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文化运动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4-17 19:24: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9张PPT。必修三
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说课内容教 材 分 析学 情 分 析教 法 学 法教 学 设 计教 学 反 思板 书 设 计地位和作用 在所在专题三中,本节内容是对前一节内容的延续和后节内容的铺垫,起承上启下作用。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经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
在本节内容分三目,讲述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兴起及内容和影响。引导学生透过现象把握事件的本质,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方法。
让学生联系必修一政治史和必修二经济史的内容,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分析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和影响,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教 材 分 析三 维 目 标1、通过分析材料学习新文化运动背景,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开展的迫切性。使学生体会陈独秀等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和胸襟。
2、通过对民主与科学的内涵和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民主与科学的传播对于改造中国的积极影响,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重难点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难点: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课程标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教材目标高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分析历史的方法,而且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但大多数学生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学 情 分 析教 法 学 法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1)课前指导:完成学案,形成问题。
(2)课堂指导:积极参与,解决问题。
(3)课后指导:知识迁移,形成能力。学案教学法
问题探究法
材料分析法
讨论交流等教 学 设 计1、导入
2、教学过程 (三个版块)
3、课堂小结
4、课堂练习
5、课后延伸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2、收集相关的图片以及历史材料
3、设计学案,发给学生提前完成课堂教学蔡元培于1919年自述:“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请了几个比较的有点新思想的人,提倡点新的学理,发布点新的印刷品,用世界的新思想来比较,用我的思想来批评,还算是半新的。在新的一方面偶有点儿沾沾自喜的,我还觉得好笑。那知道旧的一方面,看见这点半新的,就算‘洪水猛兽’一样了。” 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
——“北大之父”蔡元培教学过程问题一为什么1915年会爆发新文化运动?哪一事件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版块一:1915年的新觉醒设计意图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结合必修二和必修一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必然性。提高学生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材料一:1912——1919年间,中国新设厂矿379家,设立资本8580万元,平均每年开设63家,新增资本1430万元……这时期,外国资本增加有限,而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许涤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材料二:辛亥革命以后,袁世凯复辟帝制,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我们中国多数国民口里虽然不反对共和,脑子里实在是装满了帝制时代的旧思想,如今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 ——陈独秀   想一想:这说明当时中国社会面临什么问题?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来立国根本在于道德,凡国家政治、家庭伦纪、社会风俗,无一非先圣学说发皇流衍。是以国有治乱,运有隆污,惟此孔子之道,亘古常新,与天无极。”   ——袁世凯颁布《祭孔告令》 
  材料四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袁世凯在天坛祭天签订“二十一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尊孔复古逆流矛盾激化
两不相容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要求实行民主政治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根本原因直接原因9月15日,上海出现了一本杂志《青年杂志》,其主编发表了一篇文章《敬告青年》,言辞相当尖锐。热点关注1915新文化运动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揭开了
新文化运动 的序幕!一场猛烈的矛头指向封建传统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兴起了!陈独秀 鲁迅 胡适 李大钊……1915新文化运动教学过程问题一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如何正确理解“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版块二:高扬科学民主大旗问题二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斗争的主要矛头?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识记新文化运动的三提倡、三反对。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正确理解“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结合材料和教材讨论把儒家传统道德作为斗争的主要矛头的原因,提升分析材料的能力。“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思考:
1、根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内容?
2、“德先生”、“赛先生”指什么?其含义?
3、“孔教”的核心思想?
新文化运动为什么要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共和国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干干净净不可。否则不但共和不能进行,就是这块共和国招牌,也是挂不住的……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
——陈独秀靠不住的 1914年12月,袁世凯率领百官,在孔庙演出一场“祭孔”丑剧 新文化运动前期
(1915-1917)的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
反对愚昧与专制教学过程问题一新文化运动的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意义?其局限?版块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问题二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发扬?设计意图:学生结合教材及材料评价新文化运动及正确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学会辨证的分析历史事件。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 材料二: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救国的答案。 材料一: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 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进步意义?材料三:五四运动促进思想解放促进民众觉醒1918年,金陵女子大学的排球活动材料五:有的同学把《新青年》从第一期读到最后一期,这使我们文风一变,再也不写堆砌词藻、空疏无物之古文了。
——北京女子高师学生程俊英材料四:1919年的《大公报》报道:山西省成为全国离婚率最高的省份,一年内离婚案多达2127件。在一些小城镇,离婚事件也屡见不鲜。浙江镇海县妇女都知道没有爱情就离婚。根据以上材料归纳新文化运动进步意义?促进文化转型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的”。“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结合以上材料思考:1、新文化运动存在什么局限?2、面对日益崛起的国学潮,我们该如何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儒家思想中有哪些值得我们发扬?“2005全球联合祭孔”,纪念孔子诞辰2556周年 。取







粕精华:
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劳的精神
提倡天下大同、以天下为已任、克已奉公
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强调天人和谐、贵和尚中的思想
提倡“民本”与“德治”
尊老爱幼的伦理道德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糟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新文化运动的评价课堂练习1.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相 比,主要“新”在( )
A、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2.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的根本原因是( )
A.儒家思想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当时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3.下图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B.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
C.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
D.反映了“自由独立,兼容并蓄”的学术精神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思想领域先后经历哪几个层面的变革。请概括这几种思潮的基本主张及各派领袖们所进行的社会实践。课后延伸新文化运动背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兴起兴起标志
代表人物
活动基地内容:三提倡、三反对评价板书设计进步性局限性教学反思1、针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用什么方法能够加强教学的有效性。
2、新课程三维目标该如何体现,尤其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何体现。
3、如何真正开启学生发散思维空间,如何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平等、融洽、有效的思想交流。 敬请各位老师同学
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