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26.《诗词五首 渔家傲》(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课件:26.《诗词五首 渔家傲》(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5 16:0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渔家傲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
居士,章丘(今属山东)人,宋代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
称。其词以南渡为界,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等词作。
作者简介
词 定 义 词是诗的一种变体,萌芽于隋唐之际,形成于唐代,
盛行于宋代。
特 点 词的最初特点是以诗文配上曲调,可以演唱。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依调填词为“倚声”。
词一般都分两段(叫作上下片或上下阕)词的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长短句;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仄。
派 别 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
婉约派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李清照等。
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陆游等。
文体知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诗词诵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上阕】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画面。
银河流转,指天快亮了。星河,银河。
如波涛翻滚的云。一说指海涛。
天帝居住的地方。
情意恳切。
诗词释义
【诗意】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流转,千帆如梭逐浪漂。梦魂仿佛又回到了天庭,天帝传话善意地相邀,他情意恳切地问道:你可有归宿之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回答。
同“漫,空、徒然。
叹,慨叹。
(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举,高飞。
如飞蓬般轻快的船。
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下阕】词人借回答天帝的问话,抒发胸臆,感叹遭遇不幸,渴望找到幸福。
【诗意】我回答天帝说:路途漫长又叹日暮时不早。学作诗,徒有妙句被人称道,却是空无用处。(我要)像大鹏鸟那样乘风高飞。风啊,请千万别停息,让这一叶轻舟,
载着我直到海上仙山!
环境描写: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1.首句是什么描写?有何作用?
诗词赏析
2.作者见到的“天帝”是什么样的?
慈祥,态度温和、关心我。
3.“路长嗟日暮”有何深意?
①“嗟”字,生动地表现出她那彷徨忧虑的神态。
②“路长”“日暮”化用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和“日月忽其不淹兮”,表达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
③其意与“学诗谩有惊人句”相连,是词人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
4.如何理解“鹏正举”呢?
说“鹏正举”,是进一步对大风的烘托,由实到虚,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宏。
5.词的最后三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
表达效果?
最后三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借用典故,表达了词人追求理想生活、寻求幸福生活的愿望,意境瑰奇壮阔,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渔家傲》中,词人为什么梦想到“三山”去?
合作探究
从词中的意思来看,是由于词人感到“路长”“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也就是说,尽管她有才华,但在现实中根本得不到施展;尽管她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中却找不到出路
而无法实现。因此她才想要到那没有离乱,没有悲伤,没有孤凄和痛苦的仙境中去。词人梦想到“三山”去,反映出充斥着战乱、杀戮、欺诈、孤独的社会现实,表现了
她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写作特色
风格浪漫豪放。  
这首词中,词人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和奇妙的设想,倾诉隐衷,寄托情思,全词打破了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或情景交错的惯常格局,以故事性情节为主干,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实现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用典巧妙,景象壮阔,气势磅礴,基调豪迈,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板书设计
渔家傲
梦中所见所闻
海天相接
天帝问询
词人理想抱负
辛苦求索
未见光明
渴望自由
追求光明
课文小结
这首词中词人将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创造出一个把梦幻和真实、历史和现实融为一体的神话世界,充分反映出词人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向往和对光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