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期末复习卷B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2分)小刚为了探究土壤成分,先取一定质量的干燥土壤,放在如图装置的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等土壤白烟冒尽后,冷却至室温,称量质量,分析质量变化,你认为小刚是在探究土壤中的( )
A.有机物含量 B.空气体积分数
C.土壤生物数量 D.无机盐含量
2.(2分)给植物打针输液,是近些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栽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若给果树滴输水和无机盐,则输液用的针头应插入树木的哪一部位( )
A.木质部 B.韧皮部 C.形成层 D.髓
3.(2分)植物的茎有:直立茎、葡匐茎、缠绕茎和攀援茎。那么下列植物是缠绕茎的是( )
A.牵牛花 B.草莓 C.松树 D.葡萄
4.(2分)两株长势相同的同种幼苗,按如图方法处理后,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土壤浸出液中,该实验是为了研究( )
A.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
B.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条件
C.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D.根毛区是根尖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
5.(2分)土壤中除了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还有许多的土壤生物,下列不属于土壤生物的是( )
A.萝卜 B.蚯蚓 C.蜗牛 D.燕子
6.(2分)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地球,它从月球上带回了“土特产”——1731克月壤。要把月壤改造成类似地球上的土壤来栽培植物。改造过程中,不需要提供的是( )
A.空气 B.水 C.腐殖质 D.矿物质
7.(2分)土壤中除了土壤生物外,还含有非生命物质。下列实验是为了证明土壤中有空气的是( )
A. B. C. D.
8.(2分)俗话说“水往低处流”,可植物体内的水却是往高处“流”,其动力来自于( )
A.吸收作用 B.蒸腾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9.(2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下列举例中不能体现该观点的是( )
A.肺由大量肺泡构成,有利于吸气和呼气
B.木质茎含有形成层,有利于植物茎的逐年增粗
C.鼻腔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温暖气体
D.根尖成熟区形成大量根毛,有利于增加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积
10.(2分)在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新桥村有一棵千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它的“树心”已经朽烂,变成了一棵“空心树”可是,这棵古树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保护下还是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由此推断,朽烂掉的“树心”是这棵树的( )
A.全部韧皮部 B.全部木质部 C.部分韧皮部 D.部分木质部
11.(2分)植物根生长、分化、吸收养料最活跃的部位是根尖。如图所示为根尖的平面和立体结构图。关于根尖各部分结构与功能认识正确的是( )
A.甲是伸长区,细胞突起,增加了吸收水、无机盐面积
B.乙是分生区,细胞能较快分裂生长,使根不断长长
C.丙是根毛区,细胞核较大,能产生大量新细胞
D.丁是根冠区,细胞壁薄,有利于根在土壤中不断生长
12.(2分)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生长所需的各种无机盐,不同的无机盐对植物生长会起不同的作用。下列植株是由于缺乏氮出现相应症状的是( )
A.茎秆粗壮叶片墨绿 B.植株矮小叶片发黄
C.植株暗绿带红 D.植株矮小叶片褐斑
13.(2分)如图是“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图解,对于水分的吸收和运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分从土壤进入①处根毛细胞内的大液泡
B.A细胞细胞液浓度大于B细胞细胞液浓度
C.水通过②中的导管向上运输到植物的顶端
D.植物体内的大部分水通过图中③气孔散失
14.(2分)多肉植物适宜在比较干燥、透气性又好的土壤中生长,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将会导致多肉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已知瓦盆透气性好,瓷盆透气性不好。则下列土壤和花盆中最不适合种植多肉植物的是( )
A.壤土类土壤、瓦盆 B.黏土类土壤、瓷盆
C.砂土类土壤、瓦盆 D.壤土类土壤、瓷盆
15.(2分)用小刀割破橡胶树的树皮,白色胶乳就会流出,白色胶乳是( )
A.从①中流出的有机物 B.从②中流出的有机物
C.从①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D.从②中流出的水和无机盐
二、填空题(共8题;共27分)
16.(4分)小科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如图甲装置进行探究呼吸作用产物的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图乙是玉米叶片结构示意图。
(1)(1分)实验中,培养液的浓度应 玉米根细胞液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2)(1分)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石灰水,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可以得到结论 ;
(3)(1分)移去小烧杯,将该装置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无色钟罩内部出现大量水珠,其主要通过图乙结构中的[ ] 散失。
17.(4分)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利用野生稻培育出了具有许多优良性状的“超级杂交水稻”,并研究出能在盐碱地.上种植的“海水稻”,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1)(1分)水稻吸收水分的主要器官是 ,其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通过植物 作用散失到空气中。
(2)(1分)“超级 杂交水稻”的茎不能明显增粗是因为其茎中没有什么结构?
