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卷二(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5-28 10:30: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限时: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基础(24 分)
1. <原创题>默写古诗文。(共10 分。答对一句得1 分,满分不超过10 分)
(1) 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2)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 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4)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 其间千二百里, , 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5) 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使至塞上》 中“,”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 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6) 《龟虽寿》中表现诗人虽近暮年,仍然老当益壮,雄心不减的诗句是: , ; , 。
2. <原创题>根据拼音写出相对应的词语。(4 分)
(1) 经济学家帕西,他建立了促进国际zhòng cái( ) 的各国议会联盟。
(2) 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 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juān kè( ) 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3) 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在连锁酒店大肆摆放美化侵略战争的书籍,大规模cuàn gǎi( ) 历史教材,阻止有良知的日本国民追寻事实真相。
(4) 在这种rù mù sān fēn( ) 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 矗立的一扇扇安检门其实更像是一面面铜镜,照出藏污纳垢之人,照出无视制度之徒。
B.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倘若是为富不仁,违反社会的“游戏规则”而致富,那心里也没有成就感。
C. 中国人每年“舌尖上的浪费”锐不可当,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
D. 正在谈论,谁知女儿国国王忽见林之洋杂在众人中,如鹤立鸡群一般。
4. <原创题>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 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B.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爱科学、学科学。
C. 教育部门多次再三强调,各个学校要坚决防止学生私自下河游泳。
D. 根治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5.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个字。(2 分)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新格局,汕头市公安局、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在全市组织开展2021 年清明节期间向我市21 名见义勇为牺牲英雄致敬系列活动,包括网上向已逝英雄献花、慰问见义勇为牺牲英雄家属、完善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障机制、设法解决见义勇为英雄家属面临的困难等,以此追忆英雄、表达哀思。其中的网上献花活动从3 月25 日至4 月15 日举行, 5 天已有1.7 万多人献花致敬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 。” 校刊《濠言》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 为主题出一期专刊, 请仿照栏目一、栏目二,再设计两个栏目名称。(2 分)
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英雄歌曲最响亮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6 分)
(一) 【2021·深圳宝安中学期中】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7—11 题。(19 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 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释】①薜(bì) 萝:薜荔与女萝两种植物的合称。屈原《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带女萝。”后以此借指隐士的服饰或住处。
7. 解释下列加点词。(4 分)
(1) 泉水激石( ) (2) 互相轩邈( )
(3) 孤峰限日( ) (4) 蝉吟鹤唳( )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下列对甲、乙两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 甲文中描绘了明净的江天、动感的山势、天籁的悦耳、光影的变化,表现出作者善于观察、善于审美的特点。
B. 甲、乙两文都是典型的骈体文,用典丰富、辞藻繁复,呈现出华丽的特点。
C. 乙文寓情于景,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作者陶醉于山水之中,向往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D. 乙文是作者辞官隐退、行将隐居时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文中含蓄地表达了对世间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讽刺。
10. 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3 分)
既 素 重 幽 居 遂 葺 宇 其 上 幸 富 菊 花 偏 饶 竹 实
11. 钱锺书认为吴均山水小品的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21·高州第一中学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 题。(10 分)
