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胡髭(zī) 尴尬(gāngà) 粗劣(lüè) 两颊(jiá)
B.侏儒(zhū) 粗糙(zào) 甲胄(wèi) 纠缠(jiū)
C.广袤(mào) 无垠(gēn) 掩饰(shì) 鬈发(quán)
D.敦实(dūn) 颔首(hàn) 锃亮(zèng) 长髯(rán)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猝然 轩昂 催枯拉朽 任劳任怨
B.粗糙 由衷 正襟危坐 抑扬顿挫
C.绯红 浩翰 诚惶诚恐 惊心动魄
D.平庸 桅竿 油光可鉴 和颜悦色
3.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前半部分描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突出了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B.全文既对托尔斯泰的“形”“神”做了独到细致的刻画,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托尔斯泰的崇敬赞美之情。
C.文中写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正是用来反衬他目光的犀利,灵魂的高贵。
D.文中运用大量的排比和夸张写出了伟人平庸粗鄙的一面。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思,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知道了要怎样孝敬父母,比如尊敬爸爸妈妈,和爸爸妈妈说话要和颜悦色,还要帮忙做家务。
B.鲁迅的《阿Q正传》在现代文学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对几千年积淀的国民性的分析入木三分。
C.他一边参加植树活动,一边埋怨土太硬,坑难挖,可谓任劳任怨。
D.广大人民群众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疾,对反腐败斗争充满希冀。
5.《藤野先生》一文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
A.学医太难 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 D.受到日本同学歧视
6.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结实/结伴 勉强/弱肉强食 吓倒/倒掉
B.私塾/熟悉 啜泣/不辍劳作 劳累/累人
C.床铺/铺床 周济/人才济济 调料/调动
D.挑水/挑逗 姓任/任劳任怨 曾经/曾孙
7.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辫子 樱花 标至 会馆 杳无音讯
B.精通 芦荟 客死 寓居 深恶痛疾
C.时事 愤然 托辞 凄然 油光可签
D.驿站 适值 介意 扒手 仰扬顿挫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B.发电站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应给武汉使用外,还向黄石、荆州等地输送。
C.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D.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9.下面对文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A.中国当时处于清朝末期,国力衰弱,中国人就是到日本去留学,也没有多大的能力。
B.“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我”想安静休息一会,这种吵闹让我无法忍受。
C.日本人拍掌欢呼与中国人闲看枪毙犯人的喝彩,都是愚昧麻木的表现。
D.我是一个有民族自尊心、以救中华为己任的中国人。
10.下列加点的词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古人讲孝亲,最难的是“色难”,对待双亲不光是生活上的奉养,神情上还要和颜悦色,动不动就烦躁可不行。
B.“00后”唐卡画师更姐左手端碗,右手执笔,小心翼翼地在身前画布上勾勒,一条绿色橄榄枝的轮廓逐渐显现。
C.摩托化步兵在演习期间运用机动防御战术将“敌人”折磨得筋疲力尽,然后转入进攻。
D.改变了人类宇宙观的哥白尼,发现钋和镭两种新元素的居里夫人家喻户晓,他们取得的成就令人侧目而视。
二、综合性学习
11.综合运用。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我们每个人都应以信为本,诚信做人。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组拟开展以“人无信不立”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认识诚信】下列两组材料分别是同学们搜集的关于诚信的观点和事例:
第一组观点类:
①若有人兮天一方,忠为衣兮信为裳。——屈原《离骚》
②人倍信则名不达。——刘向《说苑·谈丛》
③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
④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第二组事例类:
①烽火戏诸侯②闻鸡起舞③商鞅立木④曾子烹彘
(1)分别选出上面两组材料中与诚信无关的一项:
第一组:______;第二组:_____
【新闻点击】
以“诚聚力量信赢发展——共建网络诚信新时代”为主题的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7月15日至16日在长沙举行,八方来宾齐聚,共话诚信,共襄盛举。
为期两天的大会,9场活动硕果满满,500余位行业嘉宾共谋新时代网络诚信之道,助推网络诚信建设破浪前行。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当这场网络诚信建设的年度盛会落下帷幕,湖南进一步校准网络诚信“风向标”,汇聚网络诚信“正能量”,织密网络诚信“防护网”,画好网络诚信“同心圆”,共建共享网络诚信新空间。
(2)请给上面的消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20个字)
【评议诚信】
【材料一】近日,有不少网友发帖更博反映:部分小红书博主使用滤镜过度美化景点,去过后大失所望,“买家秀”和“卖家秀”区别很大。网友吐槽: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小红书对此作出回应,承认存在部分用户过度美化笔记的情况并致歉。
【材料二】小红书一直以来严厉打击社区数据作弊行为,此前已配合公安机关调查破获多起刷量事件。为了维护小红书社区内容的真实性,小红书社区早已建立几十人的反作弊团队,形成了独立于业务体系的诚信风控体系。专业风控和反作弊团队通过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甄别在小红书上的刷量行为,并通过大数据不断优化模型。
(3)阅读上述两则材料,请从用户和平台的角度谈谈如何提升网络诚信度。
三、语言表达
12.假如居里夫人人选了“2017感动世界人物”,请你为她写一段颁奖词。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
藤野先生(节选)
鲁迅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
你改悔罢!
