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情评估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2 19:2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学情评估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
(2)馨香盈怀袖,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不但在天;__________________,可得永年。
(4)曹植在《梁甫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边海民像野人一样粗俗艰苦的生活方式。
(5)《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正解衣欲睡,后因“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于是寻友,一同夜游承天寺。
(6)崔颢《黄鹤楼》中因写景闻名,让李白搁笔赞叹“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5)题。(13分)
神舟十三号
——______________
神舟十三号,简称“神十三”,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sōu飞船,是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六次飞行,也是该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按照计划部shǔ,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驻留六个月。
2021年6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已整装待发,A具备快速发射和应急救援。9月20日,满载货物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一步驶入太空,成功对接空间站。10月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10月14日,B经空间站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决定研究,由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执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翟志刚担任指令长;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上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10月17日9时50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第十三sōu(  )  部shǔ(  )
驻(  )留 载(  )人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中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顺利  B.开启  C.火箭  D.按照
(3)画线句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________________”;画线句B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调换位置。(3分)
(4)此文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达方式,采用了________顺序。(2分)
(5)请根据文段的内容,拟写一个副标题,以补充说明主标题“神舟十三号”。(不超过20字)(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此段文字选自______(国家)记者____________的《红星照耀中国》。(2分)
(2)作者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是指____________和杨虎城在1936年发动的“________________”。(2分)
4.你所在学校准备开展“弘扬好传统,传递正能量”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面的任务。(8分)
(1)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蕴藏着丰富的圣贤智慧。学校举办经典诗词朗诵大赛,不仅有利于弘扬传统文化,加深大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还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八(2)班班长陈明为大赛写了一副对联作为宣传标语,现已完成上联,请你根据画线句子补充下联。(2分)
上联:读诗文传承国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国学经典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2分)
示例:举行国学经典朗读大赛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准备了一个简短的发言提纲,你认为恰当的顺序是(  )(2分)
①语言文字还是人与人心灵沟通的桥梁,是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最好的钥匙。
②语言文字在提高青少年的语文素养、坚定文化自信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③我们可以通过诵读古典名篇佳作,“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④用好承载着中华优秀文化的汉语言文字,可促进对外交流,讲好中国故事。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①④②③ D.④③②①
(4)一天,张军拿着语文课本,对你说:“这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很晦涩,我有些不明白,又读不进去,你能帮我讲解一下吗?”请你联系所学知识,给他写几句解惑和鼓励性的话。(2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一](23分)[安徽合肥庐阳区期末]
父亲的理想
丁立梅
①母亲夜里做了一个梦,一个很不好的梦,是事关我的。
②半夜里被吓醒,母亲坐在床上再也睡不着。第二天天一亮,就让父亲来看我。
③父亲辗转坐车过来,我已上班去了,家里自然没人。父亲就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又伸手摸我锁好的大门,没发现异样,心里很是宽慰。
④我回家时,已是午饭时分。远远就望见父亲坐在院门前的台阶上,顶一头灰白的发,朝着我回来的方向傻望。脚边立一个鼓鼓的蛇皮袋。不用打开,我就知道那里面装的是什么,那是母亲在地里面种的东西,青菜啊,大蒜啊,萝卜啊。一年四季里,这些东西,总是源源不断地运到我的家里来,这是父母源源不断的爱。
⑤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两遍后,长长地舒了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又絮叨着告诉我,母亲夜里做怎样的梦了,又是怎样被吓醒,“你妈一夜未睡,就担心你出事。”父亲说。我扭头看父亲,发现他眼里红丝缠绕,想来父亲一定也一夜未眠。
⑥我埋怨父亲:“你们在家净瞎想。”父亲搓着手“呵呵”地笑,只是重复一句话:“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他解开蛇皮袋口的扎绳,双手提起倾倒,各种蔬菜立即欢快地跳出来。青菜绿得饱满,萝卜大而白胖。我抓了一个萝卜,在水龙头下洗了洗,张嘴就咬。父亲说:“我和你妈就知道你喜欢吃。”父亲看我的眼神满足而幸福。
⑦饭后,我赶写一篇稿子,父亲坐在边上翻我桌上的报刊。他戴了老花镜,一张一张,翻得极慢,一个字一个字地,像寻宝似的。我就笑他:“爸,你找什么呢?”父亲并不抬头,笑着低声嘟囔:“找你写的。”