千年学府,弦歌不绝
①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秀丽的岳麓山下,湖南大学校园之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从岳麓书院到湖南大学,这里,走过了千年,也见证了一所古代书院到现代大学的更迭历程。
②北宋开宝九年(976) ,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岳麓书院。此后, 书院历经宋、元、明、清各代,至今已过千年,因此有“千年学府”的美誉。在此期间, 岳麓书院经历了多次战火,曾七毁七建。
③岳麓书院以大量的碑匾文物闻名于世,如唐刻“麓山寺碑”、明刻宋真宗手书“岳麓书院”石碑坊、清代御匾“学达性天”、清刻朱熹“忠孝廉节碑”、欧阳正焕“整齐严肃碑”、王文清“岳麓书院学规碑”等。岳麓书院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书院建筑群。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所建,在布局上主要采用中轴对称、纵深多进的院落形式。主要建筑有讲堂、教学斋、半学斋、百泉轩、御书楼、文庙、湘水校经堂等,这一切完整地展现出了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
④书院景观由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部分组成。书院外,岳麓山区林草繁茂,幽壑千重; 院内,白墙黑瓦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巍峨古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放眼望去,整个书院被郁郁葱葱的古树名木所掩映,也造就了那名不虚传的“书院八景”:柳塘烟晓,桃坞烘霞,桐荫别径,风荷晚香,曲涧鸣泉,碧沼观鱼,花墩坐月,竹林冬翠。而作为我国著名的古书院之一,这里的园林建筑必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同于官家园林的华丽隆重, 也不同于私家园林的精致秀美,这里蕴含的是独特的湖湘文化和人文价值——典雅优美的古建筑群反映出的是一种士文化的精神,是儒家士人的人文理想、心灵世界的体现。
⑤岳麓书院的自然风光自是惊艳,但是深厚的人文底蕴才是岳麓书院真正亮丽的风景。一千多年间,在这里传播文化哲学的大师有朱熹、张栻、王阳明等,弘扬光大国学的大师有王文清、王先谦等,致力于教育兴国的教育家有杨昌济等。
⑥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同化雨绵绵远”的大师,岳麓书院在中华民族遭受苦难之际, 才走出了谭嗣同、陈天华、黄兴、蔡锷等人,倡导最前沿的思想文化,推动社会变革;当国家发生危难之时,毛泽东、蔡和森、邓中夏、李达等人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民族和国家的栋梁。岳麓书院也因此得以名扬天下,成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
⑦公元 1167 年,37 岁的闽学代表朱熹和 34 岁的湖湘学派代表张栻因为学术观点上的巨大差异,二人同时登台,在岳麓书院讲堂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学术会讲。由朱熹、张栻所建立的教学与学术会讲体系,确定了这座讲堂的文化学术的传播方式。朱张会讲开创了不同学派与不同学术观点会讲及中国古代书院自由讲学的先河,同时,也树立了学派之间切磋论辩、求同存异的治学方式。时至今日,余秋雨、余光中、金庸等都曾在这里开坛论讲, 以同样的传播方式传递着中华文化。
⑧书院讲堂檐前悬有一块“实事求是”的匾额,据说是 1917 年湖南工专迁校于此的校训。当时的毛泽东正是在杨昌济老师的帮助下寓居书院半学斋求学,“实事求是”的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实事求是”成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⑨漫步在这座古老的学府内,总是不禁回想起书院千年的发展历程,感慨千年学府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有山水草木融为一体的超世脱俗,这里蕴含着在历史的重要时刻所表现出的惊世情怀。也许,这就是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的院训与张栻“盖欲成就人才, 以传道而济斯民也”的教诲有机融合的体现。
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岳麓书院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古代书院,经历了从一所古代书院到现代大学的更迭历程。
B. 中国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壮阔景象在岳麓书院的建筑群中有完整的展现。
C. 岳麓书院深厚的人文底蕴、倡导的思想文化使它得以名扬天下,成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有了“千年学府”的美誉。
D. 朱张会讲树立的学派之间切磋论辩、求同存异的治学方式,时至今日在岳麓书院中仍然存在。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某学校八年级某班为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利用周末时间来到了岳麓书院实地考察。请你结合上文和链接材料,简要介绍岳麓书院的人文价值。(4 分)
【链接材料】岳麓书院中的对联
●大门:最牛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
●赫曦台:最智慧的对联——合安利勉而为学;通天地人之谓才。
(上联的意思是如果能够融会贯通安、利、勉这三种情况,才是真正的学;下联的意思是要通晓天、地、人的道理,才是人才。)
●时务轩:最大气的对联——胸怀子美千间厦;气压元龙百尺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 题。(17 分)
想起母亲就想哭
韩石山
①我小时候,不怎么看得起我的母亲。她的漂亮,当年没有察觉;她的贤惠,更没有体会。只觉得她太糊涂,甚至可以说是愚蠢。再就是,嘴太笨。不说跟外人说话了,就是跟我说话, 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晚年她得了失语症,我一面心疼,一面又想, 若她像我这样伶牙俐齿,什么病都可以得,也不会得这么个病。
②我家有些特殊,父亲在外省工作,每年只有短短的十几天假期,平日,家里是祖父、祖母当家。母亲15 岁嫁给我爸,直到祖父母过世,一直是个小媳妇。祖父也有工作,在镇上的百货公司,家里实际当家的是祖母。祖母是继室,只比她大10 岁,很严厉,说一不二,偶尔也会问我想吃什么,就让做顿什么,从来不会问她。她呢,只有做饭的份儿。这也是让我看不起的一个原因。
③上小学时,学校要个什么费用,多是跟祖父要,有时祖父不在家,也会跟母亲要。记得有次要买什么,三毛钱吧,我说五毛。母亲一面掏钱一面问:“够吗?”那一刻,我一面后悔没有多说些,一面又暗暗埋怨母亲太糊涂,这么个小把戏也识不破。后来多次都是这样,不问别的,只说:够吗?