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
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
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
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
1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干事查看讲义,其实是查看藤野先生是否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是否在考前漏泄题目给“我”。
B.“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这里称那些受军国主义影响而思想狭隘的中国留学生为“爱国青年”,实则讽刺。
C.“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在“漏”字旁边加上一个圈,暗中讥讽鲁迅考前得到泄漏的试题才得到高分的。
D.“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鲁迅之所以说谎,是不想看到关心他鼓励他的藤野先生凄然伤心。
14.下面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鲁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创作的小说。
B.全文线索分明线与暗线,明线是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
C.文章写了不少与藤野先生无关的事情,看似形散,实则神不散。
D.文章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也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15.下面对“藤野先生”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藤野先生是一位穿着不拘小节的人,但他对工作是极其认真的。
B.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及对学生的一视同仁,这与日本学生对中国学生的轻蔑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出藤野先生是个真正的君子。
C.藤野先生影响了鲁迅的一生,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藤野对鲁迅倾注了无私的爱。
D.身为医学导师的藤野先生对弃医从文的鲁迅这个学生感到非常失望。
(A)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选自朱德《我的母亲》)
(B)
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家搜索财物鸡鸭,我们被搜两次。母亲拉着哥哥与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街门是开着的。"鬼子"进门,一剥刀先把老黄狗刺死,而后入室搜索。他们走后,母亲把破衣箱搬起,才发现了我。假若箱子不空,我早就被压死了。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北平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街市整条的烧起,火团落在我们院中。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个性,也传给了我。我对一切人与事,都取和平的态度,把吃亏看作当然的。但是,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划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非我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得不去,正象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选自老舍《我的母亲》)
16.朱德认为,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有:①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_。
17.下面对选文(A)(B)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篇选文的语言质朴无华而又饱含深情,都表达了作者对母亲逝世感到悲痛,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B.选文(A)中的“创造了”指已经创造,“创造着”指正在创造,两个词有时间先后的顺序,不可调换,否则就不合逻辑。
C.选文(A)中的两个"尽忠"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升华,由爱母亲升华到爱民族、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表达了献身于革命事业的决心。
D.选文(B)中,老舍认为母亲不仅给了自己生命,还传给他软而硬的个性,在做人做事,革命生活等方面深刻影响了自己。
18.两位作者都善于在记叙中穿插精当的议论。请从选文(B)中找一处议论性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五、填空题
19.课文《藤野先生》节选自《朝花夕拾》,请你写出课文中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主要事件。
20.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
(2)“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他问。( )
(3)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 )
21.文学常识填空。
(1)茨威格是____(国家)的著名作家、小说家、传记作家。列夫 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列宁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夫 托尔斯泰是_____国伟大的作家,他的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
22.言为心声。鲁迅曾说:“如果删掉了不必要之点,只摘出各人的有特色的谈话来,我想,就可以使别人从谈话里推见每个说话的人物。”请阅读下面的语言描写,推断相关人物。
(1)“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 )
(2)“他们打伤了你,流了那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 )
(3)“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
23.填空。
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是 ,暗线是 。本文按 顺序组织材料。
24.文学常识及课文识记填空。
①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回忆性散文最初刊登在延安出版的《_____________》上。
②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主要成就是因为她发现了化学元素“______”。
③《赠从弟》一诗表明诗歌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庭中有奇树》中表达诗人无比惋惜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C
6.B
7.B
8.A
9.D
10.D
11.(1) ④; ②
(2)2021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于长沙举行
(3)从用户角度来说,应在网上发布观客真实的信息,不用虚假信息欺骗网友;(注意材料一中“网友”和“用户”的差别)
从平台角度来说,通过科技手段和人力协助的办法帮助鉴别网络虚假信息。
12.(示例1)她,耗尽精力发现了钋和镭,用生命奠基了世界的科学殿堂;她,用一颗女性的心,成为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科学家,诠释了品德力量和热忱。她的名字“玛丽.居里”散发出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世界。
(示例2)她,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一个奉献青春生命为人类造福的女性,一个淡泊名利、坚韧不拔的女性,一个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女性,玛丽 居里用她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告诉我们:女人,你的名字不是弱者!
(示例3)在世界科学史上,玛丽 居里是一个永远不朽的名字。这位伟大的女科学家,以自己的勤奋和天赋,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因此而成为唯一一位在两个不同学科领域、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著名科学家。“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13.B
14.A
15.D
16. ①“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②“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③“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17.D
18.示例:“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几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教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些议论性的句子。作者赞美了母亲坚强的个性和伟大的母爱,流露出对母亲的崇敬之情。
19.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
20.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21. 奥地利; “俄国革命的镜子” 俄国、 《战争与和平》、 《安娜 卡列尼娜》、 《复活》。
22. 藤野先生 老头子 孙悟空
2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我”思想感情的变化 时间先后
24. 解放日报; 钋;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