⑧眼中一热,忙捧了发给我的样报让父亲看,一大沓又一大沓。父亲惊喜万分地问:“这都是你写的?”我说是。父亲的眼睛就乐得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家出人才了。”然后盯着印在报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看得眼神迷迷离离了,抬首望我,笑道:“还记得你拖着鼻涕的样子呢。”
⑨旧时光一下子回转来。那个时候,我还是绕着父亲膝盖撒欢的小丫头。而父亲,风华正茂,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那时的父亲,是怀了很大的抱负的,他想过学表演,想过做教师,想过从医,但因诸多原因,所有的抱负,终是落空。
⑩我随口问了一句:“爸,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父亲说:“当然有啊。”
我充满好奇地问是什么,我以为父亲会说要砌新房子什么的,老屋已很破旧了,父亲一直想盖一幢新房子。
但父亲只是笑笑,说:“我的理想就是,能和你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
父亲说这些话时语气平淡,一双操劳一生的手,安静地搁在刊有我文章的一叠报上,青筋突兀,如老根盘结。
5.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把下面的空缺处补充完整。(4分)
母亲因梦派父亲进城,不安→(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亲说出理想,平淡
6.请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6分)
(1)父亲见到我,把我上下打量了两遍后,长长地舒了口气说:“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从词语运用的角度)(3分)
(2)父亲的眼睛就乐得眯成一条缝,连连说:“好,好,我家出人才了。”然后盯着印在报刊上的我的名字,目不转睛地看。(从人物描写的角度)(3分)
7.文章开头两段写母亲做梦,和标题不符,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3分)
8.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6分)
9.说说文章以“父亲的理想”为题的作用。(4分)
[二](17分)
材料一: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后,我国第一辆火星车“祝融号”将在着陆一个星期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对此,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据悉,这家研究所参与了“天问一号”所携磁力计的研制工作。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太阳系探索项目负责人弗朗西斯·罗卡尔15日对媒体说,中国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海外祝贺、赞叹“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材料二:整个着陆过程,“天问一号”需要在9分钟内将约2万千米/小时的速度降至0米/小时。虽然此前我国已有月表着陆经验,但此次“天问一号”完成火星软着陆任务显然更加艰难:一方面,火星表面大气的密度是地球大气的1%左右,环境比月球表面环境更(  );另一方面,火星距离地球更(  ),通信时延达到20分钟左右,相距遥远的地表对“天问一号”可能遭遇的险情来不及做任何处置。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同时这个过程需要融合多级减速、着陆反冲等多项技术,每个环节都必须确保(    ),差一秒都可能导致整个任务的失败。
为了让火星车能够在恶劣环境中“活”下来并顺利完成使命,科研人员专门研发出一种不易沾上灰尘的新型材料,即使沾上也可以通过振动将其抖落。“我们还在实验室中特意摆放了一台一模一样的火星车,当‘祝融号’在火星上遇到复杂路况时,实验室中的这台火星车先进行模拟行驶,确认无误后再向火星发出指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说。
(摘编自《“天问一号”本领强》)
材料三:从人类目前对火星的探测结果看,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谈“移民火星”?况且,即便人类已经用了半个多世纪来探测火星,但就目前的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国争相进行火星探索,是因为火星离地球比较近,我们的探测器能够到达。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它的条件太过恶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过探测它来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难度也比较大。综合考量下来,还是先进行火星的探索,而绝非是因为我们想“移民火星”。
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比如为什么同在太阳系,各个行星演化的结果却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
(摘编自《科学认识探测火星的重要意义》)
10.依据上下文,在材料二括号中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复杂 遥远 精准无误 B.杂乱 缥缈 正确无误
C.复杂 缥缈 正确无误 D.杂乱 遥远 精准无误
1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在国外引起了广泛反响,海外对此纷纷予以祝贺、赞叹。
B.“祝融号”火星车将在“天问一号”着陆一周后驶出着陆平台,开启中国首次火星巡视之旅。
C.“天问一号”探测器在飞行和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
D.“祝融号”在火星上应对复杂的路况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先行进行模拟行驶试验。
12.为什么说人类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备可能性?请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5 分)
13.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说一说“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在哪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6分)
[三](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①。其水尚崩浪万寻②,悬流千丈,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有删改)
【注释】①悸魄:惊心动魄。悸,恐惧。②寻: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寻。
14.解释下列加点词。(5分)
(1)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良多趣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哀转久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素气云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窥深悸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
16.两文都写到了水,都突出了水的“__________________”。此外,【甲】文还突出了水的“__________________”。(用【甲】文中的词语填空)(2分)
17.【甲】文引用渔者歌,【乙】文引用《慎子》中的话,各有什么作用?(4分)
三、写作(55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记忆中,总会有那么一段时光令我们难以忘怀:或轻松愉悦,或焦虑紧张,或幸福甜蜜,或痛苦忧伤……剪一段时光,让它在你的笔下缓缓流淌吧!