④大学毕业,迷上写作,有次在老家,要写篇散文,想写些小时候的事。我便问母亲, 当年我那样骗她,她就没一点儿感觉吗?我希望她说,她是感觉到了的,只是太爱我这个儿子,也就不点破。不料母亲瞪着那双美丽而略显痴愣的大眼,反问我:“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弄得我一点儿情绪也没有,文章,只好不写了。
⑤上了中学离开家,每年只有假期才会回去。假期满了,临走的时候,不管给带什么好吃食,叮嘱的话只有一句:学好,甭惹事!晋南话,“甭惹事”读音如“bao ra si”, 听起来要多土有多土。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的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⑥直到我经历种种磨难,一事无成而身心疲惫,有时间回味自己大半生得失的时候, 才悟出母亲那“学好,甭惹事”的教诲,是多么简要,多么贤明。“学好”等于指明了一条开阔而自律的前行之路,“甭惹事”等于避开了任何意外的伤害,平安地成长。前有引导, 后有护佑,怎么能成不了一个好人,成就一番事业呢?淳朴而真挚的情感,是与神明相通的。可惜我只记住了前面两个字,而忽略了后面三个字,就是前面两个字,也只理解为学习好, 落得蹭蹬大半生而无所作为。
⑦六十大几,母亲失语,每年我都要回去看望。她已说不成完整的话,只能说几个简单的词。一见面,她冲我笑笑,眼里就溢出了泪水,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这个时候,我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撞上几下,抬起头,仰起脸,瞪着那双依然美丽却更显痴愣的大眼,撇撇嘴角,突兀地就是一句:好!明明该是一句问话,说出来却是感叹,只有我能听出,这是她那句贤明的教诲的缩略,说全了该是:你学好了吗?惹事了吗?这时我只有重重地说:妈,好着哩!她明白了我的意思,点点头。扶她在沙发上坐下,此后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地听我和父亲谈话。隔上一会儿,她指指厨房,示意父亲,该给我做饭了。
⑧想想自己这一生,妻子儿女都没什么对不起的地方,最最对不起的,该是我那贤明而略显糊涂的母亲。
⑨如今我也老了,一想起母亲就想哭。
(选自《文艺报》,有删改)
15. 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表中的情节及“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4 分)
情节 “我”对母亲的情感与态度
写母亲“嘴太笨”,在家里没有地位。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暗暗埋怨母亲的糊涂。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赏析加点部分的妙处。(4 分)
一见面, 她冲我笑笑, 眼里就溢出了泪水, 然后呜呜地叫着,低头往我怀里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联系上下文,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子。(4 分)
这个时候,我常是脖子一拧,一脸的不屑,心想,“听党的话,报效祖国”,这样的话你不会说,“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这样的话也不会说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你认为文中的母亲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原创题>作文(50 分)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是否每天只埋头于学习各学科的知识?是否发现还有很多很多值得留意的事物?比如:国难当头,无数中华儿女奔赴战场的拳拳丹心;百废待兴,各条战线建设者夜以继日的奉献激情;精益求精,各行各业能工巧匠继承创新的敬业精神……
请自拟一个包含“发现”的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 请先确定作文的题目;
(2) 自选文体;
(3) 不少于500 字;
(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附加题(10 分)
【2021·石家庄第二十三中学期中】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0 —22 题。
【甲】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A 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