(3)(1分)在海边的盐碱地上,一般作物因为缺少水分难以生存,而“海水稻”能在盐碱地生长,可能是其细胞液的浓度比常见植物细胞液的浓度 。
18.(4分)图一是长有大小相同的两个果实的某果树的一段枝条,图二是植物细胞吸水、失水的图解
(1)(1分)对图一中枝条进行环剥处理后,A、B两果实不能继续长大的是 。这一现象说明有机物是通过韧皮部的 (选填“导管”或“筛管") 运输的。
(2)(1分)图二中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如果将它放入清水中,细胞将变为 (选填“B"或“C")状态,原因是 。
19.(2分)如图为叶的结构示意图。
(1)(1分)图中 (选填序号)为气体进出的门户;
(2)(1分)叶片合成的有机物将通过茎中的 运往根。
20.(4分)中国的甘蔗生产区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四川、云南、江西、湖南、浙江等南方众多个省、自治区。甘蔗在水分充分、通气性能好的土壤中比较适合生长。
(1)(2分)你认为下列区域比较适宜种植甘蔗的是 ;
A.山坡较干的沙地 B.湿润的黏地 C.河边湿润沙地
(2)(1分)针对甘蔗秆细茎弱,易倒伏的症状,可多施加一些 肥,但一次性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的现象,其原因是 。
21.(4分)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探究实验:
(1)(1分)十几小时后,植物的茎变红的部位是 。
(2)(3分)如果想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放在黑暗环境中 B.放在阳光下照射
C.让红墨水的浓度稍大一些 D.放在通风的环境中
22.(2分)如图是小嘉家中铺设的一块实木地板,可以看出明显的年轮。其中 (选填“甲”或“乙”)所示部分是在气温、水分等环境条件较好的时候形成的春材。与本地树木相比,生长在地球赤道附近的树木,往往没有明显的年轮,原因是 。
23.(3分)按照下图,取两个大小相同的萝卜,各从顶端向下挖一个大小一样的洞。在A、B萝卜洞内分别装上等量的盐水和清水,过一段时间后,观察萝卜洞内水的变化。试分析:(1)A萝卜洞里的水变 ,B萝卜洞里的水变 ;(2)这个实验说明当细胞溶液的浓度 周围水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43分)
24.(7分)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来运输的,小童设计实验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
步骤一:她取了如图甲所示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A组枝条不做处理;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树皮;C组枝条除去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
步骤二:处理好后,将每组枝条均插入瓶盛有一定量稀红墨水的烧杯中固定(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将实验现象记录在表格中。
(1)(2分)该实验选择的木本植物枝条上带有一定数量的叶片的目的是 ;为了要使实验 现象明显 ,应将植株放在 环境中进行实验 ;
(2)(1分)B 组枝条横切面上染色部位是
A.木质部 B.韧皮部 C.树皮 D.筛管
(3)(2分)小童要证明水分和无机盐是从根部自下而上运输的 ,需要再继续实验步骤三 ,请你写出步骤三的实 验设计及观察到对应的实验现象 。
25.(6分)有人提出:“行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因板结而缺少空气,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小乐设计如下方案以初步验证这个观点。
步骤1:在校园中选择一块干燥、疏松的土地和一块干燥、被多次踩过的土地,各取等质量的土块,分别证作甲土块和乙土块;另取一块相同规格的铁块。
步骤2:将甲、乙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3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取一定体积的水,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如图所示:记录用水体积分别为V1、V2和V3。请回答:
(1)(2分)在步骤1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 。
(2)(2分)在步骤2中,“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换用滴管向烧杯内滴水,直到水刚好浸没甲、乙土块和铁块”。这样操作的好处是 。
(3)(2分)若发现V1 V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说明疏松的土地比踩踏过的土地空气含量高。