请以《那一段________的时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答案
一、1. (1)风声一何盛
(2)路远莫致之
(3)盈缩之期 养怡之福
(4)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5)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6)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2. (1)艘 署 zhù zài
(2)C
(3)能力 决定 研究
(4)记叙 时间
(5)示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三艘飞船
3. (1)美国 埃德加·斯诺
(2)张学良 西安事变(或:双十二事变)
4. (1)赏经典提升素养
(2)示例:活动一:举办国学经典知识竞赛
活动二:开设国学经典学习专栏
(3)A
(4)示例:张军同学,结合课下注释,这句话应该翻译为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孔子告诉我们一种做人的态度: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被人误解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不要怨恨别人,努力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
二、[一]5. (1)父亲看“我”平安,放心
(2)父亲看“我”的作品,高兴
6. (1)“两遍”写出了父亲见到“我”时,反复打量的情态;“长长地”写出了父亲一直担忧着“我”,看到“我”平安无事后,终于放下心的样子,体现了父亲的细心和对“我”深深的爱。
(2)运用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在看到报上的文章和署名时的惊喜和骄傲,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7. 不可以删去。开头两段写了母亲梦到“我”不平安而担忧,是对子女的关心,引出下文父亲看“我”的情节。标题“父亲的理想”也体现了对子女的关心,和母亲一致,母亲的行为也体现了文章的主旨:父母对子女的爱。
8. ①疼爱孩子。因为母亲的一个梦,父亲辗转坐车来看“我”。②体贴孩子。父亲的理想是能和妈妈平平安安度过晚年,自己能养活自己,不要儿女们操一点点心。③细心。父亲会围着“我”的房子前后左右地转,还伸手摸“我”锁好的大门,察看有无异样。④多才多艺。父亲年轻时吹拉弹唱,无所不会,是村子里公认的“秀才”。
9. 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即父母对“我”深深的爱;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10. A
11. C 点拨:从材料二中的“在此阶段,‘天问一号’只能自主完成相关工作,经历‘未知9分钟’”可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的整个过程中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并不是“飞行”时也是“完全独立自主地完成相关工作”。故选C。
12. ①火星环境恶劣,氧气少,昼夜温差大,且改造难度大,目前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②人类目前探测火星的水平不高,对火星的了解不够充分。
点拨:本题可依据材料三中的“火星大气层很薄,氧气极少,同时充满尘埃”“地表温度白天可达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哪怕地球环境再恶劣,从必要性来说,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就目前的探测水平来看,对火星的了解还远远达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等内容,从环境恶劣、改造难度大、对火星了解不充分等方面概括作答。
13. ①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火星作出重要贡献。②促进了世界各国在火星探索领域的合作交流。③推动了多项技术的融合以及新型材料的研发。④有助于搞清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
点拨:从材料一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成功着陆,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在人类探索火星的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语句,可概括其意义为:迈出了中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为人类探索火星作出重要贡献;从“海外航天官员、专家、媒体纷纷表示祝贺、赞叹。奥地利科学院空间研究所通过社交媒体予以热烈祝贺,并表示为该研究所参与了这项火星探测任务而自豪”可以概括出其意义还在于促进了世界各国在火星探索领域的合作交流;从材料二介绍“天问一号”本领强这一特点来看,“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推动了新型材料的研发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从材料三“从科学价值来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问题,对人类了解地球会有帮助。……我们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历史,能够找到更多与地球有关的答案”来看,“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还能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三]14. (1)同“缺”,空隙、缺口
(2)甚,很  (3)消失
(4)白色  (5)观看
15. (1)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
(2)来来往往遥远观看的人,常常会觉得仿佛被雾露沾湿似的。
16. 疾 清
17. 【甲】文通过猿猴鸣叫令人落泪的场景,渲染了悲凉的气氛,突出了三峡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乙】文引用了《慎子》中的话,将慎子乘竹筏下龙门的速度与四匹马拉的车的速度进行比较,侧面展现了水流湍急。
【乙参考译文】龙门还没有开辟,吕梁还没有凿通时,河水从孟门上流出。这里水流交相冲激,白色的水汽好像飘浮的云雾,来来往往遥远观看的人,常常会觉得仿佛被雾露沾湿似的;如向深处俯视,更加惊心动魄。而且河水在此迸溅万寻的浪花,千丈瀑布从高崖一泻而下,直到下游出水口。这才知道《慎子》中所记载的:下龙门时,漂流浮竹,不是驷马所能追上的。
三、18. 思路点拨: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方式有三种:前补、后补、中间补。本题属于第三种。写文章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考虑青春烂漫、快乐、进取、勇敢等充满正能量的词语,也可以填入焦虑紧张、痛苦忧伤等词语。 例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