【乙】虽然他们(指红军战士) 几乎全体都遭遇过人生的悲剧,但是他们都没有太悲伤, 也许是因为年纪太轻的缘故。在我看来,他们相当快活,也许是我所看到过的第一批真正感到快活的中国无产者。在中国,消极的满足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快活这种比较高一级的感情,却的确是罕见的,这意味着对于生存有着一种自信的感觉。
20. A 是 _________,从【甲】段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的特点。除此以外,他还有哪些性格特点?请再概括出他的一个性格特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乙】段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红军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你认为这个原因是什么?你还能举一个具体的红军战士(或少先队员) 的事例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首任司令员。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的相关内容,以“我眼中的彭大将军”为开头,写一段话与同学们分享。(不少于60 字)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一、基础(24 分)
1. (10 分) (1) 山山唯落晖
(2)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3) 路远莫致之
(4) 暮到江陵 虽乘奔御风
(5)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6)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2. (4 分) (1) 仲裁 (2) 镌刻 (3) 篡改
(4) 入木三分
3. (3 分) C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而句子中是要表达“舌尖上的浪费”很大,与句意不符。
4. (3 分) D A. 两面对一面,把“辞藻的华丽” 改成“辞藻是否华丽”;B. 有误,“培养”和“知识水平” 搭配不当;C. “多次”与“再三”重复。答案为D。
5. (2 分) 示例:汕头市组织开展清明节向见义勇为牺牲英雄致敬系列活动。
6. (2 分) 示例:英雄电影最感人 英雄形象最高大
二、阅读(46 分)
(一) (19 分)
7. (4 分) (1) 冲击,撞击
(2) 这里用作动词,往远处伸展
(3) 遮挡,遮住
(4) 鸣叫
8. (4 分) (1) 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极力追求名利的人也会平息名利之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忙于) 治理国家大事的人也会流连忘返。
(2) 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有音韵之美。
9. (3 分) B 甲文用典并不明显,藻饰也较为节制, 多为平常用语,文章呈现出清丽的特点。
10. (3 分) 既素重幽居/ 遂葺宇其上/ 幸富菊花/ 偏饶竹实
11. (5 分) ①擅长以骈文写景,句式整齐,以四言为主, 语言清新优美,文字简练利落。②写景状物生动逼真。例如,“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抓住了水清澈、湍急的特点。③作者以澄澈空明的心境来看待山水世事,“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还觅薜萝”几句,抒发了寄情山水、厌弃尘俗的清高思想, 表达了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乙文参考译文】我上个月因病辞官,回到家乡寻找隐居的地方。梅溪的西面,有座石门山,很多峭壁与云霞争高下,独立的山峰遮住了太阳,幽深的洞穴包含着云雾,深谷小溪积聚着翠绿的流水;蝉鸣鹤叫,水声清越,猿猴啼叫,和谐动听的声音相互混杂,声调悠长, 有音韵之美。我既然向来推崇隐居,就在那山上筑了房子。幸好菊花、竹米多。山谷中隐居生活的必需品,这里都已具备。这种地方被仁人智士所喜爱,岂是虚言啊!
(二) (10 分)
12. (3 分) C C 选项错误,与第⑥段内容不符。故选C。
13. (3 分) 本文主要介绍了岳麓书院的历史、文物建筑、自然景观和人文底蕴。
14. (4 分) 人文价值:①古建筑群反映出的是一种士文化的精神,是儒家士人的人文理想、心灵世界的体现。②孕育了一代代大师以及民族和国家的栋梁。③对联蕴含了实事求是、经世致用、心怀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文化。
(三) (17 分)
