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10:1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A.诗的前四句写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居所也显得偏僻安静。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作者那种归隐田园,热爱自然,悠然自得的心境。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写傍晚时分山间的云气缭绕景色甚佳,飞鸟结伴而还,寄托了作者与山林为伍的情意。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说感受到了人生的真义,想要表达出来,却忘了怎样说话。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迂回(yū) 箕畚(běn) 雍南(yōng) 荷担(hè)
B.一厝(cuò) 太行(xíng) 陇断(lǒng) 万仞(rèn)
C.始龀(chèn) 智叟(sǒu) 惩罚(chéng) 阻塞(sè)
D.冀州(jì) 愚公(yú) 豫南(yù) 匮乏(kuì)
3.【写对联,宣传家乡】
有同学拟写了描绘千岛湖风光的上联“晴好一湖照明镜”,与它对仗可作下联的一项是( )
A.雨奇千岛洗青螺 B.松排山岭万重翠 C.一轮红日染朝霞 D.碧波千顷浮翠岛
4.【诵美文,歌赞家乡】
在下面这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富春江昔日为杭州至严州、金华的通航要道,船至桐庐七里泷,因滩多流急,航行需借风力或人工拉纤而行。 。如今,因富春江水库的修建,这一带水深江阔,碧波粼粼,两岸群峰壁立。当地在此开发了“七里扬帆”的旅游项目。一叶扁舟,点点白帆,穿行在如诗如画的江面上,还有谁人不陶醉!
①古语说“七里滩头,有风七里,无风七十里”,“七里扬帆”由此得名。
②旧时舟楫经过都要在钓台下游等候东风。
③倘若无风,得靠人工拉纤,显得路途遥远,仿佛七十里。
④东风一起,千帆竞发,艄公号子响彻云霄,长滩瞬息可过,仿佛仅七里。
A.①④③② B.①②④③ 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A.此之谓大丈夫 B.妾妇之道也
C.与民由之 D.舜发于畎亩之中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冯小刚导演电影《芳华》,上映以来深受观众好评,该片用纯粹、美丽、残酷的方式告诉人们青春年华十分宝贵。
B.隐形战机歼20入列,首艘国产航母海试成功,不仅让中国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还让世界瞩目和惊艳。
C.“牵妈妈的手”大型网络活动,引发超过15亿人次以上关注,是今年春节最暖心的活动之一。
D.就中国军机飞入韩国所谓的“航空识别区”一事,韩方无理要求中方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7.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校展览会惟妙惟肖地展示了19套校服,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
B.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许多媒体随声附和,竟相报道。
C.电影《战狼2》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D.尽管霍金被疾病困在轮椅上,但他仍锲而不舍,创作了一系列科学著作。
8.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这是为什么呢?
②所以,长时间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
③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
④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
⑤另外,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
A.④①③⑤② B.①③⑤④② C.③⑤①④② D.④①③②⑤
9.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由衷(zhōng) 畎亩 殚精竭虑 (dān) 杳无消息
B.镌刻(xié) 折戟 正襟危坐(jīn) 藏污纳后
C.一厝(chuò) 殷勤 夷为平地(yí) 抑扬顿坐
D.拂士(bì) 于腐 同仇敌忾(qì) 不能自已
10.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该书是西汉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本文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C.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始龀”指七八岁。
D.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江阴”指的就是长江的南岸。
二、综合性学习
11.某校八年级(2)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对联”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两副对联,可是调皮的明明却擦掉了其中的几个字,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补写完整。
①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联:白铁__________铸佞臣。(杭州岳飞墓对联)
②上联:海纳__________,有容乃大;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_______。(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精彩的结束语。
三、语言表达
12.【学公约,爱护家乡】
余杭良渚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四、课内阅读
1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问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人恒过,然后能改/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B.行拂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
(3)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五、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注]①谒者:官名。②河南:指河南郡。③节: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屡次。⑥黄老之言:指道家学说。⑦大指:大的原则。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上使黯往视之
②乃召拜为中大夫
15.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B.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C.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D.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17.文中的汲黯作为文臣,和《周亚夫军细柳》中的武将周亚夫一样,也具有_________的品质,从原文中“__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可以看出。
18.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六、填空题
19.下面语段有多处语病,任选两处修改。
①颜真卿、东方朔、董仲舒的故事,让德州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丰富。②德州,也是一个与廉颇、晏婴、宋哲元、时传祥等名字密不可分的。③建筑独特的董子街、黑陶的工艺精致、科技领先的太阳谷、风光旖旎的长河公园,都是她靓丽的城市名片。
20.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1)七里之郭( )
(2)委而去之( )
(3)多助之至( )
(4)父命之( )
(5)与民由之( )
(6)威武不能屈( )
(7)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8)人恒过( )
(9)而后作( )
(10)入则无法家拂士( )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杂然相许( ) (2)惩山北之塞( )
(3)毕力平险( ) (4)何苦而不平( )
(5)寒暑易节( ) (6)惧其不已也( )
(7)固不可彻( ) (8)虽我之死( )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军细柳( )
(2)上自劳军( )
(3)军士吏被甲( )
(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
(5)天子为动( )
(6)使人称谢( )
2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飞鸟相与还( ) (2)浑欲不胜簪( )
(3)自将磨洗认前朝( ) (4)殷勤问我归何处( )
(5)学诗谩有惊人句( )
2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 ) ②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③威武不能屈( ) ④甚矣,汝之不惠( )
25.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A
6.A
7.D
8.A
9.A
10.A
11.(1)示例:品味精美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①无辜 ②百川 刚
(3)示例:同学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着炎黄子孙的情操,深受炎黄子孙的青睐,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将对联文化发扬光大。
12.都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出现强制性的词语,语气较亲切、委婉,用语文明;多从正面规范居民自己的言行。
13.(1)A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共同点是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炼,最后都大有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14.①派遣 ②于是,就
15.C
16.(我)拿着符节发放河南郡仓库的粮食救济灾民。
17.(示例1)刚正不阿 “以数切谏”(示例2:按理处事 “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赈之”)
18.(示例)对身边的人都能宽宏大度,给予改过机会,不苛责,这个人一定会珍惜机会,改过自新;周围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19.①删去“充满了”或“无比丰富”;②在句末加“地方”或删去“一个”;③“黑陶的工艺精致”改为“工艺精致的黑陶”。
20.(1)外城 (2)放弃 (3)极点 (4)教导、训诲 (5)遵从 (6)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7)选拔、任用 (8)常常 (9)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0)指在国内
21.赞同 苦于 险峻的大山 愁苦。这里指担心 更替 停止 通达,这里指改变 即使
22.(1)驻军、驻扎 (2)慰劳 (3)同“披”,穿着 (4)规定 (5)被感动 (6)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23.共同,一起 简直 拿,取 情意恳切 同“漫”,空,徒然
24.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但:只是。 屈:屈服。这里是使动用法。 惠:同“慧”,聪明。
25.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