26.(8分)为测定某种土壤中空气的体积分数,小金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操作,回答相关的问题。
(1)(2分)得到体积相同的土块与铁块。
小金的想法有如下两种:①从较大土块中切下一块棱长为4cm的正方体土块,再找一块规格与之完全相同的铁块。②找一块现成的棱长约4cm的正方体铁块,量出棱长。再从较大的土块中切取与铁块相同的土块。
以上两种做法中,更合理的是 (选填“①”或“②”)。
(2)(2分)测量土块中空气体积。
操作:将土块和铁块分别放入2只相同的烧杯中,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先沿烧杯壁缓慢地向烧杯内注水,如图甲所示。快要浸没土块或铁块时, ■ ,直到水把土块和铁块刚好浸没。记录用水的体积分别为V1、V2。
①上述 ■ 处的操作应是 。
②若土块体积为V,则土壤中空气体积分数为 。
③为减小测量误差,实验时所用烧杯应选图乙中的 (选填“A”或“B”)。
27.(8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同—植物的新鲜枝条探完植物的蒸腾作用,实验处理如图所示,甲是去掉叶片的枝条,实验开始时四个装置的总质量相等。
(1)(2分)该兴趣小组应选择 ,两组来说明叶片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结构。(2)(2分)该兴趣小组主要观察记录的实验结果是 ,从而分析得出有关蒸腾作用的正确的实验结论。
(3)(2分)该兴趣小组设计乙、丙两组实验的目的是
(4)(2分)该兴趣小组同学应继续设计实验以研究 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
28.(6分)如图甲是研究影响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
(1)(2分)一般用阔叶的法国梧桐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原因是 。
(2)(2分)此实验中,U形管右边液面下降的现象,还可能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动的影响。这种生理活动是 。如要排除该因素的影响,实验要在什么条件下进行?
(3)(2分)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B是植物茎中哪一部分结构? 。
29.(8分)在《植物的养护》拓展课上,某同学发现,给种植在不同土壤上的植物浇水,渗出的水量是不同的。同学们通过分析后,决定开展不同种类土壤保水能力强弱的探究活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研究:
【原理】土壤的保水性能越好,相同情况下,流失的水分就越 。
【器材】锥形瓶、漏斗、纱布、壤土、砂土、量筒等。
【方案】⑴实验中,在两个漏斗中应放入不同种类的土壤,除了浇水量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的量是 。
⑵若通过实验得出壤土的保水性能好的结论,那么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⑶实验时,有同学认为通过比较不同小组锥形瓶中水体积的多少,也能判断不同小组间所选用土壤的保水能力,你认为这种方法是否一定可行? (选填“是”或“否”)。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四章期末复习卷B
1.A2.A3.A4.A5.D6.D7.A8.B9.A10.D11.D12.B13.B14.B15.B
16.(1)小于(2)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3)⑥;气孔
17.(1)根;蒸腾(2)形成层(3)高(或大)
18.(1)B;筛管(2)B;细胞液浓度大于清水浓度,细胞吸水
19.(1)④(2)筛管
20.(1)C(2)钾;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形成的
21.(1)木质部(2)B;C;D
22.甲;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23.多;少;大于
24.(1)进行蒸腾作用;阳光(2)A
(3)将B组枝条纵切,用放大镜观察纵切面的染色部位,观察到越靠近枝条的顶端,颜色变得越来越浅
25.(1)各取等质量的土块修改为各取等体积的土块
(2)减小误差,使结果更加精确
(3)大于
26.(1)②
(2)换用滴管从量筒中取水后向烧杯中滴水;;B
27.(1)甲丁
(2)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或各个装置减少的质量
(3)比较叶上下表皮蒸腾散发出来的水分的多少
(4)气孔
28.(1)阔叶植物的蒸腾作用比针叶植物植物强,实验现象明显
(2)光合作用
(3)木质部
29.少;土壤的质量、体积、干湿度等;甲瓶中渗出水量少于乙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