15. (4 分) ①“我”不怎么看得起母亲。 ②写母亲多次
给“我”钱,只问“我”够不够。 ③写母亲患失语症后的种种表现。 ④“我”心疼母亲,心生愧疚。
16. (4 分) 通过写母亲见到“我”时的一连串动作,写出了母亲的高兴与激动,以及因自己犯病而说不出话的悲伤与着急等情感。
17. (4 分) 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我”的年少无知、自傲自大,以及对母亲良苦用心的不理解不认同,从而反衬出母亲真挚而细腻的爱。
18. (5 分) ①少言寡语,性格内向:“就是跟我说话,也像是理短似的,嗫嗫嚅嚅,没个痛快的时候”。②任劳任怨:在家里虽“只有做饭的份儿”,但也毫无怨言。③心地善良,思想淳朴:儿子骗了她的钱,她一点儿也不相信,还反问:“你那么小,就骗你妈吗?!” ④关心和爱护孩子:母亲总是叮嘱“我”“学好,甭惹事”, 得失语症后提醒父亲给“我”做饭。
三、作文(50 分)
19. 思路:本文的写作可以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审题。“发现”是关键词,谁发现?发现什么?这是需要思考清楚的问题。二是分析材料。题干给出了一段材料, 材料为总分结构,“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限定了写作者的身份。“你是否每天只埋头于学习各学科的知识” 则告诉我们不能写学习方面的内容,应当写学习之外的事物。三是从构思的角度来讲,发现什么?它可以是具体的事物、人物等,也可以是虚化的精神、道理等。对前者你需要由实升华到虚,以提升立意的高度;对后者你需要把虚化为实的人、事、物,以增强内涵的可感性。材料分别概括了三个优良的精神品质:爱国, 奉献,敬业。因此,写作的内容可以从这里边进行选择。
例文:
发现诗意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像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像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像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温婉简约。
  然而,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中,我们不可能像陶潜一样隐居田园,也不可能如李白一样率性而为,更不可能学易安整日对红花绿叶诉愁思。难道诗意只青睐古人, 而将忙碌的现代人摒弃在外?难道不效仿古人,我们就会身陷平庸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也有自己的方式:
  夕阳抽去了它最后一丝淡影,将蓝灰色的暮霭留给大地。喧闹的街区仿佛嗅到了什么,也变得暗淡而宁静起来。月亮升了起来,半个银白的盘悬在天空,茫茫穹际闪烁着几点飘忽的微芒。及近,隔壁人的低语,偶尔夹杂风拂落叶的声音,仔细聆听,远处传来阵阵鸟儿的残唱。
  入秋了。
  坐在窗前向远处望去,忽地一阵大风,似地下发出的狂啸,撩起了窗帘,如拨动的弦。这突如其来的风,席卷了一切沉闷的空气。几片带黄而尚未枯透的槐叶被吹到半空,高高地急速打着旋儿,未及落下,又被卷到更远的地方。
  抬头望去,天空是淡蓝色的,没有掺杂一点杂质,如一块明净的蓝玉。太阳光是成束的,只是因为随手拽过几块丝絮状的云彩作为面纱,漏下来的光便如天女散花般散去,弄得满世界都是柔和的金色。说到云彩,我不禁又把目光投向天空。金色或白色的云彩不断地变幻着,奔腾着, 或凝重,或缥缈,好似有双神奇的手,一会儿将它们撕开, 一会儿又将它们合拢。像牧女皮鞭驱赶下的羊群吗?像丹青妙手笔下的骐骥吗?
  这便是秋。
  偶拾秋韵,这难道不是诗意吗?
点评:在论述上,文章从古人“诗意地生活”引出话题, 随后论述了“在生活节奏极快的现代社会中”也有诗意, 最后阐明观点:偶拾秋韵,也是诗意。文章结构严谨,内在逻辑清晰,论据充实,语言流畅优美。
附加题(10 分)
20. (2 分) 彭德怀
性格特点:勤俭节约,低调朴实;个性率真乐观,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 体贴部下等。(写出其中一点即可)
21. (4 分) 原因:红军战士乐观积极,对革命最终能取得胜利抱有坚定的信念。
事例:示例一:李长林随红军出生入死十多次,他的妻子被国民党杀害,但他坚持信仰,乐观自信,在抗击何键的斗争中受伤。
示例二:绰号“老狗”的红军战士,南方人,十七岁的红军战士。他完成了长征,如果需要,他准备再走二万五千里。他告诉斯诺,红军教他读书写字,他还学会了操纵无线电、打枪。
22. (4 分) 示例:我眼中的彭大将军非常英武、威严,有指挥若定的大将气度。他童年跟继母一起生活,继母对他百般刁难、折磨,祖母也待他很不好,他经历了很多磨难。读私塾期间,他曾反抗教师的打骂。在湖南曾领导反抗屯米的斗争,后参加革命。起初参加了国民革命军,后起义加入红军。在每一个思想转变时期, 他都从读书中获得启迪。斯诺曾就红军为什么采用游击战术采访过他,他的游击战思想很成熟。他和小兵比赛爬山,性格很开朗。