B—c C—d D—a
29.季节 消散 坠落 争相 实在 参与,文中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30.跟,随 表示约数 超过 冲击,撞击 至,到达 筹划,治理
31.借代 比喻 反问
32.凝重型 高亢型 轻快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